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还田的三个阶段

朱翊钧的开海投资,就是典型的老农思维,就像张居正等人在之前解决白银浪费问题上,固执的选择了更加缓慢的资产增殖的办法,而不是更加简单快速的金融办法。

申时行认为接下来的投资的回报率将会下跌,所以将风险向下摊派,将开海投资的部分风险由交易行摊派到交易行投机客的身上。

但朱翊钧仍在坚持开海,而且这次还是1000万银。

洪武二十八年时,大明天下的官田数字是535万顷有余,占据天下田亩的63%,仅仅六年后的永乐元年,已然变成一半官田,一半民田,至弘治十六年,官田比例进一步下降,降低到了25%,为105万顷。

万历八年清丈还田,大明官田比例为14.4%,即官田一共有118.16万顷,这些官田包括了皇庄、各王府赐田、学田、牧马草场、百官职田、军屯田和民屯田等名目。

大明执行清丈还田已经九年时间,到万历九年十二月,一共只有这么点官田,剩余的全是民田。

“继续投入是为了增加官园的比例吗?”张居正稍加思索,就明白了为何陛下要追加投入。

此时的大明种植园的数量和规模,官办种植园的比例在下降,170万顷海外种植园内,只有90.1万顷的地籍是官园,占比只有53%,相比较之前,下滑速度在增速,民办的种植园的数量和规模还在不断的扩大当中。

“诚如是也。”朱翊钧点头说道,生产资料隶属于朝廷,南洋才是大明的后花园,如果官园的比例下降到了三成,再加上种植园孤悬海外的客观环境,南洋恐怕会成为威胁大明海疆的海寇窝,而不是大明的后花园。

朱翊钧是从生产资料的比重去思考这个问题。

“那就投入吧。”张居正深吸了口气问道:“内帑还有钱吗?按照之前,全楚、全晋、全浙会馆各出一百万银,国帑和内帑各350万银,国帑还有存银,足够度支所用,内帑呢?”

“这个先生不必担心。”朱翊钧笑着说道:“朕真的很有钱,比国帑还有钱。”

唱衣会上连几两礼佛钱都不肯掏的大明皇帝,是大明首富,王崇古这个顶级肉食者的财富,在皇帝这个庞然大物面前,不值一提。

皇庄生意,仅仅国窖一项岁入一百二十四万银,这还是皇庄里的一项,皇庄主打的就是一个贵,卖的都是龙涎香、珊瑚、大珍珠、精致金银饰品、豪奢家具等物品,皇庄万历九年一整年共收入372万银,再加上五个腹地市舶司、四大海外市舶司,今岁入内帑320万银,种植园分账为220万银,金花银120万银,总计1032万银。

内帑收益主要来自于皇庄、商税分成、关税分成和金花银,其总体规模和大明国帑商税是高度趋同的。

土地清丈、吏治、整饬学政、强兵是张居正在做,开海、官厂团造、商税改制是大明皇帝的新政。

张居正新政+朱翊钧新政=万历新政。

朱翊钧没有跟宋神宗赵顼一样,一面支持王安石冲锋陷阵,一面又支持韩琦、司马光太皇太后等守旧派钳制制衡王安石变法。

朱翊钧对新政的支持是毫无保留的支持,一句言先生之过者斩,就是他的态度。

“那就行。”张居正笑了笑,陛下有钱就行,国帑真的没钱度支,可以到内帑去讨饭,总好过嘉靖年间,内帑国帑互相讨饭,兜里比脸还干净要强得多。

朱翊钧发现了,张居正老了。

不是张居正身上有了暮气那种老迈,而是张居正身上有一种安于现状的保守,没有以前那么的锋芒毕露,锐意进取。

这不是错觉,张居正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提出什么变法的举措了,反倒是工部、户部、兵部,王崇古开始冲锋陷阵了起来。

“先生自从丁忧致仕,再回到朝堂,似乎很少有开辟之言。”朱翊钧选择有话直说。

张居正对自己的状态非常清楚,他笑着说道:“这是理所应当的,陛下已然春秋鼎盛,睿哲天成,洞烛其奸,英明天纵,臣辅弼左右即是。”

