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赵家事

明元十年,江陵县,赵家村。

赵家村前临河流,背靠青山,绿水淙淙,好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五月的赵家村正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农忙景象,赵家村的壮劳力都在农田里辛勤劳作。赵家同样是如此,赵家壮劳力都很充足,自然不需要六岁的赵青云去干活。生在农家,哪有不干活的,赵青云一边拿着一个小扫帚,一边把热乎乎的鸡屎铲到小簸箕里。赵青云把这些活干完,打水把脸和手洗干净,坐在门前等干完农活的赵家众人归来。

按道理说,六岁的孩童哪里稳住耐心把这些事情干完,像赵家村的孩童上山爬树,下水摸鱼,村里每个角落都有他们嬉闹玩笑的身影。可谁叫赵青云不是原装货呢?

想到这里,赵青云悠悠地叹口气,对自己以后的生活感到不知所措,他来这个时空已经六年了,是现代人众所周知的穿越,而且穿越的时空是历史上未有的,而且他是传说的胎穿,七月的早产儿,以古代农家的生活条件,平平安安地长大真是不容易的事。

赵青云看着飞快摇着尾巴的小黄长长地吐一口气,你说他容易吗?前世的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未婚青年,从小学到中学都平平常常,成绩也是没有出色的地方。初中时候父母感情不和分开,他读高中的时候,父亲另娶,母亲改嫁,父母两边都把重心放到自己的新家庭里,自然不会注意关心前一段婚姻破碎留下的儿子,唯一关心的是每月给抚养费的时候。

那时候赵青云也低落一段时间,故意不努力学习让成绩下滑,为博得父母的关注堕落一段时间,但父母丝毫没有理会,只是每个月往卡里打生活费。高二的时候他终于死心了,突然想明白了,自己可能真的没有父母亲缘,自个过的好就行了,那时候一门心思地把书读好,没想到他居然考上不错的大学,更在大学毕业后考上家乡的公务员。那时候他以为顺利地过上朝九晚五,捧着枸杞保温杯的养老生活,谁会想到,一觉醒来,他居然穿成赵家小儿子的唯一男丁,也是现在赵家唯一的孙子。

他刚出生的时候因为早产出生,身子骨虚弱,大病小病不断,差点活不过来,他的这一世娘亲自责不知道暗地里哭了多少泪,可能因为他乖乖地吞下奶水和药,努力保重身体,再加上每天围着村子跑一圈,他的身子慢慢好起来,同常人一般健康。

赵家村是一个靠山靠水的好地方,村子不大,有几十多户人家,一共有百来户。看种植的农作物应该是在南方,赵青云虽重新学习地方语言后,但不清楚是哪个朝代,只知道赵爷爷说是明元十年,江陵县,其他都不知道了。

这还不是最痛苦的事情,跟他穿过来的还有该死的科举系统,本来他想靠着科举发家致富,改变家里的命运,结果系统一点用处都没有。因为他还只是个目不识字的小豆丁,周围都是没读过书的人,哪里识得了字,科举考试,改变家里的命运。系统唯一的用处在他生病命不久矣的时候保住他的命。

他们家是三代同住,明面上做主的是爷爷赵铁柱,家里真正做主的是奶奶老钱氏,泼辣能干,家里的一切都听老钱氏的安排。

“狗娃,怎么一个人又坐在门口,小心受了寒,又要生病吃药。”一个声音打破了赵青云的回忆,抬头一看,赵家众人从农田干活回来,说话的正是他的亲爹赵家老二。赵青云欣喜地抱着赵小山道:“爹,你回来了”他转头看到赵小山还有一群人,连忙打招呼:“大伯大伯娘,你们辛苦啦,我给你们倒碗水,先喝水休息会。”

