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人可制天命而用之

大明皇帝在王崇义被刺杀的当天,就对五城兵马司的巡城御史进行了惩罚,而赵承范被发现,是因为刘长山被送到了京师,对刘长山进行了审问之后,得到了线索,最终找到了这个蛀虫。

刘长山是要被送解刳院的,因为他作为海商,多次贩卖大明人,在本能寺之变中,刘长山已经把关系疏通到了织田信长的面前,而且作为元勋群岛、部分外迁势要豪右的代表,刘长山知道的事情很多,包括如何贿赂巡城御史,让他帮了一点力所能及的忙。

赵梦祐作为缇帅,亲自审问了赵承范,在不断的反复的询问之下,巡城御史赵承范交待了问题。

“也就是说,你事先并不清楚刘长山请你帮忙放行之物,是火药,在发生了爆炸案之后,许昭德落网之后,你才猜到了是自己闯了祸,刘长山也找不到了,在素衣御史找到你的时候,你才彻底确认的确是火药?”赵梦祐查看着手中的供状。

“缇帅明察啊,我要是知道是火药,我怎么敢放行!谁知道这帮人如此胆大包天,我就是收了一点点的银子,根本没有想过要刺杀王次辅!”赵承范连腿都在打摆子,他根本没想到权力的一次小小任性,居然换来了天大的祸事。

“有趣,许昭德居然不知道你的存在。”赵梦祐将许昭德的供词进行了反复比对,再审视了一遍物证的清单之后,颇为感慨的说道。

刘长山贿赂巡城御史完全是‘交朋友’的手段,也不求着巡城御史做什么,往日里琴棋书画金石美人,都是以一种朋友赠送的方式,送给了赵承范,而后以土石入京不便为由,请赵承范行方便。

赵承范是有一定警惕心理的,土石木方等物,他亲自检查了一次,让校尉细细检查了三次,才终于放下了戒心,让巡城校尉稍作检查后,就选择了放行。

在天子脚下的首善之地,不是想盖房子就能盖的,这种生意叫店塌房生意,就是说城里的房子塌了,想要重新翻盖?得给把持这个生意的势要豪右交钱。

否则修房子所用的土石木方,根本进不了城。

赵承范不是第一次给人‘行方便’了,有人觉得势要豪右的土石木方过于昂贵,而自己正好有五城兵马司的门路,就正好省了这笔银子,大家都是肉食者,抬头不见低头见,把持生意的势要豪右之家,也愿意给巡城御史一个面子。

要不然巡城御史真的举起宵禁的大旗,能把人折腾死。

巡城御史赵承范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选择了放行。

而许昭德收到的消息是,从光德书坊的修房的石料中,就能寻到火药,李三虎一共去了五趟,才在石料中找到了火药,刺杀一再推迟了四次,才拖到了老王家回乡祭祖的日子,从缇骑查明的情况来看,王崇义的确是替王崇古死了。

许昭德、刘长山、李三虎等人一开始的目标,就是王崇古。

“我就是贪了一点,罪不至死啊!缇帅,我还有银子!你要多少钱,我都可以给你!”赵承范是真的怕了,他一直不断的哀求,希望赵梦祐能收点贿赂,帮他说几句好话。

“蠢货,杀了伱,银子也是我的!”赵梦祐目露凶光忽然变得和善了起来,笑着说道:“你觉得你的命,值多少银子呢?”

“我还有三万两银子,在我外室那里!只要缇帅救我出去,我一定如数奉上!”赵承范一看有戏,立刻大声说道。

“三万银?看来赵御史觉得自己的命不值钱啊。”赵梦祐乐呵呵的说道:“我们缇骑光查实抄没的家产就有五万银之多,看来赵御史不觉得自己的命值很多的钱,听我一句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赵梦祐在通过将自己塑造成贪赃枉法之徒,让对方把自己的余财全都交出来,只是为了把贪官的家底抄的更加干净。

赵梦祐甚至都不需要什么演技,因为在这些巨蠹的眼里,所有人都贪,只是贪的不为人知罢了!

在赵承范心目中,只需要将缇帅贿赂,死刑又如何?行刑的时候,狸猫换太子就是!

