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访夷门卫

马车驶进大梁,到大梁门附近一拐弯,就进入南城;再一拐,便到了魏公子府。远远看见张辄站在门前等候。

四人下了马车,车迅速被家臣接过。张辄见他们过来,早已降阶相迎,将他们揖让入门。进了门,转过箫墙,信陵君已经在不远处迎候,身后站着好几名先生,郭先生、靳先生、曹先生和曹包都在其中。信陵君抢上前来礼道:“郑公子初临,甚慰孤心!”

四人按照昨天和仲岳先生商量的礼仪,奉上大雁,伏拜于地,道:“臣等谨奉挚,拜于魏公子信陵君前。臣等蒙君上之恩,得奉席下,必当竭力,以图报效!”

信陵君也伏拜于地,道:“无忌寡德,敢得诸义士之献,愿以辞!”

四人道:“臣等皆慕君上忠义,德被四海,不敢或忘。谨以投效,愿勿辞!”

信陵君道:“得义士投效,孤何德以当之!愿勤匡孤之过,补孤之陋,非为一身,但全社稷!”

四人皆道:“谨诺!”

对拜一礼,五人站起,再对诸先生见礼。礼毕,一起上堂。信陵君坐在中间,门客们坐于主座,郑安平等四人坐在客座。

信陵君道:“四子镇于管,虽为孤之封邑,实当魏之门户。必有以教我!”

郑安平道:“非敢言教,但有所疑,愿君上及诸先生解惑。”

信陵君道:“公子且言!”

郑安平道:“管邑当魏之门户,户不过百,当以守御为先,当以富庶为先?”

信陵君道:“民者,国之本也,无民则无地。故当以富庶为先。吴子曰:‘君能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处下,则陈已定矣;民安其田宅,亲其有司,则守已固矣;百姓皆是吾君而非邻国,则战已胜矣。’愿子行之。”

郑安平道:“谨诺!管邑之民皆化外也,当以刑威之,当以德怀之?”

信陵君道:“怀德为先,刑威则次之。”

郑安平道:“谨诺!化外之地,设有盗贼,当何以御?”

信陵君道:“尽付于民!”

郑安平道:“设有强敌至,当何以御之?”

信陵君道:“长城、圃田以为助也。”

郑安平道:“守御之策,愿诸先生计之,臣等行之!”

信陵君道:“靳先生可为公子一谋!”

靳先生从袖中取出一幅地图,走到信陵君座前打开,其余诸人稍稍围过来。靳先生道:“管邑小城,当长城外三十里,方则里许,有户百余。四野之田,不过四五百亩,民皆力商,智狡而性惰,非编户力田者可比。其外十里有废城,乃故管国也。城垣废颓,荒草丛生,野兽出没,盗贼啸聚。两城之间方十里,地平无陂,惟荒草温野,怪石嶙峋,然沟壑纵横,土肥水丰,实良田也。自小邑至长城,方三十里,当大道也。植以桃李、松枣之属,必有其宜。管国废城,其地被河而阻,形势甚优,诚立国之基也。公子其在意焉!”

郑安平拱手道:“先生之言,诚金玉也。当铭肺腑。以先生计之,复废城,其费几何?”

靳先生道:“废城虽小,亦千人守也!今只百人,守之不固,故勿复之。”

郑安平道:“先生之计诚有以也。然吾之所虑,其邑粮秣不继,若无城旦之劳,土木之役,恐难为命。此冬春之时,当兴土木。开田之后,犹需力农。故愿先生计之,城旦之役,年费几何。”

信陵君道:“公子之计是也,孤虑所失。此当熟筹,未可孟浪。公子其待之。”

郑安平道:“百户百丁,皆在军中,何等而归?”

信陵君道:“民军之遣也,此军非魏民,不在遣中;非武卒也,不归大梁。乃使暂居囿中。”

郑安平道:“既为魏民,复不可缓,当即遣之。”

信陵君道:“诚如公子之言也。然其民狡黠,素无王化,恐难服之。”

郑安平道:“君上仁义布于四方,天下英雄且尽归之,乡野之民何难哉!”

信陵君道:“公子其有策乎?”

郑安平道:“曹叔久在草莽,必得其计!”

信陵君道:“公子诚智士也,岂独勇士哉!”

