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陈筮连衡

张辄听说陈筮要到中午才会见他,看看天色还早,只得与曾季饮酒吃肉,不时以言辞相挑,希望从对方的对答中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但曾季竟然滴水不漏,令张辄无功而返。另一方面,曾季也不断发起新的话题,希望探听到信陵君对议和的看法。由于事先根本没有讨论过这一问题,张辄回答得模棱两可,有时甚至自相矛盾,这反而激起了曾季进一步探听的兴趣。

道上时不时经过的行人对亭上对饮的双方投来探寻的目光:毕竟能够在亭上饮酒的人是不多的,而这两人一个穿着斗袯,一个穿着长衫,都不像贵族公子。曾季似乎对此满不在乎,但张辄有些担心,自己乔装入郑,如果落到有心人眼里,也许会有不小的风波。但事到临头,如果露出心虚来,反而会被曾季进一步利用,只得自己小心隐藏,同时态度上一丝不显:反正曾季是名声在外的游侠,自己作为一名家臣,代家主请曾季一酒也不算出格,只不要被认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即可。

渐渐酒尽,初升的太阳照在身上,有酒劲一起,生出一股暖意。两人将盏碟收拾进食盒,和亭长礼辞。两人要亲自把食盒送还酒肆,亭长坚决不肯,让他们只把食盒留下即可。两人只得由他。

信步出来,曾季似乎随意地在前面走,张辄也轻松地在后面跟,两人一前一后,离开大道,穿过一片竹林,眼前出现一片湖泊,三间小小茅舍,就建在湖泊旁边。环境清幽,一片静谧。张辄喝彩道:“善哉,茅舍!虽仙人不能过之!”

曾季道:“弟居于此,仅兄知之,愿勿告人!”

张辄道:“岂敢!谨奉兄命!”

曾季打开篱门,将张辄让入堂上,从后室拿出几件衣物,道:“往见陈公,当为士子。愿更衣。”

张辄打开看了看,皆是韩国风格的士子装束,遂道:“曾兄之思周密,弟不如也。”

曾季道:“吾思之半夜,兄何能知!”两人就在堂内,相互面对面地换了衣服。张辄怕曾季有疑,有意把胸包取下,放在堂中,表示自己绝无夹带。曾季也把自己脱得只剩一块遮羞布,再换上士子衣裳。换下的衣物就打成两包,堆在两边窗下。梳头更衣费了好长时间,才装扮好。

带门出来,绕到后面,湖边拴着一条小竹筏。两人一前一后上了竹筏,曾季竹篙一点,竹筏出了湖,入溱水,顺流而南。

深秋的溱水,船舶不多,曾季也不多加操纵,只放舟顺流而下。张辄站在他身边,一边闲谈,一边欣赏着两岸田原风光。二三十里水道就在两人轻松的交谈中渡过。

当水道突然变得曲折宽阔后,曾季找了个静僻处停舟登岸,拴好竹筏。整一整衣服,乘人不注意,走上大道。

有申门就在溱、洧交汇的地方,被一段弯曲的河道保护着。城墙在这里也顺着河流走向向内弯曲,天然形成一个折面,使得城门为两面城墙所护卫。越靠近城门人越多,房舍也越密集。河对岸是商埠的码头,沿着码头是一排排仓房。

曾季没有进城,而是拐进城门边的一座临水的酒肆中。这座酒肆与众不同,竟是两层楼的建筑。两人进去,酒保迎上来,道:“尊客几人?”

曾季道:“昨日中车所定临水阁。”

酒保应道:“喏!尊客请上。”将二人引到一间阁房中,地上铺着木板,坐席叠放在窗下。两人就于门外解履,进入阁中。推窗向外看,繁忙的水道尽收眼底,与刚才溱水河的清幽适成对比。曾季道:“陈公将至,兄其待之!”话声未毕,间阁传来声音,道:“吾已至矣。”一扇隔门打开,一名削瘦的老者从里面走出来。曾季连忙引荐道:“是即陈公也!是张兄!”两人对拜见礼,曾季铺好坐席,陈公坐了东道,自己在下首,让张辄坐客位。张辄不肯,道:“焉敢与陈公对坐!”

陈筮道:“公子犹以客待之,何况微庶!合当如此。”曾季拍拍地板,酒保进来,曾季吩咐上酒品。酒保躬身应喏,少时,一张大食案,抬上来五鼎四簋,热气腾腾地摆在席间。另一个小些的食案,托着一壶四爵,就放在列鼎旁边。虽皆瓦陶之类,但精致可喜。

曾季挥手让酒保离开,亲自开壶斟酒,三人共饮。张辄也执壶,为二人斟酒,以表谢意。最后陈筮执壶,以为回谢。各食酒食三巡,礼成。各人放下手中的爵。

陈筮道:“久闻公子之名,无缘相见,不意于此得见张兄!”

