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炙手可热的陆严河(一万六千字更新

陈梓妍的强势,胡思维领教过,京台很多人都领教过。

但是这一次的谈判,胡思维觉得陈梓妍的判断肯定失误了。这不是讨价还价的问题,而是原则性的问题。

京台就从来没有给哪个演员开过收益分成这件事。

任何一部剧,京台可以给这个演员超出市场水平的酬劳,但从来没有给过收益分成。

这是两个概念。

一锤子买卖和长线分成的概念。

但是,想要让这部剧拍出来,胡思维还必须硬着头皮去把陈梓妍的要求跟上面汇报。

胡思维的上头不是蒋兰,推动这部剧的人是徐斌。

胡思维能成为《十七层》的监制,就是徐斌在背后使力气,让京台在这部剧的势力保持一个微妙的“平衡”。

当胡思维把陆严河写的第一集剧本和陈梓妍的要求交给徐斌以后,胡思维以为徐斌会直接骂一句“做她的春秋大梦去!”

这是徐斌的口头禅。每当别人提出了一个不合理的要求时,他就会骂上这么一句。

但是这一次胡思维却没有听到这句话。

他看到徐斌的神色陷入了沉默和思索之中。

胡思维一愣。

难不成徐斌竟然还在思考这件事的可能性吗?

真的假的?

胡思维匪夷所思地看着徐斌,被他这不同寻常的反应给弄懵了。

-

陆严河并不知道陈梓妍跟京台他们是怎么谈的,只是在三天之后,胡思维一脸匪夷所思的表情告诉他,京台给出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8%的收益分成?”陆严河惊讶地看着胡思维。

胡思维问:“你不满意吗?”

“不是,这个收益分成……是怎么回事?”陆严河问。

胡思维更震惊了,问:“你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陆严河摇摇头。

胡思维深吸一口气,说:“是陈梓妍提出的要求,片酬+编剧酬劳,200万元一集,10%的收益分成,最后按8%达成了一致。”

陆严河震惊地看着胡思维。

陈梓妍竟然帮他谈成了这样的待遇?

胡思维见陆严河脸上惊讶表情不似作假,问:“难道你经纪人没有跟你说吗?”

陆严河摇头,“这些事情,梓妍姐也不会专门告诉我,都是她在谈,谈妥了要签合同的时候才会跟我说。”

胡思维神色有些复杂,沉默数秒,说了一句:“你有一个好经纪人。”

-

关于这部戏,陆严河想了很久,《屋檐下》要改成什么名字比较好。

用《老友记》吗?但是,这个故事并非完全来自于老友记,除了开头用了《老友记》的开头之外,后面的人物关系和故事都并不一样。

而且,这六个人也并非老友,取这个名字的话,有点文不对题。

《生活大爆炸》就更不合适了。这个名字是来自于剧中几个主要角色,除了霍华德,都是物理学家,取自宇宙大爆炸。

一个好的名字,对一部想要做成经典的系列剧很重要。

要既简单,又有自己的特征。

在带着写好的两集剧本去京台开会的路上,陆严河看着外面林立的高楼大厦,玉明的繁华映入眼中。

《繁华人生》?

这个名字从陆严河脑海中划过。

不行。

马上又否认了。

虽然这是一段发生在繁华都市中的故事,但这个故事一点都不“繁华”。

《车水马龙》?

文绉绉的,像个年代剧。

陆严河沉默地看着窗外,感受到了取出一个好名字的困难。

-

这一次在京台的会,主要是跟内容有关。

作为编剧和核心演员,陆严河第一次得到了一部戏的话语权——并非别人因为他红或者是主角而听从他的意见,而是从一开始就需要他的意见。

京台,陆严河已经来过好几次了。

但是,他还挺少到行政区域来的。

这一次,陆严河跟陈梓妍成立的灵河影视制作公司将作为共同的制作方,参与到这部剧的制作中。

陆严河的片酬和编剧稿酬是分开签的,前者要跟星娱经纪公司分成,后者却不用的。

陆严河只是跟星娱经纪公司签了演艺方面的合约。

8%的分成同样是约定以编剧的身份获得的,合同上写得清清楚楚。

马副总知道了这件事,颇有微词,不过没有人在陈梓妍面前说些什么。

毕竟陆严河签的这个合同,片酬那部份是市场价,没有刻意压低价格,挪到编剧稿费上。

而收益分成……这事以前压根就没有在电视剧演员身上发生过。

只不过这件事在星娱却传开了。

陆严河给京台写了一个剧本,拿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待遇。

而在星娱传开这件事,意味着这件事很快就会在演艺圈扩散开来。

陆严河暂时还没有收到别人的询问。

他今天到京台是为了讨论主创人员的阵容的。

只是,没想到,他还没有走到会议室,就被蒋兰截住了。

“蒋台。”

“小陆啊,你今天来京台怎么也不跟我说一声呢?”蒋兰笑容满面地将一只手搭在了陆严河的肩膀上,以示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很亲密,旁边有京台其他人看着,“你们的会还有一会儿吧?到兰姐那儿先喝杯咖啡。”

陆严河确实是提前到了。

他没有想到蒋兰竟然会在半途把他截走。

陆严河想说这不太好吧,但脑海中又冒出陈梓妍跟他说的“不用表现得太配合,京台那些人就是这样,你越狂,他们越觉得你有本事,你越谦虚,他们越觉得你垃圾”。

于是,陆严河点点头,跟着蒋兰走了。

当会议室里的胡思维听说陆严河被蒋兰给截走了以后,气得跳脚。

“蒋兰这是想要做什么?!”

他急冲冲地去找徐斌了。

-

蒋兰给陆严河煮了一杯咖啡,端到他的面前。

“自从《十七层》杀青以后,我们就没有见过了。”蒋兰说,“本来上次你的生日派对我是要去的,可是那天正好有事,我就没有去得了,太可惜了,不过我有在网上看到你的发言,把我都给感动了,你真不愧是现在年轻男演员里最有潜力的,太好了。”

陆严河说了一声谢谢。

“蒋台,你找我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蒋兰笑着说:“哪有什么事呢,就是知道你要过来,所以专门请你过来喝杯咖啡,怎么样?”

陆严河喝了一口,点头,“很香。”

蒋兰:“我这两天才知道,原来你还会写剧本呢。”

陆严河笑了笑,说:“也只是随便写一写。”

“随便写一写就能写出可以拿8%收益分成的剧本,你是个天才。”蒋兰夸奖道,“难怪之前你不肯答应签那份长期合作协议了,有能力、有才华的人,都从来不担心自己没有机会。”

“我只是不希望被束缚。”

“理解。”蒋兰说,“是我做了错误的估计,我还希望以后你有好剧本,可以拿给我,我们合作了《十七层》,有一个很愉快的开始,后面也可以将这个愉快的合作继续下去,对吧?”

