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奸细

芒卯叫来芒申,吩咐道:“你先率一营武卒到旧城巡哨,相好地,立起营地。”芒申答应一声,领命出去,带了中营五百武卒离开。

营中安静下来。芒卯与信陵君、晋鄙三人对坐闲话了一会儿。信陵君问:“大军拔营,这里反倒清静起来,将军可有以教我!”

芒卯道:“这全仗臣之门客箫间,臣委之为营督,一应事务都交他打理,故臣得偷闲。不然,这里正忙着呢!”

闲话间,不时有中军各营伍什长前来报到,但前后两军由于路途较远,可能还在路上。芒卯道:“等各军伍什长到齐了,我们就往管城。”

这时,帐外士兵突然进来,报道:“芒申将军派人回报!”

芒卯道:“传进来!”

随即进来一名武卒,口齿伶俐地报道:“中军左偏后卫营先登卒富三,拜见将军。”一边举起一支节符。

芒卯扫了一眼,认得是自己发出的,问道:“发现何事,从实禀来!”

“先登入废城后,即见街道上有新的行人足迹和一些血迹。寻迹搜寻,在一间破院中,发现人迹,但人已离开,不知去向。从地上的痕迹看,当是五人,其中一人受伤。”

“可彻底搜查过?”

“小将军见事有变,先命富三回营报知将军。富三离开时,还在搜寻中。”

“好,你传令芒申,一定要好好搜寻,不得令奸细有可乘之机。我立即过去。”

等富三出去,芒卯转向信陵君和晋鄙:“看来等不得前后军的伍什长到齐了,我们先带中卫营过去。”

从中军宿营处到废城不到十里。中卫营拔营起兵,各卒依次而行,车仗等居中。信陵君依然以芒卯为驭,晋鄙为车右,在车仗中缓缓行进。营司及其他军官的轻车,以及军使的轻车,按次序跟在后面。

正常进军比巡营来要慢很多,等到芒卯等到达管城废城时,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芒申已经接到富三的通知,得知信陵君等要随中卫营先行到来,已在在城北门迎接。信陵君等三人下了车,由芒申引着,边往城里走,边听芒申禀报当时的情景:

“本营从西、北、南三面入城,约定有事时以号角相闻。入城不久,南门即响起号角。臣即领人前往,见南门有足迹和点点血迹,血色已暗,应该是夜间入的城。先登顺足迹追寻,到了一座院落中。院中残有火堆。仔细辨认印迹,似有五人在院中烤火歇息。在我们进来时,已经全部退走了。”

信陵君问道:“足迹和血迹可还在?”

芒申答道:“追寻的武卒有百人,践踏之下,已不可辨。加之分部安营,各处也已打扫,痕迹已经看不到了。”

芒卯骂道:“无知!奸细痕迹怎能不加保留!行事鲁莽,真真可恨!奸细是从哪里退走的?”

芒申连忙道:“是芒申无知了。这群人越过一道短墙,足迹消失了,看样子是向东去了。”

芒卯问:“这群人是什么人看清楚了吗?”

芒申答道:“现在还不知道。但五人一群,不能不防是秦人奸细。”

信陵君突然问了一句:“昨夜到城外接应无忌的,可是这营中武卒?”

芒申答道:“正是后卫营中卫卒。”

信陵君不置可否地点点头,又不做声了。

管城很大,登上城墙,只能隐隐看到对面废颓的城门。

芒卯摇摇头:“不要被几个奸细把我们晃花了眼。勘定城墙及城内房舍了吗?”

这时,芒申身边一位士子打扮的人从怀中取出一片木板,报道:“城周五十里,合九千丈,五丈一人,加富余约需二千人,可调四营,每营修一面城墙。就在城外掘壕,同时取土加固。”

芒卯道:“城门残破已甚,另加一营专修城门。修城共五个营。再加一营修缮房舍。这里共放三校。另两校还有别的地方要用,先随军到城,随时候命。”

“得令!”芒申行礼后退下。

芒卯对信陵君说:“看来秦军也已经看上了那座无名城邑,可能到那里去了。我率后卫营赶往城邑清理。留一营护卫公子,由晋鄙大夫执掌。如何?”

信陵君道:“已核节符,岂有后退之理!无忌虽年幼无知,万望将军勿弃!”

芒卯道:“非臣敢阻拦公子,此城邑不服归化已久,城中龙蛇混杂,难免不测。公子千金之躯,不宜干冒险地!”

信陵君道:“既以身许国,岂敢避难畏险。甚望将军不弃!”

芒卯道:“公子如此说,且等决死营上来,与中卫营三营齐进,以保公子无恙。”

信陵君道:“必得如此吗?那追寻奸细不就耽搁了吗?”

芒卯道:“奸细已无踪迹,甚难追寻;况追寻奸细不用大军,只三五精细武卒即可。”

信陵君道:“不过一城邑而已,以中卫营随卫,料也无妨!”

芒卯道:“非也。城邑虽小,也有数百千户,老壮妇孺,不下万人,五百人进去,如盐入水,不见踪影。如果顺从还好,否则,能全身而退就不错。必得决死千人赶到,方才勉强够用。”

信陵君只能点头道:“就依将军!”