张辄道:“小子岂敢!公子颇闻陈公威名,亦倾心焉!”

陈筮道:“臣与公子心意相通,实赖张兄与曾兄成之。”

二人皆道:“岂敢!”

陈筮道:“昨闻公子访臣下处,不敢自隐,乃请曾兄相邀一见。惟臣有难言者,不能聚于茅舍,但借酒肆之地,与兄相会,以慰平生之望!”

张辄道:“小子无状,搅扰陈公,就此请罪!”

陈筮道:“尔吾本属敌对,何搅扰之有!公子与吾心有相通,又正逢其道,岂非天哉!”

张辄道:“公子闻小子搅扰陈公,心甚不安。但言若得相见,必再三拜上,以达敬诚!”说完避席,对陈筮拜了三拜,陈筮就席上回了三礼。

张辄道:“吾魏得罪于陈公,陈公降天罚,联秦韩以伐魏,魏深领罪。若其能恕,愿公恕之!”

陈筮闻言莞尔,道:“臣何德,敢行此悖逆之事!吾有一言,兄其听之!”

张辄道:“谨奉教!”

陈筮道:“兵者,凶器也;争者,逆德也;将者,死官也。故不得已而用之。秦之伐魏,实有不得已也。何者?昔吴子守西河,累战侵秦,数入咸阳。诸侯相王以来,犀首首创合纵,集天下之众攻于秦,秦何罪于诸侯,而遭此罚?是以张仪连衡,亲和天下,欲致太平;魏罢其相,而为合纵,虽屡战屡败,而不改策,何也?秦王二十年,复以五国伐秦,秦本仁义之心,割地以求和。齐王灭宋,天下讨之,秦为首义,天下景从。魏犹为不足,乃于攻齐之时而谋秦。凡此种种,皆魏背秦之大者,其他细事,言所难尽。兄其论之,秦与魏何亏,当得此罚?”

张辄闻言苦笑道:“陈公论及五国相王之时,小子年幼,尚不及也。秦王二十年,是则有之,秦破我数十城,魏不得已,乃合纵而相保。兵未及交,秦王但复六国之地,自然退兵。何割地之有哉!以吾浅见,秦负魏多矣,而魏不负秦。”

陈筮道:“秦之与魏,固姻也。何刀兵相见至此乎?各怀怨恨,竟相仇报,毕竟于胡底?”

张辄道:“王初即位,秦伐吾边;今才二年,又至国郊。魏不知其罪,惟愿公教之!”

陈筮道:“秦入魏郊,非为伐魏,乃图自保。何者?秦出关东,必经韩魏,韩为东道,而魏不允,是不得东出也。若得连衡,则国相亲而民相保,天下太平,妻儿免倚门之望,士子息刀兵之苦,岂非妙事!”

张辄道:“秦若连衡,何以兵加于魏,而欲盟于城下乎?魏虽偏小,亦不敢从。”

陈筮道:“非也,非也,秦岂为是哉?兵加于启封者,欲动王之耳目,而张视听也。现兵至启封,意达于魏王;魏王惠赐,令秦就食于启封,大梁与郑,皆供粮秣,勿稍怠也。”

张辄道:“是何谓也?大梁与郑,皆供粮秣?”

陈筮笑了,对曾季道:“张兄尚昧于时势,兄其引而观之,乃知之矣。夜复有舟赴启封,兄可顺舟而下,以观其情。告于公子,以定大计。”

张辄道:“大计为何?”

陈筮道:“兄得其实,必得其计也。又何必再言。”

张辄狐疑不定,韩自然供应了粮秣,难道大梁也参与进来?那信陵君在华阳的坚持成了什么?但他不敢往深了想,怕在陈筮面前露出什么不妥来,导致处境更加艰难。陈筮好像笃定了张辄只要晚上去启封转一圈,了解实际情况,就会坚决议和一样。不再和他谈论什么两国交兵的事,只是联络感情,并问候信陵君,表达景仰之意。

张辄随口应着,心里仍然盘算着要如何打破现在这种局面。猛然想起一事,道:“闻秦自商君变法以来,刑徒盈于野,而力田者少,秦王苦之,多欲动兵。”

陈筮与曾季对视一眼,相互微笑,然后坦然道:“诚有是也。秦法严苛,小过大罚,故刑徒凡数十万,而力田者少。秦以耕战为基,耕者力田,刑徒出战,苟得战功,得赎其罪,可复为民,而力田也。”

张辄道:“吾所惑者,刑徒数十万,皆精壮也,何业不成,而为征伐?”

