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卖王

在芒卯的示意下,芒寅悄然给车右先生斟满酒,又随把父亲、虎仲先生及各兄弟的盏中斟满。车右先生略一抬手,以示敬礼,随举盏自顾自地饮了一口。放下盏,双手回到膝上,道:“驱群羊而攻猛虎,不待计而知其不可。武卒固精,然其病有诸。五万之数从文侯至今已逾百年,从未扩张。何者?授田不足故也。一卒田百亩,五万武卒则方五万里之赋复矣,国其何堪!故今多减之。一夫百亩,在文侯时尚有富余,而今只是小康,况且不足。于卒则不足,于国则不堪。其病一也。今之武卒,皆数十年间所募集,向时之精壮,今多老弱,犹然称数,是有精锐之名而无精锐之实也。其病二也。武卒慕田亩而应征,虽戴甲荷戈,而心常在田亩之间也,故兵不练久矣,无战心久矣。其病三也。其余小者犹不计,愿主上察之。”

芒卯道:“武卒之病,非只一日,有目共睹。然为之奈何?”

车右先生道:“大王初位,恐未睹武卒之病,尚思吴起之时,以五万武卒横行天下,破秦军五十万。”一语既出,满座皆笑。

虎仲先生道:“先生此言甚佳。去岁秦入魏,拔二城。惟仅入边鄙,武卒未及出战。臣观朝内不平者有之,颇有欲一战者。”

芒卯道:“先生之意,是必有一战?”

虎仲先生道:“大王多内宠,其战恐非一也。”于是满座又笑。

车右先生道:“吾观段子干颇预于王,主上如于朝上荐以掌兵,王必从,而以公子副之。一则报王知遇,二则遂王战心,岂非两全。”

芒卯道:“段子掌兵?恐不妥。段子初荐于王,虽得王心,其学未见,其才未展,以何荐以掌兵?”

车右先生道:“段子固无功于社稷,人所共识,大王亦见之乎!入宫三日,作竟夜之谈,得非国之栋梁,庙堂所赖!一旦有事,岂能旁观。荐之则有识才之德,置之则担无识之罪。”

芒卯道:“其说虽如此,如以身荐之,而军遂颠覆,将何以解之?”

车右先生问道:“主观段子能一战否?”

芒卯道:“战则必败。”

车右先生道:“段子知之否?”

芒卯沉吟了一会儿,道:“未曾谋面,不知其详。”

车右先生道:“臣前道有人不平秦军者,段子干其一也。其人初识王,王遇之,惟无功以服人耳。今有战,必争功,故战之必也。以必败之战,委于争功之人,胜则有识荐之功,败则无纤毫之过。”

芒卯道:“荐人而事败,则与同罪。愿先生教我,如何败无纤毫之过。”

车右先生脸上浮现出少见的笑容,道:“魏相必有所见……”

正说之间,忽有舍人来报:“相国来人请立即过府!”芒寅出门接过节符,确认无误,问道:“来人在哪里?”

“来人传信后,即自行离开。”

芒寅回到暖阁,呈上节符,对车右先生礼敬道:“果不出先生所料。”

芒卯拿起节符,看了一眼,道:“敢问先生,此会何意?”

车右先生道:“不过荐段子干耳。”

芒卯道:“如何处之?”

车右先生道:“有功则尽归主上,有过则魏相任之。”

芒卯道:“二先生今夜请在寒舍暂歇,微贱还要请教。”随转向诸子道:“你等侍侯二位先生。寅儿、辰儿随吾相会。备车。”

三人到相府时,已交人定。巡哨的武卒也多验了两次节符。相府门前掌灯,见马车过来,急忙通报进去。待芒卯等下车时,魏齐迎出门来。见了芒卯,打躬作揖:“将军辛劳!又劳动将军,还有两位公子,心甚不安。请歇马,请歇马!”几个舍人过来,先把马车拉进去。芒卯父子三人则被魏齐引到前堂,再次行礼。魏齐小声道:“魏王有口谕。”

芒卯行礼道:“臣谨领!”

魏齐道:“且至后堂。”

芒卯会意,对两子道:“尔等在此等候。”魏齐也叫来一名舍人侍侯酒果等项,引着芒卯到了后堂,进了书房。

芒卯问:“魏王何谕?”

魏齐道:“哎呀,将军呀,我作难了,作难了,将军你要救我啊!”

芒卯惊问道:“这……这,从何说起?”

魏齐道:“我从大王那里刚回来。”

“庭议大王不允?大王有何教谕?”

“庭议之事均无异议,大梁尉替回信陵君,将军以司徒领大梁尉,大梁城守全托将军。将军之策,大王亦首肯。”

“如此,难从何来?”

“你知段子干吧,大王欲其预兵!这,这,如何了得?”

“大王知人,必不差。段子如何典兵,臣谨奉令!”

“否,否。如大王召令也就罢了,卿道如何?大王要我等荐段子干为将。”

“臣谨领!相国草荐表,微贱副署。”

“否,否,否!芒卿知我从来只管王家事,这兵事我哪里懂得?从小体弱,连御射都未习全。荐表要写得条理文彰,必得借芒卿之手!芒卿出则将,入则相,文武双全,愿无推辞!”

