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离华阳

张辄一回大梁,就被魏相魏齐请入府中相见;但信陵君也一起到了,大出魏齐意外。魏齐屏退一切下人,将信陵君和张辄请入大堂相会,详细叙述了魏秦和议的过程和双方主要争执点。最后说,经过一番努力,秦愿让步到“只要”九城就可以与魏和,魏王还价到八城,和议就这么定下来了。

谈到这一议和过程,信陵君和张辄都有一种深深的无奈与无助感。从情理上说,秦深入魏心腹之地,国都城下,堂而皇之地屯兵、设市、做买卖,简直视魏如无物,临走,还要魏赔偿十座城,真真岂有此理!虽然后来以八城成交,也毕竟是魏国既挨了打还要赔钱,心中无比憋屈!但回想起在华阳的日日夜夜,两人又觉得只失去八城换秦军撤退也还勉强说得过去,否则所失可能更多,特别是如果误了农时,所失可能就是明年一整年的收成。

公子府的家老远远地等着,看来已经等了好长时间。见了二人,神秘地说道:“大梁尉至!”

两人先是一惊,又相视一笑,毕竟张辄回国的消息是公开的,已经上了郎中的简册。信陵君问:“见在何处?”

家老道:“已请至暖阁安卧。”

信陵君道:“不必惊动,吾等悄然而往。”

家老叫开后门,三人一闪而逝,从侧门直入前院,径直进入暖阁中。家老报道:“已迎张先生等归。”

两人上前见礼。暖阁内只点着一豆小灯,门边正是暗影处,大梁尉看不清两人的面貌,只听得家老报“张先生”,立即坐起道:“愿张先生速归华阳,布置戍卫,有人欲行不利于公子!先生勿得迟误!”一边说,一边要站起来。信陵君和张辄急忙上前搀扶,道:“大梁尉勿忧,且备言其详!”

听到信陵君的声音,大梁尉惊诧地扭过头去,伸手拉到灯光下,仔细一看,顿时泪流满面,道:“臣老惫,臣老惫!……无事,无事矣!……臣请退!臣请退!”

信陵君和张辄都扶住大梁尉,道:“未闻大梁尉训导,如何便走!”

大梁尉道:“先生所行缜密,臣不能及。……先生得归大梁……甚善,甚善!”

信陵君道:“公子于军中……”

大梁尉打断道:“犬子得侍公子,自当托以生死。得见张先生,于愿已足,……臣请退!臣请退!”

信陵君只得道:“请家老备车。”家老连忙出去吩咐备车。在等待的时候,大梁尉一直在抹眼泪,并未开口说话。信陵君和张辄明白他的心思,心中感动,也没有开口说什么,只在旁边侍候。少时,院内有人声。大梁尉一口吹掉案上的灯,挺然而起,自己走到房门口,口里悄声道:“先生且退!”

两名过来迎接的家臣甚至都没有靠近房门,就把大梁尉扶走了。

在黑暗中,信陵君和张辄也有些激动。大梁尉夺眶而出的眼泪,证明了他的赤诚;而他坚决为信陵君保密的举动,尽管在两人看来没有必要,但也反映出他心中的谨慎!由于大梁尉急匆匆要走,两人甚至不知道他究竟知道了什么,警惕成这个样子!

少时家老进来,执着一只火把,把灯凑过去,点着了,放到几案上,再把火把熄灭。在案边坐下道:“公子既不愿以真面示人,自不可居于后宅,愿暂住暖阁。”

张辄道:“家老所言是也!”

家老于是让人将新的秸草厚厚地铺了一地,又抱来柔软的衾被。众人退去后,两人正要安置,忽然家老跑来道:“龙阳君请见!已接至大堂。”两人无奈地复把衣裳穿好,出了暖阁往大堂而来。

龙阳君没有坐在堂中,而是立于台阶之下。见二人过来,趋前几步,深施一礼,道:“臣京有礼!”

张辄知道这一礼是冲着信陵君来的,赶紧避过一旁。信陵君情知躲不过去,只得上前见礼。

龙阳君看也不看张辄一眼,拉着信陵君上了台阶,在堂前立下,小声道:“王闻公子归,喜不自胜。欲即见之,然名不正,言不顺,恐败公子之计。特命臣相探,以慰王之念!”

