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魏策一(2)

“我听说越王勾践,靠着三千残兵败将,终于在干遂俘虏了夫差;武王用三千士兵,三百辆皮制战车,终于在牧野杀死了纣王。难道他们的士兵多吗?实在是因为他们能振作自己的威力,充分发挥其能力啊!现在我听说大王的兵力,勇武刚毅的有二十余万,青布裹头的三千万,敢死队的二十万,做杂务的十万,还有六百辆战车,五千匹战马。这可比越王勾践和武王的兵力强多了!如今却因为谗臣的歪门邪说,竟想去事奉秦王,甘愿做臣子。要知道,事奉秦国就必须得割让土地,送上人质,因此军队还没动用,国家的元气已经亏损了。群臣之中凡是主张事奉秦国的人,都是奸臣,绝不是忠臣。作为人臣的怂恿君主宰割土地去巴结别人,苟取一天的好处却不顾及国家的祸患,破坏国家的利益满足个人,在国外仰仗强秦威势,在国内胁迫自己的君主,要求割让土地,希望大王慎重考虑这件事。

“《周书》上说:‘事物萌芽时如不及早斩断,等到长大了就无可奈何;细微时如不及早铲除,将来长大了就得用斧头砍。事先不当即立断,事后必有大祸,那将怎么办呢?’如果大王真能采纳我的意见,六国合纵联盟,齐心合力,就一定不会遭受强秦的侵犯。所以敝国赵王派我来进献愚计,呈上盟约的诚意,听凭大王号令。”魏王说:“我没有什么才能,以前从未听过这样高明的见解。如今您用赵王的诏令来教导我,我愿意率领全国民众听从您的指挥。”

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

[原文]

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①曰:“魏地方不至千里,卒不过三十万人。地四平,诸侯四通,条达辐凑,无有名山大川之阻。从郑至梁,不过百里;从陈至梁,二百余里。马驰人趋,不待倦而至梁。南与②楚境,西与韩境,北与赵境,东与齐境,卒戍四方。守亭障者参列。粟粮漕庾,不下十万。魏之地势,故战场也。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则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且夫诸侯之为从者,以安社稷、尊主、强兵、显名也。合从者一天下,约为兄弟,刑白马以盟于洹水之上,以相坚也。夫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苏秦之余谋③,其不可成亦明矣。大王不事秦,秦下兵攻河外,拔卷、衍、燕、酸枣,劫卫取晋阳,则赵不南。赵不南则魏不北,魏不北则从道绝,从道绝则大王之国欲求无危不可得也。秦挟韩而攻魏,韩劫于秦,不敢不听。秦、韩为一国,魏之亡可立须④也,此臣之所以为大王患也。为大王计,莫如事秦,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注释]

①魏王:即魏襄王。②与:接壤。③苏秦之余谋:苏秦此时已经被处死,故称“余谋”。④立须:马上就可以等到。

[译文]

张仪替秦国推行连横策略,前去游说魏襄王说:“魏国的疆域方圆不到一千里,士兵不超过三十万人。国家四周地势平坦,和四方的诸侯往来便利,就如同车轮辐条都集聚在车轴上一样,边境也没有高山大川的阻塞。从郑国到魏国,路程不超过一百里;从陈国到魏国,也只有二百余里。马奔跑人跟随在后面,不等疲倦就到了魏国。魏国南边与楚国接壤,西边和韩国接壤,北边和赵国接壤,东边和齐国接壤,魏国士兵守卫四方国境。守境的小亭和屏障多得都连接成排。运粮的河道和储米的粮仓,也不少于十万。魏国的地理位置,本来就是适合作战。假如魏国向南与楚国交好,却不与齐国交好,那么齐国就会前来攻打你们东边的边境;向东与齐国交好,却不与赵国交好,赵国就会从北面来攻打你们北边的边境;如果不与韩国交好,那么韩国就会攻打你们西边的边境;如果不与楚国交好,那么楚国就会攻打你们南边的边境。这就是我所说的分崩离析的地势。”

