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他们行吗?

bookmark

>

周法尚忍不住就想骂人,这事能掺合?掺合的好有功,掺合的不好死无葬身之地,但关键是,这事根本掺合不好,因为这场风暴极有可能从军事政变演化为皇统大战,等到父子相残兄弟阋墙了,最后就算圣主胜了也是惨胜,有切肤之痛,刻骨仇恨,必然会疯狂报复,而失去理智之下的报复没有对错,只有宣泄,逮谁杀谁,只要你与这场风暴扯上关系,都有可能身首异处。

但是,江左人与圣主之间的利益联系太密切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面对东都危机,不能视而不见,面对可能爆发的皇统大战,不能视若无睹,为圣主着想,必须想方设法解决危机,而更重要的是,必须竭尽全力阻止皇统大战的爆发,不惜代价把这场风暴控制在军事政变的层面上,最大程度的减少这场风暴对东都、对国祚的伤害。

所以,周法尚义不容辞,必须承担起平叛重任,而平叛是次要的,收复黎阳打通大运河也是次要的,唯一重要的是阻止齐王进京,尽其所能阻止或者延缓皇统大战的爆发。

周法尚苦笑摇头,以沉默代替了自己的答复。做为江左人,做为深受圣主信任和器重的军方统帅,在危急时刻,必须为圣主分忧解难,来护儿率军渡海远征,自己去东都平叛,实际上都是为了帮助圣主赢得二次东征的胜利,只不过分工不同而已,所以他根本找不到推辞拒绝的理由。

决策就这么定了下来,虽然三人各怀心思,但彼此心照不宣,该决断的时候要决断,如果一味纠缠不清,于事无补,对大家都没有好处。

崔君肃先走了,他要去拟制奏章、集结军队、调配战船和粮草辎重,另外还要给河北那边传送消息,要做的事太多,而且他知道来护儿和周法尚肯定还要一些私密之事要商议,不能耽误人家的时间。

周法尚的确有私密之事询问来护儿,“圣主可有应急之策?”

圣主肯定有应急之策,只不过那都是“纸上谈兵”的东西,一般都是预防性的措施,很难有针对性的措施,比如同样是军事政变,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举兵造反,造成的影响和结果是不一样的,再加上形势瞬息万变,事前根本就不可能做出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只能是针对性的预防,比如确保东都和京畿安全,确保大运河安全,其他的就难以兼顾了,只能看一部走一步,见招拆招。周法尚当然不指望圣主有未卜先知的本事,但二次东征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圣主和中枢对国内局势的恶化应该有所预见,应该做了周详的防备措施,而来护儿参与了二次东征的商讨和决策,他应该知道一些相关机密。

来护儿也不隐瞒,直言相告,“圣主北上辽东前,曾在涿郡短暂停留,期间任命武贲郎将陈棱辅佐段达留守涿郡

周法尚心领神会。陈棱是江左人,来护儿的帐下旧将。第一次东征期间曾领禁卫军宿卫行宫,全权负责圣主和中枢之安全。东征大败后,来护儿和周法尚等水师统帅均被羁押东都,水师群龙无首,一片混乱,陈棱临危受命,以东莱留守的身份代替来护儿暂领水师并兼领东莱郡府,重整水师。来护儿等复职后,陈棱奉旨返回东都,宿卫禁中,由此可知圣主对他的信任和器重。如此一位倍受圣主信任的军中大将,按道理应该在东征战场上为圣主冲锋陷阵,但圣主在最需要他的时候,却把他留在涿郡,做涿郡留守段达的副职,其中之深意不言而喻。

但是,幽燕镇戍军的主力都在东征战场上,留下来的军队要戍守边关,涿郡留守府能够抽调的军队数量十分有限,圣主把段达和陈棱两位亲信武将都留在涿郡,除了要确保远征军后方大本营的安全外,实际上威慑河北的作用要远远大于支援东都的意义,因此,涿郡方面即便南下平叛,也起不到太大作用,甚至连缓解危机的可能性都不大,圣主肯定还有其他方面的部署。

“去年年底,卫府掀起风暴,人事密集调整,各地军将纷纷回京述职。”来护儿继续说道,“圣主在百忙之中特意抽出一个下午的时间召见了六位军将。”

周法尚眉头微皱,凝神细听。

“他们是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监门直阁将军庞玉,京辅都尉独孤武都,副都尉刘纲,武贲郎将令狐德润,武贲郎将斛斯万寿。”

周法尚的眉头皱得更紧了,神情愈发严肃。

这六位都是实权在握的卫府军将,其中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是西京卫戍军的两大统帅之一;监门直阁将军庞玉是西京禁卫军统帅;京辅都尉独孤武都、副都尉刘纲是潼关守将,扼守着两京咽喉要地潼关;武贲郎将令狐德润、斛斯万寿是西京卫戍军的统兵军将,帐下都有五府鹰扬四千精兵。圣主专门召见他们,而且在众多回京述职的卫府军将中只召见了他们六个,足见圣主不但信任他们,而且还要托付以重任。

