第366章 军权

第366章 军权

大皇子将太子来信撕了个粉碎,连看都没看,自然也没回信。

太子亲兵歇了一夜,没等来回信,只得启程回军营。一路奔波辛苦,不必细述。半个月后,总算回到了熟悉的军营里。

送信的亲兵先去见太子亲兵统领:“左统领,太子殿下在何处?”

左统领低声道:“近来恶战频频,太子殿下正和荥阳王濮阳侯等人在军帐里议事。这都已经小半日了,还没商量妥当。”

“你先别急,回营帐里休息片刻。等太子得了空闲,自会召见你。”

如果拿过大燕地图来细看,大魏已经攻下五座城池。第六座城,是大燕的军机重地,大燕的精锐都被派来增援,将大魏的军队挡在了城墙外。

荥阳军和赵家军也不分兵了,一同在城外五十里处安营扎寨。

濮阳侯领兵吃了一场败仗。

濮阳侯受了些轻伤,胳膊被以结实的白棉布捆得紧紧的,吊在脖子上。他灰头土脸的,没了往日的从容冷静,咬牙怒道:“这些燕蛮,像吃了炮仗似的,在战场以命换命。这样的仗怎么打!”

荥阳王神色也很凝重,倒还算冷静:“兔子急了还咬人。大魏攻破大燕五座城,将人家的地盘吞了三分之一,大燕焉能不急。这是将所有精兵都派了出来。要一鼓作气将大魏军队击溃,以命换命也不稀奇。”

其余武将,也各自拧起眉头。

打仗打的就是一个气势。之前大魏势如破竹,连连打胜仗,军中士气高涨。如今连败了几场,死伤的士兵着实不少,军中的士气也低落了不少。

长此下去,绝不是好事。

眼下急需一场大胜仗,来振奋士气鼓舞军心。

濮阳侯打仗的本事不高,眼光却很精准,张口便道:“反正,不能再败了。赵家军是不成了,我这个主将也受了伤。接下来,还是荥阳军打头阵,将燕军的气势先压下去。”

道理没错,不过,从濮阳侯的口中说出来,难免让人心里有那么一点不舒坦。

赵家军有死伤,濮阳侯心疼得像被割了肉。荥阳军就活该冲锋陷阵不成?

郑重心中不忿,忍不住张口说了一句:“荥阳军一直打前锋,死伤比赵家军更重。”

濮阳侯关键时候从来不要脸,将自己受伤的胳膊送到众人眼前:“赵家军连主将都受了伤。”

郑重:“……”

和濮阳侯比不要脸,从来没赢过!

郑重抽了抽嘴角,败下阵来。

太子殿下也略略沉了脸。

军帐里皆是四品以上的武将。在这样的场合,亏得濮阳侯有脸退缩。这已经影响了众武将的士气!

只是,濮阳侯是赵家军的主将,李景心中不痛快,也不能当着那么多武将的面落濮阳侯的脸面。

陆非沉声道:“以末将看来,一味硬打不行。还是先让将士们休整,再暗中抽调精兵出击。末将愿主动请缨,请太子殿下恩准!”

关键时候,还是舅兄靠得住。

太子神色一缓,正要点头。三皇子李昊张口道:“濮阳侯受了伤,不宜上阵。我愿亲自领兵,请太子殿下首肯。”

李景看向李昊,兄弟两个的目光在空中相遇。

一个神色沉凝,一个目露锐气。便如针尖和麦芒,生生刺到了一起。

之前几个月,荥阳军和赵家军相隔数十里。兄弟两个也没什么碰面的机会。如今两军合拢,见面的机会多了起来。少不得彼此争锋较劲。

李昊身为督军,一直未能亲自领兵,心里十分郁闷。趁着今日的机会张口请战,李景没有拒绝的理由。

李景也没打算拒绝。

眼下最重要的是一统中原,兄弟不和可以放在一旁。李昊骁勇善战,弃之不用太过可惜。

“三弟主动请缨,我岂有不应之理。”李景沉声道:“濮阳侯既受了伤,就好好养伤。领兵之权暂且交给三弟。”

不论如何,太子这份胸襟气魄,已令人叹服。

李昊暗暗舒出一口气,拱手谢恩:“多谢太子殿下。”

濮阳侯却不乐意了。

他不愿冲锋陷阵是一回事,将手中的兵权交给别人又是另一回事。

李昊领兵打仗,死的还不是他的麾下士兵?到时候死的是他的人,功劳是李昊的。怎么想都不划算!

濮阳侯咳嗽一声说道:“三皇子殿下以前没领过兵,做个督军也就罢了。领兵上阵,何等凶险。大皇子殿下的教训在前,三皇子殿下还是别亲自上阵了。”

“万一有个闪失,臣如何向皇上交代?到时候,太子也会落个不姑息手足的恶名。”

一众武将听得心惊肉跳,纷纷看向濮阳侯。

濮阳侯你可真敢说啊!

你怎么不直接说三皇子要争军权太子殿下想借刀杀人啊你!

濮阳侯当然敢说。

他是太后侄儿,是天子表弟,是皇子们的表叔。有什么话是他不敢说的?

