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纸

处理完了这公务之后,己经到中午,高原、李瑛鸿和众官员们一起吃完了午饭,然后各自散去,分别去办理自己的事情。

高原和李瑛鸿一起刚刚回到了自己的府邸,只见耿忠来见高原,道:“主公,您吩咐的造纸术已经制造出来一些样品,请您过目,看一看是否如您的意愿。”

高原听了,这才想起来,自已吩咐工匠们研究造纸术的工艺巳经快有半年时间了,当时自己只是给了工匠一个大概的方向,然后就甩手不管了,因为高原自己的事情太多,先是推行新法,接着是打压豪强,然后发动对燕国的战争,实在是沒有时间来管造纸的事情。而且高原本身对造纸的工艺也不熟悉,只能指明一个大概的方向,其他的事情,就是想帮忙也帮不上,因此干脆就交给耿忠去协调管理工匠们的事情,而怎么捣鼓造纸的事情,就让工匠去伤脑筋吧。

而这段时间一忙,高原都把造纸的事情给忘了,现在听耿忠一说,立刻道:“好,快拿来到书房里来,我要亲自试一试。”

李瑛鸿也颇有些好奇,她虽然也听说过,高原让工匠们研究造什么纸,但也没太在意,见高原这么兴奋,也问道:“什么造纸术?”

高原笑道:“就是制造一种像赫蹏一样的可以写字的工具,但比赫蹏更容易制造,比竹简、木简更轻更方便,而且可以大量的生产。”

赫蹏就是蚕茧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后,残留下来的一层纤维层,可以像纸一样用来书写,李瑛鸿当然用过赫蹏,确实比竹简、木简更轻更方便,不过这玩意只是漂絮的副产物,产量也极为有限,而且并不能直接生产,因此偶尓用一用还是可以,但不能当主要的书写工具,如果能真像高原所说,能够大量生产的一种类似赫蹏的东西,当然是方便多了。

两人边说边走来到书房,不一会儿,只见耿忠领着三名工匠来了,每人的手里果然都拿着一叠纸。这三名工匠高原都认识,就是付责研究造纸术的工匠。

施礼之后,三名工匠各自将造好的纸逞了上来。高原随手拿起了一张纸,大约有二尺见方,呈正方形,和后世一张a3的复印纸要略大一点,但明显要比复印纸要厚得多,而且表面也粗糙得多,沒有后世所用的复印纸那么光滑,颜色呈灰竭色,不过书写没有太大问题。随后高原又用力扯了一扯,并没有撕裂,看来韧性也还不错。

于是高原又拿过一枝毛笔,蘸了蘸墨,在纸上随后画了几笔,虽然略有一些渗墨,但大体上还能够使用,其实有些劣制的木简、竹简同样也会有渗墨的现像,只是不算严重。

李瑛鸿在一边见了,顿时大感兴趣,道:“让我来试一试。”说着,也拿过了一张纸,用笔蘸了墨,在纸上连写了好几个字,道:“果然是和赫蹏一样好用,这种纸真的能够大量制造吗?”

一名工匠道:“回禀夫人,这些时日以来,我们按照主公所说的方法,分别使用木材、干草或麦杆、还有将树皮、麻头、破布、破渔网等原材料,进行捣碎,打浆、酿晒等工艺,试验造纸,结果反复经过了上百的试验,终于有了现在的成果,不知主公、夫人可曾满意。”

高原放下了笔,也点了点头,道:“不错,不到半年的时间,能够有这样的成果,确实是很不错了,不过些纸都还有改进的余地,一是这些纸张发灰发黄,能不能想办法弄白一点;二是太厚,最好是再做薄一点,越薄越好;三是书写的时候,还是有一些渗墨,如果能够不渗墨,那就再好也不过了。”

几名工匠也听得连连点头,因为高原所说的这几点都是实情,并不是故意找茬。

高原又道:“不过能够做出这样的纸来,己经很不错了,我答应过你们,如果造出纸来,奖给你们百镒黄金,等一会儿你们就跟着忠叔去领赏去吧,不过以后还要继续努力,改进造纸的工艺,造出更好的纸来,只要是能够提高造纸的品质,我还会有赏的。”

几名工匠听了,立刻跪倒在地,向高原千恩万谢,本来他们听高原说了许多造纸的不足,还以为赏金的事情泡汤了,但高原还是奖了百镒黄金,确实没有想到。

一百镒黄金就是一百五十斤,而参与造纸的工匠一共也只有四十多人,平均下来每人能够分到三四斤黄金。而这三人都是工头,因此可以比其他工匠多得一倍。

虽然在这个时代,有技术的工匠都能够有不错的收入,比一般的农户要强,这三个人一个月都可以赚到五百铜钱左右,有时活多,赚到七八百,甚致上千铜钱也有可能。但一斤黄金是拆一万铜钱的。因此高原的赏金,对这些工匠来说,可算是一笔巨奖。因此工匠们当然十分感谢,并且纷纷保证,一定造出更好的纸来。

