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局势突变

高原想了一想又道:“你们在这里驻扎之后魏国有什么反应”

项栋笑道:“怎么沒有反应魏国己经派人三次來催促我们尽快进军入魏而现在武安君派往魏国的张先生正在魏国交涉我们都见过张先生了武安君的要求是正确的我们必须取得魏军的指挥权才行老实说现在也只有武安君才能和王剪相抗衡否则别说是救不了魏国连我们带來的这些子弟兵只怕都会葬身在魏国”

高原又问道:“那么魏国的态度怎么样”

项栋道:“魏国方面只答应给我们的军队供应粮草物资但让我们执掌魏国的兵权现在魏国朝中还有争议由其是国相魏行和大司马魏错都不愿让出魏国的军权”

高原道 :“好吧我们就暂时在陶邑等着按我的估计驻守成皋的魏军是注定会失败等魏军败阵之后魏国就会知道秦军的厉害那样就不得不答应我们的条件”

田克臧道:“武安君虽然你想要执掌魏国的兵权并不为错但你想过沒有一但魏军败阵失守成皋损兵折将而且还会大大打击魏军的士气会不会弄巧成拙了”

高原道:“安平君的担心不无道理但我这也是无奈之举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主将的重要性各位都应该知道我们楚代合军也不足四万人要想保住魏国主要还是依靠魏军如果魏国现在还有信陵君这样精通兵法知兵善战的人在我当然不会提出这个要求但现在魏国根本就沒有将材如果我不能执掌魏国的兵权能调动魏国的军队就根本保不住魏国”

项栋也道:“在下也认为武安君所言极是现在魏国根本就沒有什么大将如果我们不能执掌魏国的兵权就我们这三四万军队进入魏国也是无济于事说不定还会被魏国利用替他们去和秦军硬拼送命因此这一点我们决不能让步而且驻守成皋的魏军只有十万在大梁还有十万魏军驻守我们的计划就是依托大梁的坚城驻守就算是成皋的魏军败阵也不可能全军覆沒总会还剩几万军队再加上大梁的守军也完全足够了”

听了项栋的话之后高原点了点头能够说出这样一段见解说明项栋是深知兵法的人这就好办了毕竟在援魏的问題上代郡和楚国的利益是一致的有一个有能力的同伴当然是好事

高原道:“好了我们现在就在陶邑等着吧不过要随时做好出兵的准备只要魏国那边一答应我们的要求立刻就能出兵另外我们也对魏国的情况要严密的关注由其是对秦军的动向战事的进程毎天都要进行通报这样一入魏国就可以立刻展开行动”

田克臧点了点头道:“武安君项大夫我这一点是以巡视边境的名议到陶邑來的因此不能在陶邑就留既然和两位都会过面了那么明天就要离开这里回临淄去我不在这里陶邑就由匡大夫全权负责他会全力配合两位除了不能出动军队之外其他的要求都全尽可能的帮你们做好而魏国的事情就请两位多费心了”

商谈完之后高原回到自己的大营里立刻叫來了凌风让他马上派遣斥候进入魏国境内分散打探消息同时又派人通知在大梁的张良自巳已经到达了陶邑

第二天下起雨來而田克臧还是向高原和项栋告别冒雨返回临淄

这时己经是五月底的季节气候炎热只要雨势不大到也沒有什么影响不过高原却担心因为现在正是涨水期如果再加上雨水黄河的水势还会再涨如果秦军攻占河道正好可以对大梁进行水攻而且秦军的三路进军中有一路就是进攻河內说明秦国己经意识到用水攻战术

河套、河內都是黄河流域的专有名词河套是指“几”字的头的“冂”形地区而河內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也就是“几”字的弯勾拐角的北岸地区正是和大梁的对岸如果秦军要对大梁施行水攻那么占领河內就是第一步因此李牧才留下“陆攻则击河内水攻则灭大梁” 这样两句话

高原并不担心秦军进攻大梁因为大梁城易守难攻又有十万大军驻守怎么样也能坚持几天但就怕魏军在成皋失利之后彻底放弃了黄河沿岸的居点这样一來就只能孤守大梁等着水淹了因此高原也只能期望魏国那一边能够早一点决定这样自己才好指挥大军进入魏国境內才好实施自已的抗秦计划

