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 玩归玩,闹归闹,不拿九族开玩笑

作为大明皇帝,朱祁钰心里一直有一个疑惑,既然今天于谦和胡濙都在,朱祁钰坐定后,颇为疑惑的说道:“朕想不通,这些蠹虫到底想要什么?”

“朕很奇怪,他们求财,朕的水师只负责打仗和秩序,不负责做买卖,官船官贸,也不过是敲打一二,是武耀四海的由头;他们求权,朕很少独断专行,朕登基至今,未曾有一策未过廷议廷推,止今天有一件事,便是朕赦免了刘氏告夫之罪。”

胡濙笑呵呵的说道:“刑部是赞同陛下赦免的,俞尚书知道王复在做什么,也不会揣着明白装糊涂至于他们,就是想让陛下投降,还想什么。”

朱祁钰两手一摊,对着胡濙和于谦说道:“具体的呢?想让朕投降,连个投降条件都不给吗?怎么在这群蠹虫的眼里,朕连阿剌知院都不如是吧,阿剌知院投降,大明还给了条件,他体面,朕也给了体面。连个投降条件都不提?朕是愿意协商的。时至今日,朕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张贴黄榜,而且至少,朕愿意谈两次。”

于谦笑着说道:“他们求的是世袭罔替,各个方面都想万古不移。”

朱祁钰连连摆手说道:“做梦也没有这么做的,要是求这个,不应该跟朕这么闹腾,朕也要动刀子杀人,他们丢了命,朕丢了脸面,朕就是投降了,他们就能世袭罔替了?他们应该去庙里许愿去。”

“也不对,佛祖的国家都灭亡了,现在是帖木儿汗国的蒙兀人在那地方逞凶,佛国都没法世袭罔替,万古不移,他们这梦做的,忒不真实,”

于谦点了点头,佛国确实亡了,他想要跟陛下把这件事拆开了揉碎了说清楚,他稍加思索了一下说道:“陛下,两宋三冗,冗兵、冗官、冗费,单讲这冗官。”

“南宋嘉定六年,朝廷铨曹四选,这四选分别为中书门下审官东院,也就是今日之京官,也叫尚书左选;中书门下吏部流内铨,也就是地方官,又叫侍郎左选;中书门下审官西院,合门祗候以上至诸司使,也就是武官,又叫尚书右选,中书门下三班院,三班使臣,班直戍卫武官,又叫侍郎右选。”

“京官共2392人其中进士出身仅975人,不到一半,地方官共17006人,有出身把举人也算上仅4325人,大抵四分之一;武官有15600人,武举人出身仅415人,不足四十分之一;班直戍卫武官3866人,武举人出身77人,仅占五十分之一。”(宋代官员选任与管理制度)

“没有出身的官员占了多数,即恩荫、吏职、举荐、杂入流、输纳,其中恩荫也占了大头。”

大明内外,感受到了大明皇帝的暴怒,这几年很少出动的锦衣卫们开始出动,缇骑奔波出京,一场震惊整个大明官场的大案,一场波及京畿、山西、靖安、陕西、甘肃甚至是西域行都司的清汰,在缇骑的绣春刀下,快速展开。

朱祁钰和于谦、胡濙在处置此事的罪名上,发生了一些分歧,朱祁钰还是想只诛首恶,而于谦和胡濙认为应该连坐。

于谦想了想说道:“要不流放康国?”

虽然于谦只是单纯的把遴选官员拿出来说事儿,但不仅仅是科举取士,而是各个方面,蠹虫们都希望皇帝投降。

朱祁钰立刻就理解了于谦和胡濙到底想说什么,于谦只是单纯的以南宋冗官为引,而后胡濙补充说明,他们两个在告诉皇帝,这些窃国为私的蠹虫到底想要陛下在哪方面投降,怎么去投降。

朱祁钰琢磨了半天,不确信的说道:“朕怎么还是觉得于少保在劝朕仁恕之道呢?”