这六人中,虏姓军将的出身都很高贵,其中独孤武都出自虏姓豪门独孤氏,独孤氏是关陇武川贵族集团的核心所在,皇亲国戚;刘纲出身虏姓八姓勋贵之一的刘氏,皇亲国戚;斛斯万寿出身虏姓大世家,这一世家在军方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是以元氏为首的虏姓老贵族集团在军方的重要力量之一。

相比起来,三位汉姓武将的出身就要差很多了,其中皇甫无逸出自西北千年世家皇甫氏,皇甫世家在历史上最为出名的就是东汉末年镇压黄巾起义的太尉皇甫嵩,但皇甫氏子孙在中土大分裂时代却鲜有出众者,在关陇崛起时代也无法与陇西李氏相比肩,结果就沦落为西北二等贵族了,不过在陇山(六盘山)以东的泾州地区,也就是泾水两岸的安定、北地等地,关中北大门的萧关所在,皇甫氏却是稳坐“老大”位置,泾水两岸的所有贵族都唯皇甫氏马首是瞻,这是历史渊源,地域利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

武贲郎将令狐德润同样出自西北。令狐氏是河西豪望,在西北只能算是三四流贵族,但河西出武将,河西子弟也非常剽悍,河西军团与陇西军团、灵(武)朔(方)军团共同构建成了强悍而庞大的西北军,其中河西军因为扼守中土西北咽喉,世世代代与北虏激烈交战,历史上涌现出了众多名将,因战功累累而成为军方高级统帅者更是比比皆是。当今卫府中的的右候卫大将军赵才就出自酒泉,前左翊卫将军即现任涿郡留守段达则是武威人,而这两位军方“大佬”都深得圣主的信任。

陇西和灵朔与关中毗邻,关中需要它们的保护,而它们则需要关中的支持,双方有共同的利益基础,所以一直以来,关陇本土贵族集团都牢牢控制着陇西和灵朔两大军团。河西太遥远了,虽然其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但毕竟距离关中太远,两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不会太紧密,这使得河西的独立性非常强,关中很难控制河西军团,再加上其他一些政治、军事、经济上的原因,导致河西贵族与关陇本土贵族之间、西北军三大军团之间的矛盾非常激烈。在这种背景下,两代皇帝都信任和器重河西武将,也就不难理解了。

当前卫府中河西籍的高级将领基本上都是赵才和段达的门生故旧,没办法,朝廷有人好做官,卫府也是一样,没有过硬的关系,不要说升职了,就连战功都捞不到,所以河西人当然要抱成团。令狐德润正是赵才的得意门生之一,圣主委其以重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庞玉出自泾阳官宦之家,低等贵族,是一个典型的以军功兴起的寒门武将,但庞玉能做到监门直阁将军的位置上,能统领禁卫军主掌宿卫,能赢得圣主的信任,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泾阳庞氏是弘农杨氏的附庸,庞玉曾是先帝的贴身卫士,在圣主入主东宫后,他又负责东宫宿卫,圣主信任他乃理所当然之事。

把这六位军将放在一起来分析圣主的意图,事情就复杂了。这六位军将除了圣主都信任他们外,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共同点,就是他们所领的军队都在关中地区,他们与西京的安全都有直接关系,这意味着什么?西京要出事?

从目前形势来分析,西京如果出事,无非两个可能,一是西京支持杨玄感,与杨玄感结盟,西京大军进入东都战场,这是最可怕的;还有一种可能是西京坐山观虎斗,冷眼旁观,任由杨玄感祸乱东都,迟迟不愿出兵支援东都,以便落井下石从中牟利,这会让危机迅速扩大以致于一发不可收拾。

周法尚沉思良久,低声问道,“圣主有何嘱托?”

“如果东都有变,西京必须以最快速度出兵支援,确保东都安全。”来护儿叹道,“东都乱了,大运河的安全也就失去了保障,二次东征必败无疑,后果不堪设想。”

“他们……”周法尚亦是叹息,“行吗?”

