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楚策一(2)

①江乙为魏使予楚:此事指江乙仕楚之前,居住在魏国的时候。②竟:同“境”,边境。蔽:遮蔽,犹言掩盖。言:用如动词,说,谈论。③白公之乱:白公胜所制造的祸乱。白公名胜,楚国故太子建之子。太子建因费无极之谗,逃奔宋国,后又逃奔郑国,被郑国所杀,胜逃往吴国。楚惠王时召他回国,封为白公。周敬王四十一年,也就是楚惠王十年,白公请兵伐郑,子西不从,胜杀子西、子期,劫惠王,白公胜被叶公诸梁所讨伐,白公上吊自杀。④无有:犹言世上没有能赶上他的人。

[译文]

江乙作为魏国的使者出使到楚国,对楚宣王说:“我进入贵国的国境,听说这里有这样一种风俗,不掩饰别人的善良,不谈论别人的罪孽,果真是这样吗?”楚宣王说:“是的。”江乙说:“既然这样,那么白公所制造的事端,难道成功了吗?果真像这样,我们的罪过就可以免除了。”楚宣王说:“为什么呢?”江乙说:“州侯辅佐楚国事务,地位尊贵至极,行事独断专行,可是他身边的人都说‘世上没有谁能比得上他’,像从一张嘴里说出来的一样。”

郢人有狱三年不决

[原文]

郢人有狱①,三年不决。故令请其宅②,以卜③其罪。客因为之④谓昭奚恤曰:“郢人某氏之宅,臣愿之。”昭奚恤日,“郢人某氏,不当服罪,故其宅不得。”客辞而去。昭奚恤已而悔之,因谓客曰:“奚恤得事公,公何为以故⑤与奚恤?”客曰:“非用故也。”曰:“谓⑥而不得有悦色,非故如何也?”

[注释]

①狱:讼诉。②令请其宅:古时,一人犯罪,住宅充公,别人可以请为己有。③卜:探测。④因为之:因此替他。⑤何为以故:故,指借机探听。⑥谓:应作请。

[译文]

郢都有个人被起诉,事情过了三年还没能结案。所以,他故意派人让官府去收缴自己的住宅,以此来探听是否自己将被定罪。这个客人因为这件事情,去对昭奚恤说:“这个郢人的住宅,我打算要。”昭奚恤说:“这个郢人不应当被判罪,因此他的住宅不能充公。”客人拜别昭奚恤,打算离开。不一会儿,昭奚恤觉得很后悔,就对客人说:“奚恤我愿意为先生卖命,先生为什么对我耍心机?”客人说:“没有。”昭奚恤说:“您的请求没能达成,却喜形于色,怎么不是耍了心机呢?”

城浑出周

[原文]

城浑出周,三人偶行①,南游于楚,至于新城。城浑说其令曰:“郑、魏者楚之耎②国,而秦、楚之强敌也。郑、魏之弱,而楚以上梁应③之;宜阳之大也,楚以弱新城围之。蒲反、平阳相去百里,秦人一夜而袭之,安邑不知④;新城、上梁相去五百里,秦人一夜而袭之,上梁亦不知也。今边邑之所恃者,非江南、泗上也?故楚王何不以新城为主郡也,边邑甚利之。”新城公大说⑤,乃为具驷马乘车五百金之楚。城浑得之,遂南交于楚,楚王果以新城为主郡。

[注释]

①偶行:即同行。②耍:通“软”,弱小。③应:应对,对付。④不知:没有知觉。⑤说:通“悦”,高兴。

[译文]

