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战临

信陵君听闻司莽所献战策,仍不满足,定要他细述。司莽十分无奈,知道这位公子也和张辄一样,虽饱读兵书,却未临阵,对军阵之事,无半点常识。只得从最基本的说起。

华阳城为整个防御体系的核心,所有粮秣、兵仗皆在于此;且城墙坚固,防御体系完备,如以千人据城而守,虽万人难以猝下。防守华阳不失,虽是全军作战要点,但相对而言,后军的基本任务就是防守华阳。这一任务是难也难,说易也易:秦军要出现在华阳城下,并形成围攻之势,必须突破前军和中军的防线;在没有击破前、中二军之前,华阳城基本不会受到攻击,这是易的一面;另一方面,一但华阳城遭到攻击,那就说明魏军受到重大损失,这时,信陵君作为全军首将,必须要以后军独立坚守华阳,以寻求战场转机,这将是全部战争最困难的一环。次一级的任务,是保证我军侧背不受秦军进攻,并在战局需要的时刻,投入增援力量,扭转战局。

信陵君再问:要如何布阵,才能完成这些任务,特别是警戒侧后和提供增援。

司莽道:“秦军首日,必以试探为主,多与前军游斗,以窥吾隙。若得其隙,旦日必强力突之;若吾无隙可乘,则战局迁延。复次,若前军营阵失利,中军犹可弥缝其间。秦难得手。以吾而言,首日作战,必能察敌我之强弱而应之。故首日,后军以四面策应为要。”凡透过我阵的小股敌军,必须主动加以歼灭,勿使成患;凡迂回我军的秦军,必要坚守不动,勿使全军受挫;凡前线需增援时,必须及时抽调兵力,赶到增援。在前几天,还不需要考虑守城的事情,主要是依托城池,打一场主动防御。

司莽解释了一两个时辰,才勉强让一众门客觉得心里有底。信陵君道:“旦日整顿左营,及布阵之事,皆卿任之。张先生执斧钺为卿前驱。”

司莽道:“臣岂敢,愿附张先生后,为一小卒。”

张辄道:“臣奉君命,为司执斧钺,但有所令,成则司之功也,有过,辄一身担之!”

信陵君道:“岂敢劳先生若此。邂逅不如意,孤愿担之。愿卿等及诸先生助我!”

司莽不敢再辞,随着众先生拜道:“敬喏!”

与司莽约定明日之事,司莽辞去。再与众先生等约好各自任务,一众先生亦相继辞去。

待众人离开,信陵君问张辄道:“曾兄处何如?”

张辄道:“未得音讯。臣敢问,劳军粮车为何尚未入城?”

信陵君道:“似闻唐叔有言,粮车夜来行走不便,可择近处暂歇,明日再归。”

张辄道:“臣所忧者,吕氏昆仲尚未入城。臣令其随吕伯阶往拜其亲,不知虚实若何。”

信陵君不知所谓,用疑问的眼光看着张辄。张辄简要介绍了自己晨起往赴吕氏车行,征集车辆人员的事,说到吕伯阶突然提出要随队赴乡下会外室。“夫外室者,人之所私,多不足与外人道。而伯阶再三求之,此为可疑。故臣令吕氏伯仲随其同往,以窥虚实。二人至今未归,臣甚虑之。”张辄道。

信陵君道:“敢遣人往探之?”

张辄想了想,道:“军事急迫,暂无余力。……现曾兄纵至,亦无从入启封矣。”两人各辞礼而去。

华阳城在一片平静的焦灼中,渡过了大战前的夜晚……

次日鼓声大作,各营齐集营前,开始列队点名。经过一夜的劳碌,前线各营的防御阵地已经修筑齐备。前出警戒的武卒全部撤回。后军是最为安全的地方,虽只有五千民军,但也修筑起一座座点状的营垒——这自然是根据司莽的建议,由张辄安排的:由于后军有四出支援的可能,不能修筑起连续的濠沟,以免妨碍机动;同时,由于司莽没有建议,张辄也就没有派出警戒部队,——好在一夜无事。

各营的军使纷纷驰往晋鄙大夫的帐中,而晋鄙大夫也派来箫间先生,亲自向信陵君报告整个战役的部署。在这之前,张辄已经领着几位先生,执着信陵君的节钺,和司莽一起,前往左营整顿。

