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大梁门卫司莽

张辄闻言,眼前一亮,道:“君上明断。大梁门卫职虽低而权重,正其任也。惟其在大梁,不在营中。”

信陵君道:“大梁门卫属中军左偏,一校五营,大王发其二营,芒将军、晋大夫均以卫中枢。本邑中镇防者三卒,盖其什伍长也,各有长、伯,营司莽为督。今若调一卒运粮草,而以司莽为督,名正言顺,谅无他辞。”

张辄道:“如此,愿君上命之。”

信陵君道:“司莽,大梁门卫之属,我亦当敬之,何命之有。当以礼请之。”

张辄道:“如此,臣即派人往请。”

信陵君道:“不急,饷食请来共餐可也。何人司雍?”

张辄道:“越庖是也。”

信陵君道:“昔庖丁为先惠王解牛,而进乎道矣。越庖盖其匹也。”

张辄道:“惜其解牛之刀,入无用之地也。”

信陵君道:“何谓无用?宝剑藏于匣,一出而天下惊,正其用也。越庖是也。”

张辄道:“君上所言是也。”

信陵君道:“目下剑仍藏于匣可也。请越庖备肉羹,司莽就请仲岳先生亲自上门。”

张辄道:“司莽之与君上,君臣也,将帅也;何礼之如此?”

信陵君道:“君臣、将帅,此其分也。司莽,士也。今非以臣将使之,将以国士待之。”

张辄道:“君上胸怀,臣不及也。臣即请仲岳先生持节相邀。”

信陵君道:“持雉可也。”

张辄道:“营中何有雉?”

信陵君道:“且借于城主可也。……不过挚之以为礼耳!”

张辄出来,命人在城中找到了只鸡,送到仲岳先生的院中,请仲岳先生邀请司莽饷时到城主府就食。派军使至废城命晋鄙发辎车到小城领粮;首批五十乘,务必于饷食后发出,隅中到达。日中后再发辎车五十乘。信陵君则在处理完事务后,到后院立了个射侯,脱去上衣,带上扳指和箭套,开始每日的早课。一些闲下来的门客簇拥在周围观射,叫好声不绝。

待到百箭早课射罢,信陵君将弓箭交与左右门客,让有兴趣的人也射射过把瘾,自己则在一边把上衣穿上。前面飘来的肉香,熏得门客们的兴致越来越浓,气氛越来越热烈。有大胆的门客问道:“今日肉食何谓也?”信陵君答道:“大梁门卫司莽,勤于军事,胆大心细,理应飨之。请诸先生相陪,幸勿辞!”门客们都道:“君上有命,焉敢辞!”

正射之间,时近食时,被分派到各营的门客陆续返回就食。一进院就闻到肉香,随即看到阶下大鼎正烹着肉,情绪立刻被调动上来。他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或闲谈,或议论;表情或轻松,或严肃。又过了会儿,跟到后院的门客或从侧门出来,立于阶下。正在交谈的门客知道信陵君已经完成了早课,早餐时间到了,立即停止了交谈,各自归位站立,院中安静下来。少时,信陵君出现在阶前,对着众门客礼敬道:“诸君辛劳!今日,无忌且备薄食,欲飨大梁门卫司莽。愿诸君相陪,可乎?”

众门客齐道:“喏!”随后,前排的一些门客到廊下抱来坐席,一一铺好,门客们按序就座。座尚未毕,门外传来脚步声,一个洪亮的声音叫道:“臣大梁门卫司莽,谨奉岳子仲命,晋见信陵君。”

信陵君望了已经到达的仲岳先生一眼,小声道:“挚雉否?”

仲岳先生亦小声道:“全套礼仪,不曾稍减。司莽不敢以士礼相见,君上回以士礼可也。”

信陵君会意,走到萧墙前,也高声道:“吾子有辱,请吾子之就家,无忌将走见。”

门外迟疑了片刻,道:“莽不足以辱命,请终赐见。”

信陵君道:“无忌不敢为仪,固请吾子之就家也,无忌将走见。”

门外随即答道:“某不敢为仪,固以请。”

信陵君道:“无忌固辞,不得命,敢不敬从!”

就在两人对答之际,张辄和仲岳已经来到门边,待信陵君说完“敢不敬从”后,即打开府右门,信陵君迎出门来,深施一礼。司莽一身戎装,只得以军礼相回。张辄和仲岳又把左门打开,信陵君躬身请司莽入左门,司莽连称不敢,道:“君上呼臣,臣不敢不至,焉敢为宾!”只跟着信陵君入了右门,在萧墙之外,先与张辄、仲岳二人相见。待门关闭后,四人依序转过萧墙,院中诸门客一齐直起身行礼。

司莽避过一旁,局促不安道:“君上呼臣,却以士礼相见,臣不敢当。”

信陵君道:“今日非有事呼营司,盖欲交结于君子莽也。愿君勿辞。请宽戎装高坐。”

司莽道:“臣出生草茅,焉敢辱君上之礼。请辞。”

信陵君道:“同朝为臣,正当以士大夫礼相见。请勿辞!”

