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战后余波

秦军撤走之后,也表示秦军完全承认这一仗失败了,因此赵军也可以安心的庆贺自己的胜利。

很快这一场战斗的结果也己经统计出来,这一战赵军共计阵亡三万九千七百余名士兵,受伤的士兵有二万三千七百多人,其中重伤的士兵达到近万人,减员接近五万人,占赵军出战人数的近三分之一,致于战车、战马、军器消耗的数字也十分惊人,因此说赵军是伤亡惨重,也一点也不为过。

但赵军取得的战果也是空前巨大的,因为在清点战场之后,一共清理出五万八千余俱秦兵的尸体,另外还俘虏了一万二千余名秦兵的士兵,仅这个人数就达到了七万余人。而在撤走的秦军当中,肯定还有不少受伤的士兵,因此秦军的损失,绝对要超过赵军的。

当然胜负并不是光计算比拼双方的伤亡数字,而是要看终于是否达到了战前的目地。而这战争最终的结果是秦军败走,赵军攻占了秦军的三个大寨,而且还获得了秦军留在寨中的大量粮草军需物资,赵军物资不足的困境也彻底的得到了解决,另外现在李牧也收到了袁选发回来的捷报,知道袁选在仇甴也取得了一场大胜,斩杀的秦军达到二万余人。因此说赵军己经取得了全面的胜利,也一点都不为过。

虽然在这一战中,也出现了一些小插曲,比如在这两个战场上,都出现了一些小股战斗力极强的军队,在某些局部的战场对赵军也造成了一些损失,比如高原部下的骑军在追击秦军的一战中就损失了近三百人,要知道他的骑军在这一场战斗中出战的时候并不多,居然就损失了一成的兵力,也算是损失不小。

不过这些并不影响大局,从总体上来看,赵军击败秦军是绝对无改的事实。当然也是李牧的军事生涯当中,声望也达到了顶峰。现在己经没有怀疑,只要有李牧在,秦国就不是战无不胜的天下第一强军。

就在第二天,袁选带着袭击仇由的赵军赶回到井陉,和李牧的大军汇合。

这一次袁选也立功不小,正是他率军袭击仇由,才使秦军不得不回兵救援,因此削弱了秦军的实力,又在半途袭击蒙武率领的秦军,不仅取得了一场胜利,同时也让蒙武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回援大寨,这才有赵军强攻秦军大寨的胜利。可以说如果沒有袁选的出击,也就没有赵军的胜利。

但袁选和李牧汇合之后,并没有时间在大营中庆贺,因为这一次袁选出击,几乎把驻守曲阳的兵力全部都抽光了,只留下了一万士兵驻守,十分空虚。万一秦军派出一支军队,去袭击曲阳,虽然不能扭转败局,但也能给赵军造成不小的损失。

现在曲阳是李牧的基础,也是后勤供应的基地,虽然现在曲阳己经没有多少军需物资了,但有不少赵军士兵的家属都住在曲阳,因此曲阳绝不容有失。

于是李牧也立刻下令,命袁选带领三万军队,立刻赶回曲阳去驻守,同时也带回去一部份军需物资,主要是粮草,因为战事结束之后,其他的物资都可以缓一缓,只有粮食是最紧急的物资,幸好秦军的大寨中一共屯集了八十余万石粮食,足够赵军支持半年左右的时间,而且现在己经十月,代郡的秋收巳经完成了大半,民众基本能够自己自足了。

另外李牧又派司马尚带领二万士兵,赶回到番吾大营去驻守,因为司马尚赶来参加决战,几乎把番吾大营的军队全都带来了,这时番吾大营更空虚,只有三千多名伤兵驻守。虽然番吾大营在后方,也不能不回驻一些军队。

这几支军队派出去之后,赵军在井陉的兵力约有近十三万人,李牧下令先把所有伤兵送回井陉大寨,其余的军队暂时留在秦军的大寨中。

这一次在击败了秦军之后,赵国至少将可以获得二三年的缓冲时间,那么下一步怎么办,李牧现在也要好好的思考一下。

――――――――分割线―――――――――分割线――――――――王剪下令秦军向仇由撤退,曹无伤、施无功、石无为三人当然也没有能力阻止,好在他们几个人也十分知趣,也沒有向王剪提出阻止,因此也让王剪省了一番口舌。

这时秦军的兵力大约还有八万二千余人,其中伤兵约有一万七千余人,重伤的士兵大约有五千人,再加上秦军新败,士气低落,王剪确实不敢离赵军太近了,还是退回到仇由安全一些。