“并且诸侯之所以建立合纵联盟,是为了国家的安定,君主能够受到尊重,兵力可以得到增强,名声能够远扬。合纵者想要诸侯之间联盟,诸侯之间成为兄弟邦交,在洹水之上杀白马歃血结盟,这样可以使彼此之间的关系更为巩固。但是即使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相互之间还会因为钱财发生争端,想要倚仗诡诈伪善、反复无常的苏秦留下的计谋,合纵不会成功的,这已经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了。如果大王您不与秦国交好,秦国就会发兵攻打河外地区,一旦攻下了卷、衍、燕、酸枣之地,挟持卫国攻打晋阳,那么赵国就不能向南攻打了;如果赵国不能向南攻打,那么魏国就无法向北攻打,这样合纵之事就没办法成功了;一旦合纵失败了,大王您的国家要想安定就很困难了。秦国挟持韩国讨伐魏国,韩国被秦国所控制,不敢不听从秦国的调遣。秦国和韩国结盟之后,魏国很快就会灭亡了,这就是我替大王您忧虑的原因所在。我为大王您考虑,不如事奉秦国,没有比这更好的计谋了;如果您事奉秦国,那么楚国和韩国必然不敢冒犯您;只要消除了楚国和韩国这两个祸患,大王您就高枕无忧了,国家必然没有危险了。

[原文]

“且夫秦之所欲弱莫如楚,而能弱楚者莫若魏。楚虽有富大之名,其实空虚;其卒虽众,多然而轻走①,易北②,不敢坚战。魏之兵南面而伐,胜楚必矣。夫亏楚而益魏,攻楚而适秦③,嫁祸安国,此善事也。大王不听臣,秦甲出而东④,虽欲事秦而不可得也。

“且夫从人多奋辞⑤而寡可信,说一诸侯之王,出而乘其车;约一国而反,而成封侯之基。是故天下之游士,莫不日夜扼腕、瞋目⑥、切齿以言从之便,以说人主。人主览其辞,牵其说,恶得无眩哉⑦?臣闻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⑧,故愿大王之熟计之也。”魏王曰:“寡人蠢愚,前计失之。请称东藩,筑帝宫,受冠带,祠春秋,效河外⑨。”

[注释]

①走:逃。②北:败。③适:归,附。④甲:兵。⑤奋辞:说大话,夸夸其谈。⑥瞋(chēn)目:发怒或激愤时睁大眼睛。⑦恶:何,怎么。⑧铄(shuò):熔化金属。⑨效:献。

[译文]

“况且秦国打算削弱的国家,首当其冲的就是楚国,而能够削弱楚国的国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魏国。楚国虽然拥有强大的名声,但实际上却很亏空;楚国的士卒虽然众多,但是临阵脱逃的也多,容易打败仗,所以不敢打硬仗。魏国的军队向南征伐,一定能战胜楚国,使楚国亏损而让魏国获益,攻打楚国而取悦秦国,转嫁祸患安定国家,这是一件好事。大王假如不听从我的意见,秦国出兵向东攻打,即使想要事奉秦国也难了。

“主张合纵策略的人,大多都是夸夸其谈,不值得信赖,对一个诸侯王进行游说,出来就乘坐这个大王赏赐的车子,联合了一个诸侯国返回之后,成功了就为封侯奠定了基础。这就是诸侯的说客,往往是夜不能寐地游走各处,睁大眼睛,咬牙切齿,慷慨激昂地散播合纵的好处,取悦国君。国君听了他们的花言巧语,往往会被他们的空洞的言辞所打动,不被他们迷惑也难呢!我曾听说羽毛积攒多了也能够沉船,很轻的东西聚在一起,也能把车轴压折了,众口一词也能把金属熔化。所以我希望大王您慎重考虑一下!”魏王说:“我真是愚钝啊,以前的谋略都错了。我愿意事奉秦国,甘愿做秦国东边的臣国,为秦王修筑帝王行宫,接纳秦国的衣冠制度,在春季和秋季向秦国进贡祭祀之物,献出河外的土地。”

齐魏约而伐楚

[原文]

齐、魏约而伐楚,魏以董庆为质于齐①。楚攻齐,大败之,而魏弗救②。田婴怒③,将杀董庆。旰夷为董庆谓田婴曰④:“楚攻齐,大败之,而不敢深入者,以魏为将内之于齐而击其后⑤。今杀董庆,是示楚无魏也。魏怒合于楚,齐必危矣。不如贵董庆以善魏,而疑之于楚也。

[注释]

①董庆:魏国人。②楚攻齐,大败之:当指《齐策一》“楚威王战胜于徐州”一战。③田婴:齐国相国,齐威王少子,孟尝君之父。④旰(gàn干)夷:魏国人。⑤内之于齐:使楚军深入到齐军腹地。

[译文]

