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草舍

到了场子里,吕仲与诸人见过礼,又向牛二道过谢。在吕仲一行离开的时间里,乡民们已经收拾出几间草房,供这一行商旅过夜。吕仲回来后,乡老即请安置,着人引这一行往住宿处安歇。告辞时,吕仲有意向乡老问道:“小子愚钝,月色下几不识归家之路,幸得牛兄、麻兄相救。”乡老道:“非独尔等,有长信于此者,亦误行他道。吾乡之道,微曲二折,周围乡里少见。可以为法。”吕仲领教敬谢。

收拾出的几间草房在粮仓周围,显然是存放秸秆的。正值秋收刚过,室内秸秆堆得正满,大家都心满意足:今晚不会太冷了。大体分了分,武卒两间,唐氏两间,吕氏与诸公子两间。约定巡夜人选,各人归室,随意地躺倒在秸秆上。行走一天,很多人都困睠了,躺下不多久,大部分人就进入了梦乡。

吕氏兄弟和郑安平、须伯岸同住一个草房。郑安平和须伯岸靠门,吕氏兄弟靠里。客套一会儿,各自躺下。郑、须两人不熟悉,小声说了会儿闲话,各自睡去。吕氏兄弟则似有不尽的话说,两人唧唧咕咕一直不停。

直到听到郑、须二人传来轻微的鼾声,吕仲才悄声对吕伯道:“兄意吾遇上何人?尚父!”

吕伯也吓了一跳,道:“何以知之?”

吕仲道:“其人有传家玉玦。”

吕伯道:“玉玦在濮阳失传,已历三世。吾等虽耳闻,却未目睹,焉知其为传家玉玦。”

吕仲道:“他者不论,状如凝脂却不假,只此即知非凡物也。”

吕伯道:“何色?”

吕仲道:“月下不分明,但显为白玉,非青非绿。”

吕伯道:“白玉虽希,最难判明。”

吕仲道:“更有奇事:尚父欲以金兑钱……”

话未说完,吕伯道:“何意?”

吕仲道:“其言乡间贾粮,用金不便,不如兑成铜钱,使用便宜。”看了看吕伯,见他认真在听,随道:“吾称所携四金,俱付白兄,无余金随身。尚父犹不允。入内取出一皮囊,做工极精,前后尽满,入手极沉,可套于头项,不碍行动。……但意想不到,其中杂以锡铅……”

吕伯浑身一震,道:“汝何以知之?”

吕仲道:“非吾知之,尚父所告也。”

吕伯道:"何意?”

吕仲细细回忆道:“尚父初言,金一饼,兑钱五千——确是时价。见吾言身边无金,遂言先予三千,以备夜来使用;余二千,旦日携金饼交易。吾尚未言,尚父即于后宅取出皮囊,甚沉,令吾相助。入阁后,令吾退去上衣,将皮囊套于项上——倒也轻便,如将上衣整备,行动无碍。吾见此皮囊甚佳,非千钱难成,遂不敢收……尚父忽明言,囊中实杂有铅锡之类,如吾携去,即入罟中——着实夸奖。吾不知深浅,不敢续言,急忙辞退。”

吕伯默默地听着,没有打断。见吕仲言毕,沉吟片刻,道:“尚父久未出世,今突然现前,真假难明;既设暗阱,又复挑明,似以考校后生,善恶难辨。吾但以礼相待可也。交易之间,务要手脚清明。”

吕仲道:“伯兄教导的是。弟思尚父虽真伪难辨,惟其言却有可取:若佣车贾粮,金不如铜。”

吕伯道:“唐叔、郑兄早归,已言所议。白氏所计,虽略浮夸,犹在价中,可依所议筹划。”

吕仲道:“此邑可得车粮几何?用钱多少?”

吕伯道:“此间与长老议事,决以户三百钱,以抵春秋之祭。邑中夫二十三,或粮或车,以当其直。吾等予长老一金半,众长老自往各家筹备,明日可得。”

吕仲道:“何价?”

吕伯道:“户三百钱,直粮九石——虽溢于时价,麻兄所在,分所应当。若出车一,连御者,日计半石,以十日计,折粮五石。尚有不平者,御者自备三日粮。”

吕仲道:“旦日可得粮车?”

吕伯道:“此事岂一夜可成,且观明夜若何。”

吕仲道:“往拜城尉,伯兄可有定策?”

吕伯道:“无非进宴席,赠钱财,拜手册。尽听诸氏可也。”

吕仲道:“吾等所携不过十余金。即华阳尉卒,非二金不下,佣车目下已过五金,尚未安妥。沿途耗费尚不在内,恐难支撑。”

吕伯道:“此趟不为钱财,但为军国之事耳。但君侯事谐,利益岂在少哉!区区十余金,又何间焉?”

吕仲道:“弟非敢谋利,但恐事贲耳。”

吕伯道:“谐矣!吾非往郑国,但迎之于途,又何虑哉!”

吕仲道:“伯兄教训得是。”

商议既定,困倦袭来,两人也进入了梦乡。

旦日鸡鸣头遍,郑安平自然醒来。坐起稍稍整理一下衣裳,须伯岸在一旁悄声道:“郑兄安睡!”郑安平随回道:“须兄安睡!”