曹包见郑安平点到自己,也只得站出来,道:“夫草莽者,皆附于英雄,听于长老。臣往言于长老,告以归魏,长老应喏,惟言邑中粮少,当比救灾之例援之。”

信陵君道:“比救灾之例……是得其口粮与粮种……”

郑安平道:“君上可勿计口而济,但计亩而济可也。管中野大亩少,须拓荒开亩。得亩一,则为一亩之种;得亩百,则为百亩之种,则人人奋力矣!口粮之例亦类,有一日之役,则有一日之食。”

信陵君道:“若济之,得粮几何?”

仲岳先生很快答道:“户年九十石,百户九千,种亦在其中也。”

信陵君道:“九千石,约六十金。他者几何?”

仲岳先生道:“牛马车乘、耒耜铫锸、布帛丝麻……不一而足。”

郑安平打断道:“先生所言差矣!一邑之田,当养一邑之众,焉得汲汲他求。但得君上一年之助,免三年之赋,管邑必富且庶也。”

信陵君道:“公子此言,出自金口,必有其信!孤其待之!”突然话锋一转,道:“公子其婚配否?”

郑安平不知究里,答道:“未也!”

信陵君道:“子曰,三十而立。孤有一妾,公子其知之,愿与公子执帚奉席,公子其纳乎。薄有妆奁,自当奉上!”

郑安平满脸通红,道:“臣家贫寒,焉能枉屈贵人!况臣无聘……”

仲岳先生道:“君上非嫁女也,乃赠之妾,公子其纳之。聘礼之属,但以管邑为之!”

信陵君道:“先生之言,甚合吾意。若得公子三年之期,其言信,其行果,复当厚谢,岂区区一妾耳!复有小僮,其性甚慧,愿公子善加调教,必有后用。”

郑安平依希猜到是谁,心里有些失落,但也不敢推辞,只得再拜道:“臣必竭心尽力,以报君恩!”

随后信陵君扯起了闲话,郑安平情知谒见结束,急忙辞出。信陵君还要派车送,四人固辞,道:“臣等久未归家,今得其便,当归家探视。”

信陵君道:“自今而后,诸子高大其门矣!”

四人辞出后,约好次日在驿中相会,即各自回家了。

郑安平回到家中,已是午时末。见了张禄,把与信陵君相会的事详述一遍,张禄道:“信陵君遣曹叔相助,复嫁小邑之女,是相助也。是二人必有大用,不可忽也。”

郑安平道:“先生其言先复废城以为根本,惟靳先生言废城复之不便,当暂后,奈何?”

张禄沉思一阵道:“信陵君所谋深远,公子恐其劳矣!何者?废城之不建也,府之不复也,公子其往来百里而治之?”

郑安平道:“君上其遣曹叔相助,曹叔其有所依?”

张禄道:“曹叔,出于草莽,四海皆兄弟也。公子其能乎?”

郑安平道:“若得小奴者,岂非得所依乎!”

张禄道:“如此,深劳公子!”沉思片刻,道:“愿公子往见夷门卫,告以守管邑之事,夷门卫或有所助!”

郑安平诧异道:“夷门卫,或有所助?”

张禄道:“公子救臣者,得无夷门卫乎?既托公子救臣,焉得不助公子。”

郑安平知道其中有些门道,遂问道:“吾当何以往见?”

张禄道:“公子可变服而往,但言张禄所托,夷门卫必纳之!”

郑安平依言换了武卒装束,只披一甲,不携弩和戟,再次进了城,往东北而来。走过集市前面的一条横街,忽见车右先生从夷门卫所出来,慌慌张张地匆匆而过。现在正是日昳,集市正火爆之时,进出集市的人很多,如果不注意,谁也不会注意到他。郑安平一边疑惑着车右先生来说什么,一边走到夷门卫所的门口敲门。有人开了门,见是武卒,便让进来,问道:“兄弟公干,私情?”

郑安平道:“弟郑氏安平,奉张兄之命,拜夷门卫侯兄!”

这人听闻,连忙道:“吾往报之,兄其候。”

郑安平道了劳,那人去了。这时一个青年人过来问道:“可是郑兄来此?”

郑安平一看,原来是陈四,他们在启封见过面,后来跟着车队一路到见到信陵君才分开,虽然未曾多言,但相互都还记得。郑安平即道:“敢是陈四兄!”

两人见过礼,陈四道:“郑兄此来何干?”

郑安平道:“特来拜见侯兄!闻陈四兄亦至华阳,却未得见。”

陈四道:“但随魏公子门下郭先生四出探查地势,每日均绘图册,食宿皆减,焉论其他!”

那个开门的领着侯嬴过来,侯嬴见陈四与郑安平谈得热乎,便问:“陈兄亦识得郑兄乎?”

