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为暗桩

说到此节,秦素停了一会,又加重语气道:“再者说,成大事者,又何惧一时之弱?连前朝英雄亦可受**之辱,我又有什么不能忍的?”

“甚好。”桓子澄一脸欣慰地看着她,颔首而笑:“殿下能有这份心性,已属难得。”停了停,又淡声道:“殿下按兵不动,依臣浅见,支阳深得兵家要义。”

这话可是把秦素夸上了天,她一时间倒觉得有些意外,挑眉看向了桓子澄:“郎君此话怎讲?”

“惠风殿一局,殿下是怎么想的?”桓子澄突然转换了个话题。

秦素怔了怔,旋即肃容道:“若以我推断,那一局,乃是动手的前兆。广明宫里的某个人,应该已经坐不住了。”

“正是。”桓子澄点头说道,面色忽尔变得晦暗起来:“在外人看来的偶然,实则却是必然。我与殿下,果然有缘。”

这话说得极是隐晦,秦素有点没听懂。然而看桓子澄的神情,他却是显然不愿多说的了。

或许,这是牵涉到了桓氏前世的死局了罢。

秦素这样想着,并没有继续追问。

而桓子澄此刻所想的,也仍旧是惠风殿之事。

那一局,是把他们两个人同时算计进去的,他出现在惠风殿左近,就是一个最大的口实。

那个人唯一的错误便在于,他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也错误地估计了他桓子澄的能为。

那人一定以为,他什么都不知道。

而其实,他不仅知道了,且已然把前世种种,皆想得清楚。

所以,那一局他救下她并非偶然,而恰恰是那设局之人百般谋算之后,留给他的必然选项。

而越往后看,他便也越发地觉得,这位晋陵公主的以不变应万变,委实很合他的心意。

何谓大局?

何谓目光长远?

若是一味将目光放在寸土之间计较不休,为了那些微小的成败而一力争夺,他相信,这位晋陵公主可能早就被人整死了。

正因为她很明确地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又在何处,更是始终坚定地朝着一个目标前行,所以,她才没犯下大错。

丽淑仪、杜十七乃至于那个杨月如,她与她们有所争斗,有所冲突,但却聪明地没有除掉这其中的任何一个。

因为她知道,那是在皇城,不是连云田庄或是青州秦家。皇城里死了人,且还是有名有姓、有位份有名号的人,那可不是一把火就能烧得尽的。

“杜十七,还有杨月如,以及徐美人,这三个人……都死了。”秦素的语声忽然就响了起来,恰好点在了桓子澄的思绪上。

他没说话,只回眸看着她。

秦素亦正色望着他:“是郎君做的么?”

“是。”桓子澄说道,面色冰冷:“紫鬼乃是死遁。至于另两个人,以及其他一些宫人,她们,已经没有活着的必要了。”

秦素心头凛然。

桓子澄这话,用意极深。

“所谓没有必要,是何意?”她凝注于他,眸色变得极为深沉。

桓子澄却是漫不经心地地抬起手,挑开了一根伸向眼前的枯枝,语声淡然:“泗水战后,局势会有大变,这些人留在宫中反而碍事,不如除去。”

秦素沉吟地点了点头,眉心微蹙起来:“桓郎的意思,我已然明白了。”她抬起头来看向桓子澄,面色端凝:“我会做好一切准备,等待桓郎的消息。”

泗水这一战,秦素是没有半点置喙的余地的,因为,在桓子澄的一力推动下,这场战事不只提前了数年,且其规模亦比前世更大。

秦素居于深宫,对于边关战事,委实无能为力。

不过,该提醒的她还是要提醒,以免桓子澄误入陷地。

这般想着,秦素的面上便浮起了几许关切,轻声道:“桓郎既是与我来自于一处,想必亦知此战之凶险。那巨石阵……在我那个时候已经成了一个传说,据说那阵中飞沙走石、枪林箭雨,防不胜防。”

说到这里,她抬头目注桓子澄,神情愈加恳切:“请桓郎千万千万小心谨慎,不要轻敌。”

“诺。”

回答秦素的,只有这一字。

虽一字,却犹胜千言万语。

看着桓子澄湛然无波的脸,秦素心下稍安。

在这一刻,她忽然就觉得,她懂得了他。

那是一种类似于同道为盟,甚至是同道为友的感觉,极为微妙,难以用言语表述。

“殿下是几时……离开的?”桓子澄突然问道,面上的神情重又变得冰冷而漠然。

秦素知道他问的是什么,遂苦笑起来:“中元二十八年。”停了停,又放低了语声道:“中元十五年至二十三年,我……呆在赵国。”

桓子澄前行的脚步,陡然微微一顿。

“赵国?”他凝目看向了她,面色变得格外冷峻,似岩石一般地坚硬:“殿下去了赵国?”

秦素点了点头,心头忽尔便掠过了一丝苦涩。

她不明白这情感从何而来,只是突然之间她就觉得,她有点委屈,也有点想要哭。

她敛眉停步,压下了心头泛起了情绪,抬头看向了桓子澄,淡然地道:“赵国隐堂,想必郎君是知晓的罢?”

