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相持之计

晋鄙的思路与别人完全不同,不是着眼于一军一城,而是主动与大梁配合互动。这让信陵君心有所动,遂道:“多与将军互通音讯,迄不得令,奈何?”

晋鄙道:“秦攻梁,则吾攻秦;秦攻华阳,则将军攻秦,此大略也。今秦坐困启封,进不能攻梁,退不得其道,但以钱籴粮,其欲为富家翁乎?盖首尾难顾,静以待之之故!”

信陵君道:“秦人以万人西出,扼吾东进之道。设其攻梁,吾当何以攻之?”

晋鄙道:“秦人以万人出阵,时时攻之,以疲吾军,似乎得计。然吾军新败之余,士气委顿;秦人犯我,我每战小有斩获,虽于敌无大伤,而于我则提振士气,明彰赏罚,整顿部伍,谙于阵战,不啻田猎观兵,而利于战也。”

信陵君这才把这几天的战事想明白,原来晋鄙根本就没打算认真打仗,只是借着秦人练兵。想通这一节,信陵君立即来了精神,道:“微卿之言,孤何知哉!愿闻其次。”

晋鄙道:“出阵十日,行列精熟,上下一心,乃可择其要冲而击之。故是时也,必得诸先生细探彼我虚实、远近、曲折之相,以为攻守之策。公子前赐启封地理图形,甚为精要。若得其余,必利破秦。”

信陵君道:“是图乃武卒陈四所献。陈四现在大梁,不在军中,奈何?”

晋鄙道:“公子可遣使召之。”

信陵君道:“不知何之,如何召之?”

晋鄙道:“陈四随何人至军?”

信陵君道:“乃随卫将军门下车右先生于启封事。”

晋鄙道:“请之于将军,不亦可乎?”

晋鄙的提醒让信陵君十分兴奋,道:“芒氏兄弟见在营中,卿其同往见之!”

晋鄙道:“军礼不入国,国礼不入军。公子,将军也,不可擅离。军中凡有事,召之即可。”

信陵君道:“如此,卿其少候!”招手叫来一名门客,命其去请芒氏二公子至。在等候的时间里,信陵君道:“复有一事烦劳大夫。”

晋鄙道:“公子有命,不敢辞。”

信陵君道:“张先生暗探于郑,得全猪一口,今在城中。欲飨士卒,未得其道,请大夫助我。”

晋鄙大笑道:“是诚难也!猪只一口,而欲飨十万之卒……但食肉糜矣。”

信陵君道:“诚为不易!愿大夫劳心。”

晋鄙道:“猪在何处?臣愿往观之。”

信陵君扰晋鄙带到门房,一口大猪,猪毛剃尽,但尚未开剥,横陈于室内,约有二三百斤。晋鄙道:“猪虽大,曲折难分,何如就于诸先生分而食之,犹有其味。”

信陵君道:“孤虽幼,亦闻吴子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虽未能行,窃深慕之。军中但有一食,愿与士卒共,不敢独享。愿大夫成之。”

正言之间,门外报芒氏二公子至。信陵君和晋鄙出到门口相迎。二公子入门后,芒亥一眼就看见了那口猪,道:“是何来也?君上知吾心矣!”

晋鄙知道他想岔了,连忙解释道:“有先生密使于郑,就便得一猪。君上不敢独享,愿与众共之。臣彷徨无计,正踌躇间,二公子至,必有以教我。”

芒亥听闻不是请他吃肉,也没了兴致,道:“一猪而分十万众,非魏高莫办。”

信陵君听了心中一喜,道:“微公子之言,吾几忘怀。”马上命人去请魏高公子。自己与晋鄙带着芒氏二人进到院内,两边坐下。

晋鄙道:“前者贵府车右先生赴启封,随行者陈四,颇善地理,图形精当,甚便于军事。今吾与秦相拒郊野,若得其人相助,不无补益。惟不知其人今在何处,愿先生告之将军,赐予军中,则幸甚。”

芒氏二人也觉得突兀,相互看了一眼,芒未道:“小子浅识,未知门下有陈四者,莫不有误。设有善地理,精图形者,宁无引之于左右乎?”

信陵君道:“其人年甚幼,盖初年武卒,非将军门下。惟差遣侍车右先生出入启封,故知之。公子但语于车右先生,必知其状。”

芒未道:“君上有命,不敢辞。愿即传言于父查找其人。若得之,必能如愿。”

信陵君道:“甚劳公子!”

