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石岭村

战斗结束之后,经过了查点,武安军一共阵亡了五百八十七名士兵,全部都是骑军的部队,另外还有三百二十四名士兵受伤。而匈奴兵被杀了一千八百七十七人,投降了九百五十三人。

虽然从结果上看,匈奴军的死亡人数是武安军的三倍多,但有一大半的战果都是在后来高原带领着援军上来之后,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取得的。要知道在武安军对燕军的战斗中,一共才损失了多少人,而仅仅就是对匈奴军的这一战,就阵亡了近六百人。也可见匈奴的战斗力是可等的强大,变不得纵贯两汉四百余年,匈奴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这时云瑶也赶上来,为受伤的士兵治疗,现在云瑶也非常有经验了,首先是治疗那些受伤最重,生命危在旦夕的伤兵。而其他受伤较轻的士兵则是由军医治疗。另外其他的士兵也在收拾战场,收陇马匹,看押俘虏等等。

众人正在忙碌的时候,只见在袁选带领着十几个村民向高原这边走了过来,袁选一指高原,道:“你们快来见过主公。”

众人来到高原面前,齐齐跪倒在地上,齐声道:“见过主公。”

高原上前两步,伸手虚托,道:“不必多礼,快起来吧。”

村民为首的是一名年过五十的老者,起身之后道:“这一次如果不是主公前来救援,我们村孑恐怕就被匈奴洗劫了,因此主公是救了我们全村老小的性命,我们全村的人都不会忘记主公的恩情。”

高原道:“老丈贵姓。”

老者道:“小老儿姓卫,名昭,是这一村之长。”

高原点了点头,道:“卫村长,我既然是这一地方的主管官员,保境安民,是我的责任,这一次我来巡现雁门郡,就是来查看雁门一带的安全。”

这时袁选在一边道:“你们放心吧,主公是大将军的女婿,他和大将军一样,会保护你们的。”

卫昭听了,神色也颇为激动,道:“当年大将军在雁门驻守的时候,小老儿可还在大将军部下听用过几天,也随大将军出征,还杀了两个匈奴兵呢?”

高原也笑道:“这么说来,老丈还是故人。” 随后又叫来李瑛鸿,向卫昭作了介绍。

卫昭等人知道是李牧的女儿,又赶忙向李瑛鸿施礼,而李瑛鸿也好言安憵了众人几句。

这个村孑叫做石岭村,一共有住户八百余户,人口约有近五千人,在雁门一带算是一个较大的村落。当年李牧在雁门、代郡驻守的时候,很得人心,因此众人听说是李牧的女儿女婿,在感情上又近了一层,卫昭也请高原等人到村孑里去休息。高原也没有拒绝,只是命令杜义继续清理战场,并原地休息,自己带着李瑛鸿、袁选等人一起进入村里。

这时在石岭村里也在清理战斗后的痕迹,村民们将尸体一俱一俱的搬出去放置,而高原也注意到,村民的尸体要明显的多于匈奴士兵的尸体,而且随处都可以听到哭泣的声音。看来村民死的人数并不少。

高原道:“卫村长,这一次村里死去了多少村民。”

卫昭苦笑了一声,道:“少说也有二三百人吧,不过比起其他村孑来,还原是好的了,前两天西北二十里的杨家大湾遭到了匈奴的进攻,全村一共三千多口人,结果只剩下不到一百,连整个村子都被一把火烧光了。也多亏了主公赶来救我们,要不然我们得下场也比杨家大湾好不了多少。”

高原道:“匈奴重新南下,到底有多久了。”

卫昭道:“那可就早了,当年大将军大破匈奴,其实也就保障了三四年的时间,后来虽然没有大股的匈奴入侵,但几百人规模的匈奴队伍年年都有,不过向我们这样的村子,几百名匈奴当然是攻不破的,他们只能打劫一些小村子,危险到还不算大,因此也箅是太平了十几年的时间,就是在前年的时候,南下的匈奴军队就多了起来,去年开始,匈奴军队就是几千几千的南下,而今年这才是刚开始呢?到冬天还有二三个月的时间。”

高原也点了点头,道:“好吧,今年我们决不会让匈奴再危害这一带的地区了。”

卫眧道:“只要是能够去打匈奴,保护我们的村子家园,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主公尽管吩咐,我们全村的人都会听从主公的调遣。”

高原微微一笑,道:“且从长计议吧。“

随后,高原在卫昭的陪同下,在村里走了一圈,又失去亲人的家庭进行了慰问,又赠送给他们一些钱财,然后才退出村子,回到营地休息,尽管卫昭再三请高原就在村里留宿,但高原以自己决不扰民为由,到底还是拒绝了卫昭的请要。这一举动也令卫昭等村民大为感动,老实说他们以前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支军队,就箅是以前李牧的军队,也做不到这样,虽然李牧的军队己经算是军纪相当好的了。