锦衣卫左都督卢忠亲自提领,东厂督主李永昌为督办,证明了皇帝陛下对查处此事的决心。

胡濙对人性理解深刻,他摇头说道:“还是流爪哇吧,流放到了康国,康国公不会拿他们怎么样,反而会格外优待,毕竟大家都是出门在外。”

于谦立刻回答道:“这便是了,两宋入流太滥,北宋前期还好些,大都是进士举人,后来都是遍地恩荫,而且不仅仅是寄禄官,都可以去任事,这是两宋吏治败坏的根源。”

朱祁钰看着于谦说道:“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旺、国无信不兴,既然国法无成文,朕以何法论夷三族?”

朱祁钰探着身子对着于谦说道:“于少保若是来劝朕不要杀人,那就是白来了。”

朱祁钰恍然大悟的说道:“原来这就是两宋的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原来是如此共治。”

“朕的底线一直非常清楚,无论怎么斗,为大明国家安危奔波的军卒们,是不能碰的底线,这涉及到了朕能不能在这椅子上坐得稳。”

“陛下给的恩荫官任事吗?”于谦反问了一句。

皇帝陛下会投降吗?

胡濙接过了话茬补充道:“到了咱们大明,因为恩荫不任事,没了权柄,之前咱大明朝那点俸禄,还要折钞七成,多数还给不了,这恩荫与否便不是世袭罔替的关键。”

于谦仍然在朝为官,有些话于谦讲不方便,但是胡濙现在是无官一身轻,就直接把话讲在了明处,将事儿摆在了台面之上,大明的官员绝大多数都是出自恩科。

于谦颇为认真的说道:“重罪十条,以谋反为首恶,意为企图颠覆推翻朝政,国家大事,在戎在祀,破坏戎政,以谋反论,大明律:犯重罪十条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臣以为理当论夷三族。”

“这一趟差事,卢都督辛苦了,若非爱卿,朕还不知道西北,已经糜烂至此。”朱祁钰看着手中的奏疏,越看越是心惊。

“十恶之罪名者,虽无犯意之联络,夷三族,以收威吓惩戒之效。”胡濙又补充了为何要夷三族,以收威吓惩戒之效。

于谦极其擅长国家之制,能够明白陛下的大道之行,他思索了片刻,俯首说道:“陛下圣明。”

严格按照法条行事,是法家的核心思想,而儒家的核心思想,则是尊卑有序,作为至高无上的皇帝,对法律拥有最终解释权。

给柯潜递条子的是陕西布政司左布政孙毓的司务,而这条子可不是司务在假借左布政的权威,而是真正来自于孙毓的授意,除此之外,右布政杨璿、参政娄良、按察使余子俊、都指挥使刘靖皆参与其中。

在不做人这件事上蠹虫向来不做人,可王复是先公后私之人,以大明利益为先,优待这些流放家眷,有利于大明对康国的羁縻,可想而知王复的选择。

作为大明水猴子的大头目,卢忠办事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在原来的历史线上,只要皇帝有决心,卢忠甚至能把明堡宗给弄死。

夷三族这个罪名是在魏晋南北朝之后,彻底从中原王朝的刑名中废除,虽然这个罪名被完全废除之后再没有设立过,但其实仍有执行,比如大明朝胡惟庸案。

不任事的寄禄官,在景泰年间亦足俸发禄,足俸是大明吏治反腐抓贪的前提条件,但是不任事就是不任事,并不掌控权柄,这也是朱祁钰在拿走驸马都尉对五城兵马司的权力之后,驸马都尉们跟疯了一样,跟皇帝闹别扭的原因。

朱祁钰摇了摇头说道:“那自然不行,恩荫来的官员不任事,就是任事他们也干不了不是?干砸了,朕还得给降罪,还不如让他们当米虫。”

大明读书人过千万众,三年一次的恩科,又有几人能够鱼跃龙门?即便是中了副榜,那也是足够光耀门楣之事了。

于谦眉头紧蹙的说道:“不应该夷三族吗?”