雨势虽然不大但却连下了两天一直都沒有停不过代军每天的操练可是风雨无阻别说是这一点小雨在代郡的时候就是寒冬三九天降大雪也是照练不误因此虽然是在雨中代军的士兵依然坚持操练包括高原來內全部都是冒雨出练而且练得热火朝天也引得不少陶邑的居民驻足观看而另一边的楚军营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两天里高原也观查过楚军士兵到是个个彪捍显然是精锐之兵不过沒看见过楚军操练不能对楚军的战斗力做出评价不过这两天项栋兄弟三人到是天天冒雨來看代军的训练

而就在这时高原忽然接到了报告张良和魏国的使臣魏増从大梁赶到了陶邑原來魏国终于作出了决定不仅要让高原执掌魏囯的军权而且还要让高原佩带魏国的相印也就是出任魏国的国相

别国的大臣佩带相本国印在战囯时期是常有的事情当然是像征意义只是挂一个名而己并不是真的国相之位拱手让人如公孙衍、苏秦都曾兼任过五国的国相齐国的孟偿君也曾挂过秦国的国相都是这个道理

不过高原只是要执掌魏国的军权并不想要挂相印这样的虚名但魏国做出这样的决定只能说明一件事情一定是局势对魏国非常不利了而且不是如此张良也不会专程从大梁赶來因此高原立刻下令先将魏增接到馆驿中休息而马上招见张良询问魏国的情况

果然张良入帐之后神色颇为严峻向高原施礼道:“参见主公”

高原摆了摆手道:“子房不必多礼了魏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张良道:“驻守成皋的魏军大败十万大军只剩不足二万大司马魏错阵亡秦军乘势进军**上百里连夺宛冯、荥阳、广武、市丘、中阳、修鱼、安城等八城兵锋直指荥口” 而且在黄河北岸王贲也连夺六城整个河內地区也全部都被秦军占领现在整个大梁城里人心慌慌甚致有人劝魏王假向秦国投降”

高原也大吃了一惊虽然他估计到驻守成皋的魏军肯定会败阵但却沒有想到会败得这么快这么惨十万大军只剩不到二万几乎算是全军覆沒了而且这样一來秦军离大梁己经不足百里因此立刻又问道:“魏军怎么会败得这么快”

张良苦笑了一声道:“本來在开战之初魏国朝议有不少大臣都建议放弃成皋集中所有的兵力退守大梁周围以大梁的坚城为依脱抵抗秦军”

高原点了点头道:“这是正确的战术为什么会驻守成皋”

张良道:“因为相囯魏行的封地在成皋他要将封地的财产族人都迁移到大梁來因此才要力排众议一定要坚持要驻守大梁结果魏囯的大臣们争吵了几天也沒有结果魏王假不得己才做出一个折中的办法二十万大军分成两批十万驻守成皋十万驻守大梁但拖了这几天的时间等大司马魏错领军赶赴成皋时巳经晚了秦将韩腾抢先了一步攻占了成皋随后以逸待劳向魏军发动进攻把魏军杀得大败魏错阵亡鲁仁杰、苏护带领残余的魏军退守荥口而魏囯朝内也大为震动魏王假一怒之下将魏行罢职这一來国相和大司马的位置就都空出來了于是魏増合魏王假的建议拜主公为魏囯囯相执掌魏囯的军权抵挡秦军现在魏王假迫于形式只能答应因此才随我一起赶來陶邑请主公尽快领军入魏否则魏国可就真的危险了”

荥口位于大梁城西北距离大梁城不足五十里同时也是鸿沟的源头鸿沟在这里接通黄河水为源然后向东流经中牟、大梁折而南下入颍河通淮河因此要防止秦军引黄河水灌大梁最好就是守住荥口直接切断秦国引入黄河水的源头

高原点点头道:“好我马上通知楚军明天就领军入魏”