两人皆道:“乃于启封相识。”

侯嬴道:“非只此也,汝二人亦识得张先生,可谓幸也。郑兄请往堂上!”

郑安平向二人告辞,随侯嬴上了堂,对面坐下。侯嬴道:“闻郑兄连晋五爵,实乃可贺。如吾者,才一爵也。”

郑安平道:“若非兄深自潜隐,功名可俯拾耳!”

第262章 伤营第200章 以尾摇狗第283章 陈公来访第3章 祭旗出征第336章 管邑之祭第53章 私授第232章 逆袭之策第143章 夜行第98章 敌乎友乎第376章 二邑之危第117章 紧急军情第5章 夜行第340章 三牲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36章 定夺第106章 破家为国第257章 议论天下第40章 励士第59章 拜将第88章 武卒第325章 管邑之众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239章 伯阶外室第308章 救暴鸢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359章 篝火晚会第135章 打探第154章 博学的家老第186章 多嘴的陈四第35章 计议第170章 远迎第197章 车右求计第二章 战警第187章 老谋深算第227章 司莽论策第268章 秦人攻战第335章 四子之变第79章 掌兵第46章 入国第90章 整顿军务第327章 夜守第257章 议论天下第80章 司马堂第250章 盘点情报第277章 再探启封第11章 离城第332章 薪资六金第314章 芒卯谏连衡第281章 夜归华阳第139章 华阳商事第117章 紧急军情第49章 庭议第187章 老谋深算第65章 梁氏贾米第339章 再见虎仲第364章 戒备第185章 信陵君何人也第186章 多嘴的陈四第196章 张禄第88章 武卒第209章 乘其隙第224章 司莽授机第41章 备战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230章 司胜第92章 整军第70章 蔡泽第191章 左右为难第367章 仲岳亲临第356章 访圃田第34章 又见尸身第85章 军市第138章 席次第73章 樽俎折冲第49章 庭议第219章 夜袭第228章 战临第328章 张禄之助第156章 过桥第183章 阴险狡诈信陵君第246章 使命难达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173章 夜议第350章 不可富且庶也第209章 乘其隙第117章 紧急军情第279章 晋见魏齐第226章 信陵君归城第91章 美酒美姬第270章 赏罚第345章 除夕第277章 再探启封第27章 降服第267章 再入郑地第285章 见陈公第338章 祭坛第280章 京中贵人第263章 密议第353章 圃田之众第37章 点兵
第262章 伤营第200章 以尾摇狗第283章 陈公来访第3章 祭旗出征第336章 管邑之祭第53章 私授第232章 逆袭之策第143章 夜行第98章 敌乎友乎第376章 二邑之危第117章 紧急军情第5章 夜行第340章 三牲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36章 定夺第106章 破家为国第257章 议论天下第40章 励士第59章 拜将第88章 武卒第325章 管邑之众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239章 伯阶外室第308章 救暴鸢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359章 篝火晚会第135章 打探第154章 博学的家老第186章 多嘴的陈四第35章 计议第170章 远迎第197章 车右求计第二章 战警第187章 老谋深算第227章 司莽论策第268章 秦人攻战第335章 四子之变第79章 掌兵第46章 入国第90章 整顿军务第327章 夜守第257章 议论天下第80章 司马堂第250章 盘点情报第277章 再探启封第11章 离城第332章 薪资六金第314章 芒卯谏连衡第281章 夜归华阳第139章 华阳商事第117章 紧急军情第49章 庭议第187章 老谋深算第65章 梁氏贾米第339章 再见虎仲第364章 戒备第185章 信陵君何人也第186章 多嘴的陈四第196章 张禄第88章 武卒第209章 乘其隙第224章 司莽授机第41章 备战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230章 司胜第92章 整军第70章 蔡泽第191章 左右为难第367章 仲岳亲临第356章 访圃田第34章 又见尸身第85章 军市第138章 席次第73章 樽俎折冲第49章 庭议第219章 夜袭第228章 战临第328章 张禄之助第156章 过桥第183章 阴险狡诈信陵君第246章 使命难达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173章 夜议第350章 不可富且庶也第209章 乘其隙第117章 紧急军情第279章 晋见魏齐第226章 信陵君归城第91章 美酒美姬第270章 赏罚第345章 除夕第277章 再探启封第27章 降服第267章 再入郑地第285章 见陈公第338章 祭坛第280章 京中贵人第263章 密议第353章 圃田之众第37章 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