楚国人城浑从周国离开,随身带了三个人一同出行,一路往南前往楚国,来到了楚国北边的新城。城浑对新城县令说:“郑、魏两国对于楚国而言,势力相对弱小,而秦国对楚国而言则是强敌。郑、魏两国虽然势力弱小,楚国却用上梁的兵力去讨伐他们;秦国的宜阳是何等的兵强马壮,楚国却用弱小的新城的兵力去与他们相抗衡。蒲反、安邑之间相距百里,秦国在一夜之间就袭击并占领了蒲反,而安邑竟然丝毫没有察觉到;新城、上梁相距五百里,秦国在一夜之间就袭击并占领了新城,而上梁竟然也丝毫没有察觉到。现在楚国边界的防守,莫非只是仰仗江南、泗上这两个郡的力量吗?因此,楚王为什么不将新城作为主郡呢?这样一来,将会对边防更为有利呀。”新城公听了以后很高兴,于是便给城浑准备好车马,又拿出五百金赠送给城浑,请他为此事前去楚国进行游说。城浑收下了赠金,于是到楚王面前开展游说活动,楚王果然决定将新城作为主郡了。

韩公叔有齐、魏

[原文]

韩公叔有齐、魏,而太子有楚、秦以争国①。郑申为楚使于韩,矫以新城、阳人予太子②。楚王怒,将罪之③。对曰:“臣矫予之,以为国也④。臣为太子得新城、阳人,以与公叔争国而得之。齐、魏必伐韩。韩氏急,必悬命于楚,又何新城、阳人之敢求⑤?太子不胜,幸而不死,今将倒冠而至,又安敢言地⑥?”楚王曰:“善。”乃不罪也。

[注释]

①公叔:韩国大臣。有齐、魏:犰言有齐国、魏国的支持。太子:即几瑟。以争国:争夺相国的权位。②郑申:楚国大臣,矫:假托,诈称。予:通“与”,授予,给予。③将罪之:将要惩罚他。④以:而。⑤悬命于楚:即将韩国的生命悬挂在楚国身上,其意是韩国的生死存亡关键在于楚国是否支持。⑥太子不胜:太子争夺相国的权位没有胜利。倒冠:倒戴着帽子,形容十分着急。

[译文]

韩国公叔得到齐、魏两国的支持,韩国太子取得楚、秦两国的援助,二人大肆争夺相国的权位。郑申替楚国到韩国访问,谎称楚怀王的命令,打算把新城、阳人给太子。楚王听说此事后,大动肝火,打算惩罚他。郑申回答:“我谎称大王的命令把两座城送给太子,是替国家着想啊。我替韩国太子得到新城、阳人,是因为他与公叔争夺相位,以便取得成功。齐、魏两国一定会来讨伐韩国。韩国一旦处于危险的境地,一定会把生死存亡寄托在楚国身上,又哪里敢求取新城、阳人?太子如果败给了公叔,有幸活了下来,现在将要倒戴着帽子急忙来投靠楚国,又哪里敢提土地的事情?楚怀王说:“好。”于是也没有惩罚郑申。

楚杜赫说楚王以取赵

[原文]

楚杜赫说①楚王以取赵,王且予之五大夫,而令私行②。陈轸谓楚王曰:“赫不能得赵,五大夫不可收也,得赏无功也。得赵而王无加焉,是无善也。王不如以十乘行③之,事成,予之五大夫。”王曰:“善。”乃以十乘行之。杜赫怒而不行。陈轸谓王曰:“是不能得赵也。”

[注释]

①说:游说。②私行:偷偷地去办理这件事。③行:使之行。

[译文]

楚国杜赫游说楚王,打算将赵国争取过来,楚王打算赐给他五大夫的爵位,让他以个人的名义悄悄去赵国办理此事。陈轸于是对楚王说:“假如杜赫争取不到赵国的话,他就相当于是既无功,也无过,然而赐给他的爵位已成定局,五大夫的爵位就无法收回了,这样的话,他就相当于是无功而受赏。假如他争取到了赵国的话,他的五大夫的爵位已经是事实,提升职位也不可能了。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是我们忘恩负义,抹杀了他的功劳。大王为什么不先给他十辆车,派他前去赵国,如果任务得到成功,再赐给他五大夫的爵位。”楚王说:“你说的很对。”于是便给杜赫备好十辆车,派他到赵国去。然而杜赫对此感到生气,便没有出使赵国。陈轸便对楚王说:“这就证明杜赫是没有能力将赵国争取过来的呀。”

