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赵秦决战(四)

不过王剪也抢先一步,在大寨中也布置好了防守,而且虽然向床弩、抛石机这样俪大型武器派不上用场,但秦军还有大量的弓弩箭矢,仍然是可以派上大用场的。

这时秦军的士兵都己经守在寨墙,用弓弩箭矢,向赵军发动了猛烈的打击。尽管这时在不少赵军己经与秦军混合在一起,弓弩箭矢也会伤及自己的同伴,但这个时候也顾不得许多了。不过这时已经有不少的赵军士兵顺着木梯,向寨墙上攀爬,用弓弩shè击巳经是来不及了,因此也有不少秦兵使用长枪,守在寨墙上,以居高临下之势,刺击着攻寨的赵兵。同时也有一些秦兵用石头、砖块,横木,砸向赵兵。

另外在几个寨门处,赵兵秦兵也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为了放败兵入寨,秦军的中军大寨一共打开了五个寨门,但在放秦兵入城的时候,同时也放入了不少的赵兵,因为秦兵赵兵都己经混在一起,根本就不可能区分得开,当然赵军同样也是把夺取寨门,打通攻入秦军中寨的通道,做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因此他们混在秦军中,在到达寨门口时,就立刻对周围的秦军猛砍猛杀,守住寨门,好接应自己的同伴进入。

但秦军也同样在寨门设下了重兵布防,并且还布置了矩马挡车,阻挡赵军进入,其中有两个寨门见机极时,在赵军还未占领门口时就关闭了,虽然保住了寨门不失,但却把不少秦兵都关在门外,也惹得寨外的秦军士兵们一阵乱骂,因为这个时候赵军己经围陇了上来,秦兵根本就无路可退,只能背靠城门,和赵军死战。而其他的三个寨门,都没能极时关闭,双方的士兵就几个狭小的寨门口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这时战场也呈现出混乱的样孑,有的登上木梯向寨墙进攻,有的在寨门处死战,也有的在寨墙外和少数秦军激战,甚致还有少数赵兵杀进了秦寨里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乱像丛生,而且在秦军大寨的寨墙外,己经开始堆积了不少尸体,秦兵赵兵都有,有一些地段的壕沟都己经被填平了。

而面对这样杂乱无章的战斗场面,连李牧、王剪这样的名将都有些束手无策,只能暂时按纳住其他的军队,仔细的观察战况,才好确定主攻或主守的目标。因此李牧甚致不惜冒险,贴近战场,在离秦军大寨不足百米的距离查看战斗,而王剪也同样不顾诸将的劝阻,亲自登上寨墙,布置秦军的防守。在这个时候,如果谁能抢先一步,布置好自己的兵力和进攻方向,取胜的机会也就更大一些了。

这时赵军己经投入了五万士兵,大约沿着秦军大寨一半的阵线进行战斗。李牧围着战场,转了一圈,立刻就发现一个最大的漏洞。秦军大寨的主门并没有关上。

大寨的主门也是大寨最宽阔的一个寨门,当然也是回撤秦军最多的地方,其实守寨的秦兵早就想把大寨的主门关闭,但无奈从这里通过的秦兵实在太多了,而且将大门内外拥挤得几乎水泄不通,但就算是大寨的主门,也不过就是四五米宽,再加上秦兵互相争抢,推挤,反到是把大门给堵得死死的,守寨的秦兵两次偿试着想要开闭寨门,但也根本就没有机会,全部都被争抢着进寨的秦兵给推开,有的秦兵甚致还为了进寨,互相攻击,伤亡了十几个人。

当然造成秦军混乱的局面,还因为里面夹杂着少数赵兵,在秦军退进大寨的途中,也不断的发生着零星的战斗,只是赵兵的人数虽少,但秦军都无心恋战,只顾着早一点逃进大寨里,因此 也没理这些赵兵,结果赵兵越聚越多,从开始的三五成群,己经聚集了五六十人,并且向秦军的大门发动了猛攻。

而这时秦军再想要关闭城门,己经来不及了,数十名赵兵己牢牢的堵在寨门口,两侧的士兵死死的抵住城门,不让秦军关闭,而中间的士兵紛纷挥动长枪,向寨内的秦军猛刺,而寨内的秦军也知道决不能让赵军进来,因此也拼命的堵住赵军,双方就在寨门口的位置展互不相让,开了激战。

尽管秦军的人数众多,但因为城门口的位置狭小,秦军在兵力上的优其根本就无法发挥出来,不过赵军也很难突破秦军,杀入秦军的大寨中。双方的士兵都发挥出高皍的斗志和勇气,全部都舍生忘死,拼死力战,前面的同伴倒下,后面的士兵马上就补了来,继续的拼战。随着战斗的激烈程度的不断提高,战死的士兵也越来越多,渐渐的覆盖了地面。后来双方的士兵几乎就是踩着同伴或对方的尸体,死战不休,一直到自己也倒下为此。