赵梦祐最终没能诈出更多的银子来,万历年间的缇骑,打廷杖因为手生需要垫个垫子,手艺生疏,但抄家那叫一绝,绝对不会遗留一厘银,统统都会抄没到内帑之中,熟能生巧罢了。

朱翊钧收到赵梦祐写好的奏疏,查看了案卷,刺杀王崇古这个案子,大致的花销已经逐渐完整,贿赂巡城御史花费了7万银,而养死士李三虎,花费了3万银左右,因为李三虎是唯一一个肯干的,其他人骗吃骗喝,事到临头消失的无影无踪,购买火药、疏通关系等等其他花销,总计超过了十五万银。

尤其是火药的价格,比黄金还贵。

烟花爆竹的火药当然便宜的很,但李三虎抱着的火药可是颗粒火药,这玩意儿许昭德也不清楚从哪里搞到的,是刘长山搞到的,而刘长山也不清楚,到底从何而来。

“这个案子,两个疑点,一个是火药从何而来,一个是火药如何入京来,现在一个疑点已经清楚了,缇骑要详细侦办此事。”朱翊钧朱批了赵梦祐的奏疏,对着赵梦祐交待着。

既然说了要一查到底,就不能放过这明显的疑点。

“陛下,臣已经有了大致的猜测。”赵梦祐将刘长山的供词找了出来,虽然刘长山不清楚到底从哪里来的,但还是从反反复复的审问记录里,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一些个零散的回答和线索,最终都指向了一个地方。

“吕宋总督府生产颗粒火药。”

赵梦祐既然敢在皇帝面前说这事儿,自然就是十足的把握,九成九是从吕宋总督府流出去的,因为之前旧港宣慰司在打仗。

打仗的时候,有人买卖军备,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鸟铳、虎蹲炮报损,火药用量虚报等等,这还是遮遮掩掩,嘉靖年间,甚至有大明的军兵因为欠饷,甚至公然买卖火器,换取家用。

万历年间和永乐年间都存在一个问题,旧港宣慰司、总督府,离大明腹地实在是太远了,吕宋已经有了实质性的确认土地所有权,并且开始收田赋,市舶司都饷馆收商税,王化的速度很快,但是旧港总督府,因为距离的原因,王化和当年一样的困难。

南下万里之遥,极南之地。

“既然要开海的好处,就要承担开海的代价。”朱翊钧点头说道:“继续追查,确认火药来源就是。”

快速帆船格外重要,游龙号已经列装,从松江府母港出发,抵达旧港马六甲城,只需要十八天的时间,只有快速帆船大量列装,这个问题才会得到改善。

松江巡抚申时行身上的担子很重,按照上海知县姚光启奏闻,申时行已经两鬓斑白,朱翊钧十分担心,这申时行还没当成首辅就会被累死。

但作为张居正的门下,张居正还活着的前提下,申时行想入阁,就得上这么高的强度,才能获得普遍的认可。

对于申时行而言,最近最好的消息,就是快速帆船的船坞,再也没出过什么幺蛾子事儿,一切顺利。

“人嘛,总要逼自己一把,才知道自己原来这么强!”朱翊钧拿起了手中的一本奏疏,思索再三,开口说道:“去宣大司徒和少司徒过来。”

大司徒王国光,少司徒张学颜,大明的财相,朝廷的钱袋子,朱翊钧找他们来,是因为有要事商量。

当了十二年皇帝的朱翊钧,已经非常清楚了,既然奏疏已经到了面前,其实已经斗出了一个结果,只需要皇帝下个印就行了,皇帝要把握好大方向,他要做的就是判断其中的利弊,以大明核心利益为判断依据。

王崇古出手了。

万历维新反对派大联盟的根基在海外,这是一个全新的考验,而这个大联盟,以数个不服王命流亡海外的势要豪右之家组成,他们离开了大明,所以肆无忌惮,而这个大联盟的第一个大动作,就是刺杀王崇古。

而现在,王崇古既然活了,还在朝中继续做次辅,那就决计没有这帮家伙的好果子吃。

王崇古的这本奏疏极长,不过一共就三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增加南洋官办种植园的数量;第二个则是以缉毒为主要目的,对元绪群岛展开定期巡检;第三个,就是在元绪群岛建立熟练足够多的巡检司,设立海防巡检。