晋鄙道:“其事甚密,不宜宣之于口。愿君上密笺之。”

信陵君道:“大夫所言甚是,是孤失于计较。”遂上堂内,择出一支竹简,以刀刻画道:“无忌言:陈四者,曾侍车先生,才能堪用,愿赐军中效力,则幸甚!谨拜!”用锦囊封好,交与二芒。芒未接过,也不拆看。放入怀中,礼辞而去。

少顷,魏高到了。信陵君和晋鄙将其迎入,说明请他来的用意。魏高看了看猪,道:“是豕尚未开剥,今夜不及;愿借民军善屠者,整治齐备,旦日可飨士卒。”

晋鄙道:“是有何难!需屠者几何?”

魏高道:“猪只一只,多亦无用,但得五人足矣。”

晋鄙道:“后军右偏恐即足矣。公子可随吾至右偏征用。”又对信陵君道:“君上旦日飨士卒,臣将遍告全军,以布将军之德。”

魏高道:“臣定不辱使命!必令分配均平,上下无怨。”

信陵君道:“如此劳累公子!劳累大夫!”

两人出府。晋鄙果然从后军的民军中找到十几名屠户,魏高挑了五人,领着进城,把猪抬到城外,就在陈氏车铺门前开膛破肚,切小清洗。晋鄙传令全军,将军劳诸军,旦日食有肉羹。

信陵君现在清闲下来,独自一人上了堂,侧卧于席上,回味着刚才与诸人的对话,希望能从中理出头绪。

事情的起因是张辄坐实了韩国通秦,不仅与秦频繁往来,甚把首都郑国的粮食从水路运往启封,供应秦军。这严重震撼了信陵君一行。本来,信陵君他们是把胜利的希望放在魏、韩三路夹击秦军,而秦军因深入敌境,补给困难之上。现在这一基础不存在了:韩国不仅不会与魏合作攻秦,反而成为秦军的后勤补给基地,消除了秦军最大的弱点。信陵君当时的感觉,几乎就是天塌了!

张辄和仲岳先生所定之计,他也是认同的,认为不失为一条可以成功的道路。但找到后军统领武卒的三司商议,却得到近乎一致反对,而且理由看上去十分充足。司莽强调了长期野战的困难,特别是在毫无准备的条件下。司空和梁尉公子则更多从经济角度提出问题:长期相持,农时尽误,田园荒芜,民无所依,来年又将如何?惟一反对不那么激烈的是司胜,但也只是认为相持一月是可能的,——如果粮秣充足且只需一个月就能赢得胜利的话,而这两点信陵君是不能保证的,只能作为一种可以争取的前景。

晋鄙则提供了另一个思路:秦军夹在大梁和华阳之间进退不得,何尝不是被动地卷入一场持久战?相比魏军,秦军的战场处境更加不利:他甚至只能派出一支万左右人的部队与华阳十万魏军相持。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一点削弱秦军,同时壮大我军,韩国最终也会改变态度,站到魏国阵营中来。这当然需要十足的耐心和智慧,付出难以想象的努力,但要与强秦相抗,哪有容易的?

从根上说,晋鄙的办法与张辄等的意见相合程度很高,都主张持重而行,反对在条件不成熟时与秦军决战;但两者的思路有所不同,张辄等主要把精力放在韩国身上,而晋鄙则更关注大梁的动向。

目前两者并无分歧,那就把意见相同的部分先执行起来!信陵君最后下了决断。

哪些事意见相同?两人都同意对秦人和韩人的动向进行深入调查,为此,他们共同要大梁帮助寻找毫无名声的准武卒陈四,以绘制比较精准的地图;还要借助信陵君门客的力量,掌握各方动向。——至于掌握军队,激励士气,训练部伍,就全交给晋鄙做就好!至于这两条路到哪里会出现分歧,出现分歧将如何处理?到时候再说吧!

渐渐理清自己的思路,信陵君也恢复了些勇气。在院内的门客,在诸将议事时大多没有凑过来;见信陵君独在堂内若有所思,也贴心地不上去打扰。直到信陵君面色和缓下来,慢慢走出堂来,下了台阶,才纷纷围拢过来。

信陵君道:“郭、靳二先生归否?”

一门客道:“未也。”

信陵君道:“旬日未归,家中倚望。”

门客们道:“愿随君上!”

信陵君道:“得家中音讯否?”