来护儿黯然无语。

第九百九十二章 吃掉它第四百九十九章 元务本的小“算盘”第九百三十八章 巡察特使第八百五十八章 心悸第六十二章 围追第一百五十四章 胶着第一百三十章 这一仗一定要打第五百零八章 哪个更重要?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调转方向第809章 无所适从第六百三十章 神秘现身第八百三十五章 我就帮他一把第七百七十一章 奚族之困第四百零五章 伊阙丢了第九十二章 有真有假第七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击第四百三十二章 魔高一丈第三百章 转嫁第八十二章 山雨欲来第两百六十四章 黑夜里的洪水第735章 四大寇第四百七十六章 凌厉一击第九百六十三章 裴世矩来了第八百一十八章 山雨欲来第四百七十九章 西京的两难之处第一百六十六章 黑暗深渊第两百五十一章 欠了一个人情第三百五十一章 行险一搏第八百九十九章 不知彼第三百七十四章 李密重返联盟第804章 交易第六百二十五章 出卖第五十六章 活路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拒绝第803章 第一个条件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奸巨滑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大一个人情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口拒绝第四百二十四章 如你所愿第六百七十一章 韦福嗣来访第九百八十九章 打脸第九百四十五章 误会了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很大第一百九十一章 军情不明第九百六十章 一直在努力第五百章 一语惊醒梦中人第七百五十五章 什么都不干?第七百四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一千零十四章 你可有胆下令?第三百四十五章 狗屁不通的理由第一百四十七章 瞬间逆转第九百五十六章 两害相权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根稻草第五百六十六章 仅存的目标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风云的决断第二十六章 俺清清白白第一百七十章 现实很骨感第三百五十九章 阴险的假设第三十四章 陈三先生第七百七十三章 下下之策第七百二十二章 王之愤懑第五百一十七章 消极怠战第九百二十四章 郁愤第八百八十二章 下策第一千章 有难同当第七百四十九章 兄弟的质疑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山头第一百一十三章 难做决断第五百二十八章 踌躇第六百一十章 内史舍人封德彝第九百八十二章 箭在弦上第七百八十三章 你认识老夫?第七百八十三章 你认识老夫?第三百五十六章 敲山震虎了第810章 洞若观火第四百九十三章 杨玄感的退路第九百六十五章 师徒相见第四十八章 陶驿第七百八十七章 稍安躁第三百三十五章 意外收获第八百八十一章 混乱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想掺合的梁德重第九百八十一章 岂会骗你?第一百二十一章 争执第四百二十二章 各执一词第九百零一章 问计第八百七十六章 去死吧!第三百三十九章 猛虎恶狼第六百五十四章 二次密谈第五百八十二章 来护儿的建议第七百二十六章 刀回来了第一百零七章 徐大郎的密信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速撤离第三十七章 白发帅第五百八十四章 危险不大?第七百零三章 意外惊喜第两百二十章 做局第三章 白发刑徒第五百八十章 步步紧逼第四百八十七章 越王的决策
第九百九十二章 吃掉它第四百九十九章 元务本的小“算盘”第九百三十八章 巡察特使第八百五十八章 心悸第六十二章 围追第一百五十四章 胶着第一百三十章 这一仗一定要打第五百零八章 哪个更重要?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调转方向第809章 无所适从第六百三十章 神秘现身第八百三十五章 我就帮他一把第七百七十一章 奚族之困第四百零五章 伊阙丢了第九十二章 有真有假第七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击第四百三十二章 魔高一丈第三百章 转嫁第八十二章 山雨欲来第两百六十四章 黑夜里的洪水第735章 四大寇第四百七十六章 凌厉一击第九百六十三章 裴世矩来了第八百一十八章 山雨欲来第四百七十九章 西京的两难之处第一百六十六章 黑暗深渊第两百五十一章 欠了一个人情第三百五十一章 行险一搏第八百九十九章 不知彼第三百七十四章 李密重返联盟第804章 交易第六百二十五章 出卖第五十六章 活路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拒绝第803章 第一个条件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奸巨滑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大一个人情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口拒绝第四百二十四章 如你所愿第六百七十一章 韦福嗣来访第九百八十九章 打脸第九百四十五章 误会了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很大第一百九十一章 军情不明第九百六十章 一直在努力第五百章 一语惊醒梦中人第七百五十五章 什么都不干?第七百四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一千零十四章 你可有胆下令?第三百四十五章 狗屁不通的理由第一百四十七章 瞬间逆转第九百五十六章 两害相权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根稻草第五百六十六章 仅存的目标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风云的决断第二十六章 俺清清白白第一百七十章 现实很骨感第三百五十九章 阴险的假设第三十四章 陈三先生第七百七十三章 下下之策第七百二十二章 王之愤懑第五百一十七章 消极怠战第九百二十四章 郁愤第八百八十二章 下策第一千章 有难同当第七百四十九章 兄弟的质疑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山头第一百一十三章 难做决断第五百二十八章 踌躇第六百一十章 内史舍人封德彝第九百八十二章 箭在弦上第七百八十三章 你认识老夫?第七百八十三章 你认识老夫?第三百五十六章 敲山震虎了第810章 洞若观火第四百九十三章 杨玄感的退路第九百六十五章 师徒相见第四十八章 陶驿第七百八十七章 稍安躁第三百三十五章 意外收获第八百八十一章 混乱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想掺合的梁德重第九百八十一章 岂会骗你?第一百二十一章 争执第四百二十二章 各执一词第九百零一章 问计第八百七十六章 去死吧!第三百三十九章 猛虎恶狼第六百五十四章 二次密谈第五百八十二章 来护儿的建议第七百二十六章 刀回来了第一百零七章 徐大郎的密信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速撤离第三十七章 白发帅第五百八十四章 危险不大?第七百零三章 意外惊喜第两百二十章 做局第三章 白发刑徒第五百八十章 步步紧逼第四百八十七章 越王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