现在秦军在仇由驻守的兵力约有七万余人,而在通往仇由的途中还分驻有近十万人,本来这一批军队是保卫秦军的补济线,但现在再驻守在这条道路上己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因此王剪也决定,把沿途驻守的秦军全都带回到仇由去。这样估计秦军所剩的兵力总计大约在二十五六万人之间。加上担任后勤支援的军队,总计约在三十万左右。

可以说秦军己经丧失了近三分之一的兵力,无论从什么角度看,秦军的这一次进攻赵国的军事行动,基本是以失败告终。

当然从大战略看,秦国也并非全无收获,因为杨端和己经攻占了邯郸,尽管这也并不能改变秦军失败的事实,但从战略角度说,秦国还是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不过下一步怎么办,是继续出兵,还是和李牧长期对持,那就不是王剪该考虑的了,由秦王政和咸阳的大臣来决定。而且王剪也己经有了思想准备,接受任何的处置结果。不过这一战王剪到是输得心服口服,毕竟李牧是用绝对劣势的兵力击败了自己,王剪确实为自已找不出任何不服气的理由来。

大军走出了约有五十余里的距离,忽然有人来向王剪报告,韩腾己经率军赶来了。

这个时候,王剪对韩腾也不敢小视,因此立刻下令,大军缓行,并让曹无伤等三人代替自己,去迎请韩腾,而自己在路边下车,铺上草席,准备接见韩腾。

不一会儿,韩腾在曹无伤等三人陪同下,来到王剪的面前。王剪见韩腾身材颇高,差不多有八尺五寸,而且肩胸都要比一般人宽厚得多,显得十分雄伟。这时没有戴头盔,头发没有挽起,分从左右披散在两肩上,双目精光闪烁,似乎充满了妖异的光芒,王剪虽然是久经战阵,见惯了剑光血影,但见到韩腾的双眼时,也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禁不住也心出不愿和他对视的感觉来。

见了王剪,韩腾跪倒施礼,道:“南阳太守韩腾,参见王大将军。”

王剪点了点头,道:“韩将军免礼。”

韩腾起身之后,王剪才道:“这一次韩将军随杨将军一起突破漳水,攻占邯郸,为我秦国立下了一件大功,老夫定会如实上奏大王,为你们请功。”

韩腾道:“大将军过讲了,攻占邯郸,并不算什么功劳,如果不是大将军在井陉牵扯李牧,在邯郸城中又有郭开作內应,我和杨将军也不会轻松的占领邯郸。而且这一次我秦国出兵,是要灭亡赵国,而欲亡赵国,必先除李牧,如果李牧不亡,赵国就不算亡灭,就算占领邯郸,也不足为喜。”

王剪听在耳里,觉得不大对味,韩腾是在讥刺自己吗?他还沒说话,一边的李信己经沉不住气了,道:“韩腾,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以为你攻占了邯郸,就得意忘形了吗?”

韩腾淡淡道:“末将决无此意,只是想向大将进言,胜败乃兵家常事,现在大将军立刻率军返回井陉,定可反败为胜,如果大将军撤回仇由,将永无取胜之机。”

王剪盯着韩腾,半响之后才道:“你说说看,如果我率军返回井陉,凭什么反败为胜?”

韩腾道:“这一战赵军虽然取胜,但其兵力伤亡必不在少数,而我军虽败,但在兵力上仍然要远多于赵军,而且杨将军这时己从邯郸出兵北上,只要大将军能精选十万大军,马上返回井陉,和杨将军两面夹击李牧,必可一战而胜,击败李牧。”

从心里上说,王剪当然不甘心就这么失败,如果有反败为胜的机会,他也当然不会放过,但韩腾的这个计划如果是在开战之前,当然是可行的,但这个时候,却根本就行不通,因为现在双方士兵的心气不在一个层面上,秦军新败,士气低落,军无斗斗,而赵军刚刚取得大胜,士气旺盛,斗志高昂,因此就算自己带上十万秦军,赵军最多只用三万军就可以击败自己,而杨端和部只有五万人,因此李牧完全有能力应付两个方向的进攻。

王剪刚要拒绝韩腾的计划,韩腾道:“末将不才,愿率本部军队为先锋,为大将军冲锋陷阵,如果不能冲破赵军的防线,末将愿意以死请罪。”