楚王问于范环

[原文]

楚王问于范环曰①:“寡人欲置相于秦,孰可?”对曰:“臣不足以知之。”王曰:“吾相甘茂可乎?”范环对曰:“不可。”王曰:“何也?”曰:“夫史举,上蔡之监门也②,大不知事君,小不知处室,以苛廉闻于世,甘茂事之顺焉。故惠王之明,武王之察,张仪之好谮,甘茂事之,取十官而无罪。茂,诚贤者也,然而不可相秦。秦之有贤相也,非楚国之利也。且王尝用召滑于越而纳句章③,昧之难,越乱,故楚南塞濑胡④而野江东。计王之功,所以能如此者,越乱而楚治也。今王以用之于越矣,而忘之于秦,臣以为王钜速忘矣。王若欲置相于秦乎?若公孙郝⑤者可。夫公孙郝之于秦王,亲也。少与之同衣,长与之同车,被王衣以听事,真大王之相已。王相之,楚国之大利也。”

[注释]

①楚王:即楚怀王。范环:楚臣。②上蔡:“上”当为“下”。③滑:指楚臣召滑。④濑胡:当作“厉门”,是通往岭南的要道。⑤公孙郝:秦昭王的亲信大臣。

[译文]

楚怀王问范环说:“我想推荐一个人来担任秦相,你看是谁合适?”范环回答说:“我对这个问题,无话可说。”楚怀王说:“我推荐甘茂。你觉得可以吗?”范环回答说:“不行啊。”楚怀王问:“为什么?”范环回答说:“史举是下蔡的守门人,性格乖张,大处说他不懂得事奉君,小处说不懂得治理家园,以对人苛刻著称,但甘茂能和他和睦相处。凭借惠王的英明,武王的洞察,张仪的善于诽谤人,甘茂在他们手下当差,顺利地升官十次没有受到过责罚。甘茂确实是个人才,但不可以让他做秦国的相国。秦国有贤人做相国,对楚是十分不利的。况且大王曾用召滑在越国当差,得到了句章之地。昧地出现争端,乘着越国这场乱事,所以楚国才能控制厉门并在江东设郡。从大王的功劳来看,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就,是因为越国混乱而楚国政治清明的原因。这种计谋,大王曾在越国使用并收到成效,却忘记在秦国使用,我认为大王记性太差了。您要问推荐谁担任秦相合适?公孙郝就是合适的人选。公孙郝和秦王是血亲关系,小时候和秦王一起穿衣,长大了和秦王一同乘车,穿着秦王的衣服入朝听政,真是大王理想中的秦相啊。大王推荐他担任秦相,对楚国百利无一害啊。”

苏秦为赵合从

[原文]

苏秦为赵合从,说楚威王曰:“楚,天下之强国也。大王,天下之贤王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①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夫以楚之强与大王之贤,天下莫能当也。今乃欲西面而事秦,诸侯莫不西面而朝于章台之下矣。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故为王至计,莫如从亲以孤秦。大王不从亲,秦必起两军:一军出武关;一军下黔中。若此,则鄙、郢动矣。臣闻治之其未乱,为之其未有也;患至而后忧之,则无及已。故愿大王之早计之。

“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令山东之国②,奉四时之献,以承大王之明制,委社稷宗庙,练士厉兵,在大王之所用之。大王诚能听臣之愚计,则韩、魏、齐、燕、赵、卫之妙音美人,必充后宫矣。赵、代良马橐他③,必实于外厩。故从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今释霸王之业,而有事人④之名。臣窃为大王不取也。

[注释]

①粟:泛指粮食。②山东之国:崤山以东的诸侯国。③橐他:即骆驼。④事人:臣事别人。

[译文]