“至此之后,夷三族再无成文,朕以为不妥。”

窃国为私的蠹虫们,他们有几个团营?

天明节的最后一天,是大明春秋大阅的日子,朱祁钰在前往北土城之前,看着风尘仆仆的卢忠和带回来的奏疏,手指在案桌上不停的敲动着。

论狠毒,于谦作为读书人在这方面是极为合格的,家眷流放到康国去,到了王复的地盘上,王复还不是想怎么收拾他们收拾他们?的确阴损。

朱祁钰沉思了片刻摇头说道:“晋书刑法志有言:罪不相及,古之制也。近者大逆,诚由凶戾。凶戾之甚,一时权用。今遂施行,非圣朝之令典,宜如先朝除三族之制。”

于谦说两宋是老赵家和士大夫共治天下,就不只是红口白牙凭空指摘,而是讲事实、讲依据的将事情拆开了。揉碎了,讲的清楚而且明白。

朱祁钰和于谦听闻之后,都有些莫名的怅然:这好人,就活该该被枪指着?

于谦,是一个封建礼教下谨遵千年以来君君臣臣的六正之臣,所以在一些事儿上,于谦有理由比朱祁钰更暴戾。

“那怎么实现世袭罔替呢,科场舞弊。”

“可是他们回京的消息如此快的被散播出去,朕一定要把这条线上的人抓出来,该送解刳院的送解刳院,该斩首示众斩首示众,家眷一众流放爪哇。”

和大明的读书人送到官厂做苦役的道理是一样的,干活自然要干一点,但是仍然是待遇最上等的一群人。

于谦详细的解释刑名,十恶不赦,在大明律法中则是重罪十条,遇赦不赦,不仅仅是大赦天下不赦免,更是不能八议来宽宥的重罪,而这个案子,涉及到了戎政,企图颠覆推翻朝廷的谋反大罪。

朱祁钰越听这个数字越是震惊,这满朝文武,自下而上遴选上来的仅仅占了朝廷几十分之一,只能说,不愧是大宋。他就着于谦的话说道:“他们若是求恩荫,朕也恩荫啊,又没有说不恩荫,这王复两个儿子,朕刚给他们恩荫官。”

比如即将回京的强盗湖广巡抚年富,他是会试副榜出身,不在一二三甲之内,严格来讲,年富是进士,只不过是特赐进士,在一二三甲进士出身眼里,特赐进士不是进士。

于谦是儒生,思考问题下意识的从儒教思想去思考问题,而忽略了一旦皇帝以夷三族论处的后果,大明本就是人治,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争权诿责比比皆是,陛下这里搞个无成文处置,那大明上下就会有模有样的学。

不会。

正统年间,现在的山东巡抚裴纶,就是因为做会试主考官清正严明,连自己的女婿都不肯行个方便,最后回县里修县志去了。

“这些恩荫官把持了大部分的权柄,多数都是酒囊饭袋,这朝政糜烂,是可以想象的,两宋通过恩荫实现世袭罔替。”

朱祁钰听闻,最后做了决定说道:“还是首恶送解刳院,从犯斩首示众,家眷一律流放爪哇也算是废物利用,为大明开海事做出贡献了。”

“王复、王越是大明墩台远侯的瞭山,他们二人,是我大明朝西北方向探查情报的核心人物,即便是王复和王越的身份,在这次阿史那仪回京后,只差一层窗户纸就捅破了,可就是这一层窗户纸,朕不说可以戳,就不能戳。”

“那还是夷三族好了。”于谦立刻说道,谋反大罪,连汉王府都逃不过一劫,陛下真的夷三族,造成的恶劣影响,于谦也能处置,陛下要是真的不顺气,要撒气,那就夷三族。

而皇帝在极其愤怒的情况下,依旧遵循律法做处置,而不是以个人意志和主张去处置国事,这对大明而言是一件大好事。

“嗯?于少保在以退为进,劝朕仁恕吗?”朱祁钰听闻于谦所言,也是一愣,他还以为于谦是来劝他不要杀人,结果却是一种很新的劝仁恕的办法,我把你的路走了,让你无路可走。

凭什么摁着大皇帝的脑袋,逼皇帝投降!