“哦?……相国之命,微贱不敢辞。惟大王面谕相国,欲荐段子何职,微贱未与闻,此不可荐一也。微贱与段子素未谋面,何能荐之!此不可荐二也。微贱他乡布衣,借食宿于大国,赖先王不弃,尸位素餐,无纤毫之功,待罪于庭前,何德而荐之。此不可荐三也。愿相国详察!”

魏齐正色道:“芒卿,是何言哉,是何言哉。芒卿先王智囊,谋略过人,谁不敬仰!大王初即位,即任芒卿领军,付之重任;稍有颠沛,即迎回大都;大敌当前,以家国宗庙付将军一人之手。位高权重,众望所归。荐之宜也!段子干,公孙段氏,在韩铸铁以为镞。颇好兵,愿以铁镞之法教魏武卒。”

芒卯道:“相国明鉴。此司工之事,何以将为?微贱不解。”

魏齐道:“就是啊,就是啊。铸铁镞和领兵它不是一回事嘛!所以全赖芒卿荐之了!”

芒卯道:“相国何意?”

魏齐道:“我哪里有本事把一个打铁的说得会带兵打仗!”

第343章 祭祀前夜第216章 义来利往第195章 复命第203章 说服韩不申第331章 筑舍于管第286章 陈公之说第235章 贵公子第60章 糇粮第97章 月下清谈第3章 祭旗出征第279章 晋见魏齐第33章 出城第19章 邂逅第5章 夜行第31章 陷城(二)第213章 赠剑第124章 华阳城第305章 再遇秦军第196章 张禄第150章 陈筮第109章 启封筹粮第80章 司马堂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31章 陷城(二)第114章 老成谋国第353章 圃田之众第225章 建议夜袭第127章 吕氏尚父第128章 阶父第220章 乱中取闲第361章 车行与驿站第140章 粜于启封第3章 祭旗出征第144章 访老第340章 三牲第205章 武卒归营第26章 谋定第91章 美酒美姬第146章 黄人张氏第74章 将相和第128章 阶父第170章 远迎第109章 启封筹粮第47章 龙阳君第182章 争武卒第231章 战后复盘第190章 须贾访计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298章 离华阳第267章 再入郑地第258章 陈筮连衡第108章 故事重温第197章 车右求计第274章 大梁之状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333章 积竹柲第39章 列阵(二)第83章 侠士第63章 商贾第78章 帐议第176章 晋鄙困窘第327章 夜守第136章 宴前第166章 变起肘腋第241章 隐蔽出阵第118章 刺杀现场第246章 使命难达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43章 等待第210章 江湖豪杰第277章 再探启封第225章 建议夜袭第261章 秦箭第353章 圃田之众第266章 吴子之道第194章 追踪第183章 阴险狡诈信陵君第182章 争武卒第145章 曾季第372章 巴姊第34章 又见尸身第176章 晋鄙困窘第362章 管邑初成第332章 薪资六金第50章 防民第343章 祭祀前夜第325章 管邑之众第290章 气候骤变第361章 车行与驿站第36章 定夺第271章 明劝赏罚第30章 陷城第151章 汇合第296章 代王会盟第192章 信陵君门客第215 歃血为誓第282章 疑云第370章 新婚燕尔第250章 盘点情报第375章 利害相权
第343章 祭祀前夜第216章 义来利往第195章 复命第203章 说服韩不申第331章 筑舍于管第286章 陈公之说第235章 贵公子第60章 糇粮第97章 月下清谈第3章 祭旗出征第279章 晋见魏齐第33章 出城第19章 邂逅第5章 夜行第31章 陷城(二)第213章 赠剑第124章 华阳城第305章 再遇秦军第196章 张禄第150章 陈筮第109章 启封筹粮第80章 司马堂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31章 陷城(二)第114章 老成谋国第353章 圃田之众第225章 建议夜袭第127章 吕氏尚父第128章 阶父第220章 乱中取闲第361章 车行与驿站第140章 粜于启封第3章 祭旗出征第144章 访老第340章 三牲第205章 武卒归营第26章 谋定第91章 美酒美姬第146章 黄人张氏第74章 将相和第128章 阶父第170章 远迎第109章 启封筹粮第47章 龙阳君第182章 争武卒第231章 战后复盘第190章 须贾访计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298章 离华阳第267章 再入郑地第258章 陈筮连衡第108章 故事重温第197章 车右求计第274章 大梁之状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333章 积竹柲第39章 列阵(二)第83章 侠士第63章 商贾第78章 帐议第176章 晋鄙困窘第327章 夜守第136章 宴前第166章 变起肘腋第241章 隐蔽出阵第118章 刺杀现场第246章 使命难达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43章 等待第210章 江湖豪杰第277章 再探启封第225章 建议夜袭第261章 秦箭第353章 圃田之众第266章 吴子之道第194章 追踪第183章 阴险狡诈信陵君第182章 争武卒第145章 曾季第372章 巴姊第34章 又见尸身第176章 晋鄙困窘第362章 管邑初成第332章 薪资六金第50章 防民第343章 祭祀前夜第325章 管邑之众第290章 气候骤变第361章 车行与驿站第36章 定夺第271章 明劝赏罚第30章 陷城第151章 汇合第296章 代王会盟第192章 信陵君门客第215 歃血为誓第282章 疑云第370章 新婚燕尔第250章 盘点情报第375章 利害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