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旦夕评

仲岳先生去请须贾父子,三司均辞去,两人回营,一人去找爹,信陵君身边只剩下张辄一人。

信陵君道:“吾观右偏五千,甚安逸。若欲用之,奈何?”

张辄道:“盍咨之司莽!”

信陵君道:“善。唐叔归否?”

张辄道:“盖黄昏也。”

信陵君道:“黄昏时分,前军之车亦至,或当其时。”

张辄道:“君上可善勉之,以壮其气。”

信陵君道:“谨从先生之教。但四方车至,愿先生呼我。”

几句话间,已经走到庭前,不当值的众门客散在庭院四周,或坐或站,三三两两交谈着。

信陵君忽道:“靳先生何归?”

张辄一愣,道:“靳先生探于两军阵前,必有细故。且两翼相距十里,非旦夕可成。”

信陵君道:“不然。靳先生将探秦人军阵。现秦军已退,战阵已散,何劳多探?少时必归也。”

张辄想了想,似乎也有些道理,便道:“可遣人相迎于道!”

信陵君道:“且静待之。吾观众先生皆在,忽然忆及耳。”

两人行至阶前停下,张辄高声道:“君上劳诸先生!”信陵君顺着声音,于阶前深深一揖,口里道:“甚劳诸先生!”

本来分散站坐的门客们连忙聚集起来,按品级排好,一齐回礼道:“岂敢曰劳!”

信陵君道:“煮粟已熟,盐梅已具,盍各言其所见,以教愚鲁,然后取食,亦不负睛日闲暇!”

众门客轰然。这是信陵君府的一项保留节目,隔一段时间,或遇上重大事件,信陵君都会集会众门客,依次进言,或褒贬人物,或建言献策,或一句两句,或长篇大论,随其所意。凡言而有物者,自然颜面有光;空言无忌者,也仍然会被恭敬对待。久而久之,也形成了一套不成文的仪式,称为旦夕评。

按照这套礼仪,应由排序最尾的门客首先发言,依次而上,这样能最大限度保证每个人都不会出丑:排名在后的,说的话如果不切事实,也无大碍;排名在前的,有前面的人做铺垫,自然要有更加出色的表现。

在信陵君的示意下,众门客依序而坐。最靠照壁的先生正待发言,忽然闻到门外有人道:“须贾大夫拜上信陵君!”

信陵君重新站起,高声道:“请!”边向门口走去。

众门客齐声道:“请!”站立两边。

照壁后转过须贾父子和仲岳先生。信陵君行至半庭,躬身一揖,道:“劳大夫远行,甚不安!”

须贾也一揖,道:“承君呼唤,不敢不至。”

信陵君侧身揖让,请须贾右行;须贾再辞不敢,只跟在信陵君身后,从道左而行。

至阶前,信陵君招呼众人坐下,对须贾大夫道:“诸先生正以旦夕之评,以开愚钝,大夫其有意欤!”

须贾道:“正要恭聆教训,不敢请耳!”于是姑建言会重新开始。

刚才那名要发言却被打断的门客,再次站出来发言道:“吾军以武卒为战,以民军为援,臣以为不可。民军数倍于武卒,若教之以战,战之必胜。”

这名门客的话正触发了信陵君心中的机栝,他甚至怀疑这名门客是不是偷听到他刚才与张辄的对话,故意投其所好。但信陵君脸上不露声色,恭敬道:“先生所见甚高。先生请就餐,容异日就教!”那名门客自往鼎边,取碗盛粥,自加盐梅。与此同时,另一门客起立进言道:“臣闻司胜善于治军,可令其总练兵之司,必能使上下调和,行阵严整。”

信陵君愈发奇怪,这些人竟然都能说到自己内心深处。脸上仍不露声色,恭敬道:“先生所见甚高。先生请就餐,容异日就教!”那名门客也自往鼎边,取碗盛粥,自加盐梅。第三位门客起立道:“司莽谙于军事,可令其赞画将军,置于左右,勿使归营。”在得到信陵君例行的嘉奖后,也自往鼎边,取碗盛粥,自加盐梅。

然后是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令信陵君奇怪的是,这些人的发言虽然简短,不成体系,但能切中自己所思所想。他甚至恨不得要他们深入地谈一谈具体的想法,但一想到他们其实最想做的是赶紧吃饭,就克制住自己的念头,对每个人都给予例行的嘉勉。由于到院中就餐的门客不多,很快就到了高级门客。

郭先生因为竟夜劳累,没有过来就餐,曹先生只简单地说了句“秦人甚劳,可乘夜袭以扰之,勿使得安”,就去取碗盛粥了。仲岳先生道:“士力连战疲乏,宜善养之。”张辄道:“诸军连战,君宜勉力劳之。”也不出彩,也不出丑,各人自盛粥在手,信陵君在张辄盛粥回来后,与须贾父子一揖,三人也自去盛了一碗粥,少加梅盐,回座细啜。

少时粥尽,信陵君道:“吾观鼎中尚有余粥,可供余兴,先生岂有意乎!”