桓子澄向来冰冷的脸上,罕有地现出了一分震惊。

“殿下知道隐堂?”他问道,身上的气息倏地便冷了下去。

秦素淡淡地看了他一眼,并不曾为他的气势所慑,仍旧语出如常:“从前,我在隐堂呆了八年。”停了停,又补充了一句:“我是暗桩。”

桓子澄的面色,飞快地冰寒了下去。

那一刻,从他身上传递出来的气息是如此冰冷、如此恐怖,就仿佛天地万物俱灭、再无半点生机。

秦素忍不住从心底里打了个冷战。

即便她已是久经生死之人,此刻站在桓子澄的身边,她也还是觉得心里有点瘆得慌。

“殿下怎么会去了隐堂?”桓子澄说道,面容居然有一瞬间的扭曲,仿佛正在剧烈的情绪里挣扎着:“青州秦氏,分明便是在中元十五年的时候……”

第846章 曲廊深第350章 秋水韵第571章 当年事第581章 何曾错第648章 朝天紫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乱麻第577章 明前因第132章 鬓如霜第301章 泼茶香第367章 号凝微第二百零七章 忆故人第055章 法服说第658章 桓子瑜第804章 请抚琴第865章 情有寄第964章 风携雪第865章 情有寄第488章 九霄宫第644章 雪球灯第157章 纹枰宁第038章 德晖堂第921章 霜华染第1029章 风徐来第002章 意绸缪第456章 议秦氏第051章 赵姬莹第710章 提不动第485章 箱盖启第154章 凝碧空第475章 忽重疾第060章 议家事第455章 传飞鸽第928章 览河山第651章 忽有信第615章 缭绫乱第377章 锦巾雪第892章 扫落英第816章 藏锋阁第766章 有后招第163章 泼茶香第663章 有婚约第122章 渺无痕第787章 棋子落第041章 意难平第548章 且举火第069章 沉香屑第502章 埋青嶂第431章 福运隆第241章 落雨否第二百零二章 暮春抄第968章 是你么第929章 锁清秋第175章 锁燕囊第689章 淑女思第217章 金御卫第920章 仆不胖第217章 金御卫第428章 已成尸第568章 慈母心第241章 落雨否第466章 聚西院第188章 天雷落第704章 芦苇深第一百九十六章 草色芜第411章 乘舟至第401章 广陵谋第573章 朱漆匣第599章 诽而行第852章 这位是第997章 铁索寒第613章 青桓返第303章 妙觉庵第472章 细相询第987章 可愿赌第816章 藏锋阁第759章 醒酒汤第1049章 别乱碰第857章 包袱落第478章 互为证第010章 何所忆第651章 忽有信第682章 忆青衿第954章 姑妄言第523章 软颜温第1039章 英雄冢第二百七十八章 勿妄动第704章 芦苇深第553章 锦屏人第894章 博南窦第481章 大书房第564章 风铎吟第770章 龙阳好第347章 可换衣第190章 病不支第647章 歌声歇第632章 思青桓第二百八十四章 月华绸第425章 卷青毡第528章 身无翼第636章 永寿殿
第846章 曲廊深第350章 秋水韵第571章 当年事第581章 何曾错第648章 朝天紫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乱麻第577章 明前因第132章 鬓如霜第301章 泼茶香第367章 号凝微第二百零七章 忆故人第055章 法服说第658章 桓子瑜第804章 请抚琴第865章 情有寄第964章 风携雪第865章 情有寄第488章 九霄宫第644章 雪球灯第157章 纹枰宁第038章 德晖堂第921章 霜华染第1029章 风徐来第002章 意绸缪第456章 议秦氏第051章 赵姬莹第710章 提不动第485章 箱盖启第154章 凝碧空第475章 忽重疾第060章 议家事第455章 传飞鸽第928章 览河山第651章 忽有信第615章 缭绫乱第377章 锦巾雪第892章 扫落英第816章 藏锋阁第766章 有后招第163章 泼茶香第663章 有婚约第122章 渺无痕第787章 棋子落第041章 意难平第548章 且举火第069章 沉香屑第502章 埋青嶂第431章 福运隆第241章 落雨否第二百零二章 暮春抄第968章 是你么第929章 锁清秋第175章 锁燕囊第689章 淑女思第217章 金御卫第920章 仆不胖第217章 金御卫第428章 已成尸第568章 慈母心第241章 落雨否第466章 聚西院第188章 天雷落第704章 芦苇深第一百九十六章 草色芜第411章 乘舟至第401章 广陵谋第573章 朱漆匣第599章 诽而行第852章 这位是第997章 铁索寒第613章 青桓返第303章 妙觉庵第472章 细相询第987章 可愿赌第816章 藏锋阁第759章 醒酒汤第1049章 别乱碰第857章 包袱落第478章 互为证第010章 何所忆第651章 忽有信第682章 忆青衿第954章 姑妄言第523章 软颜温第1039章 英雄冢第二百七十八章 勿妄动第704章 芦苇深第553章 锦屏人第894章 博南窦第481章 大书房第564章 风铎吟第770章 龙阳好第347章 可换衣第190章 病不支第647章 歌声歇第632章 思青桓第二百八十四章 月华绸第425章 卷青毡第528章 身无翼第636章 永寿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