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秦国出兵(上)

言情内容更新速度比火箭还快,你敢不信么?

三天以后李斯、王绾、尉缭、王剪、蒙武、韩腾、杨端和等七位大臣联合进见秦王政向秦王政提交了对燕国作战的计划

王绾是当朝丞相持掌秦国的朝政而李斯虽然只是长使但因为深得秦王政的信任实际是和王绾一齐共掌秦国的朝政实际是不是丞相的丞相因此秦国发生的任何事两人也有都参与过问的权力

而尉缭是秦国的国尉相当于秦国的国防部长一样王剪、蒙武、韩腾、杨端和是秦国?军方官职最高的四人进攻燕国因此军事的制定和计划自然少不了有他们几人的参与

其实攻燕国的军事计划昨天就送到了秦王政的案头上而且秦王政也己经看完了今天只是秦王政有一些细节问題要向他们众人询问如果回答合理让秦王政感觉到满意的话那么这个计划也就能够得以施行了

秦王政看了看左右站立的七位文武大臣道:“众卿辛苦了寡人昨日看完众卿上奏这一次攻燕之战须要征集三十万大军民役一百二十万人何况我秦国在赵地还有十万驻军这样相加起來足有四十万军队如此兵力对付微弱之燕国是否太多了虽然也要预防代郡出兵救援燕国但也用不着要征集三十万大军吧”

尉缭出列道:“如果只是要进攻燕国自然用不着四十万军队只用出动十万大军就足以扫平燕国需要征集三十万大军只为防范代郡按臣等商议代郡决不会坐视燕国被灭不管一定会出兵干涉而且会有两种干涉方式而我秦军的应对全在表中都己写明”

秦王政点了点头道:“寡人都己经看过了”

原來按众大臣商议的结果真正用于进攻燕国的军队其实只有十万人而用于驻守井陉一线防守并牵制代军的兵力达到二十万其余的十万军队为预备兵力平时负责运送粮草物资并且驻守赵地维护治安并且在需要的时候投入战场增援作战

代郡有可能釆取的军事行动不外两种一是直接出兵救援燕国帮助燕国守卫蓟京也就是援魏之战的再演虽然蓟京的城防设施条件远不及大梁但毕竟也是都城还是相当可靠的而且代都和燕国有领土接壤因此援助燕国的条件也要远比授助魏国好得多如果代郡能够派出十万军队帮助燕国守住蓟京那么将会给秦军的进攻造成重大的影响

而如果代郡采用这一种方式秦军的应对就是进攻燕国的军队在蓟京城下和代军对持而驻守井陉一线的秦军则像代郡发动进攻迫使代郡从蓟京撤军回援然后再趁机攻取蓟京

代郡的另一种军事行动就是不理蓟京或是只派遣少量的军队帮助燕国守卫蓟京而是集中兵力向井陉一线发动进攻也就是用围魏救赵之计迫使秦军从燕国撤军如果秦军不撤就趁势夺取赵地这样一來秦军的背后不稳也只能从燕国撤年而秦军的应对方式是在井陉一线采取守势而在另一条战线上全力进攻蓟京力争在短时间內攻克蓟京并从侧翼威胁代郡这样一來代军也就会主动撤军退回代郡去了

这两种方案实际都是不对称的作战简单的來说就是尽量避免和代军进行决战而且尽量在短时间内灭亡燕国完成这一次出战的目标

因为这七位文武大臣都清楚现在秦国并不是发动大规模战争的时机只是燕国居然以臣服的名议派出刺客來刺杀秦王政秦国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忍气吞声因此出兵也是必然的不过由于现在秦国的国力毕竞尚未恢复那么这一次出兵也不易将规模扩大并且尽量缩短战争的时间速战速决只要灭亡了燕国就达到了这一次作战的目标

而对于代郡秦军的目标只是阻止代军援救燕国并不是要灭亡代郡因为秦军和代军交手多次并沒有占到多少便易因此以现在秦国的国力情况也并不是和代军进行正面决战的时机而且在灭亡燕国之后秦军也不打算马上向代郡发动进攻而是守好占有的疆土等待秦国的国力恢复了以后再进攻代郡

总体來说秦王政对这个作战方略并沒有大的意见只是要出动四十万大军而且这还不算驻守韩魏两地的军队这也让秦王政有些异议因为打仗不仅仅是出动军队的事征用的民役人数要远多于军队一般一个士兵需要三到四名民役供应四十万军队至少就需要征集一百二十万民役加起來将达到一百六十万人甚致会超过二百万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物资而且还会对秦国的农业生产造成重大的影响

