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重返咸阳

高原、荷华从洞穴中出来,云瑶立刻迎了上去,道:“怎么样了,找到了没有?”虽然云瑶不知道什么史前文明之类的事情,但大体也能够理解高原、荷华来到白灵族驻地的原因,就是要寻找一件可以对付蚩尤的强大武器。

洞穴的入口是一直打开着的,云瑶一直就站在洞穴口边,只是洞穴底部太深,因此云瑶只能看到洞里的光芒大作,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高原、荷华说了一些什么话,却不得而知。

高原笑了一笑,点了点头,道:“放心吧,己经找到了。”

云瑶听了,也放下心来,道:“那就好了,我们回营地去吧。”

其实这一次白灵族驻地之行十分的顺利,因此在回到了营地之后,高原下令,人马在谷中休整三天,然后返程回咸阳。

山谷中的气候温暧,而且白灵族整体迁移之后,有不少的动物在这里栖息,营地又是建立在一条小河边,河中的游鱼味美肉鲜,因此在谷中居住到是十分的舒适,白灵族人在谷中故地重游,再次游历自己成长的地区,寻找旧时的回意。而其他的士兵则在山谷中休整打猎、捕鱼,√日子到是过得不错,不过高原、荷华到是无心游玩,这几天一直都留在营地里,商议回到咸阳之后的计划,现在得到的信息是,蚩尤己经正式和韩腾的身体融合,得到了身体的蚩尤虽然没有像黄帝与蚩尤之战的时候那么强大可怕,但也绝对不能小视。那么回到咸阳之后,高原究竟是应该一心处理内政,等关中的局势稳定下来之后,再釆取行动,还是一回到咸阳就立刻准备出兵,直接进攻九黎族。

无论是那一个选择,都不是很合适的,因为现在高原在关中地区的统治并不稳定,这次高原不顾众官员的反对,来到白灵族的驻地,就己经不算是正确的决定,如果在这个时候出兵进攻九黎族,更不是适当的时机。何况现在连九黎族驻地的俱体位置都不清楚。但如果留在咸阳,处理内政,要等高原在关中地区的统治稳定下来,到能够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至少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已经得到身体的蚩尤会有什么行动,会做什么事情,都还不得而知。因此两人商议了三天,也沒有商议出一个明确的结果来。

最后荷华才道:“现在确实商量不出一个结果来,还是等回到咸阳以后再说吧,反正蚩尤己经得到了身体,而我们这一趟出来,至少也有四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蚩尤一定也会有所行动吧,也许不用我们选择,蚩尤就会帮我们做出决定来了。还有,桑青缇不是代表九黎族中的桑、屠雍、姜黎三族向我们归附吗不知道蚩尤得到了身体之后,会不会有变化,如果他们仍然如期来降,也可以听听他们的意见。”

高原也点了点头,道:“你说得也对,还是等回到咸阳以后,再视情况而定吧,反正明天我们就启程出发了,今天就早一点休息吧。”

这时荷华道:“高原,算起来我们来到这个时代己经差不多有十年的时间了吧?”

高原在心里算了一算,居然还真的是快十年了,因此也不得不感触,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这么长的时间了。

荷华又道:“如果我们击败了蚩尤,你会回去吗?”

这个问题荷华以前也增经问过,不过那时否回到现代社会,还是虚无飘渺的事情,因此高原也没有往心里去,不过高原知道,在荷华的心里,一直对回到现代社会念念不忘,而现在回到现代社会,己经是确实可行的事情了,也真正的摆在两人面前。

高原想了一想,终于摇了摇头,道:“不,我不会回去的,因为我在这个时代,己经有了太多放不下的事情,我不可能把这些事情都扔下不管。”

荷华点了点头,其实高原的回答并不意外,排除其他的因素,如果回到现代社会,高原最多也就是一个优秀的特工而己,也许服役若干年之后,可以换一个安定的岗位,过上平安的生活,但也就仅此而己,然后平淡的过完一生,但这个时代,高原却己是拥有大半个中国领地的君王,而且有极大的可能统一全国,开启一个新的历史。这两个时代的反差确实是太大了,因此换了是荷华,恐怕也不会愿意回到现代社会中去。

荷华又道:“你在那个时代有家人吗?”