陆严河点头,说:“只要各方面都合适,当然。”

蒋兰说:“我听连备说,你手头上有一个同样是大逃杀题材的剧本?”

陆严河有些惊讶,摇头,“只是有这么一个想法而已,跟导演提了提,但还没有写。”

蒋兰问:“能不能跟我说一下是什么样的故事?”

“还没有想好呢,只是一个很基础的概念。”陆严河说。

蒋兰:“那等你剧本出来以后,要第一个来找我哦。”

陆严河眨了眨眼睛,笑着说:“我先努力把剧本写出来。”

“咚咚!”

蒋兰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敲响。

蒋兰转头看去。

徐斌已经直接打开门进来了,身后跟着胡思维。

“蒋台啊,你怎么能半路拐跑我们的陆老师呢。”徐斌对蒋兰开玩笑似的一笑。

“唉哟,我只是拉着严河来聊聊《十七层》的事情,瞧你们这紧张的。”蒋兰站起来,对陆严河嫣然一笑,“好了好了,我不留你了,严河,要不然徐台要跟我发脾气了。”

陆严河站了起来,“那我们下次再说。”

从蒋兰的办公室一出来,徐斌就笑呵呵地对陆严河说:“小陆啊,你写的剧本我看了,不愧是振华大学文学院的学生,第一次写剧本就写得这么好。”

陆严河说:“谢谢徐台夸奖。”

徐斌说:“思维一直跟我说,你是一个很有天赋的创作者,这一次我们一起做这个剧,我会全力支持你,你有什么想法、什么要求,都尽管提。”

陆严河点了点头,说好。

后面的会议,徐斌就没有参加了。

人家一个副台长,也不会参加这种具体事务的会议。

今天陆严河来京台,两个副台长出面亲自拉拢陆严河,已经是罕见的现象。

-

会议室。

导演白景年,监制胡思维,编剧和演员陆严河,导演助理江浔。

几个人坐在一起。

今天是来讨论演员阵容的。

“这部剧的背景是一群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江可乐是我来演。”陆严河先把自己的想法说了,“胡凡我想找颜良来演,陈晚秋找温明兰。”

颜良是陆严河的好朋友,温明兰是陈梓妍带的女演员。

陆严河一点也不在意自己说出这两个名字会让他们觉得这是在带关系户。

他写剧本的时候,就专门往这两个人的形象上靠了靠。

“他们的片酬——”胡思维马上皱眉了,因为这两个人都不算籍籍无名的演员,准确来说,都是有点名气了,片酬可不会低。

陆严河说:“片酬的事情,我会去说,不会超出你们定的预算,不用担心。”

胡思维一愣。

他有些疑惑地看了一眼陆严河。

以他对演员片酬的了解,这两个人的片酬再低也不可能低到5万元一集,陆严河能搞定吗?

“其他的角色,我没有意见,导演,胡监制,你们有什么想法吗?”陆严河问。

胡思维跟白景年对视了一眼,说:“我们打算举办一个试镜。”

陆严河点头,“这样也挺好的,那就试镜吧。我们这部戏预计什么时候开拍呢?”

胡思维说:“我们想着至少在今年年底之前开拍,我们想要在寒假期间播出,这个剧的主要收视群体肯定是年轻人,尤其是学生。”

“年底开拍,寒假就播出?”陆严河有些惊讶,“后期来得及做?”

胡思维说:“这跟正剧不一样,情景喜剧的后期做得很快,而且,我们甚至打算边拍边播。”

“啊?”陆严河一愣。

胡思维说:“只有这样才来得及赶上寒假的档期播出。”

共八集,一周一集,总共要播两个月。

陆严河说:“档期和制作的事情我不懂,只能完全听你们的,我只负责把剧本写好,然后把戏演好了。”

陆严河这一说,让白景年和胡思维松了口气。讲实话,之前陆严河在剧本上表现出来的强硬态度,让他们以为陆严河在这部戏上会始终处于一个很强势的位置。以他编剧和一番主演的身份,他们还真无法打压他。

其实,陆严河也不想强势——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本身的性格是什么样子。但是前面给他的剧本太差,差得他都后悔自己没有看到剧本就答应了要演这部戏,一时间都觉得自己干了件傻逼事。所以,他在自己把剧本写出来以后,情不自禁就变得强势了起来,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希望这个剧本被质疑。

胡思维和白景年两人都不是那种强势性格,否则,可能他们早就起冲突了。

白景年是京台的老导演了,拍过很多戏,不过,基本上都是一些水戏,粗制滥造填档期用的。必须要承认的是,国内大部分的电视剧都没有那么的精良,从立项开始就是为了糊弄钱去的。白景年是京台的老员工,不像外面影视公司的导演,是要靠KPI吃饭的。他戏拍砸了,也不影响他的收入。

但就这样一个导演,人到中年了,跟老朋友胡思维一合计,觉得还是想要认认真真地做出一个代表作来,而不是就这样糊弄一生,所以,白景年就把自己早就想要拍的这么一个故事写成了大纲,交给胡思维。

胡思维作为白景年的老朋友,知道他的能力,也想要帮白景年实现这样一个心愿。恰好徐斌也一直想要做出自己的品牌来。白景年过去拍的戏评价都不怎么样,主要是因为限制太多,题材、剧本、播出方式、档期……这些都不是他来决定,白景年就是一个按照台里意见去执行的工具人而已。他已经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了最好。

这一次白景年提出要拍一个情景喜剧,胡思维就觉得,国内这个类型已经空白了很久,是一个好机会。于是,胡思维就拿着这个项目去找了徐斌,徐斌也是经历过情景喜剧爆红的那个年代的,反正就是一个短剧,觉得可以试一试,成本也不高,就同意了。

到后面,慢慢地敲定下来,可以做成周播的形式,又因为成本低,为了拉收视率,可以在首播期间不放视频平台网播,再到胡思维跟陆严河合作《十七层》,胡思维突发奇想,可以拉来陆严河演这部剧。

一部戏经过了这么漫长的过程,很多的东西都跟一开始计划的不一样了。

就像一开始白景年还说要自己写剧本。

但是一部戏就是这样,永远会随着过程中的变化而变化最终的样子。

现在,陆严河成为了这部剧的绝对核心主创,也是胡思维和白景年一开始没有想到的。

-

说定了这件事以后,陆严河就去找陈梓妍和周平安了。

“梓妍姐,明兰来演这个角色,片酬会比她市场价格低很多,但是,她不用花多少时间,只有八集,而我有信心,它会成为一个很受欢迎的剧的。”陆严河对陈梓妍说,“明兰会通过这部剧大红大紫的。”

陈梓妍对陆严河笑,说:“你跟我还说这么说干什么,就算你说让明兰零片酬来出演,她也会同意的。”

“嗯?”陆严河惊讶不已。

陈梓妍说:“你写的剧本,我看过之后就跟她说了,里面有一个角色很适合她,就算你不说,我也要帮她争取。”

陆严河问:“梓妍姐,你看中的是哪个角色?”