仲岳道:“君上固请,愿吾子勿辞。”

司莽只得道:“莽固辞不许,请从命!”倚好戈,解下皮甲,俱放在萧墙之下。重新以士礼与信陵君及从门客相见。

信陵君引着司莽上堂,司莽定不肯升阶。信陵君再三邀请,又命张辄、仲岳一起升阶,司莽才跟在信陵君身后上了台阶。复见宴席摆在堂内,司莽固辞道:“臣德薄职微,断不敢与君上抗礼。”信陵君邀之再三而不从,只得命道:“移席至阶前!”四人一齐动手,把宴席从堂内搬到堂外,信陵君与司莽对面坐下,张辄和仲岳下阶取食。司莽声带哽咽道:“臣何德,君上厚待如此!”

信陵君道:“孤在营中,诸事和谐,曾无滞碍,司之功也。军入城中而民不扰,四门清静,军民不犯,司之德也。”

司莽道:“此臣之职司也,又何多也!”

信陵君道:“勤于王事,忠也;处事而定,能也;有功不居,义也;军民和谐,仁也;不越其位,礼也。司有此五德,孤以是敬之。非以职司爵位耳,但敬其德也。”

司莽道:“如君之言,臣何以堪,敢不尽心沥胆,继之以死!”

第257章 议论天下第97章 月下清谈第51章 弃民第263章 密议第206章 洗尘第35章 计议第61章 席议第347章 为人所陷第211章 曾季入伙第183章 阴险狡诈信陵君第177章 点军第156章 过桥第264章 击公子以动魏王第355章 拜访长城第316章 以温易煮枣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273章 练兵第12章 张辄第344章 神迹第331章 筑舍于管第373章 风闻兵兴第225章 建议夜袭第265章 郑安平访郑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22章 侠客第250章 盘点情报第106章 破家为国第238章 议兵第324章 垂手执政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303章 韩袭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150章 陈筮第219章 夜袭第47章 龙阳君第353章 圃田之众第35章 计议第107章  一身担之第204章 赚华阳尉第4章 信陵君第187章 老谋深算第281章 夜归华阳第353章 圃田之众第163章 船离启封第285章 见陈公第299章 城外遇袭第1章 郑安平第358章 夜聚第293章 韩援第157章 交粮第92章 整军第73章 樽俎折冲第113章 计粮第59章 拜将第209章 乘其隙第175章 车氏之奇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364章 戒备第1章 郑安平第197章 车右求计第95章 郭子仲谨第50章 防民第365章 执帚第51章 弃民第250章 盘点情报第29章 降服(三)第146章 黄人张氏第176章 晋鄙困窘第102章 酒酬之间第154章 博学的家老第47章 龙阳君第116章 大夫何行第319章 请关分例第44章 入城第332章 薪资六金第234章 旦夕评第35章 计议第345章 除夕第138章 席次第240章 盖聂第298章 离华阳第156章 过桥第120章 侠士第356章 访圃田第63章 商贾第231章 战后复盘第132章 晋见第148章 尉氏家老第304章 庙堂大事第318章 退兵第309章 启封再会第351章 废城工地第337章 祭礼之问第293章 韩援第317章 与温以和第139章 华阳商事第116章 大夫何行第11章 离城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345章 除夕
第257章 议论天下第97章 月下清谈第51章 弃民第263章 密议第206章 洗尘第35章 计议第61章 席议第347章 为人所陷第211章 曾季入伙第183章 阴险狡诈信陵君第177章 点军第156章 过桥第264章 击公子以动魏王第355章 拜访长城第316章 以温易煮枣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273章 练兵第12章 张辄第344章 神迹第331章 筑舍于管第373章 风闻兵兴第225章 建议夜袭第265章 郑安平访郑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22章 侠客第250章 盘点情报第106章 破家为国第238章 议兵第324章 垂手执政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303章 韩袭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150章 陈筮第219章 夜袭第47章 龙阳君第353章 圃田之众第35章 计议第107章  一身担之第204章 赚华阳尉第4章 信陵君第187章 老谋深算第281章 夜归华阳第353章 圃田之众第163章 船离启封第285章 见陈公第299章 城外遇袭第1章 郑安平第358章 夜聚第293章 韩援第157章 交粮第92章 整军第73章 樽俎折冲第113章 计粮第59章 拜将第209章 乘其隙第175章 车氏之奇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364章 戒备第1章 郑安平第197章 车右求计第95章 郭子仲谨第50章 防民第365章 执帚第51章 弃民第250章 盘点情报第29章 降服(三)第146章 黄人张氏第176章 晋鄙困窘第102章 酒酬之间第154章 博学的家老第47章 龙阳君第116章 大夫何行第319章 请关分例第44章 入城第332章 薪资六金第234章 旦夕评第35章 计议第345章 除夕第138章 席次第240章 盖聂第298章 离华阳第156章 过桥第120章 侠士第356章 访圃田第63章 商贾第231章 战后复盘第132章 晋见第148章 尉氏家老第304章 庙堂大事第318章 退兵第309章 启封再会第351章 废城工地第337章 祭礼之问第293章 韩援第317章 与温以和第139章 华阳商事第116章 大夫何行第11章 离城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345章 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