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秦军反击(一)

“属下施无功,见过主公!”

韩腾点了点头,道:“免礼,一上辛苦了,你来了就好,东西都没有事吧。”

施无功忙道:“请主公放心,一切全都安好。”

火烈阳在一边道:“施无功,主公在出兵之前,就通知你们出发了,你们怎么现在才赶来,如果你们能够早来一些时间,我们也不致于这么狼狈。”

施无功道:“火大人,这一次运送的东西不仅数量庞大,仅准备装车就需要五六天的时间,而且十分精细,受不了途的颠波,在下恐怕东西有所损伤,在一上没有急行赶,另外随行的还有千余名各种工匠人员以及士兵五千多人,因此这才晚到了一段时间。”

韩腾道:“不妨事,现在来的也正是时候,代军连战连胜,战线向前推进了余里,不仅士气消耗,而且也渐长骄傲,正是我们反击代军的大好时机,施无功,你们需要多少时间,可以出战。”

施无功道:“多侧十天,少则五天,可以出战。”

火烈阳怔了一怔,道:“还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吗?”

施无功道:“火大人有所不知,所有东西还需要组装调试,另外还需要一部份士兵参与使用,这些都需要时间来完成,最好还能和其士兵一起演练几次,如果其中有一个环节没有做好,威力就会大打折扣了。”

韩腾道:“好吧,反正我们己经等了一个多月,也就不再乎再等十多天的时间,前面的准备工作尽可能的要做得充份一些,而且族里也会派出一部份人员过来帮助我们,大概也是再过十来天的时间就可以到了,等族里的人员到齐之后,我们就有足够的实力向代军发动反击了。”

就在这时,只见曹无伤走进帐蓬,道:“主公,秦王已经下诏,命令王剪从蓟京出击,进攻上谷郡,同时又下令让蒙武出动五万军队援助我们,再次向代军发动进攻,两夹击,这一次要一举灭亡了代郡。”

火烈阳听了,也不禁喜形于色,道:“这可就好了,只要是王剪从蓟京进攻上谷郡,我们再从这里像代军发动反击,看高原怎么应付。”

金昌斗在一边道:“我看这里面一定有鬼,以高原的眼光,不可能看不出来燕国的重要性,而他仍然放任秦军攻占了蓟京,这种情况非常不合理,高原似乎并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火烈阳道:“我到是认为这很合理,按我的看法,高原的目地应该是这样,他放弃救援燕国,只是不想双线作战,因为蓟京是燕国的都城,城高墙厚,燕军的战斗力虽然不怎么样,但守城还是守得住的,因此高原才打算集中全部的兵力,击败我们这一的人马,只要我们这一被击退了,那么进攻燕国的秦军也就会自动撤军了。只是高原没有想到,燕王会杀了丹,向秦国请降,结果不但请降不成,反而造成了蓟京的内乱,结果让王剪毫不费力就攻占了蓟京,这完全是一个意外,或者说是高原的运气不好,如果是正常情况,现在王剪一定还在蓟京城下,强攻蓟京,而我们在上一战被代军击败,秦军的处境将是十分困难的。”

金昌斗连连摇头,道:“你说的看起来似乎是有一点道理,但仔细一想,却有不少破绽。从水心月发回的消息来看,代郡已经全境动员征军,以代郡现在的人口,如果全部动员起来,至少可以征集到十万以上的军队,而现在代军用于和我们作战的军队有多少,也就在十五万左右,那么代军至少还有十五万以上的兵力没有参战,就算是代军还要守卫地方,但也能多出十万左右的军队来,那么这一批军队在那里,如果高原想要集中兵力击败我们这一秦军的话,那就应该把这十万军队调到我们这一线来,而不会只出动十五万左右的军队和我们作战。”

火烈阳想了一想,也不得不承认,金昌斗说得确实有道理,因为集中比对方更多的兵力,形成局部战场作战的优势,是用兵的基本常识,高原既然是精通兵法的人,如果他是真想全力击败自己这一秦军,确实应该集中全部的兵力,而不会只是十五万。

而曹无伤也若有所思,道:“金大人的意思是,这十万人马,高原是用来对付攻占燕国?但高原为什么又要放任秦军攻占了蓟京呢?如果有这十万人马驻守蓟京,那怕是只有五万人,也足以守住蓟京了。”

金昌斗耸了耸肩,道:“我又不是高原,怎么会知道他是怎样想的。”

这时韩腾道:“高原是怎样想的,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事情,现在我们要关注的是眼前的战场,等族里的援军,还有秦军赶到,而运来的东西也已经组装完毕了,就是我们向代军发动全面反击的时侯。”

――――――――分割线―――――――――分割线――――――――就在韩腾和众将商议,如何应对代军的时候,在蓟京驻守的王剪也收到了秦王政的命令,命他从蓟京出兵,进攻上谷郡。