箫间的介绍要言不烦,信陵君听得懵懵懂懂,周围的先生也没有什么表示。信陵君强行记下箫间所说的所有的话,准备在空闲时再“吐出来反刍”。最后,他对箫间先生道:“大夫处置甚当。吾军性命,全赖大夫干城其间。但有所命,孤不敢辞!”箫间也不多言,辞去。

郭先生已经向四下派出了哨探,大约一个时辰一趟;四面城楼也都派出了瞭望,一班二人,按时轮换。华阳尉府周围,固定安置一百门客,各有值司,也是按时轮换;华阳尉被要求留在内宅不得外出。信陵君身边,常有十来个门客环绕,这个由各门客随意。华阳城并不关闭,方便军使往来。

晨起点军,大梁尉托病未来,只委托了尉僚代行应点。信陵君送走箫间后,先到了大梁尉的房舍,向大梁尉表达慰问之意,并亲自再面对面说了一遍自己对左营的处置。大梁尉显得很有些疲惫地道:“于营中,臣不敢言老,然疲病,不由自己。……劳公子亲至。……臣无德少才,一以公子之命是从。”

信陵君道:“大梁尉劳于国事,一病至此。敢请公子回城,亲侍汤药。”

大梁尉道:“孺子不堪重任,惟可效犬马。臣为君上之累,心甚不安,愿以是儿奔走,锋镝不避。”

信陵君道:“愿以大夫之意相告。”

大梁尉道:“适家老已转其意,安置稳妥,臣心甚慰。营司莽及司空,皆可堪任,愿君上信之、任之。”言甫毕,四下鼓声大作,众皆变色。大梁尉道:“战起矣,恨不能驱驰左右!……不敢为君上累!”信陵君一行赶紧辞出,直奔东城楼而去。路上,信陵君派出一名先生去请须贾大夫上楼。

登上东楼,迎面一轮朝阳正冉冉升起;朝阳下,一个个举着节符的军使在其间往来奔跑。

后军由五千民军和连新到的武卒共三千多武卒。得到命令的民军在求生欲望的驱使下,已经克服所有的困难,连夜掘筑出沟垒;鼓声响起后,各营均开始列队。信陵君登上城楼,向北望去,见左营尘土飞扬;尘土中,隐约可见整齐的队列。复向南望,西营队伍也整齐列队。看来,新来的武卒虽然素质不高,士气受到打击,但毕竟是“老兵油子”,各种动作都还是到位的,在各级军官的率领下,执行起来也像模像样,看不出什么破绽。信陵君心中一块大石头落了地。后军在战斗初期,任务不重,主要是向四方警戒,与敌接触的可能性很少,各营垒只是放出警戒人员,对战斗力要求不高;只要军纪严明,就能起到安定全军军心的作用。

华阳城不过方里许,城墙上早已有一卒武卒布防:东面城墙最为接敌,安排一伙五十人,南北两面各二十人,远离战场的西门只安排了十人瞭望;东城墙的五十人中,三十人常在城上,二十人则分两队在城中巡查,街坊之中,无节符严禁行走,否则直接斩杀;其余人均在营中安坐,无战则按时上城换防,战时则依旗鼓出击;各城门依然不关闭,以方便军使往来。——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夜间司莽与张辄商议妥当,回营后下令安排的。

不多久,张辄、司莽带着左营的几名军使进了城;几乎同时,右营的司空也进了城。他们立即被在四门守城的门客引到东城上。张辄二人先到,信陵君问了几句,张辄道:“左营司胜甚得其力,敌袭之夜,已假司什伍伙卒,甚齐备。吾等至,但分二营,各假营司,而以司胜总督之。中营指为将军亲营,司莽随将军左右。”

信陵君道:“此策甚合吾意。司胜处事有方,当记此功。”

这时,右营司空上了城。信陵君转头问道:“梁尉公子何在?”

司空道:“公子自守大营,命臣至将军帐下听令。”

信陵君道:“公子为士卒先,忠义可嘉。公子何言?”

司空道:“公子愿将军无忧,但有使命,水火不避。”

信陵君道:“善。”

城外又响起了第二通鼓声。

司莽道:“请令左右二校入阵。”

信陵君道:“可!”

司莽遂令道:“左右二校入阵!”