一阵感动涌上信陵君心头,他强压住激动的心情,尽量平静地对龙阳君道:“臣感王厚遇,效命疆场,幸得全身,皆王之庇也。兵事蹉跎,臣之罪也!”

龙阳君道:“王言,信陵君孤悬边邑,城薄池浅,然临强敌,逢大阵,坚持不退,国赖以安。功其大也!”

信陵君道:“王之大恩,臣何以报。”

龙阳君道:“王恐公子有言难言于魏相,乃命臣官领公子谕,但有所需,尽言不妨。”

信陵君道:“臣感王恩,无以为效!既已归国,诸事齐备,愿王勿以贱体为念。臣恨不能早见王,面领教谕!但以华阳为念耳。”

龙阳君道:“王言,公子处事皆当,王甚善之。若无他言,臣请退!”

信陵君道:“劳动君侯,于心何忍!”

龙阳君道:“臣承王深恩,效力之不逮,何敢言劳!”两人同下台阶,相互礼辞,家老直送出后门。

龙阳君的到来,时间不长,三言两语,传达了魏王的致意。两人回到暖阁,复解衣而卧。信陵君向张辄转达了他与龙阳君的对话。张辄不敢接言,只是默默地听着。但心中疑惑:为什么魏相和魏王没有一个问信陵君为何要以这种方式回国呢?他本来准备了许多解释的话,竟然一句也没有用上,这反而让他起了疑心。只不过这疑心指向了魏相和魏王,如果不是可以信赖的人,是绝对不可以说出口的——哪怕是信陵君!

信陵君回到自己家里,心中的警惕彻底放下,积攒的困倦迎面扑来,很快就进入梦乡。张辄则将自己的疑虑一遍遍思索,如果对手真的是魏相和魏王,君上要如何应对才能转危为安?大梁尉的态度给了张辄一丝安慰,以大梁尉的眼光,信陵君公子进了大梁,应该就安全了。但张辄仍然不敢松心,毕竟如果什么都不做,信陵君不会自动得到安全的。但从哪里做起呢?

第二天,晋鄙大夫在早会上出示了王谕,宣布信陵君公子归国,华阳大军由自己暂管。信陵君所服之节钺,全都转给了晋鄙。吃过早饭,一百门客出发,到圃田城驶回存放的车乘。一路上的景致,令一众门客唏嘘不已,特别是那座小城:现在全部精壮都被征到军中,城中只有老弱妇孺,四门紧闭,一片寂静。

从圃田回来,已经是日昳时分。九十多乘车,近四百匹马,远非华阳小城所能承载。于是四大车行、华阳城广场,乃至华阳尉府,都堆满了马匹。华阳尉得到消息,从后宅出来,要见信陵君,被告以信陵君正忙于公务,无睱相见,仲岳先生见了华阳尉,转达了魏王的谕旨,宣布梁尉公子被晋鄙将军指令代行后军将,军将府就设在营中,华阳尉府明日腾出,华阳尉就可以不必隅居于后宅了。

居于白氏车行的先生们,在最后时刻把最后一片名册抄完,梁尉公子到车行,清点了所有文牍,确认无误,命原戍卫白氏车行的武卒继续守卫这些已经完工的文牍,直到晋鄙大夫派人接收。

自从信陵君派人从大梁和郑取回药材后,伤营的伤员又有一批好转的,但乃有几名难以救治,其中一人已经死亡,尸体就地掩埋。晋鄙大夫令剩下的伤员仍归各营,准备遣散;医者也归各营,伤营就此解散。

唐氏诸人也被邀请同归大梁,他们的辎车用来装载诸先生的行囊——虽然出来时身无长物,但在华阳城住了一个月,谁能没点行李呢!仲岳先生特别让车行准备了一乘安车,套了一头骟牛,牵进城来,准备第二天给小奴母子乘坐。又找司莽要出梁西驿的驿卒,明天负责保护这母子俩。

跟着须贾大夫到郑国的门客们被召回,随行的牛车装满各种货品。

众门客全都放弃职司,在华阳的最后一顿晚餐被放在城北广场上,集体聚餐;唐氏车夫、梁西驿的驿卒。由于只有三只鼎,六百名先生围成一圈,广场正中三只鼎沸腾着,飘散着粟香。一鼎粥尽,再煮一鼎,这顿饭只吃到月上东天。众门客心情复杂,既感劫后余生之幸,又生离别之愁怅!最后,每位先生还分到一袋糇粮:明天晨起没有热食,但以糇粮为食。

华阳城如此热闹,自然传遍整座军营,于是第二天全军都知道信陵君公子将归国,战事即将结束!

