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八章 唯有权威

ads_wz_txt;

八月初一,圣主与行宫抵达辽西重镇泸河。

辽东大本营奏报,附送远征军前线统帅部奏报。在远征军的威逼之下,高句丽人被迫签订了城下之盟,统帅部遂决定于二十四撤离平壤战场。

在这份奏报中,统帅部并没有提到“两步走”的策略,也没有向圣主和中枢保证,他们将坚守鸭绿水一线,虽然圣主和中枢已于二十五日诏令远征军撤军并实施“两步走”策略,但远征军在没有接到诏令的情况下,就动用临机处置权果断撤离,还是表现出了军方的强硬态度和维护卫府军权的决心。

圣主非常郁闷,对水师惨败耿耿于怀,对东征战局更是忧心忡忡,担心军方以“坚守鸭绿水一线”为要挟,迫使中央让度出更多军权。

初二日凌晨,圣主在睡梦中被纳言苏威叫醒。

辽东大本营急奏,附送右候卫大将军卫文升奏报。远征军战败于萨水。高句丽人半渡而击之,掘坝放水,以致我五个军被困萨水东岸,有全军覆没之危

圣主极度震惊,霎那间竟有崩溃之感。

中枢重臣们也乱了,来护儿的水师已经惨败,如果于仲文的陆路远征军再遭惨败,那就算杀了来护儿,杀了于仲文,杀了所有的远征统帅们,也拯救不了东征,拯救不了圣主和中枢的权威,而更严重的不是由此引发的东都政治危机,不是由此导致的改革大业的受阻,而是因东征在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双重失败所导致的中外局势的迅速恶化,这种不可逆转、难以挽救的恶劣变化,将让中土不可阻止的陷入国防和外交上的困境,尤其南北之间的关系,必将由紧张演变为冲突,由冲突演变为战争,而南北战争一旦爆发,必将进一步激化国内矛盾,到了那一刻,中土就是内忧外患,腹背受敌,水深火热,岌岌可危了。

圣主极度愤怒。崔弘升已经在萨水中上游发现了高句丽人的拦河大坝,已经做出了分析推演并予以报警,而远征军前线统帅部不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做出相应的对策,反而视若无睹,置若罔闻,闭着眼睛一头掉进了高句丽人的陷阱。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些人统统该死,死有余辜。

苏威、裴世矩、虞世基和裴矩等人劝谏圣主,事情或许没有想像的那么糟糕。目前得到的消息是第一个撤到鸭绿水的卫文升送过来的,被困在萨水东岸的五个军并不一定就会全军覆没,毕竟崔弘升提前报警了,而以于仲文的谋略和经验,就算不予重视,也会有所防备,另外来护儿和周法尚的水师就在平壤的近海海域,可以及时支援,所以这一仗即便打败了,也不会败得很惨,应该还有全师而还的希望。

然而,这个希望在初三日凌晨被彻底摧毁了。

辽东大本营再度急奏,并附送远征军前线统帅部奏报。前线统帅部详细述说了萨水惨败的经过。一夜之间,被困在萨水东岸的五个军就全军覆没了,而余下四个军虽然撤到了鸭绿水,但前有天险,后有追兵,没有粮食,没有士气,坚持不了多久,为此前线统帅部向辽东大本营紧急求援。

圣主崩溃了,情绪失控,要杀人了。

没有全师而还的希望也就算了,至少也要败得好看一些,但远征军竟然一夜间折损了五个军大约十五万将士,加上水师惨败平壤的近四万将士,还有前期强渡鸭绿水和萨水的损失,三十六万远征军竟然折损了二十余万人,整整损失了一半还多,这不仅直接葬送了东征,也给了中土十二卫府沉重一击。接下来怎么办?东征还打不打了?北疆镇戍军拿什么补充?山东地区几十个郡县的卫戍怎么办?水师损失过半,对江左镇戍的影响非常大,如何弥补江左镇戍的不足?

苏威、裴世矩等中枢核心重臣一瞬间都懵了,脑中一片空白。二十万将士死伤殆尽,这是什么概念?这幸好是中土统一了,如果放在二十多年前中土三足鼎立时期,任何一个王国若一战损失二十万人马,必定亡国,根本就没有翻身的机会。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假若逃到鸭绿水的四个军,再度全军覆没,远征军三十余万将士全部死伤殆尽,那东征就彻底完了,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危机,诸如东都政治危机、国内叛乱危机、北疆镇戍危机、南北大战危机,等等众多危机一起爆发,必将动摇国祚,动摇中土统一大业,那时候圣主和改革派能否继续把持朝政已经是小问题了,最大的问题是能否保住国祚,能否维持中土的统一。

远征军剩下的四个军有没有保全的希望?

