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次日再战

张辄听说秦军出战者不过万人,遂有乘秦人突击前军阵地的空当,掩袭其后的想法。找来司莽一合计,司莽觉得可行,不过要探明具体细节才能定计。信陵君知道自己及手下门客都不会指挥作战,不敢让司莽离开。靳先生自告奋勇,愿意亲往阵前哨探。在知道靳先生在门客中也以通晓地理,善于布阵著称后,司莽也只得点头。对靳先生叮咛嘱咐了好一番细节,才离开尉府回营。靳先生也不敢怠慢,与张辄等议定后,邀请了几位先生一同前往。

张辄没来由地觉得有些不安,总觉得有什么事要发生。有众门客们匆匆吃过饭,鼓声由远及近,渐渐而来:秦人两次出阵,各营准备作战。

华阳城上的鼓声再次响起,震耳欲聋。一行人匆匆上城,亲营司莽、假左校赞画司胜也赶到城内,而右营过来的,是假右校尉梁尉公子。见梁尉公子进了城,信陵君让他先去拜见大梁尉,梁尉公子辞道:“夫将者,临战忘身,胡以父为!”信陵君也就不再坚持。

三通鼓罢,各军进入出发阵地,作好战斗准备。远处尘土飞扬,想秦人也在向战场进发,但不知现在进展如何。战前的焦灼再次弥漫在众人心中。

就在焦灼的寂静之中,突然传来门卫的喝令声:“不得前进,否则格杀!”显得异常响亮。张辄心里“咯噔”一下,坏了,唐叔可能来运粮了!他赶紧叫道:“且住!且住!”然后急忙对信陵君道:“晨起请唐叔起运粮秣至前军,不意……”

信陵君马上明白了,不等张辄说完,道:“先生可持节自往!”负责保管节符的门客取出一支竹节,交给张辄,张辄急忙下城,直向西门跑去,边跑边喊:“将军令,将军令!车队入城!”声音在寂静中也传出很远。等他跑到西门边,唐叔一行也到了。张辄既不好让他们回去,更不敢让他们现在就去运粮,只得把他们引到广场的一角,安顿好辎车,给他们找个避风处歇息。然后把唐叔带到城上。

在安顿车队的过程中,前方鼓声雷动,喊声阵阵,不知是不是交上手了。信陵君听张辄报告唐叔来了,立即和颜悦色,加以慰劳。张辄复将唐叔引下城来,道:“日间恐难运粮,唐叔可自便。”

唐叔道:“运粮既不可,可往乡里访吕先生。”

张辄想了想,觉得也是个办法,便道:“吾且往将军处请令!”少时回来,手里持着一支节,道:“将军应允,唐叔可持节往乡里,诸营并无阻碍。”

唐叔接过节,辞去。回到广场叫上一行车夫,直出南门而去。

城外各营间军使往来,斥侯奔跑,军情流水般传递,但都以晋鄙为中心。晋鄙也向信陵君派出无数军使送达敌情、我情,自然,所有这些军使都是几名门客接待,不劳信陵君什么事,再把些重要的事,扼要地向他介绍介绍——主要是向司莽等报告。晋鄙没有什么大动作,说明一切尚在掌控之中。

经过第一天的紧张,大家好像都镇定了许多,相随而来的,是感觉到身体的酸痛和疲劳,时不时有门客悄然离开,找地方坐坐、走走,甚至有的干脆回房休息:反正城也不大,如果情况有变,少时就能赶到。

仲岳昨天站了一天,今天醒后就感到浑身不适,但他不敢歇息,稍微活动活动也就跟在信陵君左右以备咨询。郭先生等几人昨天白天站了一天,晚上还出营哨探,已经坚持不住,没有跟着上城。张辄晨起出了趟城,也很疲劳,他悄声问司莽道:“吾等立竟日,体乏难支,想前军亦尔,奈何?”