“狗娃,别听你爹的,奶知道咱们的宝贝孙子最懂事,最乖啦”老赵氏瞪了赵小山一眼,连忙把赵青云抱在怀里,摸摸赵青云白皙圆润的脸:“狗娃,饿不饿?这些天忙坏了,狗娃都瘦了,等会煮个鸡蛋给我的宝贝孙子补补,大丫,饭烧好了没?”老赵氏回头往厨房喊道。“娘,我去看看大丫准备好了没?”大伯母李氏看到老钱氏发怒下意识地抖了抖身子,连忙往厨房走去。“这么久了,都还没烧好饭,要饿死我们吗?我们辛辛苦苦回来都没吃上一口热乎饭”老钱氏生气道。

其实也不怪老钱氏这么刻薄,当年原本大伯到了娶妻的年纪,老钱氏想把娘家的侄女许给赵大山,就等着相看好了成亲,结果赵大山去邻村做短工的时候认识了李氏,认定心思想要娶李氏,李氏肯定不同意。不只是关于娘家侄女的事情,因为李氏爹娘名声太差了,李氏的爹娘有三女一子,最心疼小儿子,把养的小儿子好吃懒做,对女儿视如草芥,不是打就是骂,大女儿嫁给四十岁的老男人,只因为给的十两银子聘礼,农户人家一年起早贪黑才得了五六两银子,可想而知,李氏的爹娘多么欣喜若狂,立马把大女儿嫁过去,不管女儿的哀求哭喊。同样把二女儿嫁给鳏夫,李氏爹娘的名声更是臭名远扬。

在古代,女儿往往不受重视,尤其是生在农家,有一次赵青云看到一对父母把女儿卖给人伢子,笑着数银子的画面后,赵青云很庆幸这一世自己仍然是男孩。老钱氏虽然泼辣无理,但自家孙女的家里待遇挺好的,不至于卖女儿。老钱氏骂赵大山明知这是火坑,依然要娶李氏,没办法了,老钱氏只能同意出比一般人家多两倍的聘礼把李氏娶回赵家。随后几年李氏连生两女大丫二丫,老钱氏更看不过去了,经常要挑李氏的刺。

“奶奶,我今天乖乖把活干完了,好饿呀,咱们吃饭了,好不好?”赵青云看老钱氏还要继续骂的架势,连忙摇着老钱氏的衣袖道。

李氏和大姐大丫抱着三个脸盆那么大的盆子进来,这里面就是米饭,野菜汤,红烧鱼块。说是饭,却不是白米饭,都是粗粮,还夹了麦麸,吃下去着实费嗓子,一口吞下去嗓子就像人拿着钢丝球狠狠地刮过一样,火烧似的疼,赵青云前世虽不是豪门大户,但吃穿不愁,一开始实在接受不了,但也知道赵家在村里算是好的了,后来面不改色地把一碗杂粮饭吞下去。

“来,想吃什么,奶奶夹给你。”老钱氏面无表情拿起勺子分菜,当然,分爷爷、大伯和爹爹主要壮劳力要多一些,女人就分的很少。这是农忙辛苦劳作时才享受到的福利,让大家的肚子多些油水才有力气干活。平常的时候哪有这样的荤菜,只有野菜窝窝,糙粮饼勉强可以填饱肚子。

赵青云看到碗里的大把鱼肉,没有多少的野菜,这是奶奶对他的偏爱,心里头暖洋洋的,前世没有父母疼爱,这一世有爷爷奶奶和爹娘的疼爱,心里欢喜极了。突然觉得穿越到这里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是为了弥补曾经未有的亲缘也说不定。他直截了当把鱼肉夹给爷爷奶奶和亲爹亲娘,笑嘻嘻一边扒饭一边连忙挡住老钱氏的投喂道:“今天你们辛苦一天,得好好补身子,明天还要干活,我年纪还小,少吃点没关系。”赵青云抬头看到大丫二丫三丫渴望羡慕的眼神,直接无视了,就算他把肉夹给她们,奶奶肯定不同意,可能还会骂她们亏待了弟弟,老钱氏虽然不会做卖孙女这样缺德的事,但孙女的地位不会太高,毕竟孙女是要嫁到别人家里去。