齐、魏两国约定共同讨伐楚国,魏国把董庆送到齐国作人质。楚国攻打齐国,大败了齐国,而魏国却不来救援。田婴为此很是愤怒,打算杀了董庆。旰夷为救董庆,前去对田婴说:“楚国攻打齐国,齐国败了,而楚国不敢深入,原因是认为魏国打算引诱楚军深入到齐军腹地,然后从楚军的后面攻击。如今要杀死董庆,是向楚国表示齐国没有魏国的联合了。魏国一旦恼怒而去和楚国联合,齐国就更加危险了,不如提高董庆的地位,这样一来,就会讨好魏国,而又迷惑了楚国。”

苏秦拘于魏

[原文]

苏秦拘于魏,欲走而之韩,魏氏闭关而不通。齐使苏厉为之谓魏王曰①:“齐请以宋地封泾阳君而秦不受也②。夫秦非不利,有齐而得宋地也,然其所以不受者,不信齐王与苏秦也③。今秦见齐魏之不合也,如此其甚也,则齐必不欺秦,而秦信齐矣。齐秦合而泾阳君有宋地,则非魏之利也。故王不如复东苏秦④,秦必疑齐而不听也。夫齐秦不合,天下无忧,伐齐成,则地广矣。”

[注释]

①苏厉:苏秦之弟。②泾阳君:秦王之弟,名悝。③齐王:齐闵王。④东苏秦:使苏秦东归齐国。

[译文]

苏秦被魏国扣留了,打算逃往韩国,魏国封锁了边塞不许通行。齐国派苏厉前去替苏秦说情,对魏王说:“齐国打算把宋国故地封给泾阳君,可是秦国不要。秦国并不是不贪利,这样既可得到齐国的帮助,又能得到宋地。他们不要土地的原因是不相信齐王和苏秦。现在秦国看到齐、魏之前结怨,竟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往后齐国一定不敢再欺骗秦国了,而秦国也会信任齐国了。一旦齐秦联合起来,泾阳君又得到宋地,那里可没有魏国什么好处了。因此大王不如让苏秦再回到齐国去,秦国必定对齐国心存怀疑,不信任它了。只要齐、秦两国不能联合,天下的局势就不会瞬息万变,魏国若是讨伐齐国成功,那么地盘就可以扩大了。”

陈轸为秦使于齐

[原文]

陈轸为秦使于齐①,过魏,求见犀首②。犀首谢陈轸。陈轸曰:“轸之所以来者,事也。公不见轸,轸且行,不得待异日矣。”犀首乃见之。陈轸曰:“公恶事乎?何为饮食而无事③?”犀首曰:“衍不肖,不能得事焉,何敢恶事?”陈轸曰:“请移天下之事于公。”犀首曰:“奈何?”陈轸曰:“魏王使李从以车百乘使于楚④,公可以居其中而疑之。公谓魏王曰:‘臣与燕、赵故矣,数令人召臣也,曰无事必来。今臣无事,请谒而往。无久,旬五之期。’王必无辞以止公。公得行,因自言于廷曰:‘臣急使燕、赵,急约车为行具。’”犀首曰:“诺。”谒魏王,王许之,即明言使燕、赵。

诸侯客⑤闻之,皆使人告其王曰:“李从以车百乘使楚,犀首又以车三十乘使燕、赵。”齐王⑥闻之,恐后天下得魏⑦,以事属⑧犀首,犀首受齐事。魏王止其行使⑨。燕、赵闻之,亦以事属犀首。楚王闻之⑩,曰:“李从约寡人,今燕、齐、赵皆以事因犀首,犀首必欲寡人,寡人欲之。”乃倍李从,而以事因犀首。魏王曰:“所以不使犀首者,以为不可。令四国属以事,寡人亦以事因焉。”犀首遂主天下之事,复相位。

[注释]

①陈轸:楚国人,善于辞令,先后在秦国和楚国做官。②犀首:即公孙衍。③事:指政事。④魏王:指魏惠王。李从:即田需,后为魏国相国。⑤诸侯客:指客居在魏国的各诸侯国的人。⑥齐王:当为齐威王。⑦恐后天下得魏:唯恐结交魏国后于其他诸侯。⑧属:委托,交付。⑨行使:去出使。一说,行使即行李,使者。⑩楚王:当为楚怀王。因:随顺,此指委托,交付。

[译文]