大明朝的朝士们,真的很喜欢拿两宋的例子来谏言,文武皆是如此。

朱祁钰沉默了片刻点头说道:“啊,这真的是一个好主意,于少保,不愧是读书人啊。”

于谦说的是圣明不是宽仁,是因为这件事不是陛下不生气,相反,陛下非常的生气,怒火中烧。

既然无法在制度上保证官僚数量的绝对,那么就通过把持上升通道,来间接把持权力。

而陕西道的三司如此行事,是在用行动反对大明重开西域,设西域行都司的廷议。

养寇自重、内外勾结,自古都不是什么新鲜事,石敬瑭为了权为了利,能把燕云十六州献出去,甘愿当儿皇帝,陕西三司用实际行动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

让朱祁钰意外的是,这次居然没有京官参与其中。

原因很简单,京官离皇帝近,比地方官更清楚朱祁钰这个亡国之君的脾气,更知道哪些地方能碰,哪些地方真的不能碰,玩归玩,闹归闹,不拿九族开玩笑。

在京官的眼中,皇帝是一个极其暴戾的君主,毕竟解刳院在京师,所以京官们多少还是有些恭顺之心,真的把皇帝惹急了,什么成文、法度,一概不论,杀你全家灭你九族,也没人能劝得住。无论是杨善、还是白鹿洞书院的山长和皇帝奏对,都是明确皇帝不株连的情况下,才敢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去,古代皇帝论罪,大多数案犯都是叩谢皇恩,多哔哔惹怒了皇帝,那是拿自己的亲眷开玩笑。求月票,嗷呜!!!!!!!

