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陈筮

尉氏家老道:“此正曾季所卫护也。于秦人中得赴启封,实赖曾季也。”

张辄乘机问道:“曾季何能为也?”

尉氏家老道:“曾氏孤身至此,无家无业,而有侠名;身无立锥之地,视千金如粪土;四方来投,糜不赠以钱财;凡有所求,无不应者。天下有是人乎,有是人乎!故尉氏托之于曾季,曾季应之。”

张辄闻听此言,心中的印象完全被颠覆。他强忍着心中的震惊,脸上摆出一副专注的神态,洗耳恭听,暗中却再次仔细回忆自己与曾季交往的点点滴滴。他对曾季的来历是有怀疑的,这也是他一再挑逗对方的原因。在他的挑逗下,曾季表演了一手神奇的短剑技术,但对自己的来历却丝毫未露……不,还是露了一点:“某非韩人,剑为韩剑。”另有一点,正如尉氏家老所言,其言郑卫之音,看来所从来之地也距此不远,非远方飘然而来——而且很可能就出于韩,不管他是否韩人。

韩人之侠?张辄心中再次一震,大名鼎鼎的聂政不正是韩人吗?单剑直闯相府,从容刺杀韩相侠累;又于千军之中,击杀数十人,犹有余蕴皮面决眼,自屠出肠,其剑术亦大有可观。凭心而论,如果不是早有怀疑,时时提防,处处立于有效攻击范围之外,对方凌晨那暴然一击,自己绝对避不过。想韩相侠累也会倒在这一击之下吧。

那曾季会不会与聂政有什么关系?聂政虽然穷困,但也以屠猪狗谋生,而曾季则毫无谋生之技……啊,不,他直接用自己的侠名谋生,比如今天……很明显,今天他在暗示自己什么,到底是什么呢?

张辄发现,自己识人还是不明:如果是君上,大概一眼就能看清曾季的真面目吧。他决定,一但有机会与曾季见面,一定要恭敬礼贤。

张辄思虑至此,开言道:“小子深有所惑,愿尉老解释之。”

尉氏家老见张辄沉默了半晌,突然开言,以为是张辄在鼓足勇气,心中有些得意,便道:“但言不妨。”

张辄道:“尉氏与曾氏所交者浅,所托者深。何深浅相远若此哉?”

尉氏家老看着张辄,显然没想到张辄会问出这一问题,他自己也不知道。于是口里道:“其中自有隐情,非尔小子可知也。”

张辄从尉氏家老的眉目中看出些端倪,再加一把火道:“此等隐情,自非小子辈所知,愿尉老开导愚钝,吾等受益不浅!”把火引到周围年轻人的身上。周围的年轻人闻张辄说得如此恭敬,想尉氏家老心中乐开了花,也跟着随和道:“吾等皆愿家老教训!”

尉氏家老不愿说自己不知道,只得支吾地转换话题道:“此事难言……汝等可知谁告秦人市粟?谅汝等不知。实韩相平也。”

一名年轻人道:“此吾所知:日前有一乘至,乃韩相府史也。”

尉氏家老道:“汝可知所言何事?”

年轻人道:“不知也。”

尉氏家老道:“又何言焉?”

年轻人遭到斥责,只得一缩头,退了下去。

张辄接口道:“韩相平承父之荫,守成之辈也,何能知此,必有他人教之。”

见张辄说得斩钉截铁,尉氏家老心中一愣,自己不了解真像,但见张辄说得如此确定,好像实有其事,也不敢轻易驳回。正狼狈间,猛然想起一事,道:“闻陈筮言之于韩相。”

张辄闻听陈筮二字,心中一震,失声道:“陈筮?!”旁边一名年轻人接口道:“陈筮何人也?”倒把张辄的失态掩饰过去。

尉氏家老道:“陈筮,田氏,齐王族也。游食于诸侯——与公子同道。”

张辄道:“小子岂敢!”

尉氏家老发现了新的话题,心中又得意起来,道:“汝等知陈筮何田氏?”

周围人凑趣道:“不知也。”尉氏家老来的兴头,没有注意到张辄神态的异常,自顾自地言道:“齐王本吕氏,陈王孙为王不喜,奔齐,齐恒公纳之,赐田氏。后田氏竟占鹊巢,遂为齐王。陈筮其苗裔,实田氏也。”

陈筮在一般民众中毫无名声,但对张辄这样明晰最高权力动静的人,却如雷贯耳——那是一名能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纵横之家,不论到了哪里,都是风云人物。但近几年,各国朝堂上均失去了陈筮的踪迹,信陵君几番寻找,都未找到他的下落,不意突然被尉氏家老一口喝破,现在韩国朝堂,张辄心中的震惊可想而知。

他想从尉氏家老口中知道陈筮更多消息,故作不知内情,恍然道:“陈筮齐人,固知商贾也。”

尉氏家老闻听此言,果然觉得张辄不知道陈筮的真实来历,便嗤笑道:“汝意陈筮商贾乎?大谬不然矣!陈轸,汝必知之,游食诸侯,一言兴邦,一言丧邦。陈筮,其族也,一言兴丧,亦其类也。”

张辄沉思一番,故意大惊道:“陈筮,其田苓乎?”