增加官办种植园的数量,就是釜底抽薪之计,这是以一国之力,去抢夺生产资料,对于这些外逃的势要豪右而言,这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生产资料丢失的结果,所有一切一切的成就,都是镜花水月,都是无源之水。

釜底抽薪绝户计。

第二条的确是针对反对派的大联盟,不过主要目的还是缉毒,打赢缉毒战争,防止阿片、死藤水、恰特草等物在大明的泛滥,严厉并且长期打击,甚至不惜矫枉过正去清理。

在这个从云南传一份文书到京师,都需要九十二天才能抵达京堂的年代里,这种打击在执行过程中,很容易扩大化,缉毒就成了个筐,什么都能往里面装,甚至成为吕宋、旧港总督府对下朘剥的手段。

第三条足够多的巡检司,海防巡检,就是为第二条做一个补充,缉毒最好能留下活口,由海防巡检查验,送往京师,最大程度上,避免张冠李戴、杀良冒功的现象的存在。

但这种事决计是免不了的。

王崇古讲的很明白很透彻,政策的利弊,都说的很清楚。

这里面涉及到了一个问题,这些不服王命,叛逃出海的势要豪右是否还享受大明律的庇护?

王崇古以‘诸侯用夷礼则夷之’为由,将这些叛逃的势要豪右开除了大明籍,将其等同于蛮夷,则完美的避开了律法的问题。

大明律从来不庇护蛮夷,比如被烧成灰的索伦,他就是个蛮夷,所以皇帝斩首还要把人烧的尸骨无存,士大夫们连个救一下的人都没有。

“朝廷的官园在南洋种植园里已经占据了六成,是否有必要继续扩张?”朱翊钧将王崇古的奏疏推了出去,询问户部的意见。

“陛下,种植园多多益善。”王国光显然看过了这本奏疏,也没有翻开细看,就回答了陛下这个问题。

张学颜进一步补充说道:“陛下,天象有变,大明需要更多的粮食。”

格物院清楚的观察到了小冰川时代的到来,草原在变冷,陕西、甘肃、宁夏、河套地区的降水在累年减少,晋西北大地的干旱越来越严重,格物院发现内地远离海洋这个巨大的温度调节器,土地的比热容只有水的二十分之一的情况下,大明必然要面临粮食危机,而且已经在面临这个严峻的问题了。

王崇古提出扩大官园的数量和面积,固然是在报复敢于刺杀他,并且杀死了他亲弟弟的凶手,同样也是为国谋长策,不仅仅是出于泄愤的目的。

六成?十成十都嫌少。

王国光思索了片刻说道:“陛下,大明的人口是在增加的,因为救荒的甘薯,实在是生民好物,可是这天气越来越糟糕,人多了,粮食少了,这就要乱,天下有变。臣以为,这粮食事关国朝命脉之事,不掌握在国朝手中,恐有大乱发生。”

粮食尤其是海外流入大明的粮食,不掌握在朝廷手里,皇帝你怎么睡得着呢?

你能当皇帝,是因为你兵强马壮,你兵强马壮,是你有粮有银有枪,还有礼法,还有人心,所以你才是皇帝,你没粮就没银,没银也没枪,你还能坐得稳皇帝?

陕甘宁注定的干旱问题,和人口增长的问题,就是大明国朝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陕甘宁的百姓,因为饿肚子闹起来的时候,朝廷是剿是抚?这个问题,早在正统年间,就由宁阳侯陈懋、沭阳伯金濂讨论的十分清楚了。

陈懋和金濂在平定叶宗留-邓茂七起义的时候,就把这个问题给讨论的十分明白了。

生民勤且毅,稍可饱腹则苟安,凡民乱起则天下危亡,剿则如烈火烹油,越迫越急,越剿越烈,唯有招抚安置,方为安定四方不二之法。

陈懋和金濂平定了民乱之后,叙述的极为详细,大明的百姓比羊还温顺,比驴还肯吃苦,但凡是有点生计,就不会造反,把这样的百姓逼到造反的地步,还要继续剿,就是扩大矛盾,最后弄的天下大乱,所以,民乱只能抚。

招抚百姓,需要粮食,而粮食不在朝廷的控制之中,难道皇帝要依靠看不见的大手,赌行走四方、逐利的商贾不会涨价?看不见的大手,只会让银子流向不缺银子的地方,让粮食成为朘剥的工具。

民以食为天,粮食一旦出现问题,绝非小事。

王国光和张学颜虽然没明说,但话里话外就这个意思,既然要做御门听政什么都要管的大皇帝,就得精神点!