如果现在秦国的国力充足到还不算大事但以目前秦国的国力要出动近二百万的人力物力就是相当吃力了当初灭亡韩、赵、魏三晋秦国出动的军队规模也不过如此但燕国的实力远逊于韩赵魏三国而代郡的兵力虽强但彊域狭小人口不多也难与赵魏这样的大国相比投入这样巨大的人力物力是否值得

尉缭道:“大王明鉴代郡的人口虽然不多但也有近二百万人征集出二三十万军队并不困难而且高原入主代郡只有四年但却兴农厚桑并于齐国通商來住购买了大量粮食物资因此以目前代郡的实力完全可以供应二十万军队两年作战我秦国决不能小视”

这时王剪出列道:“大王高原精通兵法而且代军的实力不在我秦军之下无论是步战、骑战均有极强的战斗力而且这一次作战或是赵土或是燕地都是靠近代郡由其是代军本是赵国遗众而赵人尚未完全归附我秦国而高原也不会不加以利用如果在赵地再发生去年颖川发生韩人叛乱势必会让我秦军首尾难顾因此也不可不防”

秦王政沉默了一会儿才点了点头道:“好吧出动军队的数量还有征集的民役就依众卿之议” 顿了一顿秦王政又道:“不过现在我秦国的钱粮物资军械器物供应是否足够”

李斯和王绾互相看了一眼王绾道:“回禀大王前者攻魏之战我秦国就己消耗了大量的钱粮物资国库的存数只剩十之一二因此以我秦国现在贮备的粮草物资最多只够供应大军四五个月的时间”

尽管这个消息并不出乎秦王政的预料但听完了王绾的话之后还是有些变色四五个月的时间肯定是不足以完成一场灭国之战的从灭亡韩赵魏三国的战争來看除了因为韩国的实力弱小而且又有韩腾这样的内应因此灭韩之战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而灭赵用去了一年多灭魏更是耗时近二年这一次灭燕之战无论如何也应该做打一年的准备才行

王绾又道:“大王唯今之计只能增加税赋才能够维持这一战否则就只能再等一年等到今年秋收以后税赋征收上來无需增加税赋也就有足够的物资财力发动灭燕的战争”

秦王政沉思了一下才道:“要増加多少税收才能够支持这一场战争”

王绾心里暗叹了一口气从他心里來说是不希望秦国马上发动灭燕之战因为只用等待一年的时间秦国就能积躜出足够维持灭燕之战的物资就算秦王政要报燕国的刺杀之仇但等上一年的时间还是说得过去只是王绾也了解秦王政的性恪知道他一但做出了决定就决不会轻易更改因此也不敢明劝只能通过傍敲侧击委婉的劝谏秦王政希望秦王政能够改变初衷但从秦王政的回答來看秦王政显是不打算再等上一年而王绾自然也不敢再多说什么

这时李斯出列道|:“回禀大王根据臣等计算现在秦国多了韩、赵、魏三地税源广泛只用把今年的税赋增加一成五所收集到的钱粮就足以支应这一场战争打上二年有余而且我秦国多年以來一直推行奖励耕战之策因此民间百姓并不为贫家中多有余粮只增加一二成税赋并不会引起多大的反应只是必需在六月之前收集齐备至少要收集大半才能够供应前线军需”

秦王政点了点头既然是加税自然就必须提前收取如果等到和今年的正常税赋一起征收那还不如再等一年于是秦王政立刻道:“好传寡人之命所有秦国百姓每户加税二成咸阳附近的地区三月之前必须征收齐全其他地区在六月之前征齐函谷关以东地区以及韩、魏之地征收上來的钱粮不必运回咸阳入库直接交付军前使用这件事情就由你们两人全权负责不得又有误”