“陈晚秋。”陈梓妍说,“美丽大方,性格温柔但带着一点小偏执,这个性格,感觉就是照着她写的。”

陆严河笑了起来,说:“你说得没错,我在写这个角色的时候,确实是代入了温明兰的形象和性格去写的。”

陈梓妍说:“你觉得这部剧会很红吗?”

“要么很红,要么血扑。”陆严河说出了自己的判断,“可是,我觉得它会受欢迎的,咱们国内已经有很久没有出现过一部讲述年轻人生活的剧了,现在全都是职场剧、恋爱剧、仙侠剧,大家都很腻了吧。”

陈梓妍:“虽然看腻了,可这些题材还是每年都会出几个爆款,说明有观众,长盛不衰。”

陆严河点头,“但我想这部剧会弥补很多观众的需要的。”

“你说得没错。”陈梓妍点头,“我也是看中了这一点,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过专门讲年轻人的生活和情感关系的剧了,当初你们录《年轻的日子》那档综艺,最打动我的就是李真真提出的那个概念,实际上她也说得很对,有很多的年轻人都是希望看到这样的题材和类型的。”

比起陈梓妍对他的支持,周平安则充满挑剔目光。

“颜良虽然没有你和李治百火,但也不至于沦落到五万元一集的片酬,他好歹也是个偶像。”周平安说,“而且,他正在拍戏。”

陆严河:“我知道他在拍戏,但我也知道他这部戏十一月份就杀青了,平安哥,你应该知道,颜良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不会坑他。”

周平安:“一个八集的情景喜剧而已,再火又能火到哪去?而且,过去我们国内情景喜剧火的都是家庭伦理的居多,你这种讲年轻人生活、梦想和友情的,还没有主线剧情,怎么看都是扑街相。”

陆严河认真地看着周平安,说:“平安哥,你知道吗?这是一个让我从京台拿到整部剧8%收益分成的剧本,你认为这个一个扑街相的剧本能得到的待遇吗?”

周平安的嘴角瞬间抽搐了一下,被这个消息给震惊到了,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你认真地读过剧本,你就会知道,这个剧本很好。”陆严河说,“你不信我的眼光,也应该信梓妍姐的眼光,梓妍姐会让我去一个扑街相的剧里担任一番主演吗?”

陆严河目光坚毅地看着周平安,“虽然你和我之间发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但是我知道你是一个很有能力的经纪人,如果没有马副总对你的指示,也许我们也能够合作得很愉快,你不如抛开对我的成见,认真地读一下剧本,看看我说的是不是对的,再做决定。”

周平安:“就算你这个剧本再好,五万一集的片酬,我也绝对不可能答应你。”

“如果我说,等这部剧播完以后,颜良的片酬就可以涨到五十万一集呢?”陆严河认真地看着他。

周平安一愣。

陆严河说:“我甚至可以说,这部剧肯定是要拍第二季的,颜良在第二季的片酬就可以涨到五十万一集。”

周平安笑了。

“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周平安说,“你现在的片酬也在五十万一集吧?”

陆严河点头,说:“我就是在说,颜良演了这部戏,他就会红。”

周平安:“你以为你是预言家啊,你说什么我就信什么?”

陆严河:“我不是预言家,但我是现在唯一一个会给颜良递剧本、请他演主角的人,因为他是我的朋友。”

周平安沉默了。

陆严河说:“平安哥,你先看看剧本吧,今天我先走了,另外,我手上也还在写一部以颜良和李治百为主角的电影剧本,也许你觉得我是个新人,写的剧本很烂,但也许你还不知道,贾龙和陈碧舸都已经决定要主演我写的电影剧本了,而黄楷任刚跟我预定了一个以他为主角的剧本,现在你还觉得我写的剧本配不上颜良吗?”

-

“我终于体会到什么叫做扯虎皮、拉大旗了。”

陆严河在电话里的语气都兴奋了起来,一点不见他刚才在周平安面前表现出来的自信、强势和不由分说。

“当我把贾龙、陈碧舸、黄楷任他们几个人的名字一说出来,周平安的脸色马上就变了。”陆严河说。

陈思琦也笑了起来,“可以啊,无师自通,但你这也不叫扯虎皮、拉大旗,你又没有在说谎话,有的时候为了搞定一个人,可是连谎话都要说的。”

“嗯?”陆严河问,“你吗?”

“是啊,不过也不是说谎吧,就是两边套,最后事情办成了,也就不是说谎了。”陈思琦说,“这是一种策略。”

陆严河问:“冬日特刊做得怎么样了?”

陈思琦说:“正在紧锣密鼓地选稿子,石夏老师终于答应给我们一篇散文了。”

“嗯?”陆严河露出惊喜的表情。

陈思琦:“真是不容易,努力了这么久,石夏老师前两天忽然问我,他写了一篇小文章,问我要不要,我说当然要啊,怎么可能不要,我都在电话里跟他发出了惊喜的尖叫,把他吓了一跳。”

陆严河知道陈思琦为了搞定石夏老师,付出了多少精力和心血,这都差不多快一年时间了,光是去石夏老师家拜访就不下三次,平时逢年过节都送礼节过去。

“咱们《跳起来》冬日特刊的全明星作者阵容,终于可以加上石夏老师的名字了。”

“祝贺。”陆严河笑着说,“对了,有件事我得提前跟你说一下,我在这本特刊的专栏里,准备写一下这部剧。他们打算在寒假期间播出,我想在《跳起来》上宣传一下。”

陈思琦:“这当然没问题。”

陈思琦又说:“我们《跳起来》的所有媒体号都可以配合宣传。”

陆严河:“我这几天一直跟别人说,这部剧一定会爆,一定会红,说得信誓旦旦,自信满满,其实完全没有把握。”

陈思琦:“这说明你终于又进阶了。”

“进阶?”

