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回归后的施政(下)

听了高原的话之后,李瑛鸿也松了一口气,她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处理方式不符合高原的心意。而除了这件事情之后,另一个急需解决的事情就是抓获的这些人怎样处理,现在被抓获的人都被看押起来,就等着高原回来处理。毕竟这可是二万五千多人,不是一个少数,而且基本都是青壮年劳动力,现在代郡最缺少的就是劳动力,关着他们还要消耗粮食,因此必须尽快处理。

高原听了之后,也点了点头,道:“好吧,明天招集大家来一起商议,尽快把这一次叛乱的事情处理完。”

吃完饭之后,几个人也在一起闲谈,主要是高原和云瑶的婚事,既然两人的关系己经挑明了,而且也都同意了,当然就是宜早不宜迟,早一点把婚事办了,云瑶也好名正言顺的和他们住在一起。要知道现在云瑶在名议上,还算是姜桓武的家人。

第二天 ,高原立刻招集代郡的行政官员聚议,讨论这些被抓的豪强叛乱人员以及他们的家属的处理。

经过众人的商议之后,豪强和他们未分户的直系亲属如妻子,儿女等,以及参与叛乱的豪强以分户亲属,还有一部份参与叛乱的豪强党羽,象远亲、亲信一类,都全部处斩,而豪强的从人,农户、其他参与叛乱人员的家人族人等人,全部处于苦役,年数根据其情节轻重,从三年到十年不等。而苦役的內容,以修筑代郡城的扩建为主。

处理的方式确定了之后,剩下的就是对抓捕人员进行审讯分辩,那些人该抓,那些人该罚做苦役,做多少年的苦役,都要有一个明确的分别,这件事情就交给申慎负责。

另外,没收了豪强的产财之后,一共查操出田地约有近一百五十余万亩,现在有燕国迁移过来的百姓进行耕种,但这批土地怎样处理,现在也要有一个决定。

对这一点,高原早有考虑,因此也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将其中三十万亩田地拿出来,做为官府的公田,租给无田的百姓进行耕种,其他全部份都分给武安军的常规士兵。

在周朝建立的时候,是实行井田制,所有的井田都是公田,归国家所有,并由国家分配给臣下、国人耕种,并向国家交纳税赋,公田不能卖买,而且每隔若干年之后,再进行一次重新分配。井田以外,新开垦的田地就是私田,私田归个人私有,不用重新分配,可以自由实买,也不用交税的。

因此后来官员、国人纷纷开垦私田,而不理公田,再加上农业技术的提高,私田越来越多,甚致超过了公田,而且公田的收入也在不断的减少,后来各诸候国家索性不论公田私田,都进行征税,有的国家甚致取消了公田私田的分别,把所有的公田全部都私有化,但也有国家还保留着一部份公田,做为国有的财产,招人耕种。

而到了后来的朝代,公田渐渐由国有财产,转化为皇帝的私有财产。而公田的收入则算是皇帝內府的私房钱,另外也是皇帝用来封赏臣下,以级分封皇族弟子的来源,尽管和以前相比,公田的数量相比于私田,己经大大减少了,但仍然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

高原刚刚入主代郡,基本没有多少公田,虽然平定临河村时,得到了四万多亩土地,但都分配给了士兵,现在高原手头的公田只有一万余亩,正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也是为自己多捞一点田产,要不然以后分赏有功人员,连田产都拿不出来。

不过有了这一批田产之后,分配给士兵是全部足够了,这样一来,也能够安定军心,因为在高原制定的新法令中,专业的士兵都将能够分配到一定的土田。

另外没收的豪强产财,除了田产之外,还有其他大量的财物,其中最主要的几种,粮食就达到五十余万石,黄金有一千五百余镒,铜钱有二百余万枚,白壁数千块,另外如布匹、丝绸、兽皮、青铜器皿等等,也都有大量,看来打土豪果然是一个生财之道。

如果再加上从燕国得到的财物,现在代郡的财产物资可以算十分丰厚,由其是粮食诸备,高达一百二十余万石,足够支持好几年的时间。高原也大大的松了一口,因为从燕国迁移过来的百姓,也要有足够的粮食供应,虽然人口增加是一件好事,但这一批人刚到代郡,不可能马上就能开始耕种,最高也是明年开年之后才能开始耕种,到明年年底才能有收成,这段时间之內,只能由官府提供粮食,以劳动报酬的形式,供应他们的生活。高原狠敲了燕国六十万石粮食,其实也是考虑到这一点。

不过对燕国来的百姓的安置分配方式,宁戚也向高原提出了一个方案,这一次随高原来的这一批燕国百姓,就安置在代郡,而以后的燕国百姓,则分为两批,分别安置在雁门、云中两郡。