身后有军使向两侧跑去。随即,南北城楼传来英节奏明快的鼓点声;随后,城外营中也传来鼓点声;随即两个军营鼓声响起,两队武卒分别向前、侧方的营垒开进。信陵君高居城楼之上,视界开阔,对两营的动向看得清清楚楚:队列基本整齐。

不久,军使来报,“左营二卒分驻营垒”“右营二卒分驻营垒”。信陵君只让众先生及二营司去处理,自己只顾眺望军队的调动。

第二章 战警第362章 管邑初成第55章 段子干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33章 出城第15章 升帐第327章 夜守第207章 多方叙事第294章 阴谋第82章 出城第372章 巴姊第241章 隐蔽出阵第114章 老成谋国第145章 曾季第193章 将相和第140章 粜于启封第50章 防民第363章 韩警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260章 议连衡第161章 启封米铺第47章 龙阳君第221章 除警第88章 武卒第85章 军市第129章 草舍第339章 再见虎仲第363章 韩警第329章 豕三入驿第58章 蓝田玉第253章 大梁通启封第339章 再见虎仲第43章 等待第146章 黄人张氏第340章 三牲第344章 神迹第280章 京中贵人第375章 利害相权第21章 筹谋第306章 另寻墓穴第197章 车右求计第354章 复建车行第311章 战耶和耶第83章 侠士第106章 破家为国第122章 豕三第286章 陈公之说第296章 代王会盟第245章 入韩第212章 欲访曾季第357章 管祭第364章 戒备第143章 夜行第154章 博学的家老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75章 陈留司士第373章 风闻兵兴第211章 曾季入伙第272章 信用周转第354章 复建车行第44章 入城第368章 五伦之首第69章 芒氏大子第217章 和秦罢兵第298章 离华阳第35章 计议第78章 帐议第354章 复建车行第346章 芒府拉拢第368章 五伦之首第131章 麻太公第198章 袭居华阳第208章 芒氏二子第86章 尉府第220章 乱中取闲第128章 阶父第54章 卖王第270章 赏罚第234章 旦夕评第179章 再入长城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115章 评议三策第191章 左右为难第41章 备战第310章 囿中守备第374章 兵兴荥阳第45章 回朝第189章 各方动作第25章 仲岳第175章 车氏之奇第335章 四子之变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241章 隐蔽出阵第254章 启封令、尉第311章 战耶和耶第284章 巴氏车行第345章 除夕第45章 回朝第288章 顽皮的曾季第319章 请关分例
第二章 战警第362章 管邑初成第55章 段子干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33章 出城第15章 升帐第327章 夜守第207章 多方叙事第294章 阴谋第82章 出城第372章 巴姊第241章 隐蔽出阵第114章 老成谋国第145章 曾季第193章 将相和第140章 粜于启封第50章 防民第363章 韩警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260章 议连衡第161章 启封米铺第47章 龙阳君第221章 除警第88章 武卒第85章 军市第129章 草舍第339章 再见虎仲第363章 韩警第329章 豕三入驿第58章 蓝田玉第253章 大梁通启封第339章 再见虎仲第43章 等待第146章 黄人张氏第340章 三牲第344章 神迹第280章 京中贵人第375章 利害相权第21章 筹谋第306章 另寻墓穴第197章 车右求计第354章 复建车行第311章 战耶和耶第83章 侠士第106章 破家为国第122章 豕三第286章 陈公之说第296章 代王会盟第245章 入韩第212章 欲访曾季第357章 管祭第364章 戒备第143章 夜行第154章 博学的家老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75章 陈留司士第373章 风闻兵兴第211章 曾季入伙第272章 信用周转第354章 复建车行第44章 入城第368章 五伦之首第69章 芒氏大子第217章 和秦罢兵第298章 离华阳第35章 计议第78章 帐议第354章 复建车行第346章 芒府拉拢第368章 五伦之首第131章 麻太公第198章 袭居华阳第208章 芒氏二子第86章 尉府第220章 乱中取闲第128章 阶父第54章 卖王第270章 赏罚第234章 旦夕评第179章 再入长城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115章 评议三策第191章 左右为难第41章 备战第310章 囿中守备第374章 兵兴荥阳第45章 回朝第189章 各方动作第25章 仲岳第175章 车氏之奇第335章 四子之变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241章 隐蔽出阵第254章 启封令、尉第311章 战耶和耶第284章 巴氏车行第345章 除夕第45章 回朝第288章 顽皮的曾季第319章 请关分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