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只能苦一苦势要豪右之家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吗!第二百六十四章 在算学上,继往开来第645章 刚柔并济,恩威并重第741章 自生火铳和开花弹第850章 抚恤变嫁妆,娘亲嫁了人第873章 瓦剌人没有武德第六十章 三千对八万,优势在我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谦,从不说谎!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后住金山陵园还是落叶归根?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请清田厘丁!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罪朕,还是朕罪天下!第八十八章 跳着脚的作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四百三十三章 葛朗台看了想拥抱,严监生听闻要落泪第五百六十九章 女子学舍第二百九十六章 请客、杀头、收下当狗第二章 喋血奉天殿第六十三章 朕不得不为第834章 虽然没有军事天赋,但仍是优秀统帅第四十四章 膨胀的也先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见第762章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第十五章 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905章 无情的权力游戏第二百六十二章 胜利必将属于我们!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儿第736章 一个安南,两个国王第五百九十八章 飞鸟尽,良弓藏第725章 当街杀之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975章 迷失方向和心灵迷航第三十五章 朱祁镇在阳和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838章 最该死的人第797章 盐碱地亩产千斤,不切实际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则明示之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第二百一十三章 京察第三百四十四章 来自北衙的僭主攻破徐州第六百二十七章 时代的悲剧第二十五章 登基后的一道考题第八十一章 要想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第三百一十章 战前有动员、战后要总结第1000章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六十九章 撤撤撤,连夜拔营!第三百一十章 战前有动员、战后要总结第四百六十五章 离线国王制之我在大明当琉球王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盐铁会议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946章 六十六车的儒教经典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918章 男儿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缓急,物有轻重第一百零九章 一点微小的工作(均订加更)第897章 丧心病狂的大明皇帝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后!第961章 给古老的土地,带来一点小小的大明第六百二十二章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四百九十四章 寒碜,很寒碜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么全都想我死?!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来!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风不善,教化不明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阳再次升起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难的就是心安理得第六十六章 南下!南下!南下!第789章 南洋‘务工’的最佳人选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袭我的理论!第三百三十四章 咨政院主政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四十六章 与敌接战,天经地义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风地动仪的成功复刻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931章 跟饿肚子的人讲礼法,是无耻的第975章 迷失方向和心灵迷航第四百零七章 陛下不唱红脸,也不唱白脸第五百九十八章 飞鸟尽,良弓藏第三百二十章 外戚不得封爵!第三十五章 朱祁镇在阳和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税,叛军也要收?第991章 火寻侯王复回京第968章 俱往矣,还看今朝第六百二十五章 皇帝陛下,不觉得羞愧吗?第四百零三章 海的那边是什么?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终当以死报君第五百三十一章 按劳、按需、按资所得第六百零三章 都是有头有脸的人,谁不要个台阶?第五百四十五章 因私废公,非朕之所欲也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第748章 谁为万民操劳,谁就是万民之主第779章 唯唯诺诺唯命是从;铁骨铮铮宁折不第五十九章 朱祁镇,陛下让臣带句话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干最后一滴倭国武士的血之前,决不投降!写在十月末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一百九十七章 发财的大好良机
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只能苦一苦势要豪右之家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吗!第二百六十四章 在算学上,继往开来第645章 刚柔并济,恩威并重第741章 自生火铳和开花弹第850章 抚恤变嫁妆,娘亲嫁了人第873章 瓦剌人没有武德第六十章 三千对八万,优势在我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谦,从不说谎!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后住金山陵园还是落叶归根?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请清田厘丁!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罪朕,还是朕罪天下!第八十八章 跳着脚的作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四百三十三章 葛朗台看了想拥抱,严监生听闻要落泪第五百六十九章 女子学舍第二百九十六章 请客、杀头、收下当狗第二章 喋血奉天殿第六十三章 朕不得不为第834章 虽然没有军事天赋,但仍是优秀统帅第四十四章 膨胀的也先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见第762章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第十五章 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905章 无情的权力游戏第二百六十二章 胜利必将属于我们!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儿第736章 一个安南,两个国王第五百九十八章 飞鸟尽,良弓藏第725章 当街杀之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975章 迷失方向和心灵迷航第三十五章 朱祁镇在阳和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838章 最该死的人第797章 盐碱地亩产千斤,不切实际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则明示之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第二百一十三章 京察第三百四十四章 来自北衙的僭主攻破徐州第六百二十七章 时代的悲剧第二十五章 登基后的一道考题第八十一章 要想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第三百一十章 战前有动员、战后要总结第1000章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六十九章 撤撤撤,连夜拔营!第三百一十章 战前有动员、战后要总结第四百六十五章 离线国王制之我在大明当琉球王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盐铁会议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946章 六十六车的儒教经典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918章 男儿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缓急,物有轻重第一百零九章 一点微小的工作(均订加更)第897章 丧心病狂的大明皇帝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后!第961章 给古老的土地,带来一点小小的大明第六百二十二章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四百九十四章 寒碜,很寒碜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么全都想我死?!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来!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风不善,教化不明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阳再次升起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难的就是心安理得第六十六章 南下!南下!南下!第789章 南洋‘务工’的最佳人选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袭我的理论!第三百三十四章 咨政院主政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四十六章 与敌接战,天经地义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风地动仪的成功复刻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931章 跟饿肚子的人讲礼法,是无耻的第975章 迷失方向和心灵迷航第四百零七章 陛下不唱红脸,也不唱白脸第五百九十八章 飞鸟尽,良弓藏第三百二十章 外戚不得封爵!第三十五章 朱祁镇在阳和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税,叛军也要收?第991章 火寻侯王复回京第968章 俱往矣,还看今朝第六百二十五章 皇帝陛下,不觉得羞愧吗?第四百零三章 海的那边是什么?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终当以死报君第五百三十一章 按劳、按需、按资所得第六百零三章 都是有头有脸的人,谁不要个台阶?第五百四十五章 因私废公,非朕之所欲也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第748章 谁为万民操劳,谁就是万民之主第779章 唯唯诺诺唯命是从;铁骨铮铮宁折不第五十九章 朱祁镇,陛下让臣带句话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干最后一滴倭国武士的血之前,决不投降!写在十月末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一百九十七章 发财的大好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