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回归(二)

越过了阴山山脉,大队人马又行进了五六天,终于遇到了迎接他们的代军军队。尽管只来了两千骑军,但表示得到了同伴人马的接应,离代郡地区己不远了,基本可以保证全军的安全了。

两军汇合之后,又行了三四天,才来到了雁门关外,现在代郡的实际控制范围已经推出雁门关外达百里之远,并且在这里修建了一个小堡,驻军五百人,因此过了小堡之后,大队人马也算是正式进入到了代郡控制的范围之内,直到这时,大队人马才算是得到了真正的安全了,高原也大大的松了一口气,总算是平安的归来了。

尽管这里仍然还算是草原的范围,但景像己经大不相同,人马行走在一条正式的驰道上,宽达四丈有余,十分平坦,毎隔数里还建有一座烽火台。而在驰道两侧,还有建有不少土堡,和零散的村落,也均有分道和驰道相连。

在驰道两侧,还有许多开垦的田地,水渠,禾苗淸脆,农夫在田地中耕作劳动,沿途鸡犬相闻,炊烟袅袅,人员车马来住十分频繁,几乎不绝,其中有不少都是商人,在道路的拆沖之地,还建有集市,商人、牧民在其內交易,十分热闹,而在远外的草原上,也有不少人在放牛牧羊,耕牧结合,看上去确实是颇为兴旺的样孑。

代军的士兵对这一切当然是司空见惯,并不觉得有什么,但白灵族人、墨家弟子还有匈奴的俘虏们却都是第一次看到这样兴盛繁荣的景像,当然是要比以前生活的地方要好得多。白灵族人、墨家弟子想到自己以后将在这里定居,自然十分兴奋,而匈奴的俘虏们也同样十分高兴,因为他们知道,代军把自己带回来,并不会将自己沦为奴隶,而是在代郡统治的地区定居,现在看来,在这种地方定居下来也不错。

人马越是接近雁门关,就越是繁荣、土堡、农田、村落、集市也越来越多。在距离雁门关三十里的地方,驻守雁门关的大将袁选己经在这里迎接高原的归来。

算起来高原是在去年十月出雁门关,而回来的时候己是四月时节,前后超过了半年的时间,尽管入主代郡以来,高原经常出征在外,时间也不短,但这一次是进入大草原,其中的危险和不定性也相当大,因此见高原平安归来,袁选也大为安心。

相见之后,互相问候一番,高原也将这时出塞的经过向袁选讲说了一遍,袁选听得也是心情激荡,不过得知高原这一次出塞,有惊无险,不仅找到了白灵族人,而且还大破匈奴十万大军,杀死了匈奴的单于,使匈奴陷于內乱中,袁选也十分高兴。

袁选本是赵国的旧臣,李牧的旧部,当然知道北方的匈奴之患给赵国带来的压力,而现在匈奴内乱,无力南下当然可以大大的减轻代郡的压力,可以说在他看来,这是高原塞外之行最大的收获。

不过找到了白灵族人,也是不小的收获,因为白灵族人在训兽、治疗方向的能力都是代军所需要的能力,而白灵族人举族搬迁到代郡定居,当然可以极大的提高代军的战斗力。

而除了这两件事情以外,就是收容的八千余名匈奴俘虏也是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因为这些匈奴俘虏都是年轻力壮的士兵,只要稍加训练,就可以又建立起一支蕃勇军来。现在代郡一共有两支蕃勇军,都是代郡的主力军之一,如果能够再建立一支蕃勇军,自然可以使代军更为强大。

可以说这一次高原的塞外之行是满载而归,使代郡的整体实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随后高原下令,将匈奴俘虏全都留下来,由袁选付责进行安置。不过虽然高原决定将匈奴俘虏不做为奴隶,而是和其他归附的游牧民族一起安置,但他们毕竟和其他归附的游牧民族不同,其他游牧民族是主动归附,而且都是携家带口的归附代郡,但匈奴人都是俘虏,是敌人,而且都是孤身一人,几乎所有人在匈奴部落中都有家人,因此想让他们像其他游牧民族那样定居下来,可并不大容易。

高原的打算是将匈奴人分散安置到各个村落土堡里去,暂时做为各个土堡的民兵,并接受代军的正规训练,然后要慢慢让他们成家定居。当然,这些事情都交给袁选付责。

这时袁选又道:“主公,如果加上这一批匈奴人,现在我们在雁门关外收纳的外族人达到了十二万余人,再加上一部份在这里定居的华夏族人,共计己超过了十五万人,而且已经建立土堡三十二个,每个土堡少则千人,多则三四千人,另外人口超过三百人的村落多达百个,有的大型村落的人口已接近千人,而雁门关内的居民也多达二十五万余人,临时居民多过万余人,关內关外的民政事务日益繁多,再靠军队来管理,多有不便,因此还是请主公尽快在雁门关设置行政机构才是。”