苏秦为赵国组织合纵联盟,去游说楚威王说:“楚国是天下的强国,大王是天下的贤君。楚国西面有黔中、巫郡,东面有夏州、海阳,南面有洞庭、苍梧,北面有汾陉、郇阳,土地方圆五千里,拥有雄兵百万,战车千辆,战马万匹,粮食可供十年享用不尽,这是大王建立霸业的资本。凭借着楚国如此强大,大王如此贤能,天下无人能敌。可现在您却打算向西事奉秦国,那么诸侯中没人会再来朝贡楚国的章台了。秦国最大的劲敌莫过于楚国,楚国强盛了,相对的秦国就被削弱了,楚国衰弱了,相对的秦国就强盛了,楚、秦两国是势不两立的。所以我替大王考虑,何不六国结成合纵联盟来孤立打击秦国。大王假如不加入六国的合纵联盟,秦国必然会从两路出兵:一路出武关,一路直指黔中。如果秦国真的这样做了,楚国的国都鄢、郢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我听说平定天下,要趁着国家安定的时候着手;做一件事情也要未雨绸缪。祸患到来了,然后才去担忧,那恐怕已经来不及了。所以,我希望大王趁早谋划这件事。

“大王如果能够采纳我的建议,我愿意号召山东各国向您进贡四时的贡品,接受大王圣明的号令,并把国家宗庙委托给您,操练士兵,磨利兵器,任凭大王指挥调遣使用。大王如果真能采纳我的建议,那么,韩、魏、齐、燕、赵、卫等国的歌妓美女一定会充满您的后宫;燕、代地区的良马、骆驼一定会塞满您的畜圈。假如合纵联盟能够成功,楚国就能称王;相对的连横阵线能够得逞,秦国就能称帝。现在您放弃称王的大业,甘愿接受服侍别人的丑名,我实在不答应大王的这种做法。

[原文]

“夫秦,虎狼之国也,有吞天下之心。秦,天下之仇雠①也,横人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事秦,此所谓养仇而奉雠者也。夫为人臣而割其主之地,以外交强虎狼之秦,以侵天下,卒②有秦患,不顾其祸。夫外挟强秦之威。以内劫其主,以求割地,大逆不忠,无过此者。

故从亲,则诸侯割地以事楚;横合,则楚割地以事秦。此两策者,相去远矣,有亿兆之数。两者大王何居焉?故弊邑赵王,使臣效愚计,奉明约,在大王命之。”

楚王曰:“寡人之国,西与秦接境,秦有举巴蜀、并汉中之心。秦,虎狼之国,不可亲也。而韩、魏迫于秦患,不可与深谋,恐反人以入于秦,故谋未发而国已危矣③。寡人自料,以楚当秦,未见胜焉。内与群臣谋,不足恃也④。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⑤。今君欲一天下,安诸侯,存危国,寡人谨奉社稷以从。”

[注释]

①仇雠:仇敌。②卒:最终。③恐反人以入于秦:犹言恐怕反叛之人把楚国的策谋告诉给秦国。④不足恃:不值得依靠,即不可靠。⑤摇摇:摇动,摇荡,形容心神不安。如悬旌:像悬挂着的旗帜。薄:附着。

[译文]

“秦国是个如狼似虎的残暴国家,有吞并六国的野心。秦国是天下诸侯共同的敌人,主张连横的人都想分割诸侯的土地来讨好秦国,这是供养仇敌的做法。作为人臣却想割让君主的土地,巴结如狼似虎的秦国,还去侵犯诸侯,最终只会招来严重的灾祸。对于在外部倚仗秦国的强大势力,在内部逼迫自己的君主,要求割让土地、大逆不道,为国不忠,没有什么罪过比这更严重的了。