须伯岸道:“夜来水足,却需小解。”

郑安平道:“吾亦然。”

两人跳下草堆,推开门,随手关上,即往外走。巡哨的武卒认识,相互打个招呼。两人出到场外,在一棵小树旁解决了问题。郑安平晃了晃胳膊,觉得胸前的疼痛基本消失,心中大爽,拉开架势,摆了几招。须伯岸在一旁喝彩道:“郑兄势猛力沉,真好武艺!”

郑安平收了势,笑道:“受伤多日,未得活动,今稍动筋骨耳!”

须伯岸道:“郑兄所学,与弟大不相同,必有别传!”

郑安平道:“兄学之何人?”

须伯岸道:“不过学于庠序耳。”

郑安平道:“弟幼亦学于庠序,长入武卒,从习于校场。”

须伯岸道:“何异?”

郑安平道:“学于庠序,习礼仪,明尊卑,知进退也;习于校场,决生死于呼吸也。”

须伯岸道:“兄适言有伤,敢为秦人所为?”

郑安平道:“是,亦不是。此伤源于秦剑,却非阵前所为。有刺客欲行刺公子,臣适奉其会耳。”

须伯岸咋舌道:“兄以身救公子,何功之巨也!”

第120章 侠士第250章 盘点情报第115章 评议三策第196章 张禄第269章 再访须贾第98章 敌乎友乎第327章 夜守第317章 与温以和第127章 吕氏尚父第221章 除警第286章 陈公之说第332章 薪资六金第202章 仓城第141章 根基深浅第30章 陷城第347章 为人所陷第178章 惊讯第259章 陈公之言第311章 战耶和耶第169章 诱供第13章 芒家父子第29章 降服(三)第11章 离城第42章 失机第27章 降服第265章 郑安平访郑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235章 贵公子第31章 陷城(二)第5章 夜行第151章 汇合第71章 吹台第301章 重归故里第114章 老成谋国第180章 军使归国第283章 陈公来访第94章 再入小城第15章 升帐第333章 积竹柲第153章 匏瓠有助第213章 赠剑第372章 巴姊第236章 后军议事第76章 敬贤之道第121章 豪强第214章 剑道纵横第281章 夜归华阳第16章 巡哨第219章 夜袭第290章 气候骤变第26章 谋定第361章 车行与驿站第127章 吕氏尚父第15章 升帐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113章 计粮第230章 司胜第244章 慰功第357章 管祭第55章 段子干第121章 豪强第367章 仲岳亲临第345章 除夕第188章 两府较量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168章 夜袭第313章 贪而致败第179章 再入长城第239章 伯阶外室第286章 陈公之说第144章 访老第130章 烤肉第42章 失机第216章 义来利往第203章 说服韩不申第365章 执帚第341章 中官亲至第265章 郑安平访郑第317章 与温以和第250章 盘点情报第88章 武卒第124章 华阳城第156章 过桥第323章 访夷门卫第264章 击公子以动魏王第84章 侯嬴第339章 再见虎仲第235章 贵公子第81章 换防第47章 龙阳君第3章 祭旗出征第367章 仲岳亲临第233章 次日再战第194章 追踪第150章 陈筮第372章 巴姊第146章 黄人张氏第22章 侠客第366章 宁治第374章 兵兴荥阳
第120章 侠士第250章 盘点情报第115章 评议三策第196章 张禄第269章 再访须贾第98章 敌乎友乎第327章 夜守第317章 与温以和第127章 吕氏尚父第221章 除警第286章 陈公之说第332章 薪资六金第202章 仓城第141章 根基深浅第30章 陷城第347章 为人所陷第178章 惊讯第259章 陈公之言第311章 战耶和耶第169章 诱供第13章 芒家父子第29章 降服(三)第11章 离城第42章 失机第27章 降服第265章 郑安平访郑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235章 贵公子第31章 陷城(二)第5章 夜行第151章 汇合第71章 吹台第301章 重归故里第114章 老成谋国第180章 军使归国第283章 陈公来访第94章 再入小城第15章 升帐第333章 积竹柲第153章 匏瓠有助第213章 赠剑第372章 巴姊第236章 后军议事第76章 敬贤之道第121章 豪强第214章 剑道纵横第281章 夜归华阳第16章 巡哨第219章 夜袭第290章 气候骤变第26章 谋定第361章 车行与驿站第127章 吕氏尚父第15章 升帐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113章 计粮第230章 司胜第244章 慰功第357章 管祭第55章 段子干第121章 豪强第367章 仲岳亲临第345章 除夕第188章 两府较量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168章 夜袭第313章 贪而致败第179章 再入长城第239章 伯阶外室第286章 陈公之说第144章 访老第130章 烤肉第42章 失机第216章 义来利往第203章 说服韩不申第365章 执帚第341章 中官亲至第265章 郑安平访郑第317章 与温以和第250章 盘点情报第88章 武卒第124章 华阳城第156章 过桥第323章 访夷门卫第264章 击公子以动魏王第84章 侯嬴第339章 再见虎仲第235章 贵公子第81章 换防第47章 龙阳君第3章 祭旗出征第367章 仲岳亲临第233章 次日再战第194章 追踪第150章 陈筮第372章 巴姊第146章 黄人张氏第22章 侠客第366章 宁治第374章 兵兴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