“嗯,没有一个真正有才华的创作者不是对自己充满信心的,无非是表现出来和没有表现出来的差别。”陈思琦说,“而且你在演艺圈,这可是一个每个人都在拼命夸大自己的地方,你不信誓旦旦,别人率先看轻你,以前你有梓妍姐在,她帮你搞定了这些,现在你自己要做一部剧的主创了,在这个剧组里面,只能靠你自己搞定了,现在来看,收效挺不错的,不是吗?”

陆严河嗯了一声。

陈思琦说:“而且,我也相信这部剧会红的,你说的话没有错,如果只是你自己盲目自信,为什么贾龙陈碧舸他们会选择你的剧本,为什么胡思维和白景年这两个资历这么深的老前辈会邀请你来做编剧,为什么京台会同意给你8%的收益分成,这些其实都说明了你写得好,你写得好,才会有这些事情发生。”

“你真的很会鼓励人啊,我被你给鼓励到了。”陆严河笑着说。

-

结果,李治百气势汹汹地找过来了。

“你找颜良跟你演戏,怎么没找我?”他质问。

李治百开了车,直接停到了学校门口,把他给喊了出来。

陆严河突然接到他的电话,说在学校门口等他,让他赶紧过去,还以为出了什么紧急的事情呢,匆匆忙忙赶去,结果就是为了陆严河这个戏没有找他的事。

陆严河哭笑不得,说:“我们就是个小成本剧,暂时请不起你好吧,周平安怎么可能会同时答应你和颜良一起降片酬来演这部剧。”

李治百呵呵笑了一声,说:“之前还说要给我和颜良写个电影剧本呢,结果现在电影剧本没有看到影子,反倒先写了个把我撇到一边的剧本了。”

“这不是正好京台那边找我合作嘛,又不是刻意的。”陆严河说,“而且,我都把《十九年犯罪实录》推给你和颜良了,他们找你了吗?”

李治百点头,“找是找了,也让我去试镜了,不过还没有消息,估计没看上我吧。”

他说完,眼睛又一瞪,“你别打岔,这事是你干得不地道啊。”

“那角色更适合颜良有什么办法。”陆严河说,“难道你要去演一个性格温和、积极阳光的人?我想象不出来你这个样子。”

李治百:“……”

陆严河说:“让你演一个暴躁的、情绪化的人,我还能想象出来。”

“我是来找你兴师问罪的,不是来听你吐槽我的。”

陆严河笑着说:“这不是跟你解释,为什么不找你演嘛,当然,最主要的是片酬,你太贵了,又不是我出钱,是京台出钱,他们不肯出钱,难道你让他们占便宜啊?”

李治百瘪了瘪嘴。

“而且,我写的剧本里面,有另一个角色想给你演。”

“嗯?”

陆严河说:“《鱿鱼游戏》,一个跟《十七层》很接近的题材。”

李治百难以置信地看着他,“你又写了另一个剧本?”

陆严河点头。

李治百:“陆严河,你脑子里面是装了多少故事?我靠,你这都是怎么想出来的?”

陆严河心想,这可不是他想出来的,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搬运工而已。

在《鱿鱼游戏》中,有一个年轻男警察的角色,也是主演之一,他没有参与到死亡游戏之中,而是怀疑这个游戏跟自己失踪的哥哥有关,所以潜入组织之中调查这个秘密,是另一条支线,当时饰演这个角色的男演员靠着这部剧一炮而红。

陆严河对李治百说:“剧本还没有写出来,但是人物已经想好了,等剧本写出来以后,我再给你看。”

李治百马上就点了点头,对陆严河兴师问罪的那个态度也没有了。

“那还行,算你态度不错。”

陆严河说:“到时候这部剧,你可不是第一主角。”

李治百:“第一主角算个屁啊,我又没有非主角不演的毛病,你金鼎奖拿了个最佳男配角以后,周平安都嘟囔着要给我接一个能冲奖的配角。”

陆严河:“你不介意就行。” 李治百眼睛一斜,“那这部戏片酬不会少吧?”

“大制作,少什么少。”陆严河相信《鱿鱼游戏》在《十七层》播出之后,不可能是一个小制作,也不会少李治百的这点片酬。

这部剧中,两个中年角色,第一主角当然是李政宰主演的那个,陆严河想着找江军来演。就像连备所说的,因为江军的知名度和号召力摆在这里,其他主角必须要找能扛剧、能让投资方和播出平台点头的大明星,所以,陆严河当时就想到了,年轻男警察的角色找李治百来演,而主角团中的那个年轻女孩的角色则找江玉倩来演——如果玉倩姐愿意演的话。

有他们两个人坐镇主角团,就不至于在演员阵容上拖后腿了。

陆严河:“你反正来了,一块儿吃个饭吧,饿了。”

“想吃什么?你百哥请你。”

“那要不就去我们学校食堂吃?”陆严河问,“我们学校食堂挺丰富的,很多美食。”

“那走呗。”李治百说完,“不行,我还得先找个地方停车,这里就是一个临时停车位,不能停太久。”

-

李治百戴着墨镜跟着陆严河走进振华的校园,两个人的组合吸睛无数。

尽管振华的学生比较收敛,不太会是那种激动尖叫的表现方式,但掏出手机拍他们两个人的可不少。

李治百笑容灿烂地跟好些女孩子挥手打招呼。

陆严河看他那花孔雀的骚包样,不禁摇头。

李治百这家伙就是这样。

结果,因为李治百没有振华的校园卡,最后这顿饭是陆严河请李治百吃的。

“你们学校食堂的伙食确实不错。”李治百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那是,早跟你说了好吃。”陆严河说,“大家都不怎么出去吃。”

李治百:“感觉你是真的在享受你的校园生活啊,我一个学期都难得去几次。”

“你不去学校,毕业怎么办?”陆严河问。

李治百说:“我那垃圾学校,平时没有人管你,就考试的时候去考了就行,而且,说实话,我那学校毕业证拿不拿都无所谓,不像你跟颜良,一个在振华,一个在京艺,那都是名校,要是我有这学历,我爸早宴请四方了。”

他跟陆严河一块儿吃了饭,问:“你晚上是回孜园桥,还是待宿舍?”

“回孜园桥吧,明天周六,也没课。”陆严河说,“不过我得去寝室拿一下电脑,你刚才临时给我打电话,我着急忙慌地跑出来,还以为有什么急事。”

李治百:“那怪谁,我一听你拍戏只找了颜良,没找我,我马上就炸了。”

陆严河:“那我也不可能永远一部戏都把我们三个都放进去啊。”

李治百:“那是你的事。”

陆严河:“……”

-

陆严河要跟京台合作一部情景喜剧的消息,很快在演艺圈传开了。

大家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陆严河跟京台要合作一部新戏了,纷纷感慨,陆严河拿了金鼎奖以后,资源马上就跟上来了,还是要拿奖啊。

再一仔细听合作内容,什么?编剧?什么?!8%的收益分成?!