所以,如果合纵联盟成功,诸侯就会割让听从楚国的调遣;如果连横战线成功,诸侯就会割地听从秦国的调遣。合纵和连横这两种战略决策,两者的思想内涵相差很远。对于这两种战略,大王偏向于哪一种呢?因此,敝国赵王特派我来此向大王献愚计,奉上合纵盟约,任您裁断。

楚威王说:“我的国家,西部与秦国接壤,秦国有攻取巴蜀、吞并汉中的野心。秦国是如狼似虎的国家,不能与跟它亲近。韩、魏两国迫于秦国的威胁,又不可以与之深入探讨,如果与他们深入探讨,恐怕他们会把楚国的策谋告诉给秦国,所以说计谋还没有施行而国家已经危险了。我私下料想,单凭楚国来抵挡秦国,是不见得能够打胜的。在国内与各位臣子谋划,又不见得可靠。我寝食难安,心神不安,内心煎熬的得像悬挂在空中的旗帜,悬着的心始终不能落下。现在您要统一天下,安定诸侯,保存危亡的国家,我双手捧出国家社稷,来跟随着您。”

张仪为秦破从连横

[原文]

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说楚王曰:“秦地半天下,兵敌四国,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虎贲之士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粟如丘山。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主严以明,将知以武。虽无出兵甲,席卷常山之险。折天下之脊,天下后服者先亡。且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也。夫虎之与羊,不格①明矣。今大王不与猛虎而与群羊,窃②以为大王之计过矣。

“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两国敌侔③交争,其势不两立。而大王不与秦④,秦下甲兵,据宜阳,韩之上地不通;下河东,取成皋,韩必入臣于秦。韩入臣,魏则从风而动。秦攻楚之西,韩、魏攻其北,社稷岂得无危哉?

“且夫约从者,聚群弱而攻至⑤强也。夫以弱攻强,不料敌而轻战,国贫而骤⑥举兵,此危亡之术也。臣闻之,兵不如者,勿与挑战;粟不如者,勿与持久。夫从人者,饰辩虚辞⑦,高⑧主之节行,言其利而不言其害,卒有楚祸,无及为已,是故愿大王之熟计之也。

[注释]

①格:斗。②窃:私下里。③侔(móu):齐等,势均力敌。④而:如。与:结交。⑤至:极。⑥骤:屡次,频繁。⑦饰辩虚辞:夸夸其谈,巧言辩说。⑧高:赞美,赞扬。

[译文]