回到了营地之后,战场基本都清理干净,死亡的匈奴士兵就地掩埋,而武安军的士兵则都用布装包好,准备运回雁门关去。

受伤的士兵也都得到了很好的救治,只是云瑶为了治疗受伤的士兵,几乎又耗尽了精力,一脸疲态,高原见了也十分心疼,赶忙让云瑶回帐蓬里去休息,并且让耿燕羽照料她。

这时姜桓武和凌风两人来找高原,告诉高原,这一次到雁门郡来劫掠的匈奴军队一共有万余人,分为三队,他们今天所遇到的,只是这三队匈奴中的一支。

原来姜桓武和凌风久居在雁门山以北的地区,这一带本来就是胡汉杂居的地区,又经常和匈奴商人来往,因此也会说匈奴语,在高原进村以后,两人也对被抓的俘虏进行了审问,了解了不少的情况。

在十几年前,匈奴被李牧击败之后,损失惨重,而草原的其他各国纷纷趁机落井下石,向匈奴发动进攻。原来这时在草原上生活的,并不仅仅只有匈奴这一个民族,还有月氏、楼兰、乌孙、呼揭、山戎、猃允、鬼戎、义渠、余无、楼烦、大荔等大小几十个部落。不过近百年来,匈奴渐渐强大起来,连续击败了好几个大部落,强占了大批的人口和牧场,成为北方草原上最强大的游牧部落。

但其他部落自然不甘被匈奴压制,正好匈奴被李牧击败,那还不趁机向匈奴发动进攻,夺取匈奴的牧场和人口的。因此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匈奴一直在和草原上其他的部落进行着激烈的战斗,无瑕南下劫掠。

而获在六年以前,匈奴部落出了一位杰出的首领,名叫头曼,勇武过人,悍勇善战,而且颇有雄才大略,他将“单于” 定为匈奴首领名号,并整顿了匈奴的内部,制定了匈奴的官职名称,使匈奴空前强大起来,并连续击败了月氏、楼兰、乌孙、大荔等部落,不仅把以前所失的牧场全部夺回,而且还夺取了不少其他部落的牧场和人口,也使匈奴的人口大大增加,完全恢复到被李牧击败以前的实力。

就在这时,头曼单于从匈奴商人那里得知,李牧己经领边军南下,雁门一带的守卫十分空虚,因此头曼单于也就动了再度南下劫掠,毕竟打劫中原民族,那怕是打劫一个村子,也要比灭掉一个草原部落的收获还要大。

不过头曼单于当年可是参加去和李牧的战斗,对李牧也一直心有余悸,而且如果再遭遇一场上一仗那样的大败,匈奴说不定就一蹶不振了,因此头曼单于不敢轻易的大规模南下,只是派遣小股军队南下劫掠,一连两年,南下的小股匈奴军队几乎都是满载而归,而且也没有遇到什么阻碍。头曼单于这才安了心,命令右贤王头须带领十余万人口南进到阴山一带驻扎,为自己率匈奴大军南下作准备。

在今年六月,头须率领匈奴人口到阴山驻扎,到了九月的时候,派出一万余军队分头南下劫掠。这支匈奴军队巳经打劫了好几个村落,劫掠到了几千人口,和大量的牛羊牲口粮食财物,现在打劫到的人口牲口等物都屯集在诸间泽的临时营地里。本来是准备干完了这一票之后就转回诸间泽去,结果运气不佳,遇到了高原的人马,差不多全军覆没了。

听完了姜桓武和凌风的讲说之后,高原也点了点头,立刻叫来了袁选,向他询问诸间泽在那里?

袁选道:“诸间泽是在西北方大约三百里的一个大湖,但倶体的地方我也并不清楚。”

高原听了,也有些为难了,他的本意是集中雁门郡的兵力,对匈奴发动一次突去,解救被匈奴劫掠去的人口,并且给匈奴一个教训。但不知道诸间泽的俱体位置,当然就无法完成突击。

袁选道:“主公,要不要找几个匈奴俘虏带路?他们一定认识道路。”