这个消息不可谓不爆炸,简直把人都给炸翻了。

而周平安也终于松口,答应了让颜良来演这部剧。

陆严河说得没有错,这是目前唯一一部会同意让颜良来演主角的电视剧,而是在京台这种传统大台制作和播放的电视剧。

这对颜良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周平安是一个很会算账的经纪人,他算得清楚明面上的片酬数字,也算得清楚一部主角戏给现阶段的颜良带来的隐形收入。

但周平安仍然没有欣然接受的意思,他跟颜良说这件事的时候,没忘记给颜良上眼药水。

“你看看你这个好朋友,说着是给你送主角来演,但说白了还是为了占你便宜,他拿着200万元一集的酬劳,还拿8%的收益分成,你就只能拿5万元一集的片酬。”周平安啧啧两声,“这算盘打得可真精明啊。”

颜良沉默不语地听着,一句话没有说。

周平安说:“这个时候他倒是知道没找李治百,知道如果是李治百,我怎么都不会答应的。”

颜良仍然沉默不语地听着。

等周平安说完,颜良就默默地走了。

五万一集的片酬是很低,尤其是跟陆严河的酬劳一比,都显得可怜。

可是——

颜良深吸一口气。

如果没有陆严河,哪个电视台黄金档播出的剧会愿意把男主角给他演?

李治百昨天的话还言犹在耳:“老陆太过分了,这个角色找你演,不找我演,还羞辱我演不出来,他明明就是照着你写的角色,还怪我演不出来,他怎么不照着我的性格写这个角色?”

李治百啧了一声,“他对你才是真爱啊,从剧本来说,你才是这部剧真正的男主角,他都只是个配角。”

颜良抬头看着碧蓝如洗的天空,他沉默的眼眸里映着天空的蓝色。

干净,凛冽。

-

当陆严河开始录制《年轻的日子》第二季以后,其他人都开玩笑,问有没有适合他们的角色。

陆严河笑着说:“预算太少了,请不起各位啊,不过,欢迎大家来客串一下,拜托了。”

陆严河打算在每一集都找一到两个角色,请自己的明星好友来客串。

比如主动请缨的李治百。

关于这部剧的消息越来越多。

比如陆严河竟然是这部剧的编剧,比如他作为这部剧的关键主创人员,将参与这部剧的选角。

这些消息都在无形之中被大家以不可思议的口吻渲染出了一种传奇的色彩。

“他才二十岁。”这是最关键的,也是引起最大议论的地方。

像陈碧舸、商永周这种级别的演员,能够影响到一部戏的创作方向、选角,这都很正常,也已经为业内所接受,不会让人觉得奇怪。

但陆严河又不是他们,凭什么拥有这样大的权力?

正是这种不同寻常的现象,让陆严河和京台都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而消息也从业内开始往全网传播。

陆严河在跟大家一起录制《年轻的日子》第二季的时候,没有看手机,所以不太清楚网上的情况,等他录完了节目,拿到自己的手机,一上网,才发现自己已经被全网讨论了好几天。

有人质疑他写剧本的能力,有人质疑他扛剧的能力,当然,也有很多人支持他,期待他这部作品,各种各样的声音。

不过,这一次保持质疑的人居多。

因为陆严河太年轻了,才二十岁,演戏都还没有两年呢,就开始写剧本了。

大家按照常规的经验去判断这件事,都觉得陆严河再怎么天才都不具备独立写一个剧本的能力。

——内娱真的要完了,一个到目前为止只播了一部剧,出场不到三集的偶像演员,水了一个金鼎奖最佳男配角,现在竟然就成了一部京台大剧的独立编剧和核心主演,到底是这个世界比较魔幻,还是我眼睛里容不下沙子?这个陆严河到底是有什么后台,能拿到这么夸张的资源?就是连黄楷任都拿不到这样的资源吧?

有人就这么说了。

然后,陆严河永远的黑粉头子郁江虽迟但到,转发了这条微博,说:“大家终于看到陆严河的真面目了吧,之前我揭露他人小野心大的时候,你们都说我容不下一个年轻人,现在你们能明白我的心情了吗?”

然后,郁江最大的黑粉头子陈思琦出现了,甩出了一张《跳起来》纸质版和电子版累计销量突破150万册的宣传图,说:“我一直理解你羡慕嫉妒恨的心情。”

郁江反击:“你们靠着陆严河这些人气和粉丝买单的力量做《跳起来》,撑起这150万册的销量,你以为这样的欺骗游戏能够复制到一部电视剧上面吗?”

陈思琦转发并官宣:“既然郁江老师诚心诚意地问了,我就大发慈悲地提前官宣好了,这样的成绩能不能复制到严河的新戏上,我们先拭目以待,但这样的成绩终于让我们《跳起来》成功地打动了石夏老师,我们将在《跳起来》的冬日特刊上刊登石夏老师的新作,敬请期待!”

郁江下意识地要反击,随后目光落在石夏二字上,嘴角一阵抽搐。

石夏?!

陈思琦:“我理解很多人对严河的质疑,因为他很年轻,因为他从来没有在大家面前展示过他作为编剧的能力,这个时候我说再多也没有用,所以我不多说,大家之后看到这部戏播出以后,心中自有判断,但对于某些老师抱着过去的恩怨做一些针对性的、引导性的发言,恕我不能坐视不管。”

陈思琦又说:“总有人批评我们,两个刚毕业的高中生想要做杂志,以为这是过家家吗?以为靠着陆严河的粉丝就能够把一本杂志做下来吗?现在,这本杂志已经进入了良性的发展时期,它成功地来到了一周年的时间,总共已经发行了十一期,纸质版和电子版累计销量突破了150万册,而在过去这一年里,很多的作家前辈都在鼓励我们,让我们加油做下去,甚至于很多严肃文学的作家老师们都通过各方面向我们表达对我们的鼓励,这是我们决定做一本商业文艺杂志的时候怎么都没有想到的,更别说,现在我们很骄傲地宣布,石夏老师将他的一篇新作交给了我们,将在《跳起来》冬日特刊上首发。”

陈思琦连着发第三条微博:“年轻意味着没有经验,年轻意味着做什么都会受到质疑和挑战,但年轻同样意味着无限可能,用作品说话。”

陈思琦的三条微博以旗帜鲜明的态度获得了大量年轻粉丝的点赞。

而郁江在陈思琦这三条微博的轰击下,又一次被人给喷了。

可以说,陆严河受到的种种质疑,都在陈思琦这强有力的回应下,消弭了它带给陆严河的伤害。

主要是《跳起来》的销量太硬梆梆了,这是陆严河和陈思琦两个年轻人做出来的成绩,任何人都抹杀不了的。

既然陆严河在十九岁的时候能够逆潮流做出一本畅销的杂志,为什么陆严河不能够在二十岁的时候,写出一个热播剧的剧本?