侥天之幸,好在七月二十三日凌晨,圣主诏令右武卫大将军李景和少府监、检校右屯卫将军何稠率军急速奔赴鸭绿水,支援远征军,他们带有大量的粮草武器,大量的架桥设备材料和渡河工具。

从路程和行军速度推算,不出意外的话,八月初一前后,他们应该能抵达鸭绿水。如果中途他们接到了远征军的求援,加快速度,应该可以提前一天抵达鸭绿水,而于仲文、宇文述和崔弘升于二十七日率军撤至鸭绿水,也就是说,他们只要坚持三天,最多四天,就能得到支援。

经过一番分析,远征军剩下四个军有非常大的保全希望,这让圣主失控的情绪逐渐恢复了过来,而中枢核心重臣们已无心处理国事,大家坐在一起,除了暗自祈祷上苍外就是无助的等待。

这时候,圣主忽然说了一句话,如果远征军剩下的四个军全部得救了,功劳都是崔弘升的,崔弘升居功至伟。

中枢核心重臣们这才想起了崔弘升以及崔弘升的越级奏报。当时圣主和中枢都认为崔弘升有哗众取宠、危言耸听之嫌,是想推卸责任,转嫁罪责,然而事实给了圣主和中枢一个大巴掌,崔弘升的推演都变成了现实,而更重要的是,若没有崔弘升的越级奏报,没有他提前预警,圣主和中枢也就不知道水师大败于平壤,也就不会推测到远征军要撤离平壤战场,由此也就不会果断实施“两步走”策略把战线稳定在鸭绿水,也就不会及时派遣李景和何稠率军赶赴鸭绿水。而之所以派遣李景和何稠急速赶赴鸭绿水,支援远征军是假,迫使远征军坚守鸭绿水才是圣主和中枢的真正目的所在,但现在李景和何稠却成了远征军的救命稻草,成了圣主和中枢的救命稻草。

八月初五日深夜,辽东大本营急奏,附送右武卫大将军李景奏报。七月二十九日,李景和何稠率军抵达鸭绿水西岸,开始全力救援被困东岸的远征将士

圣主长吁了口气,上苍保佑,总算没有出现最恶劣的局面,但如此惨败所带来的一系列危机依旧存在,而要想化解或者缓解这些危机,难度太大,让人心力交瘁,所以圣主的情绪即便好了一点,依旧是愁云满面。

中枢核心重臣们也是松了口气,不过与圣主一样,情绪非常差,感觉一座大山压在身上,沉重、窒息、痛苦、甚至有绝望之感。

人是救出来了,但东征怎么办?这是当务之急要解决的事。

东征是否继续?

倾尽国力的一战,精心准备了数年的大战,结果以惨败而告终,而惨败所导致的后果与东征之战略目标完全背道而驰,不但未能有效缓解南北关系,有效缓和国内矛盾,反而加速了中外局势的恶化,引爆了一系列老危机,引发了一系列新危机。

如果东征不再继续,就必须要去解决这一系列危机,而若想解决危机,圣主和中枢就必须具备至高无上的权威。至高无上的权威代表了实力,代表了秩序和规则,这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是解决所有危机的基础。如果没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没有强大实力为后盾,那么也就没有秩序和规则,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如此也就一事无成。

然而,东征惨败,损失最为严重的就是圣主和中枢的权威。东征之所以倾尽国力就是要取得胜利,要赢得武功,要以胜利和武功来巩固和增加圣主与中枢的权威,然后利用至高无上的权威去解决矛盾,去化解危机,但是,现在一切都成了泡影。

如何赢得权威?战争是赢得权威的最好最快最有效的手段,所以,东征必须继续,必须以胜利和武功来重建圣主和中枢的权威,而这也是目前圣主和中枢唯一的最为便捷的最经济实惠的重建权威的办法。唯有权威,才能解决问题,没有权威,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

