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变故(二)

第384章 变故(二)

李景俊脸泛白,握着纸的手不知用了多少力气,手背青筋毕露。

四皇子越想越觉心惊肉跳,快速低语道:“京城有四万多兵力,城墙又高又厚,还有护城河。燕拓领着五万人,根本攻不下京城。二哥别担心!”

也不知是在宽慰李景,还是在安慰自己。

怎么能不担心?

京城是李氏发源之地。李家人盘踞经营两百年,便是前朝混乱四起的时候,京城也没乱过。在李氏精兵的护卫下,安然无虞地过渡到了大魏子民。

京城百姓过惯了富足安逸的生活,忽然被燕军包围,兵临城下,人心浮动慌乱是必然的事。

能征善战的武将都随永嘉帝出征,留在京城的只有几个老将,一个能打仗的孙将军去年身亡在战场上。现在能领兵的,就剩一个梁大将军了。

宫中只剩一个窝囊没用的五皇子,一堆老弱妇孺,知道此事之后会何等惊慌?

万一……万一燕军真的攻破了京城……不,不会有这个万一!

京城一定能守得住!

李景重重呼出几口气,苍白着一张俊脸,神情迅速镇定冷静:“四弟,你现在代我写信给父皇。燕楚之战到了要紧关头,不能半途而废。我们兄弟两个,立刻启程,回京救援!”

四皇子也没说笑的心情,眉头快拧成麻花了:“这里只有两千人。这么点人,我们领回去又有何用?以我看,还是请父皇派兵和我们一同回京。”

“不妥!”李景眸中光芒闪动,声音坚定:“一旦分兵,只怕燕楚反扑。一定要再最快的时间里,打下楚国,平定中原。如此一来,燕拓再厉害,也不过是一支孤军。”

“只要京城能守住两个月……能守住一个月就够了,各地驻军赶到京城,合力击溃燕军不成问题。”

“京城里有梁大将军镇着,出不了大乱子。城外也得有人坐镇,唯有我赶回去,才能指挥动各路驻军。”

各地驻军没有天子圣旨,不能擅离驻地。

永嘉帝抽不开身,只有李景这个太子亲自出面,才能号令一众驻军。

四皇子依旧皱眉:“可是,二哥你还在养伤,身体根本禁不住疾驰赶路……”

“我能撑得住!”李景张口打断四皇子:“养了两个多月,外伤已经好了。我不会逞强,一路坐马车就是。我不冲锋陷阵,到了必要时候,露一露脸,安定军心。”

四皇子急得额上的汗都出来了:“二哥,万万使不得!要不这样,我领兵回京。有我在,也是一样的。”

“这怎么能一样。”李景不由分说:“我才是大魏太子,有太子金印。你去了,驻军统领们不服你号令,到时候再后悔也迟了。”

四皇子磨破了嘴皮子,也劝不动执意要回京的太子,无奈之下,只得让步:“罢了,我劝不动二哥,和二哥一起回去就是。不过,路上你得听我的,千万不能逞强不顾身体。”

李景无心再多言,点点头应下,又催促四皇子写信。

……

四皇子只得挽起袖子,提笔写了一封信给永嘉帝。

李景令人将信送出去,不等永嘉帝下旨,立刻令众人收拾整顿。大军开拔,至少要准备三日。

太子殿下心急如焚,严令众人在两日之内启程。

于是,军营里所有人都忙碌了起来。

为太子治伤的两位太医,也忙碌着收拾了所有药材,坐上马车,一同随军队开拔回大魏。

两日后的五更,天刚蒙蒙亮,大军就动身了。

这两千士兵里,有太子亲兵,也有荥阳军的精锐。

原本养尊处优的太子亲兵们,经历了一年多战场的洗礼,死伤了近四成,剩余的一个个神色沉凝目光尖锐,宛如刀剑开了锋。

李景不能骑马奔波,躺在马车里赶路。

为了让太子殿下待得舒适些,左统领领着几个亲兵,在两日之内将马车改造了一遍。拆了所有的坐板,放了一张窄窄的木榻。窄榻上铺着厚厚的被褥。

李景就躺在窄榻上。

两位太医寸步不离地守在一旁。

李景稍微有个不适,太医们立刻就诊脉。马车上有药炉和各色药材,开了方立刻就能熬药。

李景闭着眼养神,一想到京城,思绪混乱心如乱麻。

太医见他胸口起伏不定,忙委婉地进言劝慰:“太子殿下伤势未愈,现在不得已全力赶路,万万不可再枉动心火。免得伤势加重。”

李景嗯了一声,继续闭目养神。

四皇子骑了半日马,在大军停下休息的时候,钻进了马车里,关切地嘘寒问暖:“二哥,这样赶路,你能不能受得了?胸口疼不疼?”