陈思琦的回应就是让大家的思维来到了这个位置。

理清基于人生经验所下意识感到的疑惑和质疑,去选择给陆严河一份基础的信任,然后,保持对这部戏的期待。

-

陈梓妍跟陆严河说:“思琦真的很适合帮你做公关,每一次你这边受到舆论的攻击,她的回应都能帮你恰到好处地力挽狂澜,她很厉害。”

陆严河:“如果不是她帮我回应郁江,我还真不知道怎么说。”

“这种事情,你自己当然不能开口。”陈梓妍说,“你记住,无论发生任何事情,你都不能自己去跟人对线,明白吗?”

陆严河点头。

陈梓妍:“但得益于这件事,你这部戏算是未播先火了,不会缺关注和热度了,估计很多人都会想要知道,这部由你担任编剧和主演的新剧,会是什么样子。”

陆严河低头轻笑,说:“现在他们还不知道这部剧要在京台独播,都不做网播呢,要是他们知道这件事,估计意见会闹得更大。”

陈梓妍:“这是一个很冒险的做法,毕竟现在看电视的人真的很少。”

“但是家里有电视机的还是很多。”陆严河说,“我明白胡思维他们想要做什么,他们从一开始就想好要做情景喜剧,而且是低成本的情景喜剧,把一集的成本控制在五百万以内,就是为了这样做。”

“他们想要拉收视率。”

“嗯。”陆严河点头,“等在电视剧完成第一轮独播以后,再卖给视频网站播放。”

陈梓妍说:“但也有可能无法把收视率拉起来,这就真的看这部剧的号召力了。当然,要是这部剧真的把收视率给拉起来了,都不说拉到2%,能拉到1%,都会是一个巨大的好成绩。”

现在京台黄金档的收视率平均在0.3-0.6%之间。

收视率如果能够破1%,那基本上就是当年的剧王了。

网络时代,传统电视台的收视率就是这么拉垮。

除了国家台,其他电视台都这样。

到时候就是收视率之战了。

-

演员的试镜定在十月的一个周末。

陆严河也是面试评委之一。

因为前段时间陆严河担任编剧的事情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都盯着这部剧,知道这部剧不管回头怎么样,但肯定是被关注的热剧。

不会是无效播剧。

可是胡思维也一早就跟各个经纪公司和经纪人都发出了风声,这部剧目前只有一男二女三个主要角色没有定演员,这一次主要就是为了选这三位,但因为预算有限,所以这一次不会面向一线演员开展试镜。

这让一些动了心思的一线演员又打起了退堂鼓。

而这一点都不影响各个经纪公司的热情。

哪家经纪公司没有签约一些名气不大的演员,甚至是新人。

对于这一批演员,经纪公司对他们的第一期望都不是赚钱,而是红起来。

只有红起来才能赚更多的钱。

这部剧现在热度喜人,眼看着是一部很受关注的剧,谁都想让自己的人上这部戏。

胡思维和白景年被各种找关系,而陆严河也因为这件事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甚至还有人托关系托到黄楷任身上来跟陆严河打招呼。

黄楷任笑着说:“这也太疯狂了,没有办法,严河,是我一个特别好的前辈,他来找我,我只能给你打这个电话了。”

陆严河也很无奈,说:“黄哥,我们这只是个小剧组,没有那么夸张。”

黄楷任说:“你现在有多炙手可热,你知道吗?很多人都跟我打听你这个戏的情况。”

陆严河说:“这是因为大家没有看到剧本,也不知道是什么戏,然后就因为我被人质疑闹上了热搜,让这部剧忽然就受关注了,其实真的就是一个小成本的剧,别人却说成了大剧,我都不知道怎么解释。”

黄楷任:“剧本是你写的,这总没错吧?不是谣传吧?”

“那不是。”陆严河笑。

黄楷任:“我就说,之前我还跟你说,让你写一个以我们俩为主角的戏,你可是答应我了啊,不要忘了。”

“忘不了,不过,黄哥,我这部剧,你要不来帮我客串一下呗。”陆严河嘿嘿笑了一下,说道。

黄楷任:“客串?行啊,你们什么时候拍,我有时间就来。”

他直接一口答应了下来。

“真爽快,谢谢黄哥。”

“客气什么。”黄楷任说。

挂了黄楷任的电话以后,陆严河又重新回到了关于这个戏叫什么名字的烦恼之中。

这些天,陆严河一直在为这件事发愁,却没有想到一个好的答案。

胡思维和白景年也在想。

但是,大家每每想出一个名字,又给Pass掉,总觉得不行,力度不够,不够贴切,差了点。

到了周末试镜那天,陆严河一早就出门,来到了京台。

试镜的地点在京台。

让陆严河没有想到的是,他到的时候,竟然已经有很多人在候场了。

放眼望去,候场室里竟然几乎坐满了。都是年轻的演员。

陆严河的出现也让在候场室的人都惊喜地看过来。

“是陆严河!”有人轻声说道。

陆严河向他们点了点头,挥手打了个招呼,就走进了试镜间。

胡思维和白景年都已经在了。

桌子上摆着咖啡和点心。

准备得还挺贴心。

“我没有迟到吧?”陆严河看到人都来得这么齐了,一时在想是不是自己迟到了。

“没有,还有十五分钟才开始。”胡思维说,“最近关于咱们这部戏的讨论可不少。”

白景年笑着说:“主要是讨论严河的。”

陆严河说:“希望这些讨论能够给这部剧播出的时候多带来一些观众吧,也不枉我被这么多人质疑了。”

“等他们看到你写的剧本,看到剧播出以后,就知道他们低估你是一件多么错误的事情。”白景年说。

陆严河摇摇头,“只要他们到时候别朝我扔砖头就行。”

“哈哈,怎么会。”

他们三个人闲聊了一会儿。

胡思维忽然说:“颜良跟温明兰已经在过合同了,我们就准备十二月份开拍了,严河,你这边时间OK吧?”