李牧也极时的调整布置,向夺打的赵军派遣増援部队,也保障了赵军有援援不断的补充兵力,同时也向寨门两侧的寨墙发动猛攻,牵制分散秦军的兵力,为赵军夺取大门创造机会。但秦军的主将王剪也同样发现这个危险地区,也向寨门地区派遣了大量的兵力,分派士兵严守城墙,并在寨门的后面,布下三道矩马防线,以防止赵军冲过大门以后,向寨内扩展。

结果双方的争夺就牢牢的被限制在寨门这个区域內,秦军无法关闭寨门,赵军也无法向寨内突进一步。

当然,激烈的战斗并不仅仅只是发生在寨门,在每一段寨墙上,双方都在展开看殊死的搏斗,虽然也有少数赵兵突破了秦军的防线,杀上了寨墙,但秦军依然死战不退,一次又一次将冲上寨墙的赵军士兵给打回去。而这时在寨墙内外,都己经躺满了双方士兵的尸体,沟壕被大段的填满,有的地方,尸体堆积几乎达到了寨墙的一半高,而地方几乎全被鲜血所覆盖。

不过赵军是主动进攻的一方,秦军在绝大部份地段,都有寨墙可守,因此赵军的伤亡也要远远大于秦军,接战了一个多时辰之后,赵军的伤亡己经超过了二万人。

这时在赵军的后阵,司马尚对李牧道:“大将军,这样打下去可不是办法,我们的伤亡太大了,要不要暂时缓一缓再说。”

李牧拙了摇头,道:“不行,打到了这一步,我们己经没有退路了,如果让秦军缓过这一口气来,要想攻破敌寨,就更加困难了,而且我们的伤亡大,秦军也不会好到那里去,因此只能继续坚持力战,一直到攻破秦军的中寨为止。”

虽然李牧一向体恤士卒,爱兵如子,但到了这个时候,尽管明知赵军的伤亡重大,但却也决不能停止,同时下令,再调五万士兵,增援上去,把现在战场上征战厮杀的赵军替换下来,继续给秦军大寨保持压力,并且又分派出两支军队,绕到秦寨的侧后方去,展开攻击,牵制秦军的兵力。又命令弓箭手靠近秦军的大寨,采用抛shè的方式,向秦军的大寨中shè箭打击,让秦军不能从容的在寨內调动军队,最后又把剩下的军队组织起来,除了高原训练的新式骑军之外,其他的所有骑兵,战车兵全部都准备步战,做为第三批进攻的军队。

李牧指挥着赵军在调兵遣将,布置兵力,而王剪同样也沒有闲着,尽管秦军的伤亡要比赵军小,但秦军的防守面却要出赵军的进攻面大,虽然赵军的进攻面,只占一半的寨墙,但剩下的一半寨墙,秦军却不能不管,还要保留一定的兵力驻守。由其是李牧派出两支军队,绕到秦军大寨的侧后方发动佯攻,也给秦军带来了不少的压力。尽管王剪也知道,这两支军队都是佯攻,但却不能不派出兵力应对,否则赵军随时都可以变佯为实。

这时在秦军大寨中驻守的兵力约有十二万人,但却要用出一半的兵力,力能守住大寨,而且赵军可以派兵轮换,暂时撒退,但秦军却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因为只要是放松一点,

同时王剪还下令,搬出大量的矩马、战车,在寨墙的后面,组成第二道、第三道防线,以防止赵军攻破寨墙之后,秦军仍然可以在大寨里驻守,抵御赵军的攻击。

不过目前双方争夺的主要战场,仍然是寨墙,秦寨外面的秦军士兵基本都死伤殆尽了,战局也渐渐明朗起来,而赵军完成了轮换之后,也渐渐恢复了秩序,无论是攻打寨墙,还是争夺城门,有开始显得有章有法,不在是一团乱麻。而秦军也同样在王剪的调派下,完全稳住了阵脚,双方的主将也都终于能够掌握住战场的情况。

战斗还在激烈的进行着,赵军的第二批轮换军队上去之后,又激战了近两个时辰,伤亡人员超过了一万五千余人,尽管数次攻上寨墙,并且湥破了三四个缺口,但最终不是被顽强的秦军给打了回来,就是被秦军在寨内布置的第二道、第三道防线给挡住,仍然无法向大寨内展开。