一门客道:“大梁城内警戒虽严,集市未散,四方商贾齐聚,不似吾等日夜提心。”

一门客道:“先生之言是也。曝兵于野,衣不暂解,已经十日。秋去冬来,苟日渐天寒,而寒衣不备,奈何?”

信陵君道:“孤闻芒将军守城甚严,吾先生等出城,犹待须贾大夫之助,奈何集市未散,商贾齐聚,而四城大开乎?”

第180章 军使归国第58章 蓝田玉第270章 赏罚第327章 夜守第94章 再入小城第185章 信陵君何人也第130章 烤肉第141章 根基深浅第106章 破家为国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376章 二邑之危第269章 再访须贾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307章 北邙点穴第188章 两府较量第105章 夜谈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265章 郑安平访郑第339章 再见虎仲第204章 赚华阳尉第69章 芒氏大子第246章 使命难达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344章 神迹第343章 祭祀前夜第126章 佣车第197章 车右求计第207章 多方叙事第278章 暂回大梁第83章 侠士第46章 入国第114章 老成谋国第13章 芒家父子第367章 仲岳亲临第19章 邂逅第117章 紧急军情第165章 破脸第225章 建议夜袭第161章 启封米铺第16章 巡哨第116章 大夫何行第82章 出城第328章 张禄之助第280章 京中贵人第237章 图秦第9章 有刺客第87章 武将第344章 神迹第373章 风闻兵兴第44章 入城第106章 破家为国第240章 盖聂第345章 除夕第263章 密议第76章 敬贤之道第299章 城外遇袭第327章 夜守第240章 盖聂第296章 代王会盟第310章 囿中守备第157章 交粮第173章 夜议第344章 神迹第262章 伤营第90章 整顿军务第81章 换防第112章 以俸为质第109章 启封筹粮第72章 节钺第186章 多嘴的陈四第304章 庙堂大事第67章 交酒第50章 防民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68章 城北驿第188章 两府较量第300章 梁西驿卒第61章 席议第247章 魏使第102章 酒酬之间第84章 侯嬴第153章 匏瓠有助第107章  一身担之第185章 信陵君何人也第319章 请关分例第360章 豕三复现第190章 须贾访计第9章 有刺客第58章 蓝田玉第345章 除夕第121章 豪强第147章 尉氏第156章 过桥第187章 老谋深算第152章 贾匏第87章 武将第328章 张禄之助第89章 壮行第261章 秦箭第63章 商贾
第180章 军使归国第58章 蓝田玉第270章 赏罚第327章 夜守第94章 再入小城第185章 信陵君何人也第130章 烤肉第141章 根基深浅第106章 破家为国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376章 二邑之危第269章 再访须贾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307章 北邙点穴第188章 两府较量第105章 夜谈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265章 郑安平访郑第339章 再见虎仲第204章 赚华阳尉第69章 芒氏大子第246章 使命难达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344章 神迹第343章 祭祀前夜第126章 佣车第197章 车右求计第207章 多方叙事第278章 暂回大梁第83章 侠士第46章 入国第114章 老成谋国第13章 芒家父子第367章 仲岳亲临第19章 邂逅第117章 紧急军情第165章 破脸第225章 建议夜袭第161章 启封米铺第16章 巡哨第116章 大夫何行第82章 出城第328章 张禄之助第280章 京中贵人第237章 图秦第9章 有刺客第87章 武将第344章 神迹第373章 风闻兵兴第44章 入城第106章 破家为国第240章 盖聂第345章 除夕第263章 密议第76章 敬贤之道第299章 城外遇袭第327章 夜守第240章 盖聂第296章 代王会盟第310章 囿中守备第157章 交粮第173章 夜议第344章 神迹第262章 伤营第90章 整顿军务第81章 换防第112章 以俸为质第109章 启封筹粮第72章 节钺第186章 多嘴的陈四第304章 庙堂大事第67章 交酒第50章 防民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68章 城北驿第188章 两府较量第300章 梁西驿卒第61章 席议第247章 魏使第102章 酒酬之间第84章 侯嬴第153章 匏瓠有助第107章  一身担之第185章 信陵君何人也第319章 请关分例第360章 豕三复现第190章 须贾访计第9章 有刺客第58章 蓝田玉第345章 除夕第121章 豪强第147章 尉氏第156章 过桥第187章 老谋深算第152章 贾匏第87章 武将第328章 张禄之助第89章 壮行第261章 秦箭第63章 商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