“很好了,已经很好了,比臣当初设想的还要好的多。”

看病休沐的那一个月时间,张居正也思考了一个月,他在思考自己在朝中的定位,最终把自己放在了辅助位上,陛下的成长让他欣喜,奈何陛下心里总是对文官有一种天然的偏见,这种偏见,是为了自保。

在张居正看来,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大大的超出了他的预期。

“先生,是不是该还田了?”朱翊钧开口问道。

万历九年,官田有118.16万顷,洪武二十八年,官田有535万顷,这绝对不是张居正无能,能搞清楚地籍的首辅,大明也就这一个罢了,洪武年间官田多,官田比重高,那是因为朱元璋是太祖,开辟之主,一如现在海外种植园,官办种植园过半。

万历九年之前的土地运动,主要是清丈,就是搞清楚田亩在谁的手中,税赋就向谁征收,用地籍(鱼鳞册)去征税,而还田之事,除了被皇帝斩杀的松江徐氏、兖州孔府、新都杨氏等,其余田亩并没有过分追讨。

清丈不是彻底的土地运动,其出发的动机就是为了税赋,清丈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山东、河南、四川,都是清丈的老大难,在一些势要豪右比较强的地方,土地清丈的阻力极大。

到目前为止,大明的土地兼并仍然严重,税粮负担不均的情况仍然存在,而且由于地籍不清,许多税粮负担,被以各种名义转嫁到了普通农户身上,穷民苦力受到残忍朘剥的局面,未能得到根本上的改善。

是不是要还田,等同于朱翊钧在问张居正,要不要一起来造反。

“陛下,官厂团造需要工匠,没必要彻底还田,臣以为维持也好。”张居正立刻说道。

还田?上一个敢这么干的叫贾似道。

这么做的结果就是沸反盈天,不过张居正可以理解陛下为何此刻提到这个问题,原因很简单,俺答汗已经被斩首了,北方已经没有了实质性的军事威胁,是时候继续刀刃向内了。

张居正是可以理解陛下这种心情的,作为亲事农桑的皇帝,心系天下百姓,对大明兼并深恶痛绝的同时,看不见的大手,让大明遮奢户们转型向工商业,而不是在土里刨食儿,促进大明工商业的发展。

松江学派的自由主张,有些地方是可取的,当大部分的遮奢户意识到工商业的暴利之后,自动转型,而乡野之间的土地,会自然而然的回到农户手中。

“从税赋上来看,大明的田赋比重进一步下降,从去年的70%,下降到了今年的59.2%,比重下降速度极快,很快,大明的遮奢户们就会反应过来。”张居正不认为过于激烈的手段,有利于国朝的稳定。

张居正进一步说道:“陛下,动荡对穷民苦力的危害是最大的,因为百姓几乎没有任何承担风险的能力,而势要豪右有足够的抗风险能力,一如兵荒马乱的时候,北方的乡贤缙绅可以迁徙,倭乱的时候,东南的势要豪右可以内迁,百姓只能深陷水深火热之中。”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可是兴盛的时候,百姓的苦,不及天下凋零,群雄并起时苦的万分之一,每次的改朝换代,必然伴随着人口的急速下降,绝大部分的人不是天命之子,在王朝轮回中,无穷无尽的人成为了枯骨,虽然每次的动荡,都会让生产资料再次分配,看似解决了部分的兼并问题,可是代价呢?

维持稳定,张居正从来不认为这是一个贬义词。

张居正从来不期望战争,但他也从不畏惧战争。

“先生所言有理,但朕还是想还田。”朱翊钧认可张居正的说法,他停顿了下继续说道:“和普查丁口、否认卖身契的合法,配合起来,让穷民苦力安顿下来。”

“官厂团造已经在做了。”张居正坚持己见。

“数量太少了,官厂团造的匠人数量还是太少了。”朱翊钧和张居正一样,极为固执。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是多么美好的政治理想,正值春秋鼎盛的陛下,雄心万丈,张居正作为帝师,这个时候要做的是鼓励,而不是泼冷水,张居正位极人臣,他很清楚的知道一件事,理想国照进现实,往往都是深渊。