当时就有几位先生将碗翻覆,倒置于地,以示尽饱。须贾道:“无功受禄,臣心不安,愿以为相,以飨诸先生。”

信陵君道:“大夫为相,孤心何安。”推辞一番,须贾父子自往鼎旁,与诸门客盛粥。

见最末列的门客没有翻碗,遂问道:“先生尝言教民军以战,敢问以何教之?”

这名门客答道:“臣闻,秦以王教郡县,郡县教乡里,练之于闲暇,用之于急时。愿君上思之。”

信陵君顿感失望,这办法听说过,但朝中连议都没议,因为大家都认为不可能推行下去。每年把县级官员集中在大梁集训?那大梁还不翻了天!但仍然不动声色,照例嘉奖,令其取粥。

连着几位先生都是这问题,一旦深入下去,就言之无物了,让信陵君感到十分无奈。“起意易,成事难,此之谓也!”他不禁在心中感叹起来,心里甚至想着,鼎里的粥怎么还没喝完,早点完了早点散多好!

就在信陵君强打精神,点起一名不知是排名第几的门客时,那名门客道:“任人为贤,岂非圣人之道哉!贤人遗之野,圣王所亏。今者有贤士耶,有勇士耶,有才士耶,愿君上尽其才而用之,勿以亲疏而废之。”信陵君望着这位先生,想起来他的第一条建议是“秦人虎狼也,魏当以仁义加之,则无不胜。”当时他觉得这条建议迂阔不实,没有在意,但这一条却十分切合实际,真不知这些人的脑子是怎么长的。他忽然觉得自己发起第二轮议论还是值得的。对,别的做不了,推荐人做官还是可以的!把战场上表现好的人提拔起来,这不就是为国家发展奠定基础么!

随着一声“粥止”传来,这场热闹的建言会议结束。诸门客依序辞行。信陵君将须贾、张辄、仲岳先生三人留下,继续议事。

四人回到阶前重新坐下。信陵君道:“秦人攻伐甚急,晋大夫已往大梁告急,愿城中相救。韩王若能出兵,破秦必也。”

须贾大夫道:“臣本意于左近少得地产,以为贡献。战事既起,事必不可为,即当结束起程,直趋韩国,以说韩王。贡献之事,容入郑再办。”

信陵君道:“急则从权,愿大夫得其急者。”

须贾大夫道:“旦日便行,君勿忧。”

信陵君道:“战事一起,恐为世乱,愿以卒送至郑国。”

须贾大夫道:“此趋郑国,不过三数十里,朝发而夕至。华阳亦复韩国之境,魏虽屯兵,实非魏有。但送出营,不敢再远,以防他变。”

信陵君似乎没有想到这一层,问道:“何变之有?”

шωш ▲тт kān ▲¢ 〇 须贾大夫道:“韩人责我以兵犯境,奈何?”

张辄和仲岳均拱手道:“大夫所见是也。”

信陵君道:“虽然,以公子随行护卫,左右得人。”

须贾大夫道:“犬子随卫大梁尉,战事起而不入营,当从军法。左右皆向日得用者,必不辱使命。犬子无状,劳君上教训,令得驱使。”

信陵君猛然道:“城内诸公子均未上城,近日何在?”

仲岳先生道:“但高卧,无他也。”

信陵君道:“是吾之过也。”遂再对须贾大夫道:“公子入营,孤失于看护,大夫勿罪。愿大夫使命顺达,勿以公子为念。但有身在,定不使诸公子有伤。”

须贾大夫道:“臣何期如此,但得随侍左右,得闻余唾,所获多矣!”