“没问题,只要避开我上课和考试的时间就行,尤其是我一月份有两周考试周。”陆严河说。

因为是边拍边播的周边剧,这样的拍摄方式让陆严河不用像之前那样,需要腾出连续好多天的时间在剧组待着。

这对陆严河来说,时间好协调很多。

胡思维说:“拍摄时间的问题,我们肯定会协调好的。”

白景年又说:“《凤凰台》应该是会在十一月份播出,我们台把这部剧买下来了。”

陆严河有些惊喜,问:“十一月在京台播?”

“对,台网同播。”白景年说,“这样也有利于咱们后面这部剧的收视了。”

陆严河在《凤凰台》虽然不是主角,但也是一个有着完整剧情线的主要角色。

这部剧在京台播,肯定能给陆严河带来一些观众,而这部情景喜剧跟在《凤凰台》后面播,只要《凤凰台》不垮,当然能吃红利。

聊了一会儿,试镜就正式开始了。

陆严河以前都是去试镜的那个人,他第一次坐在了面试官的座位上去打量进来面试的人,这种感受有些奇妙,也有些让他恍惚。

原来面试官看待试镜者,是这样一种感受。

从人进来的第一时间,就会下意识地去评估这个人适合哪个角色,哪里是加分项,哪里是减分项。有的人给你第一印象不错,但后面的表现却不如人意。有的人给你的第一印象不太好,但是试戏的时候,台词功底和表演却很自然,出乎意料。

尽管现场有摄影机在录像,但是陆严河也还是用纸笔在做笔记。

他的面前有所有试镜者的简历资料。

每一个人进来的情况都不一样,有人会引起胡思维和白景年的兴趣,被提问,有人就直接试一个片段,就直接让他离开了。

陆严河很少开口。他知道自己其实还没有那么能耐去主导一个试镜,所以只是默默地坐在旁边看着,做自己的笔记,记录下对于每一个试镜者的印象。

中间休息的时候,胡思维问陆严河有没有印象比较深刻的。

陆严河说:“暂时还没有看到。”

来试镜的演员,大部分的演技都不是很好。其实本身需要试镜的片段就不太需要演技,这部情景喜剧对于演员的演技要求也不是很高,陆严河一直以为,大家都会给出比较合格的表演,就像他在前面几部剧碰到的那些年轻演员一样。

然而,通过这次试镜,陆严河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人的表演,连基础的自然和生活化都做不到,甚至动作僵硬得像一个僵尸的都有。

陆严河不想说自己大跌眼镜了,但实际情况也差不多了。

可再一看胡思维和白景年,两个人的反应都有一种见怪不怪的坦然自若,一点惊讶的表情都没有。

陆严河就知道,这就是试镜现场的常态。

难怪当时罗宇钟导演到星娱组织试镜的时候,会对他们那一组的表演大加表扬。

跟今天这个现场的情况比起来,他们当时五个人给出的表演都至少是可圈可点的。

再一想,陆严河意识到,他对演员的认知从一开始就建立得有些高于平均水平了。

《黄金时代》《凤凰台》《十七层》,乃至客串的《三山》,每一个合作过的对手演员其实都是经过精挑细选之后选出来的。

而这才是常态。

陆严河什么都不说,就默默地消化着这一切。

但总算试镜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几个让陆严河眼前一亮、觉得还不错的演员。

也谈不上演技好,但就是给他的感觉很真诚,性格似乎跟人物很贴合。

陆严河专门做了几个标记。

这一场试镜从早上九点半一直持续到下午五点半,才把所有报名来试镜的演员看完。

明天还有一场。

陆严河只觉得坐了一天,精疲力尽,太消耗人的精神了。

胡思维感慨:“要不是因为我们预算不够,就应该找专业的选角团队来帮我们找演员了。”

对于大剧组来说,很少有导演他们需要负责前面几关试镜的。

往往是由专业的选角团队提供演员名单,供导演团队做最后的决定,只需要再看一到两次就行。

陆严河笑着说:“也许等第二季开始,我们就不用这么窘迫了。”

-

晚上,跟胡思维和白景年一起吃了晚饭以后,陆严河回了学校。

李治百和颜良都不在孜园桥,他也就回宿舍睡了。

毛佳阳在寝室里举哑铃,肱二头肌十分发达。

见陆严河回来了,毛佳阳说:“严河,刚才有人来寝室找你,说是你电影史这门课的同学,他说你跟他借了笔记,来给你,但你不在,就直接放你桌上了。”

陆严河马上看了自己的桌上一眼,果然看到了一沓复印出来的笔记。

他点点头。

“不过,电影史应该是选修课吧?”毛佳阳问。

陆严河点头。

毛佳阳有些诧异,问:“你选修课都这么认真地要别人的笔记吗?选修课不都是只要及格就行了?”

陆严河笑了笑,说:“我是对这门课感兴趣所以才选的,分数是其次,主要是对这门课的内容感兴趣,上这门课的老师也很有学识,每节课都旁征博引,我不想因为记笔记耽误听课,所以就跟别人借笔记了。”

毛佳阳:“酷哦。”

在学校里,其实很多关于陆严河的流言,什么他隔三差五地在图书馆出现只是为了营造自己学习努力刻苦的人设,什么他爱读书都是假象,其实很多书都没有读过,等等。

哪怕在公开的场合,陆严河几乎是每一个振华学生的偶像。

但是在背后,仍然有人出于不具名的心理嚼舌根。

也许这是每一个名人都无法避免的遭遇。

只有真正在陆严河身边的人才知道,他对于读书这件事的热爱,有多少是出自于本心,又有多少是出自于流言里的功利目的。

这也是寝室里几个人对陆严河由衷欣赏和敬佩的原因。

毛佳阳都跟黎晓说过:“我们学校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是抱着很功利的目的在读书,在努力,甚至是刷绩点,刷综测,像陆严河那样单纯地对知识感兴趣、对书的内容感兴趣的学生,我没见过几个,一点不像一个艺人。”

黎晓还戏称过:“我感觉你现在都是陆严河的粉丝了。”

毛佳阳点头,“这么说也不是不行。”

黎晓:“不都说艺人都是远观近臭吗?真正在生活中跟明星艺人近距离接触的人,都会打破滤镜,意识到他也是一个很多缺点的人。”

毛佳阳:“陆严河不一样。”

“嗯?”