高原让他们都站起来,又道:“不过现在这样的纸也可以大量制造,造得越多越好,我都有用,你们一个月可以造出多少这样的纸来。”

几个工匠互相看了一眼,一人道:“回禀主公,我们没有算过,不过一次造纸,完成所有沤浸、打浆、抄造、干燥等工艺,至少也有十多天的时间。”

高原点了点头,道:“这样吧,你们付责就再招募一些工匠,先以一百人算,并且以一个月为限,开始造纸,而且可以把毎一道工艺的人员分开,比如沤浸的人专管沤浸,打浆的人专管打浆,各做各的,如此进行,看看能够造出多少张纸来。不过造纸的技术要严守秘密,不要外传。”转头又对耿忠道:“耿叔,俱体的事情由你来管理,看这样造纸,一个月要花费多少钱。”

耿忠赶忙道:“是。”

高原又对那三名工匠道:“你们去吧,记住好好的做事。”

几名工匠向高原拜谢之后,由耿忠领出去了。李瑛鸿有些不解,道:“你要造那么多纸干嘛,就他们几个人造纸,还不够我们用吗?”

高原笑了一笑,道:“你怎么就只想到我们使用呢?难到没有想过,大量的制造纸来,不仅是我们使用,而且还可以买啊,如果现在市场上有这样的纸卖,而且价格和木简、竹简差不多的话,你会卖那一种来用。”

李瑛鸿道:“当然是买纸来用,因为它用起来可以木简、竹简方便多了,就算是贵一点,我也会买纸来用的。”

高原点了点头,道:“这就对了,现在全天下只有我们才有这样的纸卖,你想一想,无论是运到那里去,都会很好卖的,文清夫人不是一直都说我们和各国进行交易,沒有能够出售的商品,现在不是有了吗?”

李瑛鸿听了,也点了点头,道:“你说的也对哦,这纸确其可以卖出去。”

看着李瑛鸿还是一付不开窍的样子,高原也不禁觉得好笑,李瑛鸿毕竟是没有经过商,因此商业头脑还十分欠缺,因此高原也就不在说下去,又道:“只要是有了纸,我们就还可以发展印刷术。”

李瑛鸿又睁大了眼睛,道:“什么叫印刷术。”

高原在桌上拿起了一块图章,蘸了蘸墨,在上按了一下,道:“你看。”

李瑛鸿不解,道:“不就是盖了一个图章吗?让我看什么?”

高原笑了一笑,又转身从书架上搜出了一卷【孙子兵法】中的一篇,道:“如果我们把这本【孙子兵法】的所有字都刻出来,然后就像这个图章一样印到纸上,再把这些纸都订在一起,不就成了一本纸制的【孙子兵法】了吗?”如果用木简来写【孙子兵法】,就算是一篇一卷,至少要十几卷木简,起码也有十来斤重吧,但如果用纸制【孙子兵法】,还不到一斤重,无论是存放,还是携带,都要比木简方便多了。”

李瑛鸿听了,这才提高了一点兴趣,道:“对啊,纸制书确时比木简书方便多了,而且这样的话,我们不仅可以制做纸制的【孙子兵法】,还可以制做其他的书。”

高原指了指身后放满了木简的书架,笑道:“对了,这里所有的书都可以用纸制出来。”说着,他又拿着图章,在纸上连盖了几下,道:“你看,只要是刻出一份,就可以重复制做,要多少有多少,一部【孙子兵法】,我们可以十分轻易的做出几百部纸制书来,我们自己只用留几部就够了,而其他的都可以用来出售,你觉得是这样的纸制书好卖,还是木简书好卖吗。”

李瑛鸿这才有一些明白了,也连连点头,道:“纸制书当然要比木简书好卖,如果能把这里所有的书都可以用纸制出来,无论是拿到那里,绝对都可以一下子就卖光了,因为能卖的木简书实在太少了,就算有钱也买不到。”

高原呵呵笑道:“举一返三,果然是孺子可教啊。”