“已经扩张到了六成,再多,僵化和臃肿的问题,就成了种植园无法解决的问题了,六成不少了。”朱翊钧阐述了自己问政的理由。

再多,种植园就失去活力,因为没有竞争,只有垄断,僵化和臃肿就会影响到生产,最终让粮食的产量总体下降,北宋那一斤两百文的煤,卖的很不好,没人买,也没人生产了。

南洋的种植园,因为僵化和臃肿,无法成为大明的血袋,无法帮助大明顺利度过小冰川时代,也是朱翊钧问政的原因。

官办和民办,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决计不是你死我活的敌人,而是相辅相成,矛盾相继,螺旋上升的过程。

“那就再涨一成吧,官七民三。”朱翊钧十分明确的说道:“两位爱卿,总不能让大明水师出去捕奴吧,别说朕不乐意水师军兵干这些脏活儿,他们也不会捕奴啊,让他们攻城略地,杀死敌人,他们很擅长,可捕奴是个很专业的活儿。”

“而且,也管不过来。”

王国光和张学颜彼此小声交头接耳了一番。

王国光才俯首说道:“陛下所言有理。”

七成不多,但也够用,按照大明轻重论而言,其实占据三成就足够占据主导地位了,朝廷在种植园经济中,占据七成,已经是朝廷的极限了。

朝廷官园不捕奴也不用奴隶,这不是什么高道德劣势,而是因为大明沿海地区的人口增速远超内地,这些官园还有另外一个举足轻重的作用,安置人口,不至于让无法调节的人地矛盾,把大明朝炸上天去。

“定期巡检和在元绪群岛设立巡检司,是很有必要的。”朱翊钧对后面两条倒没什么意见,就是王崇古对种植园的全要全拿,朱翊钧不是很认同。

吃太多也会撑死的。

朱翊钧见了大司徒和少司徒,也不光是王崇古的奏疏,还有关于河南山东,一共六个工兵团营组建之事,朱翊钧询问了进展。

“陛下,凌部堂的确忠君体国,可是这手里忽然从一千五百客兵变成了六万工兵团营,是不是有些危险啊。”张学颜低声说道:“臣是从辽东巡抚入朝为户部主事,臣在辽东亲眼看到了辽东藩镇化的可能。”

张学颜首先高度赞赏了凌云翼的忠君体国,而后提出了自己的质疑,皇帝是真不怕,凌云翼是以兵部尚书总督河南、山东军务,这六万人都归凌云翼直接管理,河南和山东要是和辽东一样的藩镇化,这和天塌了没什么区别。

“凌部堂要去长崎总督府。”朱翊钧从桌上翻找出了凌云翼的奏疏,递给了冯保转递张学颜说道:“少司徒所思虑之事,凌部堂也想到了。”

驰道修通了,工兵团营组建好了,清丈废除贱奴籍这些棘手的事儿办妥了,凌云翼要出海去长崎总督府,转战倭国,凌云翼已经在主动请缨了,请陛下给他个灭倭的机会。

“是臣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张学颜看完了凌云翼的奏疏,赶忙郑重认错,自称小人。

凌云翼是个威权人物,他在这六万人,就只听他的,他离开了,这些工兵团营就是朝廷的工兵团营,再加上驰道修通,就不用担心了。

凌云翼之所以要前往长崎总督府,自然是要为了灭倭大事。

朱翊钧见完了户部两位大臣之后,又接见了阁臣万士和,万士和主持编纂《诸子汇编》之事,开百家馆,招揽四方治学之人,一同汇编,已经将《荀子》完全编纂完了。

百家馆纳四方之士,汇编之后,交于礼部审定,而最终审稿人是万士和本人,万士和审定之后,直送皇帝面前阅视。

朱翊钧已经看完了三十二篇的荀子,可谓是字字珠玑,让大明皇帝收获颇多。

“荀子作为至圣先师,被开除儒籍,实乃是儒学一大憾事,这是儒学的损失,不是荀子的损失。”朱翊钧看完荀子之后,就只有这一个感触。

大明的至圣先师,不再是孔夫子、孟圣人。

诸子百家,都是至圣先师,就是人文肇始的开辟之人。

“臣也是编纂之后,才发觉了,可能《荀子》就是儒学的另外一面,如果后来的儒生们能够接受荀子的批评,儒学决计不是现在这个模样。”万士和十分肯定的说道。

孔孟讲人性本善,荀子讲人性本恶;董仲舒搞什么天人感应这套在先秦就已经被逐渐抛弃的迷信论,荀子讲‘人可制天命而用之’;儒家讲隆礼重法,而荀子以人性本恶为出发点,专用律法治世,用礼法规劝。