这是陛下当初批评儒家的,现在这句话同样适用于陛下。

“陛下,北宋流民遍地,厢军440余万,若非金国横扫,北宋也能勉力维持,而大明九边二百二十万卫军,虽无力征伐,但守土绰绰有余。”张居正绕了个大圈子提醒陛下,步子还是不要迈的太大。

吴桂芳的解放奴隶宣言否认卖身契的合法性,配合普查丁口,再加上还田安置流民,在制度设计上,看起来没问题,但张居正的反对也是基于实践和经验。

有的时候,什么都不做,也是一种智慧。

“朕还是觉得很有必要。”朱翊钧当然能听明白张居正反对的态度,但彻底的土地运动,耕者有其田对大明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朱翊钧觉得很有必要。

工业化的前提就是彻底的土地改革,这是朱翊钧知道而张居正不知道的经验,所以张居正还不是很清楚皇帝究竟想做什么,蒸汽机的确是点燃一切的花火,但也会转瞬即逝,要想让这个火苗变成熊熊烈焰,需要更多的人一起举起火把。

田亩的高度兼并,带来的是和奴隶制并无本质区别的佃户制,佃户几乎等同于奴隶,而想要点燃大明的工业之火,首先要改变的就是生产关系,将佃户从土地中释放出来。

也只有这么做,佃户们才会摆脱奴隶的身份,真正的有田有产,提高生产积极性和生产力,而农业的充足发展,才能为工业化提供足够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佃户们摆脱自己的卖身契的约束,才会生育,才能提供充足的工业人口。

张居正并不能理解陛下如此坚持,但是他思考了片刻摇头说道:“陛下觉得有必要,那就做吧,臣倒是觉得可以先从松江府开始,而后由松江府到南衙,由南衙到浙江、山东,徐徐图之,期许以十年,二十年完成还田。”

还田的难度要比清丈高得多的多,而且还田的过程是需要实践去探索,所以张居正的意思是:皇帝觉得有必要,那就做,他来执行,日后的骂名他可以一力承当。

试点的地方在松江府,松江巡抚是申时行,张居正的门下,铁杆张党,在松江府试点,张居正并没有推诿的想法。

反正大明有充足的试错冗余,做错了,顶多翻烧饼,当没做过,又不是说马上推而广之,全国推行。

“若是要进行,臣有上中下三策。”张居正既然赞同了陛下,那立刻选择了谏言,在清丈的基础上,进行还田。

“先生之前还不同意,现在立刻就拿出了上中下三策来,这是早有准备啊!”朱翊钧一愣,张居正妥协也就罢了,这还准备献策,不是早有准备,朱翊钧把门口那两个石狮子吃下去!

“确实早有准备。”张居正站了起来,走到了大长书桌后的博物架上,拿起了一本奏疏,递给了冯保,冯保转交给了陛下。

这封奏疏的封皮已经有些氧化发黄了,清丈是张居正发起的,他总裁清丈九年时间,当然想过耕者有其田,而且不是想过,是日思夜想,但最终没有决心推行下去,他并不想弄的天下沸反盈天。但现在既然陛下起这个头,天下是你老朱家的,你老朱家都不心疼,他张居正心疼什么!

朱翊钧打开奏疏,看了许久,才合上了奏疏,他把奏疏收进了袖子里,要拿回去,好好研读一番,马上就是过年休沐,即便是要议论还田,也是到年后了。

张居正肚子里还有货,再逼逼他,还能倒的出来。

这就是朱翊钧看完奏疏的第一个想法。

张居正的奏疏有上中下三条国策,与其区分上中下,不如用进程去形容,更加确切。

第一阶段,废奴,要彻底废除贱籍,普查丁口就是制定黄册的过程,在制定好黄册后,宣布贱籍废除,倡、优、隶、卒、奴仆等贱籍,废除贱籍之后,在法律地位上,则所有人一视同仁,如果做不到这一步,那一切都无从谈起,只要衙门还支持卖身契,所谓的还田,就是笑话。

士农工商为良,奴仆及倡优为贱。

贱籍世世代代皆为贱籍,不得改业、不得冒籍,而且是不能科举的,出身不正均不准应试。

这也是张居正的下策,朝廷不过分干涉,只是在律法上寄予佃户等众平等的身份,让看不见的大手,去调节生产资料、生产关系,这种朝廷担负的骂名最少,同样也是最缓慢的,只能交给时间。