原来在高原刚刚入主代郡的时候,雁门关的总人口也才只有十几万人,而且那时高原手下的人手也不多,因此雁门关的民政事务也都由军队代理,并没有设置专门的行政机构。其实在赵国的时期,雁门关地区也没有专门的行政机构,都是由军队来管理民政,李牧在这里驻守时,就是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甚致可以自己设置官职,任免官员,从一定意义上说,雁门关一带就是李牧的私人领地,就连赵王都不干涉。

但现在仅仅只过了六七年的时间,雁门关内外的人口就扩大了两倍有余,而且商业的发展,有许多商家都在雁门关內外设置商铺,再加上又有大量的草原游牧民族在雁门关外定居,因此雁门关內外的民政事务,还有税赋劳役等等,都比以前扩大了好几倍。再由军队来管理民政,显然就不合时宜了。

而且袁选一来没有李牧的能力,二来他也没有李牧那么大的权力,虽然能够管理民政,但沒有自己设置官职,任免官员的权力,因此袁选才向高原提出,要在雁门关建立起专门的行政机构,来管理民政事务。

高原听袁选的讲说之后,也点了点头,看来雁门关一带地区的发展势头确实不错,在自己刚刚入主代郡的时候,这里还是一块人迹罕致,荒无遍理的地方,谁曾想到现在会发展成这样。因此高原道:“好,回到代郡之后,我会招集众人商议,尽快在雁门关建立完善的行政机构来。”

将匈奴俘虏留在雁门关外,高原带领着白灵族大队和墨家弟子进入雁门关内,而袁选早己经为大队人马准备好了住所和食物,让大队人马可以得到充份的休息。其实在这一行路上,人马到是一直没有缺少食物,但大军主要是以肉食为主,而素食并不多,因此袁选为大队人马准备的食物是以小米、面料为主食,并辅以蔬莱豆瓜等食物,同时还准备了大量的酒茶等饮品。

代军的士兵们都有大半年时间没有吃到这样丰盛的饭莱,因为华夏族人还是以素食为主,牛羊肉虽然好吃,但在行军途中,牛羊肉也不可能得到精心烹煮,佐料也不全,吃多了也会起腻,而且容易油腻上火,因此能够重新吃了家乡的饭莱,自然人人高兴。由其是还有茶水可以化油消淡,清肠洗胃,结果人人都多吃了不少。

白灵族人在驻地的饮食习惯和游牧民族差不多,是以肉食为主,对于小米、面食到并不怎么感兴趣,不过华夏的莱式种类繁多,而且味道咸谈适宜,对他们来说也是另有一番风味。另外还有大量的美酒供应,这可是以前喝不到的,虽然白灵族自己也酿酒,但无论是酿酒的技术还是原料,都要比华夏各国差得不是一点半点,因此人人都喝了不少酒,还有人喝得酩酊大醉。

而墨家弟子一向生活清苦,跟着大军行走时,就觉得饮食己比村里好得多,到了雁门关之后,对招待他们的食物更是没有一点挑剔,只觉得什么都好吃,同时也对代郡的生活充满美好的希望,回归代郡确实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不过墨家弟子到是颇有自制力,因此虽然觉得饮食美酒都好,但也都适而可止,并没有失态之举。

一行人员在雁门关内休息了三天,一方面是恢复体力,另一方面也是将随军所带的牛羊马匹,车辆辎重等物留在雁门关,现在大队人马中还剩余有三万余只羊,二千多头牛,兽群约一千五百余头,战马近四万匹,另外还有大量缴获的物资。

牛羊是无法入库收藏,但可以出售给当地的居民或商人,而马匹、弓箭、帐蓬等物由袁选另外派遣人员送到代郡去,因为进入雁门关以后,离代郡不远,而且沿路都可以得地方供应饮食,提供住所,因此沒有必要再带着这么多辎重行进,只用带着兽群走就行了。