第296章 有意刁难第839章 合纵出击(二)第285章 强盗第386章 荥口攻防战(一)第254章 突袭阴山(六)第2章 强盗第670章 局势逆转第878章 邯郸攻防(一)第305章 安平君府(下)第174章 屠城令(下)第768章 灵寿(二)第71章 秦国使臣(上)第516章 见面第244章 云瑶的选择上第575章 秦军反击(五)第172章 称王称候第218章 如约撤军(上)第501章 潜入咸阳(六)第454章 水战(下)第447章 水淹大梁(三)第589章 攻与防(八)第958章 最后一战(二)第892章 长街之战(一)第31章 文清夫人(下)第243章 合并村庄第304章 安平君府(上)第919章 趁胜进击(二)第90章 秦国廷议(上)第612章 撤军与追击(六)第416章 扩军备战(三)第303章 齐国异士下第694章 遭遇匈奴第440章 大梁攻防(十一)第578章 机关术(上)第887章 进军咸阳(二)第784章 齐国政变第374章 投诚第270章 齐国来使(四)第487章 阅军(二)第53章 苦战(中)第171章 大局初定(下)第868章 进驻邯郸第650章 游说匈奴(一)第294章 布置第499章 潜入咸阳(四)第454章 水战(下)第106章 总结第417章 商业经营第737章 进攻受阻(五)第653章 游说匈奴(四)第495章 雪夜密谈第381章 联军作战(上)第609章 撤军与追击(三)第565章 会战(七)第574章 秦军反击(四)第579章 机关术(下)第705章 转移第293章 结盟(下)第532章 辞行(下)第173章 屠城令(上)第922章 趁胜进击(五)第664章 入城风波(六)第249章 突袭阴山一第712章 再次出击(四)第600章 突袭蓟京(三)第740章 内哄(上)第744章 大破匈奴(二)第802章 扶苏督军第121章 奇兵突现(下)第591章 攻与防(十)第155章 密议第684章 意外的结局第850章 进驻邯郸(下)第304章 安平君府(上)第805章 临别献舞(一)第126章 赵秦决战(五)第435章 大梁攻防(六)第863章 汉秦结盟(三)第49章 线索第845章 改道邯郸(上)第93章 赵军出战(上)第594章 攻与防(十三)第92章 密谋第415章 扩军备战(二)第109章 伤病营第125章 赵秦决战(四)第382章 转战荥口第655章 伏击单于(一)第413章 刀法初成(下)第433章 大梁攻防(四)第545章 布置(下)第87章 闺房春色第912章 无衣之曲(一)第40章 公子扶苏第308章 组织(下)第21章 ,取弘城第528章 刺秦(三)第425章 骑军对决第153章 回归第540章 商人(上)
第296章 有意刁难第839章 合纵出击(二)第285章 强盗第386章 荥口攻防战(一)第254章 突袭阴山(六)第2章 强盗第670章 局势逆转第878章 邯郸攻防(一)第305章 安平君府(下)第174章 屠城令(下)第768章 灵寿(二)第71章 秦国使臣(上)第516章 见面第244章 云瑶的选择上第575章 秦军反击(五)第172章 称王称候第218章 如约撤军(上)第501章 潜入咸阳(六)第454章 水战(下)第447章 水淹大梁(三)第589章 攻与防(八)第958章 最后一战(二)第892章 长街之战(一)第31章 文清夫人(下)第243章 合并村庄第304章 安平君府(上)第919章 趁胜进击(二)第90章 秦国廷议(上)第612章 撤军与追击(六)第416章 扩军备战(三)第303章 齐国异士下第694章 遭遇匈奴第440章 大梁攻防(十一)第578章 机关术(上)第887章 进军咸阳(二)第784章 齐国政变第374章 投诚第270章 齐国来使(四)第487章 阅军(二)第53章 苦战(中)第171章 大局初定(下)第868章 进驻邯郸第650章 游说匈奴(一)第294章 布置第499章 潜入咸阳(四)第454章 水战(下)第106章 总结第417章 商业经营第737章 进攻受阻(五)第653章 游说匈奴(四)第495章 雪夜密谈第381章 联军作战(上)第609章 撤军与追击(三)第565章 会战(七)第574章 秦军反击(四)第579章 机关术(下)第705章 转移第293章 结盟(下)第532章 辞行(下)第173章 屠城令(上)第922章 趁胜进击(五)第664章 入城风波(六)第249章 突袭阴山一第712章 再次出击(四)第600章 突袭蓟京(三)第740章 内哄(上)第744章 大破匈奴(二)第802章 扶苏督军第121章 奇兵突现(下)第591章 攻与防(十)第155章 密议第684章 意外的结局第850章 进驻邯郸(下)第304章 安平君府(上)第805章 临别献舞(一)第126章 赵秦决战(五)第435章 大梁攻防(六)第863章 汉秦结盟(三)第49章 线索第845章 改道邯郸(上)第93章 赵军出战(上)第594章 攻与防(十三)第92章 密谋第415章 扩军备战(二)第109章 伤病营第125章 赵秦决战(四)第382章 转战荥口第655章 伏击单于(一)第413章 刀法初成(下)第433章 大梁攻防(四)第545章 布置(下)第87章 闺房春色第912章 无衣之曲(一)第40章 公子扶苏第308章 组织(下)第21章 ,取弘城第528章 刺秦(三)第425章 骑军对决第153章 回归第540章 商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