事情的进展十分顺利,须贾大夫没有逃避战火,愿意在战时直趋郑国,所托不过须伯岸一人耳,信陵君自然满口应承。

仲岳送须贾大夫出门,顺便协助须贾大夫一行整备明日出城之事,辎车、重车皆一一巡查,所办贡物,一一清点。约好起程之时,在日出时分,以防不测。虽然于韩境出兵可能让使命复杂化,但仲岳先生还是准备让梁尉公子从右营派一队精锐武卒,暗中护卫。有夜暗掩护,想不会为韩人所知。

在仲岳协助须贾大夫一行时,信陵君则由张辄陪同,往营中访大梁尉。

第298章 离华阳第318章 退兵第242章 扑空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336章 管邑之祭第356章 访圃田第35章 计议第155章 共其利第361章 车行与驿站第117章 紧急军情第245章 入韩第284章 巴氏车行第16章 巡哨第214章 剑道纵横第252章 相持之计第348章 管仲明第130章 烤肉第325章 管邑之众第344章 神迹第104章 夜访第81章 换防第113章 计粮第374章 兵兴荥阳第206章 洗尘第8章 管城第270章 赏罚第236章 后军议事第289章 坚持一月第356章 访圃田第148章 尉氏家老第130章 烤肉第365章 执帚第222章 善后第112章 以俸为质第372章 巴姊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1章 郑安平第188章 两府较量第102章 酒酬之间第150章 陈筮第53章 私授第341章 中官亲至第19章 邂逅第221章 除警第156章 过桥第123章 豪杰乡里第83章 侠士第108章 故事重温第166章 变起肘腋第64章 布衣第23章 大梁门卫第180章 军使归国第55章 段子干第84章 侯嬴第118章 刺杀现场第243章 伐兵第197章 车右求计第134章 十里不同俗第42章 失机第111章 大梁门卫司莽第174章 华阳四行第311章 战耶和耶第219章 夜袭第86章 尉府第253章 大梁通启封第121章 豪强第359章 篝火晚会第348章 管仲明第91章 美酒美姬第361章 车行与驿站第264章 击公子以动魏王第165章 破脸第232章 逆袭之策第220章 乱中取闲第65章 梁氏贾米第98章 敌乎友乎第182章 争武卒第62章 兵符第73章 樽俎折冲第286章 陈公之说第233章 次日再战第298章 离华阳第173章 夜议第174章 华阳四行第297章 会魏齐第312章 孰为背盟第171章 信用第265章 郑安平访郑第316章 以温易煮枣第244章 慰功第62章 兵符第17章 奸细第57章 梁尉公子第140章 粜于启封第336章 管邑之祭第243章 伐兵第308章 救暴鸢第78章 帐议第33章 出城
第298章 离华阳第318章 退兵第242章 扑空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336章 管邑之祭第356章 访圃田第35章 计议第155章 共其利第361章 车行与驿站第117章 紧急军情第245章 入韩第284章 巴氏车行第16章 巡哨第214章 剑道纵横第252章 相持之计第348章 管仲明第130章 烤肉第325章 管邑之众第344章 神迹第104章 夜访第81章 换防第113章 计粮第374章 兵兴荥阳第206章 洗尘第8章 管城第270章 赏罚第236章 后军议事第289章 坚持一月第356章 访圃田第148章 尉氏家老第130章 烤肉第365章 执帚第222章 善后第112章 以俸为质第372章 巴姊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1章 郑安平第188章 两府较量第102章 酒酬之间第150章 陈筮第53章 私授第341章 中官亲至第19章 邂逅第221章 除警第156章 过桥第123章 豪杰乡里第83章 侠士第108章 故事重温第166章 变起肘腋第64章 布衣第23章 大梁门卫第180章 军使归国第55章 段子干第84章 侯嬴第118章 刺杀现场第243章 伐兵第197章 车右求计第134章 十里不同俗第42章 失机第111章 大梁门卫司莽第174章 华阳四行第311章 战耶和耶第219章 夜袭第86章 尉府第253章 大梁通启封第121章 豪强第359章 篝火晚会第348章 管仲明第91章 美酒美姬第361章 车行与驿站第264章 击公子以动魏王第165章 破脸第232章 逆袭之策第220章 乱中取闲第65章 梁氏贾米第98章 敌乎友乎第182章 争武卒第62章 兵符第73章 樽俎折冲第286章 陈公之说第233章 次日再战第298章 离华阳第173章 夜议第174章 华阳四行第297章 会魏齐第312章 孰为背盟第171章 信用第265章 郑安平访郑第316章 以温易煮枣第244章 慰功第62章 兵符第17章 奸细第57章 梁尉公子第140章 粜于启封第336章 管邑之祭第243章 伐兵第308章 救暴鸢第78章 帐议第33章 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