司莽道:“前军战前均不站立,各坐卧安歇,但闻号令而起耳。”

声音虽小,也为信陵君所闻,便道:“众卿与先生亦当坐卧,但闻号令而起可也。”

司莽道:“饮食之属亦必周之,方得士力之用。”

仲岳先生会意,便道:“战事方起,诸先生务要为君自爱其体,缓急可效死命。城上但备十人咨询,余者尽归,依时轮替,一如有司。就命厨下造饭,依时上城。”把挤在信陵君身后的门客们遣走大半,只留五人,也让他们就在城墙上歇息。他们这时才发现,在城墙上坐卧的不只是他们,还有当值的武卒。昨天因为他们一直在楼上,竟没有注意到。

楼上的人少了,信陵君也有余裕观察一下城楼。城楼视界十分开阔,最顶层用于瞭望,只有胸墙,四面通透;楼上本来安排了两名武卒瞭望,但由于信陵君的缘故,司莽临时撤去了东城楼的瞭望哨,反正有自己在,亲自瞭望就是了。信陵君很有兴致地围着城楼四面走了走,发现整个华阳城竟然尽收眼底,连两处兵营和华阳尉府也不例外:华阳尉要是与家人在庭院嬉戏,大概避不开这些瞭望武卒的眼。他其实还很有趣味地有意望了望后宅,至少大半个后宅都在直视之下,如果绕城观察,一定可以无死角地观察到。后宅现在倒是很安静,没有人出入……

远处的鼓声仍然未听,但信陵君现在竟然充耳不闻,只顾观看四周的景致:左营和右营虽然被北面和南面的城楼遮挡了一部分,但还是可以看到武卒们的身影,他们可能也在原地休息吧。

后军右偏裨所在的陈氏车行就在城下。从城上看去,车行不大,左右有套院,供接待宾客及畜养牛马,院子十几个人四散歇着。门前的旗鼓车虽然高大,但随便扔在一边,极尽委屈之态。

右偏裨一般管民军,而民军通常是依乡里、家族而建,那些由武卒充任的所谓校尉、营司、卒伯,不过是高级传令官,平时与民军素不来往,有事了找乡里的长老交待,由长老去办,统统不用自己费心,也就养成了不管事的习惯。信陵君的后军是由全军精锐临时集合而成,这右偏裨连人也认不全,只命各校、司派人在帐前——现在也就是陈氏车行支应,就是那散坐在庭院里的人。

信陵君似乎现在才发现陈氏车行里的右偏裨,突然想起了什么,但又憋回去了。

鼓声一直持续到日中,还有断续传来的喊声。城上诸人,皆猜不透这半天前线发生了什么;信陵君几次望向司莽等,希望他能解说一二,司莽都微微摇头,表示自己也不清楚。就在众人心情焦灼,又昏昏欲睡之时,毫无征兆地突然就传来一阵阵钟声,夹在鼓声里面十分不和谐。在场诸人一下就清醒,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司莽道:“秦人退矣!”

信陵君道:“何故?”

司莽道:“大夫必有军报!”

果然不久之后,一骑军使来报,秦人立阵半日,见我无懈可击,乃鸣金收兵;前军正严阵以待,以观敌变。

城上听到这则军报,立时发出一阵欢呼,仿佛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当时就有几位门客下城,向城里的人报讯。

信陵君没有动,因为他听到军使的军报中有“以观敌变”,他作为全军主帅,必须在敌彻底没有变了之后,才能解除警戒。他不动,在他身后的三司、二先生也者不好动,只得陪着他,直到中军也传来钟声,各营解散归营;华阳城上也鸣响金声。不久,晋鄙的另一个军使到达,报道:“秦人悉已归营,大夫已尽遣斥侯哨探,士卒归营。”

待军使离开,信陵君脸上露出笑容,道:“秦人疲罢,必甚于吾,今出阵而不攻,盖养士力也。必无他变。”

司莽道:“秦人既以日中归营,今日必不再至。归营是也。”

信陵君道:“昨日无备,尽日无食;今日有备,然将食于府中矣。”众人一笑。

张辄想乘战争空闲,将粮车运往前军,但唐叔一行已经被派往城外找吕氏三人去了,无人应承。他抽空去问司莽,司莽道:“可遣以民军运之。”张辄知道民军调遣十分不便,上下手续烦杂,往往要拖上好几个时辰才有动静,这时估计唐叔也该回来了。——如果请门客们运送?好像有些小题大作:尊贵的门客亲自送粮秣,以前军目前的表现好像还当不起。

还是等唐叔回来再说吧。张辄这么想着,跟着信陵君回到府内。

府中煮粟正熟,香气四溢,众多门客皆集于庭中,脸上洋溢着欢乐。信陵君若有所感,道:“敢请须贾大夫父子同餐!”仲岳先生应承一声,转身走了。梁尉公子辞道:“臣无状,愿以阵隙,往探家父,少时即归。”

信陵君道:“可请大梁尉同餐。”

梁尉公子道:“君上命,不敢辞,惟父有疾,恐难于行!”