“媒体把他吹捧成了一个天才,好像是一个学什么都不费力的人,可你真正认识他就会知道,他真的是做什么都投入了百分之百的努力和专注,才能够把每一件事做得举重若轻。”毛佳阳说,“天才可能招人嫉妒,但我们寝室里没有一个人嫉妒他,都觉得他现在获得的一切是应得的。”

黎晓听到毛佳阳这么形容陆严河,也很吃惊。

她对陆严河了解不多,如果不是因为毛佳阳是陆严河的室友,可能她也跟其他人一样,只是远远地在校园里见上陆严河一面,或者在校园某个地方跟他擦肩而过,却不会有任何真正意义上的交集。

那一次她跟毛佳阳一起参加陆严河的生日派对,还有些觉得格格不入。

后来听毛佳阳说才知道,原来那一次的生日派对竟然起源于他提议的情侣活动。黎晓才知道,为什么在陆严河的生日派对上,她们几个跟陆严河一点都不熟的女孩,会出现在一个只属于陆严河私密朋友圈的内场。

“陆严河很真诚的,你就将他当成一个很nice的同学就好了。”毛佳阳不止一次这么跟黎晓说过。

231.第228章 深夜备采第280章 又一个提名(一万字更新!)第342章 AK都压不下的嘴角第324章 常规操作第400章 恋爱先生之路197.第195章 来场165.第163章 艺人和经纪人第76章 红多久265.第261章 文艺片第96章 颁发锦旗第75章 《纪念》第382章 好看,很美221.第218章 反转160.第159章 他乡异客的安慰第340章 凭什么!(八千字更新)172.第170章 偶像王者234.第231章 后院起火第296章 排练第78章 老林和老陈第128章 巧的不能再巧第77章 仍然还是高三学生第402章 偶然与意外(一万两千字!)第304章 这样的演员第100章 请他救场257.第253章 新戏第336章 别做春秋大梦(七千字更新!)214.第211章 针锋相对第101章 推荐第392章 做不到吗?第141章 她看中的人,她罩着第307章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八千字更新)第308章 首映216.第213章 电影改编来了(八千字大章!)第370章 夏日(六千字更新!)第14章 脸红第294章 播出(六千字更新)200.第198章 观看人数破百万!259.第255章 放假第320章 迟来已久的歌第338章 眼巴巴(第二更,求月票!)第105章 又是名额的事第386章第350章 一点点而已(第二更来了,求月票!第97章 胁迫第133章 深夜麻辣烫第97章 胁迫第39章 一场雨181.第179章 单飞第291章 剧本太差怎么办?(加更,六千字更269.第265章 开怼(一万字更新!)第349章 给予厚望与质疑第318章 释怀第89章 见导演第112章 来龙去脉260.第256章 书店,新的合作第127章 红与黑188.第186章 传闻第318章 释怀第293章 独孤求败(七千字更新!)250.第246章 新生第377章 原来是这样第274章 风云初起(一万七千字更新!)第105章 又是名额的事第281章 演法(七千字更新!)一些话要说227.第224章 看他怂不怂第30章 突然袭击第278章 十七层(一万字更新!)第113章 目光是把锋利的刀第353章 选择第129章 他回来了218.第215章 美丽世界第94章 谈判第76章 红多久215.第212章 出息!第93章 公然质问第100章 请他救场第277章 客串(一万一千字更新!)第36章 公交车上的手222.第219章 都是活粉啊(八千字)265.第261章 文艺片第362章 第二季的消息170.第168章 辟邪267.第263章 新的合作(又是一万字更新!)第22章 真实有效,童叟无欺第312章 又一年红河奖第109章 姐姐第139章 有人脸红,有人脸黑第31章 课间第96章 颁发锦旗第318章 释怀第65章 幸运气球175.第173章 表演时刻269.第265章 开怼(一万字更新!)第359章 太红了第290章 逆风不言,迎风而上(一万一千字更第105章 又是名额的事150.第149章 带书能力有点强第2章 摊牌第41章 纷争
231.第228章 深夜备采第280章 又一个提名(一万字更新!)第342章 AK都压不下的嘴角第324章 常规操作第400章 恋爱先生之路197.第195章 来场165.第163章 艺人和经纪人第76章 红多久265.第261章 文艺片第96章 颁发锦旗第75章 《纪念》第382章 好看,很美221.第218章 反转160.第159章 他乡异客的安慰第340章 凭什么!(八千字更新)172.第170章 偶像王者234.第231章 后院起火第296章 排练第78章 老林和老陈第128章 巧的不能再巧第77章 仍然还是高三学生第402章 偶然与意外(一万两千字!)第304章 这样的演员第100章 请他救场257.第253章 新戏第336章 别做春秋大梦(七千字更新!)214.第211章 针锋相对第101章 推荐第392章 做不到吗?第141章 她看中的人,她罩着第307章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八千字更新)第308章 首映216.第213章 电影改编来了(八千字大章!)第370章 夏日(六千字更新!)第14章 脸红第294章 播出(六千字更新)200.第198章 观看人数破百万!259.第255章 放假第320章 迟来已久的歌第338章 眼巴巴(第二更,求月票!)第105章 又是名额的事第386章第350章 一点点而已(第二更来了,求月票!第97章 胁迫第133章 深夜麻辣烫第97章 胁迫第39章 一场雨181.第179章 单飞第291章 剧本太差怎么办?(加更,六千字更269.第265章 开怼(一万字更新!)第349章 给予厚望与质疑第318章 释怀第89章 见导演第112章 来龙去脉260.第256章 书店,新的合作第127章 红与黑188.第186章 传闻第318章 释怀第293章 独孤求败(七千字更新!)250.第246章 新生第377章 原来是这样第274章 风云初起(一万七千字更新!)第105章 又是名额的事第281章 演法(七千字更新!)一些话要说227.第224章 看他怂不怂第30章 突然袭击第278章 十七层(一万字更新!)第113章 目光是把锋利的刀第353章 选择第129章 他回来了218.第215章 美丽世界第94章 谈判第76章 红多久215.第212章 出息!第93章 公然质问第100章 请他救场第277章 客串(一万一千字更新!)第36章 公交车上的手222.第219章 都是活粉啊(八千字)265.第261章 文艺片第362章 第二季的消息170.第168章 辟邪267.第263章 新的合作(又是一万字更新!)第22章 真实有效,童叟无欺第312章 又一年红河奖第109章 姐姐第139章 有人脸红,有人脸黑第31章 课间第96章 颁发锦旗第318章 释怀第65章 幸运气球175.第173章 表演时刻269.第265章 开怼(一万字更新!)第359章 太红了第290章 逆风不言,迎风而上(一万一千字更第105章 又是名额的事150.第149章 带书能力有点强第2章 摊牌第41章 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