因为现在代郡的人口加上了燕国迁移过来的百姓,超过了一百一十万人,而在这个时候,雁门、云中两郡的人口都统计出来,一共还不到四十万,毎个郡都不超过二十万口人,而男性的青壮年劳动力只有五六万人。相比于代郡来说,这两个郡的人口极少,更需要补充。而从燕国迁移过来的百姓,大约还有二十五万人左右,如果补充到雁门、云中两郡,可以大大增加这两个郡的人口,对这两个郡的发展,防御,都有极大的好处。

高原听了之后,也十分赞同,认为宁戚考虑得确实十分周道,自己现在拥有四郡之地,但这四个郡的发展极不平衡,代郡一枝独秀,而上谷郡因为和燕国接攘,也算差强人意,而雁门、云中两郡本来是夺取的胡林、楼烦等游牧民族的地区,地方是不小,但人口极少, 而且经济社会发展也十分落后,基本就是一个半荒废的状态。

以前赵国的彊土广阔,到可以不在乎雁门、云中两郡的发展,只是当做防御匈奴入侵的一个缓冲地区,但高原现在一共才只有四个郡的地方,当然不能让雁门、云中两郡继续这样荒废下去。另外雁门、云中两郡的地理位置也相当重要,雁门自不必说,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北防要塞,兵家的必争之地。而云中郡的位置大体在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到包头市之间,也就是著名的河套地区一带。

而且从目前列国之间的军事角度来说,雁门、云中两郡的位置仍然十分重要,因此秦国的地势险要,只要据守东部的函谷关,就可以力保整个关中地区不失。但如果将来高原真的有了足够的实力,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就可以在北方开避对秦作战的第二战场,以云中郡为后勤基地,沿黄河河套地区一带南下,从北直扑秦国,就像是从秦国当头劈下一剑,可以直插秦国河西地区!而秦国的精锐军队都集中在东南部地区,等秦国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当年赵灵武王就曾制定了这样一个灭秦的战略,因此才坚持设立了云中郡,并计划向云中郡大量迁移人口,大力的发展云中郡,就是为对秦作战而准备的。

这确实是一个十分高明的对秦作战战略,而且赵武灵王雄材大略,如果真的能实施起来,战国的结局还未必可知。就算不能灭亡秦国,但也会迫使秦国在北方投入重兵防守,就不能这样一心将注意力放在东方。只可惜赵武灵王正在壮年之时,就因为赵国乱政,被叛臣围困在沙丘行宫里,活活饿死,结案壮志未酬。但现在高原到是完全可以重新实施赵武灵王未完成的战略。

不过目前高原还没有实施这个战略的条件,因为云中郡的生产水平太落后,根本不足以负担大军的后勤供应,而且高原现在所拥有的实力也还不足。但这并不防碍高原先做一些战略准备,如果把燕国迁移来的百姓都安置在云中郡,可以使云中郡的人口扩大一倍有余,对云中郡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有极大的好外,也可以为将来实施这一对秦作战战略作好准备工作。

因此高原也立刻批准了宁戚的这个方案,只是要求把燕国迁移来的百姓,全部都安置在云中郡,并且命令宁戚,立剂派人去云中郡通知驻守云中郡的大将陈咨,让他做好迎接的准备。当然,现在高原还不能说过这时为实施对秦作战的准备,只说雁门郡离代郡近,一但雁门郡有事,代郡可以马上出兵救授,而云中郡离代郡较远,因此首先应该加强云中郡的实力。