高原正在沉呤的时候,忽然卫兵来报告,卫昭带着一些酒食和牲口,在营门口要求见高原,说是要酬谢高原和武安军的将士们。

第58章 坦白身世第487章 阅军(二)第803章 合纵初成(上)第906章 长街之战(十五)第351章 援魏的计划第695章 遭遇匈奴(下)第103章 赵秦首战(二)第873章 重整旗鼓(四)第879章 邯郸攻防(二)第61章 邀请(上)第891章 邯郸战局(三)第877章 高原的计划第323章 商铺开业(七)第25章 诏回邯郸第160章 遇险第488章 阅军(三)第805章 临别献舞(一)第839章 合纵出击(二)第751章 处理俘虏第243章 合并村庄第20章 ,遥山(下)第462章 剿灭马贼(上)第901章 长街之战(十)第739章 切断供应(上)第870章 重整旗鼓(一)第53章 苦战(中)第375章 接受相印(一)第824章 审问(下)第356章 伐魏决议第889章 邯郸战局第775章 制度(下)第559章 会战(一)第439章 大梁攻防(十)第82章 正式决裂(下)第476章 政事第569章 犹豫(下)第693章 迁移准备(下)第308章 组织(下)第166章 攻取代郡(四)第167章 攻取代郡(五)第六章 第521章 燕国使臣第740章 切断供应(下)第366章 荥口之战(一)第687章 云瑶的身世(下)第90章 秦国廷议(上)第352章 户籍管理第268章 齐国来使(二)第612章 撤军与追击(六)第90章 秦国廷议(上)第487章 阅军(二)第51章 一个机会第671章 局势逆转(下)第790章 齐国使团(一)第950章 三族归附上第410章 秦国新年第736章 进攻受阻(四)第436章 大梁攻防(七)第908章 邯郸战局(上)第767章 灵寿(一)第356章 伐魏决议第790章 齐国使团(一)第252章 突袭阴山四第703章 合作(二)第34章 庆功宴会(下)第877章 高原的计划第196章 连盟第790章 齐国使团(一)第116章 破赵之策第240章 突击匈奴营地上第184章 开通商路第886章 进军咸阳第949章 咸阳官制第218章 如约撤军(上)第934章 投效(三)第255章 突袭阴山(七)第844章 秦王督战第401章 突袭大梁上第901章 长街之战(十)第842章 雷击车发威(下)第285章 强盗第948章 昆仑弟子(三)第78章 抢粮(下)第542章 邯郸的局势第324章 齐王寿辰上第830章 秦军来袭(四)第781章 九黎族的行动(三)第336章 劫持下第66章 名士才女第566章 会战(八)第373章 入城(下)第181章 军队编制第898章 长街之战(七)第604章 秦军回援(一)第510章 接头第910章 对策(上)第670章 局势逆转第25章 诏回邯郸第170章 大局初定(上)第370章 前往大梁
第58章 坦白身世第487章 阅军(二)第803章 合纵初成(上)第906章 长街之战(十五)第351章 援魏的计划第695章 遭遇匈奴(下)第103章 赵秦首战(二)第873章 重整旗鼓(四)第879章 邯郸攻防(二)第61章 邀请(上)第891章 邯郸战局(三)第877章 高原的计划第323章 商铺开业(七)第25章 诏回邯郸第160章 遇险第488章 阅军(三)第805章 临别献舞(一)第839章 合纵出击(二)第751章 处理俘虏第243章 合并村庄第20章 ,遥山(下)第462章 剿灭马贼(上)第901章 长街之战(十)第739章 切断供应(上)第870章 重整旗鼓(一)第53章 苦战(中)第375章 接受相印(一)第824章 审问(下)第356章 伐魏决议第889章 邯郸战局第775章 制度(下)第559章 会战(一)第439章 大梁攻防(十)第82章 正式决裂(下)第476章 政事第569章 犹豫(下)第693章 迁移准备(下)第308章 组织(下)第166章 攻取代郡(四)第167章 攻取代郡(五)第六章 第521章 燕国使臣第740章 切断供应(下)第366章 荥口之战(一)第687章 云瑶的身世(下)第90章 秦国廷议(上)第352章 户籍管理第268章 齐国来使(二)第612章 撤军与追击(六)第90章 秦国廷议(上)第487章 阅军(二)第51章 一个机会第671章 局势逆转(下)第790章 齐国使团(一)第950章 三族归附上第410章 秦国新年第736章 进攻受阻(四)第436章 大梁攻防(七)第908章 邯郸战局(上)第767章 灵寿(一)第356章 伐魏决议第790章 齐国使团(一)第252章 突袭阴山四第703章 合作(二)第34章 庆功宴会(下)第877章 高原的计划第196章 连盟第790章 齐国使团(一)第116章 破赵之策第240章 突击匈奴营地上第184章 开通商路第886章 进军咸阳第949章 咸阳官制第218章 如约撤军(上)第934章 投效(三)第255章 突袭阴山(七)第844章 秦王督战第401章 突袭大梁上第901章 长街之战(十)第842章 雷击车发威(下)第285章 强盗第948章 昆仑弟子(三)第78章 抢粮(下)第542章 邯郸的局势第324章 齐王寿辰上第830章 秦军来袭(四)第781章 九黎族的行动(三)第336章 劫持下第66章 名士才女第566章 会战(八)第373章 入城(下)第181章 军队编制第898章 长街之战(七)第604章 秦军回援(一)第510章 接头第910章 对策(上)第670章 局势逆转第25章 诏回邯郸第170章 大局初定(上)第370章 前往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