第二阶段,减租,朝廷硬性规定地主索取佃户佃租数目,不得超过土地出产的25%,若是超过就要处罚,看情况不等,最高籍家,籍家所抄地籍放领给百姓自耕。

放领,就是朝廷公卖放领,也是减租阶段的一部分,就是朝廷用白银、船引、票证等多种手段,从地主中收买土地,而后放卖百姓,地价由购田百姓,分十年付清。

这是张居正的中策,朝廷不白拿,不白没,用白银或者其他等价物去置换地主手中田亩,而后卖给百姓,而后朝廷通过加征的方式,收回地价,完成土地流转。

这个中策,看起来如此的完美,但其实执行起来,一定是漏洞百出,无论是公卖放领,还是地价十年分次付清,但凡是遮奢户和当地衙门沆瀣一气,就会进一步成为兼并的工具。

这就有了张居正的上策,额田。

第三阶段,额田,任何人的名下都不得拥有超过100亩的地契,否则就是会被白没,白没后的地契转为官田,归有司安置流民所用,地籍不得买卖,以里(110户为一里)为单位,集体公有。

看似是上中下三策,其实三个进程,结合大明的实际情况,能做到第二阶段,已经是可以高呼祖宗保佑了。

还田很难,张居正非常清楚其中的难度,所以他洋洋洒洒写了近万字,而且这还是他简单规划,不是具体的实践,到实践那天,遇到的问题只会更多,张居正不清楚自己有生之年,能不能做到第二阶段。

“先生大才。”朱翊钧收好了奏疏,真心实意的说道。

张居正则俯首说道:“陛下弘毅。”

他这些内容也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其实就是南宋末年贾似道官田法的变种,当时南宋危如累卵,贾似道太过于心急了,弄的一地鸡毛,贾似道被押解他的县尉郑虎臣所杀,四年后,南宋就亡了。

其实张居正在万历二年就已经在做这些了,比如万历二年廷议定,出海船只,一张船引,换一万亩良田,下田按四分之一折,中田按二分之一折,松江府已经过赎买,只不过当初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供给水师所需。

现在张居正的新政,目的完全不同,这本奏疏里的内容是普世性的。

“先生,今天朕不提这个事儿,先生是不是不打算上这道奏疏了?”朱翊钧十分认真的问道。

张居正俯首说道:“陛下,大明已经很好了。”

在张居正看来,没必要做到那一步,大明中兴已经成为了定局,多做则多错,万一真的因为推行新政,弄的大明四分五裂,那不是张居正想看到的局面。

“现在最重要的事儿,是用膳!”朱翊钧站了起来笑容满面的说道。

天大地大,干饭最大。

朱翊钧在全楚会馆用了午膳,回到了通和宫后,前往了北土城大营操阅军马,日暮西斜,大明皇帝回到了通和宫,收到了司礼监禀笔太监整理的皇极门奏闻疏。

每年朱翊钧都要在过年前接见外官、县丞、耆老和百姓,从万历元年的少数外官,到现在近千人的规模。

这些奏闻疏,帮助朱翊钧了解大明现状。

过年前这几天,朱翊钧并不轻松,他要去大兴南海子见墩台远侯的家属,要去永定毛呢厂视察,还要到西山煤局见窑工,而后还要带着皇后前往养济院,查看穷民苦力过冬之事,这都是惯例。

腊月二十一日这天,朱翊钧还专门去了趟大司马府,谭纶的状态越来越差,朱翊钧等了半个小时辰,没等到谭纶清醒来,只能离去。

谭纶在硬挺着等京营凯旋,但大医官说,谭纶很难挺过这个冬天了。

夜深人静,朱翊钧又打开了张居正的《还田疏》看了许久,张居正完全不知道彻底的土地运动会给大明带来何等的影响,就像他迟迟没能写出来的阶级论的第二卷分配一样,所以他没有上奏。