陈轸替秦国出使到齐国去,途径魏国,于是前去拜见公孙衍。公孙衍没有接见陈轸。陈轸说:“我之所以来的原因,是因为有事情禀告。公不接见我,我就要走了,不能再等下去了。”公孙衍这才会见了他。陈轸说:“您讨厌政事吗?为何只是吃吃喝喝而没有政事做呢?”公孙衍说:“衍没有能力,没有政事可做,怎么敢厌恶政事呢?”陈轸说:“请允许我把天下的政事移交给您。”公孙衍说;“怎么办呢?”陈轸说:“魏王派李从率百辆车到楚国出使,您可以坐在其中的车上让魏王产生疑惑。公对魏王说:‘我与燕国国君、赵国国君关系很好,他们屡次派人邀请我,说没事时一定要来。现在我没事,请允许我前去拜见他们。不会去很久,也就是十天、五天。’魏王一定没有话来阻止您。您能够出行了,就在朝廷上自己说:‘我有急事出使燕、赵两国,急需准备车辆整治行装。’”公孙衍说:“好吧。”就去拜见了魏王,魏王答应了他,立即明确声明要出使燕、赵两国。

各诸侯国客居在魏国的人,听说了这件事,都派人告诉他们的国君说:“李从率百辆车出使楚国,公孙衍又率三十辆车出使燕、赵两国。”齐王听说后,唯恐别的诸侯都先于自己结交魏国,就把齐国的政事委托给公孙衍,公孙衍于是接受了齐国的政事。魏王停止了公孙衍去出使的任务。燕、赵两国听说此事后,也把政事交给了公孙衍。楚王听说后,说:“李从同我订了约,现在燕、齐、赵三国都把政事交给了公孙衍,公孙衍一定想替我做事,我也想任用他。”于是背弃了李从,而把政事交给了公孙衍。魏王说:“我之所以不使用公孙衍的原因,是认为他不能胜任政事。如今四个国家都把政事交给他,我也把政事交给他吧。”公孙衍于是掌管天下诸侯的政事,又得到了魏国相国的官位。

张仪恶陈轸于魏王

[原文]

张仪恶陈轸于魏王曰:“轸善事楚,为求壤地也,甚力①。”左华谓陈轸曰:“仪善于魏王,魏王甚爱之。公虽百说之,犹不听也。公不如以仪之言为资②,而反于楚王③。”陈轸曰:“善。”因使人先言于楚王。

[注释]

①甚力:很卖力。②资:凭借。③反:此处犹言报告,反映。

[译文]

张仪在魏王面前诽谤陈轸说:“陈轸尽心尽力事奉楚国,为楚国获得了很多土地,很卖力。”左华对陈轸说:“张仪同魏王关系密切,魏王特别喜欢他。您即使百般解释这件事,魏王还是不会听从的。您不妨把张仪的话作为凭借,报告给楚王。”陈轸说:“太好了。”于是派人先向楚王说了这些话。

张仪欲穷陈轸

[原文]

张仪欲穷陈轸①,令魏王召而相之,来将圄之②。将行,其子陈应止其公之行③,曰:“物之湛者④,不可不察也。郑强出秦曰⑤,应为知。夫魏欲绝楚、齐,必重迎公。郢中不善公者,欲公之去也,必劝王多公之车。公至宋,道称疾而毋行,使人谓齐曰:‘魏之所以迎我者,欲以绝齐、楚也。’”齐王曰:“子果无之魏而见寡人也,请封子。”因以鲁侯之车迎之。

[注释]

①穷:阻塞不通,此处犹言使人处于困境。②圄:囚禁。③陈应:陈轸之子,名应。公:父亲。④物之湛:事情谋划得很深。⑤郑强出秦曰:郑强离开秦国说的话。

[译文]