陈筮道:“秦法,非耕战不为功,无功则不抵罪。虽百业繁多,惟以征战是务。”

第284章 巴氏车行第375章 利害相权第359章 篝火晚会第221章 除警第237章 图秦第204章 赚华阳尉第332章 薪资六金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121章 豪强第290章 气候骤变第264章 击公子以动魏王第303章 韩袭第223章 秦人来犯第175章 车氏之奇第279章 晋见魏齐第87章 武将第244章 慰功第97章 月下清谈第165章 破脸第31章 陷城(二)第290章 气候骤变第30章 陷城第210章 江湖豪杰第292章 书名第260章 议连衡第179章 再入长城第288章 顽皮的曾季第97章 月下清谈第203章 说服韩不申第96章 只言片语第202章 仓城第354章 复建车行第191章 左右为难第324章 垂手执政第356章 访圃田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108章 故事重温第350章 不可富且庶也第3章 祭旗出征第301章 重归故里第230章 司胜第223章 秦人来犯第325章 管邑之众第193章 将相和第311章 战耶和耶第126章 佣车第158章 女闾第91章 美酒美姬第341章 中官亲至第112章 以俸为质第157章 交粮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99章 义士曹包第42章 失机第262章 伤营第173章 夜议第24章 调兵第334章 访友第158章 女闾第341章 中官亲至第96章 只言片语第183章 阴险狡诈信陵君第10章 麻三第215 歃血为誓第229章 初战第127章 吕氏尚父第304章 庙堂大事第357章 管祭125章 洛阳白氏第273章 练兵第92章 整军第246章 使命难达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60章 糇粮第88章 武卒第255章 苦痛与安慰第66章 濮阳吕氏第210章 江湖豪杰第55章 段子干第166章 变起肘腋第91章 美酒美姬第218章 谋袭启封第344章 神迹第243章 伐兵第82章 出城第145章 曾季第299章 城外遇袭第76章 敬贤之道第78章 帐议第159章 启封令尉第42章 失机第292章 书名第189章 各方动作第43章 等待第69章 芒氏大子第212章 欲访曾季第234章 旦夕评第360章 豕三复现第224章 司莽授机第374章 兵兴荥阳
第284章 巴氏车行第375章 利害相权第359章 篝火晚会第221章 除警第237章 图秦第204章 赚华阳尉第332章 薪资六金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121章 豪强第290章 气候骤变第264章 击公子以动魏王第303章 韩袭第223章 秦人来犯第175章 车氏之奇第279章 晋见魏齐第87章 武将第244章 慰功第97章 月下清谈第165章 破脸第31章 陷城(二)第290章 气候骤变第30章 陷城第210章 江湖豪杰第292章 书名第260章 议连衡第179章 再入长城第288章 顽皮的曾季第97章 月下清谈第203章 说服韩不申第96章 只言片语第202章 仓城第354章 复建车行第191章 左右为难第324章 垂手执政第356章 访圃田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108章 故事重温第350章 不可富且庶也第3章 祭旗出征第301章 重归故里第230章 司胜第223章 秦人来犯第325章 管邑之众第193章 将相和第311章 战耶和耶第126章 佣车第158章 女闾第91章 美酒美姬第341章 中官亲至第112章 以俸为质第157章 交粮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99章 义士曹包第42章 失机第262章 伤营第173章 夜议第24章 调兵第334章 访友第158章 女闾第341章 中官亲至第96章 只言片语第183章 阴险狡诈信陵君第10章 麻三第215 歃血为誓第229章 初战第127章 吕氏尚父第304章 庙堂大事第357章 管祭125章 洛阳白氏第273章 练兵第92章 整军第246章 使命难达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60章 糇粮第88章 武卒第255章 苦痛与安慰第66章 濮阳吕氏第210章 江湖豪杰第55章 段子干第166章 变起肘腋第91章 美酒美姬第218章 谋袭启封第344章 神迹第243章 伐兵第82章 出城第145章 曾季第299章 城外遇袭第76章 敬贤之道第78章 帐议第159章 启封令尉第42章 失机第292章 书名第189章 各方动作第43章 等待第69章 芒氏大子第212章 欲访曾季第234章 旦夕评第360章 豕三复现第224章 司莽授机第374章 兵兴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