人可制天命而用之是最典型的,意思是:人类有能力驾驭自然变化的规律并加以利用,面对自然要发挥主动性,强调人对自然的改变,让自然为我所用,而不是让天命,自然成为人类的束缚。

就这一点,就把董仲舒那一套天人感应给秒了,干干净净,彻彻底底。

天人感应,是在开历史倒车,是‘天、人不分’,而儒家至圣先师荀子,就已经明确提出了天人相分的理论,并且在《荀子·天论》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朱翊钧还记得隆庆六年末,万历元年初,客星犯主座时候,张居正承受的可怕风力舆论,朱翊钧为了表达自己对张居正的支持,下诏修省,说天人示警,完全是因为他这个皇帝做的不好,万历五年,大彗星出现,张居正父亲病逝,丁忧风波,也是闹得满城风雨。

明明已经在先秦时候就已经将天人相分,可兜兜转转到了大明,天人感应仍然流毒无穷。

事实也证明,客星犯主座的客星,就只是超新星爆发;而大彗星更不是什么天人示警,反射望远镜观察的很明白,是一颗彗星罢了。

“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不被开除儒籍才怪。”万士和万般无奈的说道。

荀子不是因为骂贱儒被开除儒籍的,而是因为攻讦三代之上的圣王,荀子触及了儒家最核心的理论,儒家的一切都是在周礼上建立的,而荀子直接刨了祖坟。

天道自己有自己运行的规律,不会因为尧舜在世而长存兴盛,也不会因为夏桀而消失衰亡,作为君王应该以兴衰为标准,天下大治则吉,天下大乱则凶。

将天下兴亡和自然现象强行和君王的道德绑定在一起,君王负担不起,天下的百姓同样承担不起,把兴衰都寄希望于一人之上,是极其危险的,要君圣臣贤万夫一力,才能兴盛,反之则丧乱,所以‘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朱翊钧很喜欢《荀子》三十二篇,这是真正的帝王书。

“还有更多吗?只有三十二篇了吗?”朱翊钧看完这三十二篇有些意犹未尽,询问万士和是否从民间找到了孤本,或者已经散佚的篇章,哪怕一篇也好。

“只有这三十二篇了,其他都散佚了。”万士和十分遗憾的说道。

“这…真的令人扼腕痛惜,朕给爱卿三百万银,专事搜集孤本独篇,来补齐诸子百家散佚之文,哪怕找到一篇,这三百万银也值了。”朱翊钧让冯保取来了一张内帑的承兑票证,写上了三百万银的大写,将印绶拿来,盖在了上面。

说给钱,是真的给钱,绝不是敷衍,哪怕是找到一篇沧海遗珠,三百万银都是值得的。

儒学的兴盛,让诸子百家落寞,各种文章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陛下,这不仅是银子的事儿,还需要一些运气…”万士和拿着手中的银票,这东西真的能兑换三百万银,万士和这辈子都没拿过这么多的银子,但,他只能告诉陛下,主要靠运气。

“能不能弄个千金买马骨的事儿来?朕的意思是,有人拿着家传的古书,到百家馆询问,而后发现是散佚篇,一字千金,有一个字算一千银,大庭广众之下赏银,那寻找散佚孤本,岂不是容易了许多呢?”朱翊钧思索了片刻,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一字千金寻孤本。

贵是贵了点,朱翊钧有的是银子,而且也愿意出这个银子,让明珠不再蒙尘。

万士和看着手中这三百万银的银票,看着陛下由衷的说道:“陛下圣明!这个办法很好,除了有点费钱。”