芒申道:“请公子暂且歇马,臣乘此时发付些琐事!”

信陵君道:“无忌正要领教将军雄才!”

芒卯道:“臣怎敢!如此,请公子移步!”转身对芒申道:“且引公子到率帐!”

芒申于是在前面带路,将一行人带到城中一个高大的台级处,这里有三层台阶,看来是一座宫殿,但屋宇已然不存。中卫营到达后,已经将这里接管,目前三层台级上均有武卒守卫。信陵君一行沿破碎的台阶而上,台级上很平整,由于夯土密实,上面寸草不生,只有巨大的础基昭示着它曾经的辉煌。信陵君一行百余人,竟只占了其中不大的一块。

芒卯到达这里后,向中卫营司下令道:

“派军使催促决死营尽快过来,不必待车仗等到齐。”

“派军使催促后军右偏,先遣一校先行,各带修掘器具,到管城下修城。”

“派军使……”

芒卯一道道下着命令。每下一道,中卫营司就应一声,一名军使随即下阶,驱车而去。

第338章 祭坛第246章 使命难达第166章 变起肘腋第205章 武卒归营第124章 华阳城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319章 请关分例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169章 诱供第25章 仲岳第129章 草舍第71章 吹台第137章 军市第233章 次日再战第208章 芒氏二子第12章 张辄第202章 仓城第308章 救暴鸢第29章 降服(三)第130章 烤肉第308章 救暴鸢第368章 五伦之首第117章 紧急军情第355章 拜访长城第318章 退兵第269章 再访须贾第291章 密书战报第269章 再访须贾第310章 囿中守备第176章 晋鄙困窘第28章 降服(二)第102章 酒酬之间第235章 贵公子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291章 密书战报第336章 管邑之祭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334章 访友第49章 庭议第291章 密书战报第67章 交酒第182章 争武卒第33章 出城第261章 秦箭第253章 大梁通启封第106章 破家为国第4章 信陵君第239章 伯阶外室第281章 夜归华阳第95章 郭子仲谨第202章 仓城第66章 濮阳吕氏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20章 行刺第215 歃血为誓第111章 大梁门卫司莽第300章 梁西驿卒第48章 真心第13章 芒家父子第117章 紧急军情第270章 赏罚第5章 夜行第147章 尉氏第217章 和秦罢兵第270章 赏罚第171章 信用第79章 掌兵第339章 再见虎仲第155章 共其利第91章 美酒美姬第38章 列阵(一)第238章 议兵第343章 祭祀前夜第26章 谋定第256章 曾季截道第365章 执帚第226章 信陵君归城第227章 司莽论策第150章 陈筮第280章 京中贵人第291章 密书战报第35章 计议第26章 谋定第288章 顽皮的曾季第263章 密议第100章 仁义之士第243章 伐兵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200章 以尾摇狗第273章 练兵第二章 战警第100章 仁义之士第310章 囿中守备第85章 军市第150章 陈筮第295章 示警第169章 诱供第145章 曾季第182章 争武卒
第338章 祭坛第246章 使命难达第166章 变起肘腋第205章 武卒归营第124章 华阳城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319章 请关分例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169章 诱供第25章 仲岳第129章 草舍第71章 吹台第137章 军市第233章 次日再战第208章 芒氏二子第12章 张辄第202章 仓城第308章 救暴鸢第29章 降服(三)第130章 烤肉第308章 救暴鸢第368章 五伦之首第117章 紧急军情第355章 拜访长城第318章 退兵第269章 再访须贾第291章 密书战报第269章 再访须贾第310章 囿中守备第176章 晋鄙困窘第28章 降服(二)第102章 酒酬之间第235章 贵公子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291章 密书战报第336章 管邑之祭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334章 访友第49章 庭议第291章 密书战报第67章 交酒第182章 争武卒第33章 出城第261章 秦箭第253章 大梁通启封第106章 破家为国第4章 信陵君第239章 伯阶外室第281章 夜归华阳第95章 郭子仲谨第202章 仓城第66章 濮阳吕氏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20章 行刺第215 歃血为誓第111章 大梁门卫司莽第300章 梁西驿卒第48章 真心第13章 芒家父子第117章 紧急军情第270章 赏罚第5章 夜行第147章 尉氏第217章 和秦罢兵第270章 赏罚第171章 信用第79章 掌兵第339章 再见虎仲第155章 共其利第91章 美酒美姬第38章 列阵(一)第238章 议兵第343章 祭祀前夜第26章 谋定第256章 曾季截道第365章 执帚第226章 信陵君归城第227章 司莽论策第150章 陈筮第280章 京中贵人第291章 密书战报第35章 计议第26章 谋定第288章 顽皮的曾季第263章 密议第100章 仁义之士第243章 伐兵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200章 以尾摇狗第273章 练兵第二章 战警第100章 仁义之士第310章 囿中守备第85章 军市第150章 陈筮第295章 示警第169章 诱供第145章 曾季第182章 争武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