第535章 主将人选第270章 齐国来使(四)第448章 水淹大梁(四)第591章 攻与防(十)第345章 纵论天下(下)第384章 秘密第334章 袭击(下)第923章 挑战(一)第859章 潜入邯郸(二)第231章 出巡第915章 无衣之曲(四)第926章 挑战(四)第337章 营救(一)第711章 再次出击(三)第690章 举族迁移第559章 会战(一)第316章 满城风雨第716章 新营地(二)第899章 长街之战(八)第762章 订亲(下)第720章 墨家第131章 战后余波第37章 宴间比武(下)第391章 渡河之战(一)第433章 大梁攻防(四)第909章 邯郸战局(下)第149章 捕马(上)第8章 ,成山第491章 阅军(六)第836章 各有算计(三)第397章 楚军撤军第107章 对策第36章 宴间比武(中)第653章 游说匈奴(四)第906章 长街之战(十五)第482章 燕国请臣(上)第903章 长街之战(十二)第204章 前后夹击(二)第279章 蕃勇军第320章 商铺开业(四)第515章 宗庙之战(下)第34章 庆功宴会(下)第465章 再见白灵族(二)第73章 赵王不朝第896章 长街之战(五)第661章 入城风波(三)第647章 迎击匈奴(三)第一章 第869章 进攻邯郸第192章 秦国春祭(下)第931章 定都(三)第212章 拒绝讲和(下)第12章 ,釜底抽薪第728章 匈奴的初次进攻第912章 无衣之曲(一)第296章 有意刁难第167章 攻取代郡(五)第422章 底达桂陵(下)第946章 昆仑弟子上第614章 训兽作战(一)第92章 密谋第476章 政事第791章 齐国使团(二)第67章 辩论(上)第816章 误打误撞(下)第960章 结局第74章 阵法第632章 三国合纵(三)第5章 ,日月谷之战第685章 意外的结局(下)第67章 辩论(上)第326章 馆驿之夜第487章 阅军(二)第663章 入城风波(五)第17章 ,河关第169章 攻取代郡(七)第410章 秦国新年第629章 回归代郡(下)第825章 心意第692章 迁移准备第912章 无衣之曲(一)第115章 胜利的希望第344章 纵论天下第838章 合纵出击第441章 蕃勇军突围(上)第840章 合纵出击(三)第846章 改道邯郸(下)第248章 准备远袭第424章 渡过鸿沟(下)第187章 地方豪强(下)第725章 大战再即第547章 自立更生(上)第924章 挑战(二)第709章 再次出击第386章 荥口攻防战(一)第17章 ,河关第772章 合纵(上)第551章 拒绝燕国第291章 大败齐军第293章 结盟(下)
第535章 主将人选第270章 齐国来使(四)第448章 水淹大梁(四)第591章 攻与防(十)第345章 纵论天下(下)第384章 秘密第334章 袭击(下)第923章 挑战(一)第859章 潜入邯郸(二)第231章 出巡第915章 无衣之曲(四)第926章 挑战(四)第337章 营救(一)第711章 再次出击(三)第690章 举族迁移第559章 会战(一)第316章 满城风雨第716章 新营地(二)第899章 长街之战(八)第762章 订亲(下)第720章 墨家第131章 战后余波第37章 宴间比武(下)第391章 渡河之战(一)第433章 大梁攻防(四)第909章 邯郸战局(下)第149章 捕马(上)第8章 ,成山第491章 阅军(六)第836章 各有算计(三)第397章 楚军撤军第107章 对策第36章 宴间比武(中)第653章 游说匈奴(四)第906章 长街之战(十五)第482章 燕国请臣(上)第903章 长街之战(十二)第204章 前后夹击(二)第279章 蕃勇军第320章 商铺开业(四)第515章 宗庙之战(下)第34章 庆功宴会(下)第465章 再见白灵族(二)第73章 赵王不朝第896章 长街之战(五)第661章 入城风波(三)第647章 迎击匈奴(三)第一章 第869章 进攻邯郸第192章 秦国春祭(下)第931章 定都(三)第212章 拒绝讲和(下)第12章 ,釜底抽薪第728章 匈奴的初次进攻第912章 无衣之曲(一)第296章 有意刁难第167章 攻取代郡(五)第422章 底达桂陵(下)第946章 昆仑弟子上第614章 训兽作战(一)第92章 密谋第476章 政事第791章 齐国使团(二)第67章 辩论(上)第816章 误打误撞(下)第960章 结局第74章 阵法第632章 三国合纵(三)第5章 ,日月谷之战第685章 意外的结局(下)第67章 辩论(上)第326章 馆驿之夜第487章 阅军(二)第663章 入城风波(五)第17章 ,河关第169章 攻取代郡(七)第410章 秦国新年第629章 回归代郡(下)第825章 心意第692章 迁移准备第912章 无衣之曲(一)第115章 胜利的希望第344章 纵论天下第838章 合纵出击第441章 蕃勇军突围(上)第840章 合纵出击(三)第846章 改道邯郸(下)第248章 准备远袭第424章 渡过鸿沟(下)第187章 地方豪强(下)第725章 大战再即第547章 自立更生(上)第924章 挑战(二)第709章 再次出击第386章 荥口攻防战(一)第17章 ,河关第772章 合纵(上)第551章 拒绝燕国第291章 大败齐军第293章 结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