王剪怔了一怔,又看向韩腾,心里却翻起了巨大的波阑。

第287章 固守待援(一)第190章 造纸术第483章 燕国请臣(下)第83章 撤离邯郸(一)第四章 第256章 突袭阴山(八)第761章 订亲(上)第14章 ,招降(上)第697章 不速之客(二)第546章 九黎族第367章 荥口之战(二)第581章 弱点(下)第840章 合纵出击(三)第127章 赵秦决战(六)第731章 调整战术第530章 刺秦(五)第946章 昆仑弟子上第718章 新营地(四)第494章 阅军(九)第431章 大梁攻防(二)第658章 回归九黎族第952章 挥军南进(上)第909章 邯郸战局(下)第958章 最后一战(二)第24章 ,并城第722章 墨家(三)第227章 初见荆柯第883章 招降秦军(一)第940章 重返白灵族第316章 满城风雨第627章 代军撤军(下)第538章 代郡的计划(上)第424章 渡过鸿沟(下)第522章 进见秦王政(上)第172章 称王称候第544章 布置(上)第414章 扩军备战(一)第228章 谋划上第131章 战后余波第148章 吸收异能第280章 情报第624章 进驻井陉第73章 赵王不朝第273章 分期付款第785章 合纵连横(一)第772章 合纵(上)第274章 告辞第24章 ,并城第14章 ,招降(上)第630章 三国合纵第255章 突袭阴山(七)第385章 荥口防线第378章 开府治事(上)第717章 新营地(三)第787章 合纵连横(三)第11章 ,成山之战(下)第245章 云瑶的选择下第41章 震荡第689章 黑火,白水第129章 追击秦军(上)第792章 齐国使团(三)第68章 辩论(中)第445章 水淹大梁(一)第224章 了结叛乱(上)第864章 邯郸之变(一)第899章 长街之战(八)第325章 齐王寿辰下第714章 断后(下)第527章 刺秦(二)第689章 黑火,白水第948章 昆仑弟子(三)第165章 攻取代郡(三)第535章 主将人选第814章 微服私访第342章 二美入怀第707章 夜袭匈奴(上)第231章 出巡第564章 会战(六)第20章 ,遥山(下)第934章 投效(三)第495章 雪夜密谈第154章 撤离第239章 白灵族第491章 阅军(六)第224章 了结叛乱(上)第一章 第183章 人材第544章 布置(上)第517章 九鼎之秘(上)第153章 回归第838章 合纵出击第31章 文清夫人(下)第561章 会战(三)第917章 无衣之曲(六)第325章 齐王寿辰下第215章 燕国求和第104章 赵秦首战(三)第722章 墨家(三)第501章 潜入咸阳(六)第783章 迁都
第287章 固守待援(一)第190章 造纸术第483章 燕国请臣(下)第83章 撤离邯郸(一)第四章 第256章 突袭阴山(八)第761章 订亲(上)第14章 ,招降(上)第697章 不速之客(二)第546章 九黎族第367章 荥口之战(二)第581章 弱点(下)第840章 合纵出击(三)第127章 赵秦决战(六)第731章 调整战术第530章 刺秦(五)第946章 昆仑弟子上第718章 新营地(四)第494章 阅军(九)第431章 大梁攻防(二)第658章 回归九黎族第952章 挥军南进(上)第909章 邯郸战局(下)第958章 最后一战(二)第24章 ,并城第722章 墨家(三)第227章 初见荆柯第883章 招降秦军(一)第940章 重返白灵族第316章 满城风雨第627章 代军撤军(下)第538章 代郡的计划(上)第424章 渡过鸿沟(下)第522章 进见秦王政(上)第172章 称王称候第544章 布置(上)第414章 扩军备战(一)第228章 谋划上第131章 战后余波第148章 吸收异能第280章 情报第624章 进驻井陉第73章 赵王不朝第273章 分期付款第785章 合纵连横(一)第772章 合纵(上)第274章 告辞第24章 ,并城第14章 ,招降(上)第630章 三国合纵第255章 突袭阴山(七)第385章 荥口防线第378章 开府治事(上)第717章 新营地(三)第787章 合纵连横(三)第11章 ,成山之战(下)第245章 云瑶的选择下第41章 震荡第689章 黑火,白水第129章 追击秦军(上)第792章 齐国使团(三)第68章 辩论(中)第445章 水淹大梁(一)第224章 了结叛乱(上)第864章 邯郸之变(一)第899章 长街之战(八)第325章 齐王寿辰下第714章 断后(下)第527章 刺秦(二)第689章 黑火,白水第948章 昆仑弟子(三)第165章 攻取代郡(三)第535章 主将人选第814章 微服私访第342章 二美入怀第707章 夜袭匈奴(上)第231章 出巡第564章 会战(六)第20章 ,遥山(下)第934章 投效(三)第495章 雪夜密谈第154章 撤离第239章 白灵族第491章 阅军(六)第224章 了结叛乱(上)第一章 第183章 人材第544章 布置(上)第517章 九鼎之秘(上)第153章 回归第838章 合纵出击第31章 文清夫人(下)第561章 会战(三)第917章 无衣之曲(六)第325章 齐王寿辰下第215章 燕国求和第104章 赵秦首战(三)第722章 墨家(三)第501章 潜入咸阳(六)第783章 迁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