但是,在东征惨败,新老危机一起爆发,中外局势同时恶化的不利局面下,若想继续东征,若想赢得朝野上下的支持,难度不是一般得大,而是难如登天。

只是,虽然难如登天,但还是有一线希望,而这个希望就是:在所有的危机中,南北危机是最重要的压倒一切危机的危机。

第四百六十三章 不要低估圣主第七十九章 澹台少府第八百四十六章 奇兵突出第三百七十七章 争执第八百零九章 漫天要价第一千零十五章 罗艺的优点第五百五十四章 名将之子第一百八十八章 给你信心第两百二十六章 暗流激涌第五百七十五章 榨取价值第七百零九章 步步紧逼第五百八十四章 危险不大?第五百九十八章 出人意料第三百七十九章 惶恐的蒲山公第799章 连夜雨第六百一十六章 避重就轻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说服第七百一十七章 虎有伤人意第一千零十七章 暴露第两百八十九章 分裂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韦使君的困境第十四章 愤怒的崔九第六百一十二章 幽燕人的愤怒第六百四十六章 你以为你是谁?第五百九十章 分道扬镳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能说的秘密第两百六十二章 崔弘升的困境第四百七十三章 老将出马第两百九十四章 低调第四百四十九章 两京恩怨第七百零一章 阴世师的“阴”第五百四十四章 自作孽第十九章 某要杀人第804章 交易第五百八十六章 夜会赵王陵第五百三十六章 险恶之局第一百三十三章 宁阳城下第五十四章 打劫第一百二十八章 张须陀的忧郁第二章 单雄信和徐世勣第两百七十二章 如此严重?第一千零十章 一唱一和第六百七十五章 此事可为第六百三十一章 阴谋论者第一百七十三章 韦使君的困境第四百一十一章 波澜已起第五百九十一章 卫府主战派第六百章 投其所好第六百三十一章 阴谋论者第两百六十五章 一夜白头第两百零四章 混淆视听第四百五十九章 未雨绸缪第一百五十一章 变局第八百四十三章 蓄势第一百九十九章 如假包换第五百二十四章 悲观的救火员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口拒绝第五十九章 陷阱第九百五十章 所谓变通第三百五十八章 谁来做皇帝?第九百七十八章 各得其利第八百九十章 我有一计第七百六十六章 不要抱有幻想第六章 大盗刀兄第七百一十八章 谁是借刀杀人的“刀”?第一百四十章 固守待援第两百九十一章 西风刮来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敌踪现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骁卫将军李浑第一千零十四章 你可有胆下令?第七十六章 如此剿贼第六百四十四章 此计非彼计第两百二十九章 辽东城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杨恭仁的目标第五百四十章 人心散了第七十七章 鲁郡太守第五百九十二章 会师第九百十六章 凌乱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哄而散第两百八十九章 分裂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李密的转变第四百八十章 西北人的窘境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个期待第764章 局面对我有利第四百零三章 心态决定结果第六百六十一章 相见不相识第六百八十二章 不为所动第四百七十二章 只有一条路第七百七十九章 联袂施压第六百六十五章 破局之策第四百六十八章 联盟的最高机密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杀人第六百章 投其所好第一千零一章 致命一刀第七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击第九百二十三章 秘兵刀已死第三十九章 谋划第一百一十七章 各有所第四百六十八章 联盟的最高机密第九十四章 骠悍罗士信
第四百六十三章 不要低估圣主第七十九章 澹台少府第八百四十六章 奇兵突出第三百七十七章 争执第八百零九章 漫天要价第一千零十五章 罗艺的优点第五百五十四章 名将之子第一百八十八章 给你信心第两百二十六章 暗流激涌第五百七十五章 榨取价值第七百零九章 步步紧逼第五百八十四章 危险不大?第五百九十八章 出人意料第三百七十九章 惶恐的蒲山公第799章 连夜雨第六百一十六章 避重就轻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说服第七百一十七章 虎有伤人意第一千零十七章 暴露第两百八十九章 分裂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韦使君的困境第十四章 愤怒的崔九第六百一十二章 幽燕人的愤怒第六百四十六章 你以为你是谁?第五百九十章 分道扬镳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能说的秘密第两百六十二章 崔弘升的困境第四百七十三章 老将出马第两百九十四章 低调第四百四十九章 两京恩怨第七百零一章 阴世师的“阴”第五百四十四章 自作孽第十九章 某要杀人第804章 交易第五百八十六章 夜会赵王陵第五百三十六章 险恶之局第一百三十三章 宁阳城下第五十四章 打劫第一百二十八章 张须陀的忧郁第二章 单雄信和徐世勣第两百七十二章 如此严重?第一千零十章 一唱一和第六百七十五章 此事可为第六百三十一章 阴谋论者第一百七十三章 韦使君的困境第四百一十一章 波澜已起第五百九十一章 卫府主战派第六百章 投其所好第六百三十一章 阴谋论者第两百六十五章 一夜白头第两百零四章 混淆视听第四百五十九章 未雨绸缪第一百五十一章 变局第八百四十三章 蓄势第一百九十九章 如假包换第五百二十四章 悲观的救火员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口拒绝第五十九章 陷阱第九百五十章 所谓变通第三百五十八章 谁来做皇帝?第九百七十八章 各得其利第八百九十章 我有一计第七百六十六章 不要抱有幻想第六章 大盗刀兄第七百一十八章 谁是借刀杀人的“刀”?第一百四十章 固守待援第两百九十一章 西风刮来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敌踪现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骁卫将军李浑第一千零十四章 你可有胆下令?第七十六章 如此剿贼第六百四十四章 此计非彼计第两百二十九章 辽东城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杨恭仁的目标第五百四十章 人心散了第七十七章 鲁郡太守第五百九十二章 会师第九百十六章 凌乱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哄而散第两百八十九章 分裂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李密的转变第四百八十章 西北人的窘境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个期待第764章 局面对我有利第四百零三章 心态决定结果第六百六十一章 相见不相识第六百八十二章 不为所动第四百七十二章 只有一条路第七百七十九章 联袂施压第六百六十五章 破局之策第四百六十八章 联盟的最高机密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杀人第六百章 投其所好第一千零一章 致命一刀第七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击第九百二十三章 秘兵刀已死第三十九章 谋划第一百一十七章 各有所第四百六十八章 联盟的最高机密第九十四章 骠悍罗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