濮阳侯在一众异样的目光中挺直腰杆,恬不知耻地说了下去:“话说回来,三皇子殿下如此情急,也是想打胜仗。不如这样,三皇子殿下出谋划策,臣派其他武将出征。这样,既能保证三皇子殿下安危,又不耽误战事。”

就是又要让三皇子出力,又不愿将主将的位置功劳让出去呗!

武将们再粗豪,也不会分辨不出这其中的区别,各自在心里翻了个白眼。

荥阳王神色未动,略一点头:“濮阳侯所言,也有道理。临阵换将,容易动摇军心。三皇子殿下要领兵,倒也无妨。主将之位,还是由濮阳侯领着吧!”

赵家军的兵权,最好还是由濮阳侯领着。也免得李昊在军中发展势力,日后成心腹之患。

荥阳王半点都不心虚地为女婿着想。

以荥阳王的身份地位,说出这样的话来,李昊想拿走兵权一事顿时成了泡影。

李景领了岳父的好意,点点头道:“就依荥阳王所言。”又对李昊说道:“三弟,如此安排,你可愿意?”

李昊心里再不愿意,口中也得愿意:“一切听太子殿下安排。”

(本章完)

第580章 援兵(一)第550章 三年(四)第326章 处置第688章 出征第86章 姐弟(一)第308章 喜讯第38章 春猎(二)第352章 受伤第358章 教训第572章 告病(二)第618章 毒发(二)第96章 家宴第703章 番外之归京(一)第66章 不散(二)第14章 惊恐第442章 霹雳(二)第570章 “请罪”第467章 规矩(三)第472章 做戏第60章 纷乱(三)第385章 变故(三)第103章 风波(二)第332章 乱局第604章 乱局(二)第373章 惊变(一)第677章 归来第326章 处置第410章 添丁第415章 雪恨(一)第495章 风波(三)第267章 捷报第626章 真相(一)第179章 苏妃(二)第348章 嫌弃第651章 疯癫(一)第25章 兄弟第32章 招婿第106章 深情第198章 有喜(一)第22章 父女(一)第303章 圣心(二)第34章 反目(一)第396章 出宫第59章 纷乱(二)第352章 受伤第154章 夫妻(一)第634章 对阵第230章 彻查(二)第78章 秘密第51章 隐秘(二)第295章 东宫(三)第242章 香消(二)第652章 疯癫(二)第459章 中宫(二)第546章 差事(二)第347章 女儿第66章 不散(二)第463章 手段(一)第470章 大婚(一)第539章 和睦第583章 重逢(一)第191章 告状第686章 兄弟第286章 进退第604章 乱局(二)第396章 出宫第81章 提亲(一)第326章 处置第190章 心扉第470章 大婚(一)第373章 惊变(一)第35章 反目(二)第576章 惊变(一)第271章 新宠(三)第49章 相见第183章 闹剧第261章 嫉恨第460章 出手第509章 规矩(一)第455章 亲兵(二)第209章 不同第563章 惊闻(一)第469章 夫妻第362章 稳住第539章 和睦第556章 护短(二)第170章 新婚第9章 好友第654章 疯癫(四)第200章 有喜(三)第366章 军权第224章 遇险(二)第558章 杨嫔(二)第500章 结亲第498章 定亲第82章 提亲(二)第328章 风起第269章 新宠(一)第484章 较量(四)
第580章 援兵(一)第550章 三年(四)第326章 处置第688章 出征第86章 姐弟(一)第308章 喜讯第38章 春猎(二)第352章 受伤第358章 教训第572章 告病(二)第618章 毒发(二)第96章 家宴第703章 番外之归京(一)第66章 不散(二)第14章 惊恐第442章 霹雳(二)第570章 “请罪”第467章 规矩(三)第472章 做戏第60章 纷乱(三)第385章 变故(三)第103章 风波(二)第332章 乱局第604章 乱局(二)第373章 惊变(一)第677章 归来第326章 处置第410章 添丁第415章 雪恨(一)第495章 风波(三)第267章 捷报第626章 真相(一)第179章 苏妃(二)第348章 嫌弃第651章 疯癫(一)第25章 兄弟第32章 招婿第106章 深情第198章 有喜(一)第22章 父女(一)第303章 圣心(二)第34章 反目(一)第396章 出宫第59章 纷乱(二)第352章 受伤第154章 夫妻(一)第634章 对阵第230章 彻查(二)第78章 秘密第51章 隐秘(二)第295章 东宫(三)第242章 香消(二)第652章 疯癫(二)第459章 中宫(二)第546章 差事(二)第347章 女儿第66章 不散(二)第463章 手段(一)第470章 大婚(一)第539章 和睦第583章 重逢(一)第191章 告状第686章 兄弟第286章 进退第604章 乱局(二)第396章 出宫第81章 提亲(一)第326章 处置第190章 心扉第470章 大婚(一)第373章 惊变(一)第35章 反目(二)第576章 惊变(一)第271章 新宠(三)第49章 相见第183章 闹剧第261章 嫉恨第460章 出手第509章 规矩(一)第455章 亲兵(二)第209章 不同第563章 惊闻(一)第469章 夫妻第362章 稳住第539章 和睦第556章 护短(二)第170章 新婚第9章 好友第654章 疯癫(四)第200章 有喜(三)第366章 军权第224章 遇险(二)第558章 杨嫔(二)第500章 结亲第498章 定亲第82章 提亲(二)第328章 风起第269章 新宠(一)第484章 较量(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