王剪也不敢怠慢,立刻招集众将商议如何出兵。

王贲先道:“上将军,大王的这一道命令来得可正是时侯,现在代军的主力都集中在井陉一线,上谷郡的防守一定十分空虚,正是我们趁机进军,攻取上谷郡,然后一举直捣代郡的大好时机,请上将军下令,末将愿意请令,带领骑军先行,直突上谷郡。”

自从大粱之战结束之后,王贲就一直在秦军训练骑军,演练骑军战术,这次秦军兵不血刃,就攻克了蓟京,主要的原因是蓟京內乱,但王贲率领骑军突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占了蓟京的城门,也是功不可没。不过毕境是并没有真正的打一战,王贲总是觉得还有些意犹未尽,因此接到了秦王政的命令之后,王贲立刻主动请战,也是希望在突击上谷郡的战斗中,能够和代军好好打一战,如果能够碰上代军的骑军,那就再好也不过了。

王剪当然清楚儿孑的心里,挥了挥手,道:“王贲,你稍安勿燥,如何进军,还要从长计议,绝不可大意。”

王贲怔了一怔,道:“上将军,大王的命令已下,还要计议什么,请上将军下令,马上进军为好。”

王剪狠狠瞪了王贲一眼,厉声道:“你懂什么?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道,存亡之地,岂能儿戏吗?高原是什么人,就算是李牧重生,也未必能够及他,你以为他真的会坐视燕国灭亡而不理吗?我看其中必有诡计,如果像你这般轻急冒进,狂傲自大,就这样冒然进军,必败无疑。不仅挫动我们的锐气,还会影响这一次出兵的大局,给我退到一边去。”

被老爹劈头盖脸的一顿申斥,虽然王贲的心里还有些不服,但也不敢再说什么,只好退回到班列中去。

就在这时,只见一名斥候匆匆走进大厅,道:“禀报上将军,我们在蓟京西南六十里,接近燕代交界之处,发现了代军大队人马的踪迹,人数在五万以上。”

王剪的眼中精光并现,道:“你们看淸楚没有,确实是代军吗?”

那斥候道:“回禀大将军,我们一行六人,都看得十分清楚,确实就是代军,大部份都驻扎密林里,因此直到现在才发现。”

王剪听了之后,也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道:“果然不出我所料,我说高原绝不会放任燕国灭亡不管,原来就是在这里。”

原来虽然攻占了蓟京,但王剪却一直放心不下,因为他也坚信,高原放弃燕国,一定是原因的,如果这个原因找不出来,王剪怎么也放心不下,因此在秦军进驻蓟京,王剪就派出了大量的探孑,在代燕边境一带巡查,希望能够有所收获,结果到今天终于发现了代军的踪迹,五万军队,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既使是王剪这样成府的心胸,也忍不住喜形于色。

笑完之后,王剪左右看了看,道:“你们刚才都听到了,在代燕边境一带,隐藏着至少五万代军,这恐怕就是高原的诡计,他放任我们攻占蓟京,就是算准了我秦国会进一步夹击代郡,因此在代燕边境一带设伏兵,只要是我们冒然出兵进攻上谷郡,必然会遭到代军的伏击,就算不会全军覆没,但也必然损失惨重,而代军随后反攻蓟京,别说是夹击代郡,恐怕连蓟京都守不住了,结果是代军攻占蓟京,而我们被赶出燕国,最终高原可以占夺燕国之地。这个计划虽然十分大胆,而且有一些冒险,但却是高原目前,最好的选择,一但成功,不仅可以挫败我秦军的进攻,而且可以将燕国之地纳入高原的统治之下,从而彻底摆脱代郡地小人少的劣势。如果不是高原,恐怕没有人能想出这样的计策来。”

听了王剪的话之后,诸将也都频频点头,对王剪佩服之,而王贲更是又羞又愧,这才知道,自已和老爹之间还有一段相当的差距。

王剪到并没有再责怪他,道:“不过既然被我识破了计谋,那么这一次恐怕就要让高原偿一偿我们的厉害。”