但张居正觉得那是对的,那是方向,所以一直在思考,打破千年以来的封建生产关系,释放佃户的生产力这种事,已经不是离经叛道,是大逆不道了。

“陛下,该歇息了。”王夭灼带着一阵香风走了进来,笑盈盈的说道,眉眼如水,含情脉脉。

王夭灼,大明皇帝后宫的最后希望,从古至今,跟国事争宠这件事,从来没有如此困难。

“南衙奴变,他们喊出了铲主仆贵贱,贫富而平之,朕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做到,但朕知道先生这个还田法,是可以的。”朱翊钧将奏疏郑重的收了起来,他已经让司礼监禀笔太监抄录了数份,送给廷臣去了。

万历十年的新政,就是普查丁口、废除贱籍、还田法。

王夭灼能听明白,她的夫君总是会跟她提到这些,王夭灼从不干政,但她很清楚,她的夫君是天下社稷之主,心系黎民百姓、礼贤下士、信赏罚、勤政的人主。

“陛下觉得应该做就做。”王夭灼吐气如兰,低声说道:“夫君,娘子从老嬷嬷那儿学到了点花样,给夫君看看。”

“哦?”朱翊钧眉头一挑,既然对方发出了PK申请,朱翊钧没有避战的道理。

七月七日,朱轩姝出生后,王夭灼一直在做产后恢复,这显然恢复好了。

次日清晨,朱翊钧从睡梦中准时醒来,看了看累坏了的王夭灼,轻手轻脚的离开,小别胜新婚,王夭灼昨天晚上玩的有点疯,累得不轻,朱翊钧则还要参加今岁的最后一次廷议,所以早早就起来了。

王夭灼迷迷糊糊中知道夫君走了,身边的大火炉突然消失,她当然感觉得到,她累的实在是睁不开眼,无法挣脱棉被的封印,又昏昏沉沉睡去,只是把朱翊钧的枕头抱在了怀里。

“莽应龙死,东吁内乱,我云南地方有司,应该多加防范,枕戈待旦,莽应里轻视我大明久矣,在马六甲海峡战事结束之前,都不做进攻。”兵部尚书曾省吾首先说了过年前的戎事。

海路并进,才能彻底消灭东吁的抵抗意志,这是谭纶在的时候,就已经确定好的事儿。

莽应龙在的时候,莽应里就多次发表了轻视大明的言论,比如时常对左右说:大明内外交困,若一日我为王,我必轻而取之这类的屁话。

莽应龙活着的时候,都不敢轻易撩拨大明,但莽应里真的敢。

“长崎、琉球、吕宋、旧港总督府送来贺表贺岁。”礼部尚书万士和乐呵呵的拿出了四份奏疏,这是四大总督府送来的,也算是表达恭顺之心。

万士和看向廷臣,笑着解释道:“主要是旧港那边传来了好消息,果阿总督府内乱,鹰扬侯张元勋趁其内乱,果断进军,连克十二寨,眼下果阿总督府在马六甲海峡,只剩下一个马六甲城,孤立难援。”

“好!好啊。”曾省吾眼前一亮,看向了堪舆图,马六甲城和周围的小棱堡,都是极其难以攻克的,张元勋的战略就是大水漫灌,重点攻坚,好打的城堡早已经拔掉了,剩下的都是最难的。

大明知道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果阿总督府也知道,果阿总督和第乌总督联手拒敌。

剩下这一城十二堡是最难啃的骨头,按照张元勋的计划,最少还需要三到六个月的时间,才能攻克马六甲十二堡,最后取马六甲城。

这果阿总督府发生了内讧,直接加速了这个进程。

发生内讧的原因,是一部分想留,一部分想走。

长达两年的战争,让果阿总督府内部声音产生了极大的分歧,大明取马六甲海峡之心极为坚决,葡萄牙西班牙本土又太远了,没办法直接军事支援,既然一定会丢,那不如早早离开。

抵抗意志逐渐薄弱的葡军和扈从们,在食物、淡水开始变得短缺的时候,分歧被一点点的放大,终于发生了内讧,收到了消息的张元勋果断出击,一举荡平了十二堡,仅剩下马六甲一座孤城。