宁戚听了之后,也没有什么异议,而是立刻尊令照办。

随后高原又下令,现在对燕囱的战斗己经结束了,马上开始在云中、雁门两郡推行新法令,而等燕国的赔偿全部到位之后,也在上谷郡推行。

第66章 名士才女第694章 遭遇匈奴第307章 组织(上)第85章 撤离邯郸(三)第290章 主动出击第795章 楚国编钟第25章 诏回邯郸第803章 合纵初成(上)第683章 斗兽(下)第81章 正式决裂(上)第908章 邯郸战局(上)第664章 入城风波(六)第794章 楚国使团第784章 齐国政变第613章 撤军与追击(七)第691章 接位第65章 赵嘉府邸第54章 苦战(下)第314章 赵国行馆(下)第231章 出巡第729章 匈奴的初次进攻(二)第67章 辩论(上)第229章 谋划(下)第173章 屠城令(上)第169章 攻取代郡(七)第526章 刺秦(一)第407章 修定计划(三)第212章 拒绝讲和(下)第800章 秦国聚议(上)第186章 地方豪强(上)第116章 破赵之策第221章 回归后的施政(下)第261章 恩威并施(三)第75章 扣压粮食第70章 议和第646章 迎击匈奴第702章 合作第61章 邀请(上)第879章 邯郸攻防(二)第251章 突袭阴山(三)第56章 醒来第347章 妻妾聚集第591章 攻与防(十)第250章 突袭阴山(二)第145章 蚩尤的力量第903章 长街之战(十二)第721章 墨家(二)第187章 地方豪强(下)第713章 断后(上)第175章 民暴第306章 剑气如虹,美人如玉第239章 白灵族第809章 出行会盟第156章 架临邯郸(上)第627章 代军撤军(下)第9章 蹴鞠(下)第19章 骑军首度出击(上)第163章 攻取代郡(一)第540章 商人(上)第304章 安平君府(上)第560章 会战(二)第801章 秦国聚议(下)第318章 商铺开业(二)第14章 大战在即第314章 赵国行馆(下)第853章 局势突变(三)第552章 燕国的希望(一)第836章 各有算计(三)第740章 切断供应(下)第937章 史前文明(下)第37章 宴间比武(下)第86章 撤离邯郸(四)第604章 秦军回援(一)第779章 九黎族的行动第859章 潜入邯郸(二)第157章 架临邯郸(下)第356章 伐魏决议第291章 大败齐军第798章 称王典礼(上)第376章 接受相印(二)第93章 赵军出战(上)第866章 邯郸之变(三)第740章 切断供应(下)第406章 修定计划(二)第923章 挑战(一)第736章 进攻受阻(四)第715章 新营地(一)第527章 刺秦(二)第636章 密议第85章 撤离邯郸(三)第409章 燕国求和第425章 骑军对决第364章 率军入魏(二)第722章 墨家(三)第237章 迎战匈奴军(三)第527章 刺秦(二)第296章 有意刁难第789章 鬼谷门人(下)第795章 楚国编钟第536章 离开咸阳(上)
第66章 名士才女第694章 遭遇匈奴第307章 组织(上)第85章 撤离邯郸(三)第290章 主动出击第795章 楚国编钟第25章 诏回邯郸第803章 合纵初成(上)第683章 斗兽(下)第81章 正式决裂(上)第908章 邯郸战局(上)第664章 入城风波(六)第794章 楚国使团第784章 齐国政变第613章 撤军与追击(七)第691章 接位第65章 赵嘉府邸第54章 苦战(下)第314章 赵国行馆(下)第231章 出巡第729章 匈奴的初次进攻(二)第67章 辩论(上)第229章 谋划(下)第173章 屠城令(上)第169章 攻取代郡(七)第526章 刺秦(一)第407章 修定计划(三)第212章 拒绝讲和(下)第800章 秦国聚议(上)第186章 地方豪强(上)第116章 破赵之策第221章 回归后的施政(下)第261章 恩威并施(三)第75章 扣压粮食第70章 议和第646章 迎击匈奴第702章 合作第61章 邀请(上)第879章 邯郸攻防(二)第251章 突袭阴山(三)第56章 醒来第347章 妻妾聚集第591章 攻与防(十)第250章 突袭阴山(二)第145章 蚩尤的力量第903章 长街之战(十二)第721章 墨家(二)第187章 地方豪强(下)第713章 断后(上)第175章 民暴第306章 剑气如虹,美人如玉第239章 白灵族第809章 出行会盟第156章 架临邯郸(上)第627章 代军撤军(下)第9章 蹴鞠(下)第19章 骑军首度出击(上)第163章 攻取代郡(一)第540章 商人(上)第304章 安平君府(上)第560章 会战(二)第801章 秦国聚议(下)第318章 商铺开业(二)第14章 大战在即第314章 赵国行馆(下)第853章 局势突变(三)第552章 燕国的希望(一)第836章 各有算计(三)第740章 切断供应(下)第937章 史前文明(下)第37章 宴间比武(下)第86章 撤离邯郸(四)第604章 秦军回援(一)第779章 九黎族的行动第859章 潜入邯郸(二)第157章 架临邯郸(下)第356章 伐魏决议第291章 大败齐军第798章 称王典礼(上)第376章 接受相印(二)第93章 赵军出战(上)第866章 邯郸之变(三)第740章 切断供应(下)第406章 修定计划(二)第923章 挑战(一)第736章 进攻受阻(四)第715章 新营地(一)第527章 刺秦(二)第636章 密议第85章 撤离邯郸(三)第409章 燕国求和第425章 骑军对决第364章 率军入魏(二)第722章 墨家(三)第237章 迎战匈奴军(三)第527章 刺秦(二)第296章 有意刁难第789章 鬼谷门人(下)第795章 楚国编钟第536章 离开咸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