高原道:“当然是有,不过你也知道,干我们这一行的,随时都可能没命,因此我的家人应该能够平静的面对,而且国家也应该会给一定的补偿。”

荷华笑了笑,道:“也对。”

高原又道:“你呢?你打算回去吗?我记得你以前可是一直都在唸叨,说过好几次了。”

荷华沉默了一会儿,眼中透出了一丝茫然之色,道:“以前我一直都想回去,但现在真的可以回去了,而我又有些拿不定主意来,我虽然不像你一样,在这个时代有那么多放不下的事情,但也确实不是说扔下就扔下的,但我在那个时代还有家人、还有朋友,同样也是放不下的,所以我也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选择。”

高原笑了一笑,道:“既然现在不知道该怎么选择,那就慢慢思考吧,反正还有时间,也许等到了那个时间,你就做出了选择,而且说不定我们不能击败蚩尤,也就什么也不用选了,因此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是击败蚩尤。”

荷华道:“也是,车到山前必有路,到时候再说吧,现在我们最重要的事情是击败蚩尤,只有击败了蚩尤,才能说其他的事情。”

――――――――分割线―――――――――分割线――――――――第二天,高原带领着军队出发,离开了山谷,开始返程。一路无事,又经过了近两个月的行程之后,一行人马终于到达了九原郡,进入到汉国的境內,完成了这一次白灵族驻地之行。

尽管距离咸阳,还有十几天的路程,但算起来这一次出行,总共只用了四个多月的时间,也算是十分迅速了,而高原一行人在九原郡也了解了这几个月以来,关中地区发生的重大事情。

原来就在高原、荷华一行人离开咸阳的这段时间里,关中地区还真出事了。有三名秦国的远支宗室举旗造反,打算推翻高原在关中的统治。

其实这三名秦国的远支宗室一直都在暗中聚集力量,想要举旗反抗高原,不过他们能够招集的势力有限,都只聚集了几百人,最多的连一千人都不到。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三名秦国的远支宗室本来就没有什么势力,在秦地的号招力有限,另一方面高原入关之后,施政还比较得当,一般的平民百姓自然更不会冒险造反,因此招集的除了自己养的门客之外,其他的不过都是一些地痞无懒,无业游民。

就这么一点力量,想要反抗高原在关中的统治,甚致是恢复秦国,根本就不可能。本来如果高原、荷华在咸阳坐镇,这三名秦国的远支宗室也还真不敢轻举妄动,但高原、荷华在这个时候离开了咸阳,却让他们觉得有了一线机会,认为自己举事,可以带动其他原秦国的宗室、世族一起发动,也未必不能成事,于是这三名秦国的远支宗室约定好时间,同时举旗造反,并且约定,先攻入咸阳为王。

不过虽然高原、荷华并不在咸阳,但并不表示咸阳就没有准备,因为汉国早己经习惯了高原不在都城中坐镇的局面,因此咸阳的行政运行一直都十分正常,并沒有因为高原不在咸阳,有任何迟缓。

于是在收到了消息之后,李瑛鸿立刻下令,出动军队前进平叛。结果还不等军队出动,就有一支叛军被地方驻守的军队击败,结果逃进深山里躲避;还有一支叛军攻打县城不下,只好退回到领头的秦国远支宗室的庄园里驻守;只有一支叛军攻下了一座小城,又征集到一些军队,共计也才二千多人。而三人盼望的其他势力响应,则是完全落空了。到不是再没有其他的势力想反抗高原的统治,而是都在观望这三人举旗之后的局势发展,但三人弄成这个样子,谁还敢再举事响应呢。

结果汉军杀到之后,毫不废力就将这三股反叛的势力平灭下去,而为首的人大部份被抓,只有少部份死在战场上。另外加上协从的人,还有他们的家属人员,共计抓到了一千余人。

李瑛鸿下令,将这一次反叛的主要人员共计三百余人,全部斩首示众,其余人员则都迁移到北境为苦役,因为在这个时候,是绝对不能手软的,必须用重典震摄住其他蠢蠢欲动的人。

果然,汉军的雷厉风行,加上李瑛鸿的强硬手段,让其他观望的人确实产生了不小的震动,不少人都暗自庆幸,好在是自己忍住了一时,沒有跟进,否则下场也就和他们一样,从而也彻底打消了反抗高原的念头。