这座孤城,已经不影响大明商舶通行海上了,也就是说,大明已经完全实控了马六甲海峡。

“还是把这颗钉子拔了,才能对东吁用兵。”曾省吾看着堪舆图,略显可惜的说道。

咽喉之地钉着这么一个钉子,轻易动武,生死难料。

他是从四川巡抚入的京堂做的少司马,当初平定九丝时候,他就对西南方向的矛盾极为了解,彻底荡平永绝后患,是曾省吾这个少司马的主张。

曾省吾是个保守派。

第319章 杀倭寇?酒管够!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大明火器,遥遥领先!第398章 大明皇帝的留一手第406章 给泰西一点小小的大明震撼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宁卫一切机宜,悉听戚帅破格整理第二百五十九章 朕将带头冲锋第五十八章 世间哪得两全法第七十章 天恒变,道亦恒变第358章 开海一念起,天地刹那宽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钧第二百二十六章 乱亡之祸,不起于四夷,而起于小民第468章 升平一号蒸汽机第401章 朱翊镠的好日子,彻底到头了!!第297章 屎盆子都嫌他臭第一百二十八章 张居正,你坏事做尽!第489章 仁天子御极之世,天下至幸!第423章 若再有战祸边衅,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一百五十二章 画舫一二事第477章 太残忍了!第398章 大明皇帝的留一手第425章 大明律,不保护泰西番夷第429章 买得吴船载吴女,都门日日醉醺醪第411章 光明,非常昂贵第450章 知识本就是昂贵的第345章 朕是亡国之君,尔臣非亡国之臣?第376章 阳,太阳升起第二百七十五章 戌时三刻夜袭敌营第370章 两宋男儿戴簪花,人妖物怪齐卸甲第371章 陛下的军事天赋比山还高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个步营,权豪有几个?第348章 小善大恶,少杀一人,而多害千万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宁卫,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第385章 大明举重冠军张居正第398章 大明皇帝的留一手第八章 大明军容耀天威第295章 君臣?共轭师徒第361章 你不用,还不让别人用?第427章 土著只是一种猿第一百四十五章 救还是不救,这是一个问题第449章 秣兵厉武以讨不义,务以德安近而绥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买了仙姑的侍女第445章 戚继光没有等到属于他的十二道金牌第二百七十四章 倭寇必须死第477章 太残忍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价钱合适,灵魂都能出卖给恶魔第363章 多大点事儿?张居正兜得住!第440章 羊毛来了,韭菜就没了第一百零六章 凭空造牌小皇帝第521章 挨的骂越多,功劳就越大第381章 君子之恶,小恶为大恶第428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个步营,权豪有几个?第四十七章 官序贵贱各得其宜,尊卑长幼之序第二百七十六章 银锭不是货币,银币才是第一百零九章 一步错,步步错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壮,不能同行第526章 第一次技术进步奖第372章 读书人最是擅长,杀人不见血第三十七章 天下诤臣以何人为首?第437章 前恭而后倨,思之令人发笑第二十九章 视之如缀疣,安从得展布第445章 戚继光没有等到属于他的十二道金牌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持续性的丢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极殿公审三逆臣第二百一十一章 手缚二鸡之力的书生第二百三十一章 正奇相生,变化无穷第293章 肯迁京畿就活,不迁就死第六十八章 杨博是君子还是小人,这是一个问题第一百零八章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483章 最是无情帝王家第517章 大明水师阅舰式第一百六十四章 忠君体国侯于赵第406章 给泰西一点小小的大明震撼第二百一十六章 元辅可怕,还是陛下可怕?这是一个问题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怀,德威兼用感心摄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502章 不解风情朱翊钧第二百一十章 鲜衣怒马正年少第438章 岁月蹉跎,往事不复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怀,德威兼用感心摄第450章 知识本就是昂贵的第五十七章 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乱第一百六十八章 骂人不揭短,为什么要骂人?第475章 四个自然而然的推论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颗机械蛋第一十四章 利益交换第九十章 惩罚性关税第471章 蒸汽机是要吃人的第289章 你问朕是什么人?朕的名字不可探闻第二百三十六章 捣巢灭倭长策疏第525章 那都是过去倭人做的,和现在倭人无第489章 仁天子御极之世,天下至幸!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钧的算学小课堂,开课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度数旁通十五屏第一百八十章 李太后归政,乾清宫大火第461章 官厂团造法,必然失败!第五十三章 养寇自重,弛防徇敌第334章 握紧手中的榔头,敲碎他们的脑袋