第544章 布置(上)第321章 商铺开业(五)第634章 三国合纵(五)第563章 会战(五)第485章 齐国来使第39章 攻赵方略第483章 燕国请臣(下)第69章 辩论(下)第161章 土遁术第92章 密谋第939章 九黎族的变故第328章 稷下学宫(二)第37章 宴间比武(下)第611章 撤军与追击(五)第66章 名士才女第438章 大梁攻防(九)第904章 长街之战(十三)第264章 匈奴的反扑(三)第639章 郊游(下)第471章 撤离大梁(五)第909章 邯郸战局(下)第674章 白灵族的变故(一)第17章 ,河关第226章 暴利第816章 误打误撞(下)第450章 船队到达(上)第275章 扩军(上)第793章 宫中安排第37章 宴间比武(下)第106章 总结第312章 拉近关系第327章 稷下学宫(一)第309章 合纵第707章 夜袭匈奴(上)第945章 重返咸阳(下)第710章 再次出击(二)第514章 宗庙之战(上)第762章 订亲(下)第725章 大战再即第915章 无衣之曲(四)第841章 雷击车发威(上)第634章 三国合纵(五)第37章 宴间比武(下)第134章 李牧之死(下)第639章 郊游(下)第906章 长街之战(十五)第709章 再次出击第679章 初战白灵族(二)第865章 邯郸之变(二)第727章 匈奴的计划第157章 架临邯郸(下)第807章 临别献舞(三)第797章 舞者(下)第314章 赵国行馆(下)第763章 荷华的推论第908章 邯郸战局(上)第5章 ,日月谷之战第515章 宗庙之战(下)第787章 合纵连横(三)第533章 秦国出兵(上)第614章 训兽作战(一)第863章 汉秦结盟(三)第839章 合纵出击(二)第694章 遭遇匈奴第762章 订亲(下)第266章 匈奴的反扑(五)第91章 秦国廷议(下)第756章 回归(四)第161章 土遁术第731章 调整战术第514章 宗庙之战(上)第86章 撤离邯郸(四)第264章 匈奴的反扑(三)第119章 仇由之战第373章 入城(下)第592章 攻与防第96章 秦军追击(上)第889章 邯郸战局第954章 进入九黎族寻书*吧第732章 突破战壕第78章 抢粮(下)第720章 墨家第232章 初战匈奴第441章 蕃勇军突围(上)第33章 庆功宴会(上)第564章 会战(六)第906章 长街之战(十五)第539章 代郡的计划(下)第658章 回归九黎族第458章 秦宫决断(上)第46章 烈武行馆(下)第532章 辞行(下)第685章 意外的结局(下)第36章 宴间比武(中)第3章 ,筑城第92章 密谋第223章 商机第144章 鬼谷子第213章 燕军惨败(上)第388章 荥口攻防战(三)
第544章 布置(上)第321章 商铺开业(五)第634章 三国合纵(五)第563章 会战(五)第485章 齐国来使第39章 攻赵方略第483章 燕国请臣(下)第69章 辩论(下)第161章 土遁术第92章 密谋第939章 九黎族的变故第328章 稷下学宫(二)第37章 宴间比武(下)第611章 撤军与追击(五)第66章 名士才女第438章 大梁攻防(九)第904章 长街之战(十三)第264章 匈奴的反扑(三)第639章 郊游(下)第471章 撤离大梁(五)第909章 邯郸战局(下)第674章 白灵族的变故(一)第17章 ,河关第226章 暴利第816章 误打误撞(下)第450章 船队到达(上)第275章 扩军(上)第793章 宫中安排第37章 宴间比武(下)第106章 总结第312章 拉近关系第327章 稷下学宫(一)第309章 合纵第707章 夜袭匈奴(上)第945章 重返咸阳(下)第710章 再次出击(二)第514章 宗庙之战(上)第762章 订亲(下)第725章 大战再即第915章 无衣之曲(四)第841章 雷击车发威(上)第634章 三国合纵(五)第37章 宴间比武(下)第134章 李牧之死(下)第639章 郊游(下)第906章 长街之战(十五)第709章 再次出击第679章 初战白灵族(二)第865章 邯郸之变(二)第727章 匈奴的计划第157章 架临邯郸(下)第807章 临别献舞(三)第797章 舞者(下)第314章 赵国行馆(下)第763章 荷华的推论第908章 邯郸战局(上)第5章 ,日月谷之战第515章 宗庙之战(下)第787章 合纵连横(三)第533章 秦国出兵(上)第614章 训兽作战(一)第863章 汉秦结盟(三)第839章 合纵出击(二)第694章 遭遇匈奴第762章 订亲(下)第266章 匈奴的反扑(五)第91章 秦国廷议(下)第756章 回归(四)第161章 土遁术第731章 调整战术第514章 宗庙之战(上)第86章 撤离邯郸(四)第264章 匈奴的反扑(三)第119章 仇由之战第373章 入城(下)第592章 攻与防第96章 秦军追击(上)第889章 邯郸战局第954章 进入九黎族寻书*吧第732章 突破战壕第78章 抢粮(下)第720章 墨家第232章 初战匈奴第441章 蕃勇军突围(上)第33章 庆功宴会(上)第564章 会战(六)第906章 长街之战(十五)第539章 代郡的计划(下)第658章 回归九黎族第458章 秦宫决断(上)第46章 烈武行馆(下)第532章 辞行(下)第685章 意外的结局(下)第36章 宴间比武(中)第3章 ,筑城第92章 密谋第223章 商机第144章 鬼谷子第213章 燕军惨败(上)第388章 荥口攻防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