一向吝啬的陛下,突然愿意花这么多钱,意思非常明确,陛下真的想把这些事儿办成。

泰西搞什么文艺复兴,复兴罗马文艺,大明不用,因为大明就是东方活着的罗马。

都是祖宗的遗泽。

第365章 大就是强,多就是美第354章 只是官船官贸,不敢妄称再下西洋第七十六章 瘦徐家,以肥天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贱儒们那张犯贱的嘴第506章 代号为:平波净海第一百一十一章 拆门搬床募军饷,单刀赴会劝贼降第二百五十四章 有时候,反对,也是一种配合第487章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垦荒芜田第二十五章 国覆,万民为种奴之祸第294章 等,等太阳落山;等,等天下有变第一百二十八章 张居正,你坏事做尽!第624章 这听起来很大胆,但一点都不明智第714章 圣天子回京,紫微星归正第一百二十八章 张居正,你坏事做尽!第644章 不仅要看向生产,还要看向生活第二十三章 一夕之饥,启无穷之杀第一十七章 妖孽竟是我自己!第582章 轻徭薄赋害穷民,与民休息多虚耗第416章 王谦,果然是个纨绔!第557章 不可能三角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骂人,又难听又诛心第七十二章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第409章 有史以来,第一支全火器的骑兵第一百八十三章 馁弱则懦,此诚君王之戒第365章 大就是强,多就是美第644章 不仅要看向生产,还要看向生活第573章 物理意义的到地下去接地气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极殿公审三逆臣第二百五十章 犯贱的倭寇第466章 违背祖宗的决定第二百七十四章 倭寇必须死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第547章 言速胜多是养寇自重第410章 大巨变时代第578章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第一百零三章 蛮夷狼面兽心、畏威而不怀德第二百二十六章 乱亡之祸,不起于四夷,而起于小民第366章 帝皇的王座是黄金马桶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比王谦还坏!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亲手拿回来才行第二十五章 国覆,万民为种奴之祸第628章 敌在本能寺!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定毛呢厂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钧第六十九章 同势则附,同利则趋,同害则避第550章 一屋,一个很奇怪但很现实的计量单第一百八十六章 许愿池里的王八都摇头第577章 让格物,赢在起点!第707章 迟到的正义从来都不是正义第651章 暴力未曾失控,所以不是兵变第一百八十六章 许愿池里的王八都摇头第516章 一身偃卧蓬蒿稳,四海苍生恐未安第345章 朕是亡国之君,尔臣非亡国之臣?第688章 四旬过后始悟真,万事由天不由人第434章 十年之期已到,大明军开拔!第二百一十三章 体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第618章 人力可胜天,天弃人不弃第二百七十四章 倭寇必须死第五十章 倍之,加倍执行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个恶贯满盈的恶人,都觉得邪恶第584章 两宋三百载,未曾复燕云第706章 大恶人黄公子,仗势欺人第五十八章 世间哪得两全法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应该是这个时代的产物第556章 谁掌握了海洋,谁就掌握了世界第355章 生于斯长于斯,成于斯功于斯第491章 坑了他张居正,张居正还要说谢谢第一十七章 妖孽竟是我自己!第434章 十年之期已到,大明军开拔!第一百六十九章 读书人的心眼儿真的脏第二百零一章 海总宪,朕有个主意第一百一十章 张居正还没用力,张四维就底牌尽出第二百八十三章 迁徙五千八百富户至辽东充边第500章 更多的钢材,只是为了制造农具第五十二章 戚帅,朕有疑虑第677章 年轻时候射出的箭,正中眉心第二百八十三章 迁徙五千八百富户至辽东充边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一百零九章 一步错,步步错第九十六章 公与私,根本难不倒元辅先生!第669章 断盐 断棉 里挑外撅第621章 至死方休的战争第413章 作恶多端,大祸自招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第702章 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叩门第四十五章 发乎己者有不忠第二百四十八章 觅塞外良地营建营堡坚城第286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第三十一章 张居正的新《陈五事疏》第一百八十二章 莫须有和意欲为(为盟主“人生那么多不完美”贺!)第632章 公允即自由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第四十七章 官序贵贱各得其宜,尊卑长幼之序第一百六十九章 读书人的心眼儿真的脏第554章 莫敢言,道路以目第310章 一套反坐的处斩方案第二十二章 元辅,朕有疑惑第九十一章 朕就办三件事,骂人,骂人,还是骂人!第383章 缘分不够?姑娘请留步第550章 一屋,一个很奇怪但很现实的计量单