第915章 无衣之曲(四)第125章 赵秦决战(四)第282章 出使齐国(二)第218章 如约撤军(上)第871章 重整旗鼓(二)第903章 长街之战(十二)第206章 前后夹击(四)第822章 行刺(四)第722章 墨家(三)第395章 撤军之议第602章 突袭蓟京(五)第78章 抢粮(下)第546章 九黎族第266章 匈奴的反扑(五)第237章 迎战匈奴军三第393章 渡河之战(三)第568章 犹豫(上)第196章 连盟第870章 重整旗鼓(一)第450章 船队到达(上)第950章 三族归附上第45章 烈武行馆(上)第456章 主动出击(下)第808章 新年第692章 迁移准备第565章 会战(七)第六章 第239章 白灵族第344章 纵论天下第555章 蓟京之乱(上)第334章 袭击(下)第847章 汉军出击(上)第276章 扩军(下)第588章 攻与防(七)第150章 捕马(下)第900章 长街之战(九)第423章 渡过鸿沟(上)第166章 攻取代郡(四)第301章 商铺第938章 改朝换代第817章 行动计划第883章 招降秦军(一)第603章 突袭蓟京(六)第233章 石岭村第933章 投效(二)第160章 遇险第704章 合作(三)第372章 入城(上)第327章 稷下学宫(一)第165章 攻取代郡(三)第939章 九黎族的变故第849章 进驻邯郸第601章 突袭蓟京(四)第162章 重逢第571章 秦军反击(一)第769章 灵寿(三)第80章 三策(下)第107章 对策第62章 邀请(下)第893章 长街之战二第347章 妻妾聚集第956章 对阵蚩尤(下)第669章 九黎族的内乱(下)第945章 重返咸阳(下)第834章 各有算计第467章 撤离大梁(一)第277章 情报机构第317章 商铺开业(一)第259章 恩威并施(上)第357章 伐魏决议(二)第616章 驱兽作战(三)第520章 扶苏探见(下)第250章 突袭阴山二第12章 ,釜底抽薪第527章 刺秦(二)第735章 进攻受阻(三)第27章 天命(下)第324章 齐王寿辰上第271章 齐国来使(五)第464章 再见白灵族(一)第906章 长街之战(十五)第753章 回归第152章 匈奴(下)第18章 ,遥山(上)第693章 迁移准备(下)第556章 蓟京之乱(下)第755章 回归(三)第546章 九黎族第345章 纵论天下(下)第91章 秦国廷议(下)第461章 术治之败(下)第615章 驱兽作战(二)第934章 投效(三)第71章 秦国使臣(上)第110章 大局第401章 突袭大梁上第570章 心灵联系第118章 突袭仇由(下)第480章 秦军回军第507章 落足蒙家(上)
第915章 无衣之曲(四)第125章 赵秦决战(四)第282章 出使齐国(二)第218章 如约撤军(上)第871章 重整旗鼓(二)第903章 长街之战(十二)第206章 前后夹击(四)第822章 行刺(四)第722章 墨家(三)第395章 撤军之议第602章 突袭蓟京(五)第78章 抢粮(下)第546章 九黎族第266章 匈奴的反扑(五)第237章 迎战匈奴军三第393章 渡河之战(三)第568章 犹豫(上)第196章 连盟第870章 重整旗鼓(一)第450章 船队到达(上)第950章 三族归附上第45章 烈武行馆(上)第456章 主动出击(下)第808章 新年第692章 迁移准备第565章 会战(七)第六章 第239章 白灵族第344章 纵论天下第555章 蓟京之乱(上)第334章 袭击(下)第847章 汉军出击(上)第276章 扩军(下)第588章 攻与防(七)第150章 捕马(下)第900章 长街之战(九)第423章 渡过鸿沟(上)第166章 攻取代郡(四)第301章 商铺第938章 改朝换代第817章 行动计划第883章 招降秦军(一)第603章 突袭蓟京(六)第233章 石岭村第933章 投效(二)第160章 遇险第704章 合作(三)第372章 入城(上)第327章 稷下学宫(一)第165章 攻取代郡(三)第939章 九黎族的变故第849章 进驻邯郸第601章 突袭蓟京(四)第162章 重逢第571章 秦军反击(一)第769章 灵寿(三)第80章 三策(下)第107章 对策第62章 邀请(下)第893章 长街之战二第347章 妻妾聚集第956章 对阵蚩尤(下)第669章 九黎族的内乱(下)第945章 重返咸阳(下)第834章 各有算计第467章 撤离大梁(一)第277章 情报机构第317章 商铺开业(一)第259章 恩威并施(上)第357章 伐魏决议(二)第616章 驱兽作战(三)第520章 扶苏探见(下)第250章 突袭阴山二第12章 ,釜底抽薪第527章 刺秦(二)第735章 进攻受阻(三)第27章 天命(下)第324章 齐王寿辰上第271章 齐国来使(五)第464章 再见白灵族(一)第906章 长街之战(十五)第753章 回归第152章 匈奴(下)第18章 ,遥山(上)第693章 迁移准备(下)第556章 蓟京之乱(下)第755章 回归(三)第546章 九黎族第345章 纵论天下(下)第91章 秦国廷议(下)第461章 术治之败(下)第615章 驱兽作战(二)第934章 投效(三)第71章 秦国使臣(上)第110章 大局第401章 突袭大梁上第570章 心灵联系第118章 突袭仇由(下)第480章 秦军回军第507章 落足蒙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