第954章 进入九黎族寻书*吧第667章 问责(三)第711章 再次出击(三)第221章 回归后的施政(下)第958章 最后一战(二)第136章 担忧第416章 扩军备战(三)第587章 攻与防(六)第600章 突袭蓟京(三)第409章 燕国求和第520章 扶苏探见(下)第22章 ,收度宇第119章 仇由之战第414章 扩军备战(一)第191章 秦国春祭(上)第463章 剿灭马贼(下)第205章 前后夹击(三)第109章 伤病营第158章 行刺第837章 各有算计(四)第853章 局势突变(三)第444章 准备就绪第936章 桑青缇的经历(下)第326章 馆驿之夜第224章 了结叛乱(上)第917章 无衣之曲(六)第567章 燕国灭亡第937章 史前文明下第309章 合纵第136章 担忧第470章 撤离大梁(四)第254章 突袭阴山(六)第915章 无衣之曲(四)第729章 匈奴的初次进攻(二)第641章 相见第306章 剑气如虹,美人如玉第448章 水淹大梁(四)第441章 蕃勇军突围(上)第651章 游说匈奴(二)第255章 突袭阴山(七)第621章 退军(三)第410章 秦国新年第406章 修定计划二第838章 合纵出击第343章 回归上第201章 半渡而击(上)第733章 进攻受阻(一)第673章 出塞(下)第279章 蕃勇军第404章 果断放手(下)第701章 水心月的秘密(下)第250章 突袭阴山二第853章 局势突变(三)第890章 邯郸战局(二)第712章 再次出击(四)第688章 白灵族的秘密第923章 挑战(一)第238章 迎战匈奴军四第189章 打压豪强(下)另一个结局第432章 大梁攻防(三)第924章 挑战(二)第766章 修炼(下)第91章 秦国廷议(下)第178章 秦军回师第946章 昆仑弟子上第666章 问责(二)第856章 中途拦截(二)第730章 匈奴的初次进攻(三)第777章 家宴(二)第710章 再次出击(二)第394章 渡河之战(四)第33章 庆功宴会(上)第四章 第91章 秦国廷议(下)第959章 最后一战(三)第919章 趁胜进击(二)第162章 重逢第149章 捕马(上)第654章 游说匈奴(五)第543章 回归代郡第854章 局势突变(四)第896章 长街之战(五)第632章 三国合纵(三)第429章 测查水情第863章 汉秦结盟(三)第135章 败局己定第113章 袭击战术(二)第429章 测查水情第192章 秦国春祭(下)第755章 回归(三)第919章 趁胜进击(二)第150章 捕马(下)第957章 最后一战(上)第754章 回归(二)第748章 击杀(上)第957章 最后一战(上)第469章 撤离大梁(三)第674章 白灵族的变故(一)第960章 结局
第954章 进入九黎族寻书*吧第667章 问责(三)第711章 再次出击(三)第221章 回归后的施政(下)第958章 最后一战(二)第136章 担忧第416章 扩军备战(三)第587章 攻与防(六)第600章 突袭蓟京(三)第409章 燕国求和第520章 扶苏探见(下)第22章 ,收度宇第119章 仇由之战第414章 扩军备战(一)第191章 秦国春祭(上)第463章 剿灭马贼(下)第205章 前后夹击(三)第109章 伤病营第158章 行刺第837章 各有算计(四)第853章 局势突变(三)第444章 准备就绪第936章 桑青缇的经历(下)第326章 馆驿之夜第224章 了结叛乱(上)第917章 无衣之曲(六)第567章 燕国灭亡第937章 史前文明下第309章 合纵第136章 担忧第470章 撤离大梁(四)第254章 突袭阴山(六)第915章 无衣之曲(四)第729章 匈奴的初次进攻(二)第641章 相见第306章 剑气如虹,美人如玉第448章 水淹大梁(四)第441章 蕃勇军突围(上)第651章 游说匈奴(二)第255章 突袭阴山(七)第621章 退军(三)第410章 秦国新年第406章 修定计划二第838章 合纵出击第343章 回归上第201章 半渡而击(上)第733章 进攻受阻(一)第673章 出塞(下)第279章 蕃勇军第404章 果断放手(下)第701章 水心月的秘密(下)第250章 突袭阴山二第853章 局势突变(三)第890章 邯郸战局(二)第712章 再次出击(四)第688章 白灵族的秘密第923章 挑战(一)第238章 迎战匈奴军四第189章 打压豪强(下)另一个结局第432章 大梁攻防(三)第924章 挑战(二)第766章 修炼(下)第91章 秦国廷议(下)第178章 秦军回师第946章 昆仑弟子上第666章 问责(二)第856章 中途拦截(二)第730章 匈奴的初次进攻(三)第777章 家宴(二)第710章 再次出击(二)第394章 渡河之战(四)第33章 庆功宴会(上)第四章 第91章 秦国廷议(下)第959章 最后一战(三)第919章 趁胜进击(二)第162章 重逢第149章 捕马(上)第654章 游说匈奴(五)第543章 回归代郡第854章 局势突变(四)第896章 长街之战(五)第632章 三国合纵(三)第429章 测查水情第863章 汉秦结盟(三)第135章 败局己定第113章 袭击战术(二)第429章 测查水情第192章 秦国春祭(下)第755章 回归(三)第919章 趁胜进击(二)第150章 捕马(下)第957章 最后一战(上)第754章 回归(二)第748章 击杀(上)第957章 最后一战(上)第469章 撤离大梁(三)第674章 白灵族的变故(一)第960章 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