信陵君道:“若是,请公子为孤拜上大梁尉,军情之事,早晚请教!”

梁尉公子道:“恨不能为君上驱驰!”两人相辞而去。司莽和司胜也随后辞去。信陵君知道他们有许多营务要办,也不多挽留他们吃饭。

第290章 气候骤变第246章 使命难达第131章 麻太公第212章 欲访曾季第349章 问俗管邑第51章 弃民第296章 代王会盟第272章 信用周转第242章 扑空第63章 商贾第154章 博学的家老第72章 节钺第228章 战临第323章 访夷门卫第243章 伐兵第296章 代王会盟第48章 真心第14章 定计第292章 书名第269章 再访须贾第256章 曾季截道第157章 交粮第358章 夜聚第57章 梁尉公子第338章 祭坛第267章 再入郑地第214章 剑道纵横第9章 有刺客第124章 华阳城第190章 须贾访计第292章 书名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357章 管祭第97章 月下清谈第36章 定夺第338章 祭坛第22章 侠客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268章 秦人攻战第300章 梁西驿卒第11章 离城第292章 书名第133章 吕太公第80章 司马堂第332章 薪资六金第102章 酒酬之间第6章 囿中第279章 晋见魏齐第263章 密议第44章 入城第161章 启封米铺第85章 军市第45章 回朝第240章 盖聂第243章 伐兵第137章 军市第309章 启封再会第93章 故地重游第108章 故事重温第337章 祭礼之问第161章 启封米铺第27章 降服第124章 华阳城第29章 降服(三)第224章 司莽授机第7章 圃田第218章 谋袭启封第236章 后军议事第190章 须贾访计第164章 失散第3章 祭旗出征第46章 入国第358章 夜聚第102章 酒酬之间第314章 芒卯谏连衡第288章 顽皮的曾季第163章 船离启封第347章 为人所陷第267章 再入郑地第224章 司莽授机第130章 烤肉第86章 尉府第239章 伯阶外室第192章 信陵君门客第341章 中官亲至第199章 归华阳第59章 拜将第311章 战耶和耶第129章 草舍第136章 宴前第132章 晋见第28章 降服(二)第157章 交粮第71章 吹台第323章 访夷门卫第354章 复建车行第280章 京中贵人第33章 出城第284章 巴氏车行
第290章 气候骤变第246章 使命难达第131章 麻太公第212章 欲访曾季第349章 问俗管邑第51章 弃民第296章 代王会盟第272章 信用周转第242章 扑空第63章 商贾第154章 博学的家老第72章 节钺第228章 战临第323章 访夷门卫第243章 伐兵第296章 代王会盟第48章 真心第14章 定计第292章 书名第269章 再访须贾第256章 曾季截道第157章 交粮第358章 夜聚第57章 梁尉公子第338章 祭坛第267章 再入郑地第214章 剑道纵横第9章 有刺客第124章 华阳城第190章 须贾访计第292章 书名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357章 管祭第97章 月下清谈第36章 定夺第338章 祭坛第22章 侠客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268章 秦人攻战第300章 梁西驿卒第11章 离城第292章 书名第133章 吕太公第80章 司马堂第332章 薪资六金第102章 酒酬之间第6章 囿中第279章 晋见魏齐第263章 密议第44章 入城第161章 启封米铺第85章 军市第45章 回朝第240章 盖聂第243章 伐兵第137章 军市第309章 启封再会第93章 故地重游第108章 故事重温第337章 祭礼之问第161章 启封米铺第27章 降服第124章 华阳城第29章 降服(三)第224章 司莽授机第7章 圃田第218章 谋袭启封第236章 后军议事第190章 须贾访计第164章 失散第3章 祭旗出征第46章 入国第358章 夜聚第102章 酒酬之间第314章 芒卯谏连衡第288章 顽皮的曾季第163章 船离启封第347章 为人所陷第267章 再入郑地第224章 司莽授机第130章 烤肉第86章 尉府第239章 伯阶外室第192章 信陵君门客第341章 中官亲至第199章 归华阳第59章 拜将第311章 战耶和耶第129章 草舍第136章 宴前第132章 晋见第28章 降服(二)第157章 交粮第71章 吹台第323章 访夷门卫第354章 复建车行第280章 京中贵人第33章 出城第284章 巴氏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