众先生收拾好东西,几乎没有时间睡觉,就响起了聚军的鼓声。吃过刚刚备好的糇粮,一众人等备车启程。

三十乘革车在前面开路,两翼也各安置了三十乘革车,把一众牛车和步卒护在当中。众人并不着急,只缓缓而行。

第198章 袭居华阳第300章 梁西驿卒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33章 出城第154章 博学的家老第365章 执帚第11章 离城第130章 烤肉第28章 降服(二)第71章 吹台第347章 为人所陷第197章 车右求计第319章 请关分例第222章 善后第30章 陷城第136章 宴前第63章 商贾第272章 信用周转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273章 练兵第254章 启封令、尉第54章 卖王第75章 陈留司士第163章 船离启封第364章 戒备第306章 另寻墓穴第366章 宁治第165章 破脸第43章 等待第235章 贵公子第108章 故事重温第130章 烤肉第302章 报丧第376章 二邑之危第36章 定夺第65章 梁氏贾米第250章 盘点情报第368章 五伦之首第242章 扑空第270章 赏罚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243章 伐兵第254章 启封令、尉第363章 韩警第191章 左右为难第277章 再探启封第214章 剑道纵横第107章  一身担之第325章 管邑之众第139章 华阳商事第287章 世事难料第67章 交酒第173章 夜议第70章 蔡泽第8章 管城第232章 逆袭之策第72章 节钺第302章 报丧第17章 奸细第156章 过桥第211章 曾季入伙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295章 示警第281章 夜归华阳第147章 尉氏第225章 建议夜袭第1章 郑安平第26章 谋定第207章 多方叙事第98章 敌乎友乎第32章 陷城(三)第308章 救暴鸢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178章 惊讯第36章 定夺第170章 远迎第355章 拜访长城第3章 祭旗出征第214章 剑道纵横第281章 夜归华阳第126章 佣车第135章 打探第52章 私议第301章 重归故里第96章 只言片语第19章 邂逅第104章 夜访第234章 旦夕评第185章 信陵君何人也第337章 祭礼之问第189章 各方动作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316章 以温易煮枣第232章 逆袭之策第235章 贵公子第3章 祭旗出征第260章 议连衡第257章 议论天下第6章 囿中
第198章 袭居华阳第300章 梁西驿卒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33章 出城第154章 博学的家老第365章 执帚第11章 离城第130章 烤肉第28章 降服(二)第71章 吹台第347章 为人所陷第197章 车右求计第319章 请关分例第222章 善后第30章 陷城第136章 宴前第63章 商贾第272章 信用周转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273章 练兵第254章 启封令、尉第54章 卖王第75章 陈留司士第163章 船离启封第364章 戒备第306章 另寻墓穴第366章 宁治第165章 破脸第43章 等待第235章 贵公子第108章 故事重温第130章 烤肉第302章 报丧第376章 二邑之危第36章 定夺第65章 梁氏贾米第250章 盘点情报第368章 五伦之首第242章 扑空第270章 赏罚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243章 伐兵第254章 启封令、尉第363章 韩警第191章 左右为难第277章 再探启封第214章 剑道纵横第107章  一身担之第325章 管邑之众第139章 华阳商事第287章 世事难料第67章 交酒第173章 夜议第70章 蔡泽第8章 管城第232章 逆袭之策第72章 节钺第302章 报丧第17章 奸细第156章 过桥第211章 曾季入伙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295章 示警第281章 夜归华阳第147章 尉氏第225章 建议夜袭第1章 郑安平第26章 谋定第207章 多方叙事第98章 敌乎友乎第32章 陷城(三)第308章 救暴鸢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178章 惊讯第36章 定夺第170章 远迎第355章 拜访长城第3章 祭旗出征第214章 剑道纵横第281章 夜归华阳第126章 佣车第135章 打探第52章 私议第301章 重归故里第96章 只言片语第19章 邂逅第104章 夜访第234章 旦夕评第185章 信陵君何人也第337章 祭礼之问第189章 各方动作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316章 以温易煮枣第232章 逆袭之策第235章 贵公子第3章 祭旗出征第260章 议连衡第257章 议论天下第6章 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