第386章 荥口攻防战(一)第466章 再见白灵族(三)第512章 夜探王宫(上)第363章 率军入魏(一)第76章 李牧的行动第779章 九黎族的行动第131章 战后余波第859章 潜入邯郸(二)第381章 联军作战(上)第795章 楚国编钟第184章 开通商路第447章 水淹大梁(三)第788章 鬼谷门人第727章 匈奴的计划第699章 不速之客(四)第151章 匈奴(上)第374章 投诚第83章 撤离邯郸(一)第555章 蓟京之乱(上)第798章 称王典礼(上)第361章 陶邑合兵第272章 齐国来使(六)第904章 长街之战(十三)第32章 赵都邯郸第461章 术治之败(下)第221章 回归后的施政(下)第121章 奇兵突现(下)第862章 汉秦结盟(二)第738章 进攻受阻(六)第267章 齐国来使(一)第939章 九黎族的变故第406章 修定计划二第246章 继续巡视第44章 邯郸集市第488章 阅军(三)第134章 李牧之死(下)第605章 秦军回援(二)第491章 阅军(六)第38章 左右为难第443章 蕃勇军突围(下)第420章 再次出兵第17章 ,河关第360章 代郡出兵第621章 退军(三)第789章 鬼谷门人(下)第608章 撤军与追击(二)第284章 出使齐国(四)第67章 辩论(上)第272章 齐国来使(六)第758章 劝进(下)第937章 史前文明下第259章 恩威并施(上)第862章 汉秦结盟(二)第868章 进驻邯郸第132章 以旋破旋第873章 重整旗鼓(四)第347章 妻妾聚集第763章 荷华的推论第281章 出使齐国(一)第774章 制度(上)第359章 誓师出发第73章 赵王不朝第798章 称王典礼(上)第239章 白灵族第166章 攻取代郡(四)第45章 烈武行馆(上)第371章 错宗复杂第560章 会战(二)第24章 ,并城第620章 退军(二)第878章 邯郸攻防(一)第188章 打压豪强(上)第469章 撤离大梁(三)第906章 长街之战(十五)第761章 订亲(上)第360章 代郡出兵第719章 匈奴大军逼近第86章 撤离邯郸(四)第842章 雷击车发威(下)第904章 长街之战(十三)第882章 邯郸攻防(五)第231章 出巡第863章 汉秦结盟(三)第914章 无衣之曲(三)第356章 伐魏决议第725章 大战再即第464章 再见白灵族(一)第615章 驱兽作战(二)第938章 改朝换代第718章 新营地(四)第196章 连盟第773章 合纵(下)第2章 强盗第258章 突袭阴山(十)第894章 长街之战(三)第203章 前后夹击(一)第373章 入城(下)第50章 意外第115章 胜利的希望第449章 水淹大梁(五)
第386章 荥口攻防战(一)第466章 再见白灵族(三)第512章 夜探王宫(上)第363章 率军入魏(一)第76章 李牧的行动第779章 九黎族的行动第131章 战后余波第859章 潜入邯郸(二)第381章 联军作战(上)第795章 楚国编钟第184章 开通商路第447章 水淹大梁(三)第788章 鬼谷门人第727章 匈奴的计划第699章 不速之客(四)第151章 匈奴(上)第374章 投诚第83章 撤离邯郸(一)第555章 蓟京之乱(上)第798章 称王典礼(上)第361章 陶邑合兵第272章 齐国来使(六)第904章 长街之战(十三)第32章 赵都邯郸第461章 术治之败(下)第221章 回归后的施政(下)第121章 奇兵突现(下)第862章 汉秦结盟(二)第738章 进攻受阻(六)第267章 齐国来使(一)第939章 九黎族的变故第406章 修定计划二第246章 继续巡视第44章 邯郸集市第488章 阅军(三)第134章 李牧之死(下)第605章 秦军回援(二)第491章 阅军(六)第38章 左右为难第443章 蕃勇军突围(下)第420章 再次出兵第17章 ,河关第360章 代郡出兵第621章 退军(三)第789章 鬼谷门人(下)第608章 撤军与追击(二)第284章 出使齐国(四)第67章 辩论(上)第272章 齐国来使(六)第758章 劝进(下)第937章 史前文明下第259章 恩威并施(上)第862章 汉秦结盟(二)第868章 进驻邯郸第132章 以旋破旋第873章 重整旗鼓(四)第347章 妻妾聚集第763章 荷华的推论第281章 出使齐国(一)第774章 制度(上)第359章 誓师出发第73章 赵王不朝第798章 称王典礼(上)第239章 白灵族第166章 攻取代郡(四)第45章 烈武行馆(上)第371章 错宗复杂第560章 会战(二)第24章 ,并城第620章 退军(二)第878章 邯郸攻防(一)第188章 打压豪强(上)第469章 撤离大梁(三)第906章 长街之战(十五)第761章 订亲(上)第360章 代郡出兵第719章 匈奴大军逼近第86章 撤离邯郸(四)第842章 雷击车发威(下)第904章 长街之战(十三)第882章 邯郸攻防(五)第231章 出巡第863章 汉秦结盟(三)第914章 无衣之曲(三)第356章 伐魏决议第725章 大战再即第464章 再见白灵族(一)第615章 驱兽作战(二)第938章 改朝换代第718章 新营地(四)第196章 连盟第773章 合纵(下)第2章 强盗第258章 突袭阴山(十)第894章 长街之战(三)第203章 前后夹击(一)第373章 入城(下)第50章 意外第115章 胜利的希望第449章 水淹大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