第4章 西周策(1)第24章 齐策一(3)第94章 宋、卫策(1)第61章 赵策三(7)第86章 燕策一(3)第5章 西周策(2)第82章 韩策三(2)第62章 赵策三(8)第17章 秦策三(1)第66章 魏策二(1)第42章 楚策三(1)第29章 齐策四(2)第2章 东周策(2)第52章 赵策二(2)第77章 韩策一(3)第81章 韩策三(1)第64章 魏策一(2)第79章 韩策二(2)第68章 魏策二(3)第86章 燕策一(3)第35章 齐策六(3)第89章 燕策二(2)第81章 韩策三(1)第38章 楚策一(3)第13章 秦策二(2)第35章 齐策六(3)第84章 燕策一(1)第40章 楚策二(1)第26章 齐策三(1)第95章 宋、卫策(2)第18章 秦策三(2)第43章 楚策三(2)第12章 秦策二(1)第49章 赵策一(3)第63章 魏策一(1)第77章 韩策一(3)第47章 赵策一(1)第48章 赵策一(2)第47章 赵策一(1)第10章 秦策(5)第85章 燕策一(2)第27章 齐策三(2)第49章 赵策一(3)第69章 魏策三(1)第95章 宋、卫策(2)第49章 赵策一(3)第58章 赵策三(4)第38章 楚策一(3)第61章 赵策三(7)第36章 楚策一(1)第64章 魏策一(2)第81章 韩策三(1)第31章 齐策五(1)第51章 赵策二(1)第13章 秦策二(2)第52章 赵策二(2)第76章 韩策一(2)第71章 魏策三(3)第64章 魏策一(2)第29章 齐策四(2)第27章 齐策三(2)第65章 魏策一(3)第84章 燕策一(1)第17章 秦策三(1)第52章 赵策二(2)第90章 燕策二(3)第94章 宋、卫策(1)第63章 魏策一(1)第26章 齐策三(1)第52章 赵策二(2)第33章 齐策六(1)第83章 韩策三(3)第84章 燕策一(1)第10章 秦策(5)第91章 燕策三(1)第17章 秦策三(1)第25章 齐策二第82章 韩策三(2)第82章 韩策三(2)第91章 燕策三(1)第62章 赵策三(8)第78章 韩策二(1)第49章 赵策一(3)第47章 赵策一(1)第53章 赵策二(3)第48章 赵策一(2)第93章 燕策三(3)第52章 赵策二(2)第60章 赵策三(6)第17章 秦策三(1)第92章 燕策三(2)第56章 赵策三(2)第79章 韩策二(2)第93章 燕策三(3)第56章 赵策三(2)第39章 楚策一(4)第20章 秦策四(2)第7章 秦策(2)第68章 魏策二(3)
第4章 西周策(1)第24章 齐策一(3)第94章 宋、卫策(1)第61章 赵策三(7)第86章 燕策一(3)第5章 西周策(2)第82章 韩策三(2)第62章 赵策三(8)第17章 秦策三(1)第66章 魏策二(1)第42章 楚策三(1)第29章 齐策四(2)第2章 东周策(2)第52章 赵策二(2)第77章 韩策一(3)第81章 韩策三(1)第64章 魏策一(2)第79章 韩策二(2)第68章 魏策二(3)第86章 燕策一(3)第35章 齐策六(3)第89章 燕策二(2)第81章 韩策三(1)第38章 楚策一(3)第13章 秦策二(2)第35章 齐策六(3)第84章 燕策一(1)第40章 楚策二(1)第26章 齐策三(1)第95章 宋、卫策(2)第18章 秦策三(2)第43章 楚策三(2)第12章 秦策二(1)第49章 赵策一(3)第63章 魏策一(1)第77章 韩策一(3)第47章 赵策一(1)第48章 赵策一(2)第47章 赵策一(1)第10章 秦策(5)第85章 燕策一(2)第27章 齐策三(2)第49章 赵策一(3)第69章 魏策三(1)第95章 宋、卫策(2)第49章 赵策一(3)第58章 赵策三(4)第38章 楚策一(3)第61章 赵策三(7)第36章 楚策一(1)第64章 魏策一(2)第81章 韩策三(1)第31章 齐策五(1)第51章 赵策二(1)第13章 秦策二(2)第52章 赵策二(2)第76章 韩策一(2)第71章 魏策三(3)第64章 魏策一(2)第29章 齐策四(2)第27章 齐策三(2)第65章 魏策一(3)第84章 燕策一(1)第17章 秦策三(1)第52章 赵策二(2)第90章 燕策二(3)第94章 宋、卫策(1)第63章 魏策一(1)第26章 齐策三(1)第52章 赵策二(2)第33章 齐策六(1)第83章 韩策三(3)第84章 燕策一(1)第10章 秦策(5)第91章 燕策三(1)第17章 秦策三(1)第25章 齐策二第82章 韩策三(2)第82章 韩策三(2)第91章 燕策三(1)第62章 赵策三(8)第78章 韩策二(1)第49章 赵策一(3)第47章 赵策一(1)第53章 赵策二(3)第48章 赵策一(2)第93章 燕策三(3)第52章 赵策二(2)第60章 赵策三(6)第17章 秦策三(1)第92章 燕策三(2)第56章 赵策三(2)第79章 韩策二(2)第93章 燕策三(3)第56章 赵策三(2)第39章 楚策一(4)第20章 秦策四(2)第7章 秦策(2)第68章 魏策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