尉氏家老也只是耳闻,哪里知道其中奥密,陈筮和田苓什么关系根本不知,但闻“筮”“苓”音近,陈、田同氏,料也不差,遂道:“公子原知田苓,田苓正陈筮也。”

张辄道:“游食之人,孰不知田苓。闻田苓之名,何国不惊惧并加,惶惶不知孰将亡矣!今在韩朝,吾不知祸至何处矣!”

尉氏家老道:“然也,然也!陈筮在朝,人尽不知,惟吾尉氏知之。”

张辄道:“陈筮何时归韩氏?”

尉氏家老道:“料不长久,不过年许!”

张辄道:“曾氏至此,亦年许乎?”

尉氏家老闻言大喜道:“汝等且视公子,游食于诸侯,见识自不凡!曾氏至此年许,正与陈筮相符。故尉氏虽与曾季交浅,所托者深,盖因陈筮、韩相平也。汝等知之乎?”

张辄和左右的青年人一齐点头称赞,共道“大开茅塞”。

“陈筮至韩年许,有曾氏随之而至此,所为何来……”张辄在心中不停地盘算着,却得不出答案。

第183章 阴险狡诈信陵君第87章 武将第10章 麻三第268章 秦人攻战第115章 评议三策第359章 篝火晚会第14章 定计第118章 刺杀现场第116章 大夫何行第131章 麻太公第117章 紧急军情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139章 华阳商事第292章 书名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173章 夜议第26章 谋定第70章 蔡泽第272章 信用周转第220章 乱中取闲第318章 退兵第223章 秦人来犯第308章 救暴鸢第84章 侯嬴第332章 薪资六金第335章 四子之变第318章 退兵第367章 仲岳亲临第140章 粜于启封第285章 见陈公第20章 行刺第6章 囿中第297章 会魏齐第64章 布衣第145章 曾季第145章 曾季第349章 问俗管邑第137章 军市第229章 初战第335章 四子之变第355章 拜访长城第8章 管城第55章 段子干第272章 信用周转第63章 商贾第142章 刺探第188章 两府较量第365章 执帚第359章 篝火晚会第348章 管仲明第62章 兵符第89章 壮行第27章 降服第1章 郑安平第47章 龙阳君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52章 私议第223章 秦人来犯第172章 求粮于商第183章 阴险狡诈信陵君第249章 得见中人第355章 拜访长城第117章 紧急军情第1章 郑安平第13章 芒家父子第312章 孰为背盟第114章 老成谋国第53章 私授第113章 计粮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206章 洗尘第74章 将相和第195章 复命第74章 将相和第65章 梁氏贾米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209章 乘其隙第336章 管邑之祭第367章 仲岳亲临第59章 拜将第200章 以尾摇狗第355章 拜访长城第122章 豕三第106章 破家为国第272章 信用周转第156章 过桥第107章  一身担之第88章 武卒第35章 计议第3章 祭旗出征第289章 坚持一月第364章 戒备第189章 各方动作第339章 再见虎仲第346章 芒府拉拢第337章 祭礼之问第218章 谋袭启封第29章 降服(三)第39章 列阵(二)第324章 垂手执政
第183章 阴险狡诈信陵君第87章 武将第10章 麻三第268章 秦人攻战第115章 评议三策第359章 篝火晚会第14章 定计第118章 刺杀现场第116章 大夫何行第131章 麻太公第117章 紧急军情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139章 华阳商事第292章 书名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173章 夜议第26章 谋定第70章 蔡泽第272章 信用周转第220章 乱中取闲第318章 退兵第223章 秦人来犯第308章 救暴鸢第84章 侯嬴第332章 薪资六金第335章 四子之变第318章 退兵第367章 仲岳亲临第140章 粜于启封第285章 见陈公第20章 行刺第6章 囿中第297章 会魏齐第64章 布衣第145章 曾季第145章 曾季第349章 问俗管邑第137章 军市第229章 初战第335章 四子之变第355章 拜访长城第8章 管城第55章 段子干第272章 信用周转第63章 商贾第142章 刺探第188章 两府较量第365章 执帚第359章 篝火晚会第348章 管仲明第62章 兵符第89章 壮行第27章 降服第1章 郑安平第47章 龙阳君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52章 私议第223章 秦人来犯第172章 求粮于商第183章 阴险狡诈信陵君第249章 得见中人第355章 拜访长城第117章 紧急军情第1章 郑安平第13章 芒家父子第312章 孰为背盟第114章 老成谋国第53章 私授第113章 计粮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206章 洗尘第74章 将相和第195章 复命第74章 将相和第65章 梁氏贾米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209章 乘其隙第336章 管邑之祭第367章 仲岳亲临第59章 拜将第200章 以尾摇狗第355章 拜访长城第122章 豕三第106章 破家为国第272章 信用周转第156章 过桥第107章  一身担之第88章 武卒第35章 计议第3章 祭旗出征第289章 坚持一月第364章 戒备第189章 各方动作第339章 再见虎仲第346章 芒府拉拢第337章 祭礼之问第218章 谋袭启封第29章 降服(三)第39章 列阵(二)第324章 垂手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