第93章 燕策三(3)第5章 西周策(2)第49章 赵策一(3)第72章 魏策四(1)第84章 燕策一(1)第65章 魏策一(3)第62章 赵策三(8)第37章 楚策一(2)第45章 楚策四(2)第21章 秦策四(3)第92章 燕策三(2)第61章 赵策三(7)第64章 魏策一(2)第49章 赵策一(3)第86章 燕策一(3)第36章 楚策一(1)第63章 魏策一(1)第76章 韩策一(2)第56章 赵策三(2)第54章 赵策二(4)第61章 赵策三(7)第92章 燕策三(2)第30章 齐策四(3)第41章 楚策二(2)第41章 楚策二(2)第68章 魏策二(3)第41章 楚策二(2)第38章 楚策一(3)第89章 燕策二(2)第82章 韩策三(2)第46章 楚策四(3)第9章 秦策(4)第40章 楚策二(1)第30章 齐策四(3)第62章 赵策三(8)第19章 秦策四(1)第33章 齐策六(1)第27章 齐策三(2)第84章 燕策一(1)第66章 魏策二(1)第67章 魏策二(2)第61章 赵策三(7)第33章 齐策六(1)第31章 齐策五(1)第57章 赵策三(3)第42章 楚策三(1)第56章 赵策三(2)第34章 齐策六(2)第69章 魏策三(1)第71章 魏策三(3)第94章 宋、卫策(1)第79章 韩策二(2)第89章 燕策二(2)第64章 魏策一(2)第44章 楚策四(1)第31章 齐策五(1)第45章 楚策四(2)第14章 秦策二(3)第32章 齐策五(2)第60章 赵策三(6)第38章 楚策一(3)第96章 中山策(1)第44章 楚策四(1)第7章 秦策(2)第61章 赵策三(7)第79章 韩策二(2)第74章 魏策四(3)第96章 中山策(1)第37章 楚策一(2)第25章 齐策二第83章 韩策三(3)第84章 燕策一(1)第57章 赵策三(3)第76章 韩策一(2)第23章 齐策一(2)第11章 秦策(6)第45章 楚策四(2)第31章 齐策五(1)第25章 齐策二第29章 齐策四(2)第16章 秦策二(5)第8章 秦策(3)第86章 燕策一(3)第45章 楚策四(2)第27章 齐策三(2)第70章 魏策三(2)第31章 齐策五(1)第64章 魏策一(2)第19章 秦策四(1)第13章 秦策二(2)第70章 魏策三(2)第89章 燕策二(2)第5章 西周策(2)第23章 齐策一(2)第25章 齐策二第26章 齐策三(1)第61章 赵策三(7)第38章 楚策一(3)第7章 秦策(2)第43章 楚策三(2)
第93章 燕策三(3)第5章 西周策(2)第49章 赵策一(3)第72章 魏策四(1)第84章 燕策一(1)第65章 魏策一(3)第62章 赵策三(8)第37章 楚策一(2)第45章 楚策四(2)第21章 秦策四(3)第92章 燕策三(2)第61章 赵策三(7)第64章 魏策一(2)第49章 赵策一(3)第86章 燕策一(3)第36章 楚策一(1)第63章 魏策一(1)第76章 韩策一(2)第56章 赵策三(2)第54章 赵策二(4)第61章 赵策三(7)第92章 燕策三(2)第30章 齐策四(3)第41章 楚策二(2)第41章 楚策二(2)第68章 魏策二(3)第41章 楚策二(2)第38章 楚策一(3)第89章 燕策二(2)第82章 韩策三(2)第46章 楚策四(3)第9章 秦策(4)第40章 楚策二(1)第30章 齐策四(3)第62章 赵策三(8)第19章 秦策四(1)第33章 齐策六(1)第27章 齐策三(2)第84章 燕策一(1)第66章 魏策二(1)第67章 魏策二(2)第61章 赵策三(7)第33章 齐策六(1)第31章 齐策五(1)第57章 赵策三(3)第42章 楚策三(1)第56章 赵策三(2)第34章 齐策六(2)第69章 魏策三(1)第71章 魏策三(3)第94章 宋、卫策(1)第79章 韩策二(2)第89章 燕策二(2)第64章 魏策一(2)第44章 楚策四(1)第31章 齐策五(1)第45章 楚策四(2)第14章 秦策二(3)第32章 齐策五(2)第60章 赵策三(6)第38章 楚策一(3)第96章 中山策(1)第44章 楚策四(1)第7章 秦策(2)第61章 赵策三(7)第79章 韩策二(2)第74章 魏策四(3)第96章 中山策(1)第37章 楚策一(2)第25章 齐策二第83章 韩策三(3)第84章 燕策一(1)第57章 赵策三(3)第76章 韩策一(2)第23章 齐策一(2)第11章 秦策(6)第45章 楚策四(2)第31章 齐策五(1)第25章 齐策二第29章 齐策四(2)第16章 秦策二(5)第8章 秦策(3)第86章 燕策一(3)第45章 楚策四(2)第27章 齐策三(2)第70章 魏策三(2)第31章 齐策五(1)第64章 魏策一(2)第19章 秦策四(1)第13章 秦策二(2)第70章 魏策三(2)第89章 燕策二(2)第5章 西周策(2)第23章 齐策一(2)第25章 齐策二第26章 齐策三(1)第61章 赵策三(7)第38章 楚策一(3)第7章 秦策(2)第43章 楚策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