第319章 杀倭寇?酒管够!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大明火器,遥遥领先!第398章 大明皇帝的留一手第406章 给泰西一点小小的大明震撼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宁卫一切机宜,悉听戚帅破格整理第二百五十九章 朕将带头冲锋第五十八章 世间哪得两全法第七十章 天恒变,道亦恒变第358章 开海一念起,天地刹那宽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钧第二百二十六章 乱亡之祸,不起于四夷,而起于小民第468章 升平一号蒸汽机第401章 朱翊镠的好日子,彻底到头了!!第297章 屎盆子都嫌他臭第一百二十八章 张居正,你坏事做尽!第489章 仁天子御极之世,天下至幸!第423章 若再有战祸边衅,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一百五十二章 画舫一二事第477章 太残忍了!第398章 大明皇帝的留一手第425章 大明律,不保护泰西番夷第429章 买得吴船载吴女,都门日日醉醺醪第411章 光明,非常昂贵第450章 知识本就是昂贵的第345章 朕是亡国之君,尔臣非亡国之臣?第376章 阳,太阳升起第二百七十五章 戌时三刻夜袭敌营第370章 两宋男儿戴簪花,人妖物怪齐卸甲第371章 陛下的军事天赋比山还高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个步营,权豪有几个?第348章 小善大恶,少杀一人,而多害千万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宁卫,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第385章 大明举重冠军张居正第398章 大明皇帝的留一手第八章 大明军容耀天威第295章 君臣?共轭师徒第361章 你不用,还不让别人用?第427章 土著只是一种猿第一百四十五章 救还是不救,这是一个问题第449章 秣兵厉武以讨不义,务以德安近而绥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买了仙姑的侍女第445章 戚继光没有等到属于他的十二道金牌第二百七十四章 倭寇必须死第477章 太残忍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价钱合适,灵魂都能出卖给恶魔第363章 多大点事儿?张居正兜得住!第440章 羊毛来了,韭菜就没了第一百零六章 凭空造牌小皇帝第521章 挨的骂越多,功劳就越大第381章 君子之恶,小恶为大恶第428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个步营,权豪有几个?第四十七章 官序贵贱各得其宜,尊卑长幼之序第二百七十六章 银锭不是货币,银币才是第一百零九章 一步错,步步错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壮,不能同行第526章 第一次技术进步奖第372章 读书人最是擅长,杀人不见血第三十七章 天下诤臣以何人为首?第437章 前恭而后倨,思之令人发笑第二十九章 视之如缀疣,安从得展布第445章 戚继光没有等到属于他的十二道金牌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持续性的丢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极殿公审三逆臣第二百一十一章 手缚二鸡之力的书生第二百三十一章 正奇相生,变化无穷第293章 肯迁京畿就活,不迁就死第六十八章 杨博是君子还是小人,这是一个问题第一百零八章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483章 最是无情帝王家第517章 大明水师阅舰式第一百六十四章 忠君体国侯于赵第406章 给泰西一点小小的大明震撼第二百一十六章 元辅可怕,还是陛下可怕?这是一个问题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怀,德威兼用感心摄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502章 不解风情朱翊钧第二百一十章 鲜衣怒马正年少第438章 岁月蹉跎,往事不复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怀,德威兼用感心摄第450章 知识本就是昂贵的第五十七章 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乱第一百六十八章 骂人不揭短,为什么要骂人?第475章 四个自然而然的推论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颗机械蛋第一十四章 利益交换第九十章 惩罚性关税第471章 蒸汽机是要吃人的第289章 你问朕是什么人?朕的名字不可探闻第二百三十六章 捣巢灭倭长策疏第525章 那都是过去倭人做的,和现在倭人无第489章 仁天子御极之世,天下至幸!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钧的算学小课堂,开课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度数旁通十五屏第一百八十章 李太后归政,乾清宫大火第461章 官厂团造法,必然失败!第五十三章 养寇自重,弛防徇敌第334章 握紧手中的榔头,敲碎他们的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