赵铁柱和老钱氏相互对视一眼,都看见彼此之间的感动,亲爹赵小山和亲娘小钱氏心里甜滋滋的,这孩子怎么那么懂事,懂事的让人心疼。

“还是大孙子疼我,乖孙,你是有福气的孩子,咱们家没能让你吃喝享福,我的乖孙受苦了。”老钱氏看着粉雕玉琢的孙子愧疚道。话说赵家人都是本本份份的农户人家,皮肤黝黑暗黄,女人就稍微好一些,也没有像赵青云五官精白嫩讨喜的娃,现在长大了,模样也越来越俊俏,任谁看了都觉得这孩子投错胎。这模样,就像戏文里的高门大户皇亲贵族的小公子似得,跟地里刨食的赵家扯不上半点关系。全村都说呢,活了那么久,方圆十里头一回看到这么俊俏的孩子,要不是老钱氏亲自看着赵青云出生,也不敢相信。

本来老钱氏看着赵青云是赵家唯一的孙子的份上疼爱几分,可这孩子太乖巧,又格外地心疼人,别人家上山爬树,弄得整个村子鸡飞狗跳,偏偏这孩子丁点大,成天跟在赵家人后面把自己能干活的干完,让老钱氏更放在心上怜惜万分,在老钱氏的心里,就算以后有更多的孙子也越不过赵青云去。

“奶奶,我在家里哪里受过苦?有你们这么疼我,我这是掉在福窝里才对,等我出息了,肯定会让大家过上好日子的。”赵青云欣喜答道。这话说的一家人就跟灌了一大碗绿豆汤似的,不知道有多舒坦。

“听到了没,还是大孙子最疼我,我们铁娃以后肯定是大出息的。”老钱氏刻薄的脸上顿时笑出一朵菊花,赵家众人都点头赞同老钱氏的话,唯独大伯母李氏默默地吃着碗里的饭菜。

第五章 去县城第一章 赵家事第五章 去县城第四章 取名第一章 赵家事第二章 商量第二章 商量第四章 取名第六章 拜师第二章 商量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四章 取名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五章 去县城第二章 商量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四章 取名第五章 去县城第二章 商量第五章 去县城第一章 赵家事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二章 商量第五章 去县城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二章 商量第一章 赵家事第六章 拜师第四章 取名第二章 商量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二章 商量第一章 赵家事第二章 商量第五章 去县城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一章 赵家事第四章 取名第五章 去县城第一章 赵家事第二章 商量第二章 商量第一章 赵家事第一章 赵家事第四章 取名第一章 赵家事第四章 取名第六章 拜师第四章 取名第二章 商量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四章 取名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五章 去县城第六章 拜师第一章 赵家事第六章 拜师第六章 拜师第四章 取名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四章 取名第四章 取名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五章 去县城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一章 赵家事第二章 商量第二章 商量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一章 赵家事第五章 去县城第一章 赵家事第五章 去县城第四章 取名第六章 拜师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六章 拜师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
第五章 去县城第一章 赵家事第五章 去县城第四章 取名第一章 赵家事第二章 商量第二章 商量第四章 取名第六章 拜师第二章 商量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四章 取名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五章 去县城第二章 商量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四章 取名第五章 去县城第二章 商量第五章 去县城第一章 赵家事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二章 商量第五章 去县城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二章 商量第一章 赵家事第六章 拜师第四章 取名第二章 商量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二章 商量第一章 赵家事第二章 商量第五章 去县城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一章 赵家事第四章 取名第五章 去县城第一章 赵家事第二章 商量第二章 商量第一章 赵家事第一章 赵家事第四章 取名第一章 赵家事第四章 取名第六章 拜师第四章 取名第二章 商量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四章 取名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五章 去县城第六章 拜师第一章 赵家事第六章 拜师第六章 拜师第四章 取名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四章 取名第四章 取名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五章 去县城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一章 赵家事第二章 商量第二章 商量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一章 赵家事第五章 去县城第一章 赵家事第五章 去县城第四章 取名第六章 拜师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第六章 拜师第三章 全家人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