李景从窄榻上坐了起来,扯了扯嘴角答道:“行路难免有些颠簸。不过,我能受得住。这一路上,就靠你支应了。”

四皇子不乐意听这些,看了李景一眼:“都这时候了,说这些见外的话做什么。燕军冲着京城去了,你这个太子心急,难道我就不急吗?我的家在京城,我的亲娘妻子和没出世的儿子,也都在京城。我恨不得现在插上翅膀飞回去才好。”

四皇子颇有苦中作乐的精神,心里急得都快滴血了,还能说笑几句。

李景紧绷的精神,稍稍舒缓一些,看着四皇子的目光里多了些暖意:“你说的对,我们是亲兄弟,彼此相扶相持是应该的。不该说这些见外的话。”

四皇子咧咧嘴,挤出的笑容比哭没好多少:“我这就下令,让大家歇半个时辰再赶路。”

再急也飞不回去。

行军赶路,每日能行八十里,已是快的了。

李景点点头:“行军的事,由你做主。我下了太子诏书,派人快马去各地驻军处送信。时间快得话,或许能在一个月之内赶到京城。”

只希望梁大将军一定要顶得住燕军,守住京城!

四皇子和李景不约而同地在心里默默祈祷了一回。

至于宫中现在如何,他们两个根本不敢深想。只盼着众人稳得住撑得住。

(本章完)

第286章 进退第481章 较量(一)第193章 神威(一)第159章 敬茶(二)第328章 风起第416章 雪恨(二)第425章 相聚(三)第459章 中宫(二)第213章 安胎(一)第371章 春日第523章 出手(三)第127章 子嗣(二)第691章 番外之登基第15章 赔礼第3章 李昊第645章 翁婿(一)第215章 添堵(一)第134章 命运第491章 及笄第239章 纷乱第494章 风波(二)第20章 归来第23章 父女(二)第691章 番外之登基第617章 毒发(一)第620章 盛怒(二)第571章 告病(一)第461章 夫妻(一)第472章 做戏第568章 震怒(一)第545章 差事(一)第529章 归来(一)第521章 出手(一)第150章 出嫁(一)第403章 大胜第145章 添妆(二)第679章 丧钟(二)第231章 乱麻(一)第11章 故人第25章 兄弟第241章 香消(一)第706章 番外之翁婿(二)第645章 翁婿(一)第189章 争锋(二)第209章 不同第169章 女婿第72章 下马(三)第338章 翁婿(二)第436章 新年(三)第279章 争宠(一)第456章 忠心(一)第411章 成长第52章 孽债(一)第156章 前尘(一)第36章 无力第661章 惨剧第25章 兄弟第269章 新宠(一)第225章 震怒(一)第601章 昏迷(一)第262章 撑腰第669章 动乱(五)第257章 满月(一)第689章 安葬第570章 “请罪”第298章 属官(一)第45章 碰壁第185章 相送第388章 惊闻(二)第501章 怀相第121章 大戏(二)第549章 三年(三)第149章 教导第85章 不满第470章 大婚(一)第230章 彻查(二)第588章 审问(一)第54章 交锋(一)第426章 相聚(四)第579章 惊变(四)第376章 安排第683章 忠臣(一)第168章 回门(二)第433章 争宠第609章 急信第78章 秘密第347章 女儿第692章 番外之皇后(一)第664章 瞒天(三)第78章 秘密第172章 立威第154章 夫妻(一)第73章 姐夫第148章 嫁妆第85章 不满第345章 临盆(一)第563章 惊闻(一)第366章 军权第637章 云涌(一)第54章 交锋(一)
第286章 进退第481章 较量(一)第193章 神威(一)第159章 敬茶(二)第328章 风起第416章 雪恨(二)第425章 相聚(三)第459章 中宫(二)第213章 安胎(一)第371章 春日第523章 出手(三)第127章 子嗣(二)第691章 番外之登基第15章 赔礼第3章 李昊第645章 翁婿(一)第215章 添堵(一)第134章 命运第491章 及笄第239章 纷乱第494章 风波(二)第20章 归来第23章 父女(二)第691章 番外之登基第617章 毒发(一)第620章 盛怒(二)第571章 告病(一)第461章 夫妻(一)第472章 做戏第568章 震怒(一)第545章 差事(一)第529章 归来(一)第521章 出手(一)第150章 出嫁(一)第403章 大胜第145章 添妆(二)第679章 丧钟(二)第231章 乱麻(一)第11章 故人第25章 兄弟第241章 香消(一)第706章 番外之翁婿(二)第645章 翁婿(一)第189章 争锋(二)第209章 不同第169章 女婿第72章 下马(三)第338章 翁婿(二)第436章 新年(三)第279章 争宠(一)第456章 忠心(一)第411章 成长第52章 孽债(一)第156章 前尘(一)第36章 无力第661章 惨剧第25章 兄弟第269章 新宠(一)第225章 震怒(一)第601章 昏迷(一)第262章 撑腰第669章 动乱(五)第257章 满月(一)第689章 安葬第570章 “请罪”第298章 属官(一)第45章 碰壁第185章 相送第388章 惊闻(二)第501章 怀相第121章 大戏(二)第549章 三年(三)第149章 教导第85章 不满第470章 大婚(一)第230章 彻查(二)第588章 审问(一)第54章 交锋(一)第426章 相聚(四)第579章 惊变(四)第376章 安排第683章 忠臣(一)第168章 回门(二)第433章 争宠第609章 急信第78章 秘密第347章 女儿第692章 番外之皇后(一)第664章 瞒天(三)第78章 秘密第172章 立威第154章 夫妻(一)第73章 姐夫第148章 嫁妆第85章 不满第345章 临盆(一)第563章 惊闻(一)第366章 军权第637章 云涌(一)第54章 交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