第828章 秦军来袭(二)第330章 稷下学宫(四)第379章 开府治事(下)第529章 刺秦(四)第935章 桑青缇的经历(上)第726章 大战再即(下)第467章 撤离大梁(一)第311章 秦国使臣(下)第344章 纵论天下第762章 订亲(下)第932章 投效(一)第238章 迎战匈奴军四第587章 攻与防(六)第455章 主动出击(上)第204章 前后夹击(二)第447章 水淹大梁(三)第386章 荥口攻防战(一)第937章 史前文明下第701章 水心月的秘密(下)第484章 众将汇聚第530章 刺秦(五)第317章 商铺开业(一)第949章 咸阳官制第458章 秦宫决断(上)第824章 审问(下)第113章 袭击战术(二)第311章 秦国使臣(下)第439章 大梁攻防(十)第912章 无衣之曲(一)第926章 挑战(四)第272章 齐国来使(六)第951章 三族归附下第432章 大梁攻防(三)第355章 女强人和小女人第909章 邯郸战局(下)第162章 重逢第71章 秦国使臣(上)第869章 进攻邯郸第846章 改道邯郸(下)第631章 三国合纵(二)第541章 商人(下)第79章 三策(上)第449章 水淹大梁(五)第346章 回归代郡第588章 攻与防(七)第606章 秦军回援(三)第633章 三国合纵(四)第299章 问难下第540章 商人(上)第750章 离别第60章 铸剑(下)第753章 回归第150章 捕马(下)第172章 称王称候第673章 出塞(下)第548章 自立更生(下)第795章 楚国编钟第505章 潜入咸阳(十)第184章 开通商路第887章 进军咸阳(二)第167章 攻取代郡(五)第883章 招降秦军(一)第629章 回归代郡(下)第384章 秘密第885章 招降秦军(三)第871章 重整旗鼓(二)第462章 剿灭马贼(上)第265章 匈奴的反扑(四)第200章 燕军进击(下)第837章 各有算计(四)第155章 密议第115章 胜利的希望第844章 秦王督战第139章 一个人的战斗第627章 代军撤军(下)第158章 行刺第561章 会战(三)第23章 ,水军第789章 鬼谷门人(下)第718章 新营地(四)第25章 诏回邯郸第148章 吸收异能第694章 遭遇匈奴第339章 营救(三)第314章 赵国行馆(下)第339章 营救(三)第330章 稷下学宫(四)第57章 善后第568章 犹豫(上)第341章 馆驿春潮第457章 颖川叛乱第654章 游说匈奴(五)第517章 九鼎之秘(上)第307章 组织(上)第865章 邯郸之变(二)第198章 山谷涧水第346章 回归代郡第138章 护身符第858章 潜入邯郸
第828章 秦军来袭(二)第330章 稷下学宫(四)第379章 开府治事(下)第529章 刺秦(四)第935章 桑青缇的经历(上)第726章 大战再即(下)第467章 撤离大梁(一)第311章 秦国使臣(下)第344章 纵论天下第762章 订亲(下)第932章 投效(一)第238章 迎战匈奴军四第587章 攻与防(六)第455章 主动出击(上)第204章 前后夹击(二)第447章 水淹大梁(三)第386章 荥口攻防战(一)第937章 史前文明下第701章 水心月的秘密(下)第484章 众将汇聚第530章 刺秦(五)第317章 商铺开业(一)第949章 咸阳官制第458章 秦宫决断(上)第824章 审问(下)第113章 袭击战术(二)第311章 秦国使臣(下)第439章 大梁攻防(十)第912章 无衣之曲(一)第926章 挑战(四)第272章 齐国来使(六)第951章 三族归附下第432章 大梁攻防(三)第355章 女强人和小女人第909章 邯郸战局(下)第162章 重逢第71章 秦国使臣(上)第869章 进攻邯郸第846章 改道邯郸(下)第631章 三国合纵(二)第541章 商人(下)第79章 三策(上)第449章 水淹大梁(五)第346章 回归代郡第588章 攻与防(七)第606章 秦军回援(三)第633章 三国合纵(四)第299章 问难下第540章 商人(上)第750章 离别第60章 铸剑(下)第753章 回归第150章 捕马(下)第172章 称王称候第673章 出塞(下)第548章 自立更生(下)第795章 楚国编钟第505章 潜入咸阳(十)第184章 开通商路第887章 进军咸阳(二)第167章 攻取代郡(五)第883章 招降秦军(一)第629章 回归代郡(下)第384章 秘密第885章 招降秦军(三)第871章 重整旗鼓(二)第462章 剿灭马贼(上)第265章 匈奴的反扑(四)第200章 燕军进击(下)第837章 各有算计(四)第155章 密议第115章 胜利的希望第844章 秦王督战第139章 一个人的战斗第627章 代军撤军(下)第158章 行刺第561章 会战(三)第23章 ,水军第789章 鬼谷门人(下)第718章 新营地(四)第25章 诏回邯郸第148章 吸收异能第694章 遭遇匈奴第339章 营救(三)第314章 赵国行馆(下)第339章 营救(三)第330章 稷下学宫(四)第57章 善后第568章 犹豫(上)第341章 馆驿春潮第457章 颖川叛乱第654章 游说匈奴(五)第517章 九鼎之秘(上)第307章 组织(上)第865章 邯郸之变(二)第198章 山谷涧水第346章 回归代郡第138章 护身符第858章 潜入邯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