第365章 大就是强,多就是美第354章 只是官船官贸,不敢妄称再下西洋第七十六章 瘦徐家,以肥天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贱儒们那张犯贱的嘴第506章 代号为:平波净海第一百一十一章 拆门搬床募军饷,单刀赴会劝贼降第二百五十四章 有时候,反对,也是一种配合第487章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垦荒芜田第二十五章 国覆,万民为种奴之祸第294章 等,等太阳落山;等,等天下有变第一百二十八章 张居正,你坏事做尽!第624章 这听起来很大胆,但一点都不明智第714章 圣天子回京,紫微星归正第一百二十八章 张居正,你坏事做尽!第644章 不仅要看向生产,还要看向生活第二十三章 一夕之饥,启无穷之杀第一十七章 妖孽竟是我自己!第582章 轻徭薄赋害穷民,与民休息多虚耗第416章 王谦,果然是个纨绔!第557章 不可能三角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骂人,又难听又诛心第七十二章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第409章 有史以来,第一支全火器的骑兵第一百八十三章 馁弱则懦,此诚君王之戒第365章 大就是强,多就是美第644章 不仅要看向生产,还要看向生活第573章 物理意义的到地下去接地气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极殿公审三逆臣第二百五十章 犯贱的倭寇第466章 违背祖宗的决定第二百七十四章 倭寇必须死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第547章 言速胜多是养寇自重第410章 大巨变时代第578章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第一百零三章 蛮夷狼面兽心、畏威而不怀德第二百二十六章 乱亡之祸,不起于四夷,而起于小民第366章 帝皇的王座是黄金马桶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比王谦还坏!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亲手拿回来才行第二十五章 国覆,万民为种奴之祸第628章 敌在本能寺!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定毛呢厂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钧第六十九章 同势则附,同利则趋,同害则避第550章 一屋,一个很奇怪但很现实的计量单第一百八十六章 许愿池里的王八都摇头第577章 让格物,赢在起点!第707章 迟到的正义从来都不是正义第651章 暴力未曾失控,所以不是兵变第一百八十六章 许愿池里的王八都摇头第516章 一身偃卧蓬蒿稳,四海苍生恐未安第345章 朕是亡国之君,尔臣非亡国之臣?第688章 四旬过后始悟真,万事由天不由人第434章 十年之期已到,大明军开拔!第二百一十三章 体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第618章 人力可胜天,天弃人不弃第二百七十四章 倭寇必须死第五十章 倍之,加倍执行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个恶贯满盈的恶人,都觉得邪恶第584章 两宋三百载,未曾复燕云第706章 大恶人黄公子,仗势欺人第五十八章 世间哪得两全法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应该是这个时代的产物第556章 谁掌握了海洋,谁就掌握了世界第355章 生于斯长于斯,成于斯功于斯第491章 坑了他张居正,张居正还要说谢谢第一十七章 妖孽竟是我自己!第434章 十年之期已到,大明军开拔!第一百六十九章 读书人的心眼儿真的脏第二百零一章 海总宪,朕有个主意第一百一十章 张居正还没用力,张四维就底牌尽出第二百八十三章 迁徙五千八百富户至辽东充边第500章 更多的钢材,只是为了制造农具第五十二章 戚帅,朕有疑虑第677章 年轻时候射出的箭,正中眉心第二百八十三章 迁徙五千八百富户至辽东充边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一百零九章 一步错,步步错第九十六章 公与私,根本难不倒元辅先生!第669章 断盐 断棉 里挑外撅第621章 至死方休的战争第413章 作恶多端,大祸自招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第702章 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叩门第四十五章 发乎己者有不忠第二百四十八章 觅塞外良地营建营堡坚城第286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第三十一章 张居正的新《陈五事疏》第一百八十二章 莫须有和意欲为(为盟主“人生那么多不完美”贺!)第632章 公允即自由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第四十七章 官序贵贱各得其宜,尊卑长幼之序第一百六十九章 读书人的心眼儿真的脏第554章 莫敢言,道路以目第310章 一套反坐的处斩方案第二十二章 元辅,朕有疑惑第九十一章 朕就办三件事,骂人,骂人,还是骂人!第383章 缘分不够?姑娘请留步第550章 一屋,一个很奇怪但很现实的计量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