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章 现世明尊万民供

李纯说道:“先祖归隐田园时,曾告诫子孙,李家后代当耕读传家。习武斗勇,不拘怎样小心,都会凭生许多事端,不是家世传承之道。只是天下大乱之势已成,历代家主虽然有心向文,终究还是舍弃不下这门武艺,乱世中求个自保。”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我李家飞刀虽然不是什么高深武学,却还引来诸多觊觎。世事艰难,着实难以预料。我不是敝帚自珍之人,却也不想将家传武艺传给心术不正之人,免得败坏了祖先名誉。赵兄弟帮我家渡过难关,几日相处下来,我都知你品性纯良,不是挟恩图报之人。这番我做了决定,还望你不要推辞。”

赵禹听李纯讲的这般凝重,面皮禁不住发烫起来。他还真就存了挟恩图报的心思,自告奋勇帮李家渡过难关,也想这样一来再请教飞刀绝技就气壮许多。

他看着李纯凝重的表情,连忙表示道:“李庄主这般说,赵禹倍感惭愧。若能学到你家飞刀绝技,我万分欣喜,并向你保证,绝不用其为非作歹!”

李纯要传授赵禹飞刀绝技,其实也并非他口中所讲那般大义凛然,都存了一些小心思。他李家虽然标榜耕读传家,但耕是耕了,读却还差了许多。

天下久乱,民众皆喜慕勇力而不习文事。李纯洞察世情,知道天下大势绝不会一直纷乱下去,虽然还看不到希望在何方,但盛世总会来临。李家于文事一途终究无甚底蕴,而赵禹却是号称元人冠冕的赵孟頫嫡孙,年纪虽小但却家传渊博。恰好李纯长子李慕文又喜好文事,若能得赵禹传授一些真髓,李家将受用不尽。为后世子孙计,他甘愿拿出家传绝技,都是想赵禹能认真教授李慕文。

存了这个念头,李纯教赵禹飞刀绝技倒也用心,绝无藏私。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李家飞刀绝技数百年的传承,在“快”之一字,可以说是达到登峰造极!李成儒内力远远弱过赵禹,但他发出的飞刀,赵禹却根本闪避不开!

李纯半生浸淫,手中飞刀更加不凡。赵禹曾见其演示飞刀绝技,只见他手中五柄飞刀,次第发出,一刀快过一刀,却是整齐如一命中目标,只听到噗一声轻响,五柄飞刀一齐没入廊柱中,只见得五个幽深黑洞!如此精妙控力手段,着实令人瞠目结舌。

赵禹在一边看得暗暗咂舌,心道那日在东平府若是李纯出手,自己两条手臂只怕要保不住了!

自此,他加倍用心学习飞刀绝技,进步神速,且往往能举一反三。武学之上天赋之高,令李纯都赞不绝口。

学习李家飞刀绝技的同时,赵禹又受许多启发。早前他已认识到武功根本在与内力,武技招式却是表象。内力高了,不拘怎样招式施展出来都威力无穷。不过李家飞刀却隐隐有些兆头要打破这一常识,李成儒与自己那一战便是个证明。

这般思索下来,赵禹才认识到,武学一途博大精深,不论招式还是内力,只要有一项精研到极致,便可称为一代宗师。到了那等境界,再争论到底孰强孰弱,已经没有了意义。飞刀是矛,内功为盾,矛盾之争数千年来也难有定论。

不过赵禹不拘哪样都还远远未到登峰造极的境界,倒不介怀于矛盾之争。不过这番思索倒给他的养气法又添一个新思路。

黄裳笔记中开篇第一句讲“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句引自道德经的话的确微言大义。可是当时赵禹读来,只见到后半句,却忽略了前半句。这时候琢磨起来,才觉得用之武学有些不妥。

天地之大,元气充盈,大有底蕴去损有余补不足。而人却不然,终究不及天地那般广阔,若强将这天地至理用于己身,最终只能取个中庸之道,落了下乘,将本来的长处抹杀掉。这般看来,武功修炼,只能补而不能损!但又何处补来?

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赵禹所理解的范畴,就连黄裳笔记中都未提及。这也让赵禹认识到,自家练习的养气法虽然精妙,终究还未臻至大成。不过他也不心急,往后还有大把岁月足够他去补足。

认真学习飞刀绝技的同时,赵禹也领会到李纯的心意,对倾慕书法的李慕文教导格外用心。

李慕文人倒勤勉,问题在于启蒙功夫就做差了,虽然许多年来笔耕不辍,书法上却徒得个外壳难触到神髓,就如人被抽去骨骼,失了最重要的风骨,不论怎样苦练却难有成就。

这问题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只在于李慕文年岁已经大了,思想成熟,一时间难以扭转过来。赵禹也不强令他修改错误,先不传他起势用笔的窍门,却让他每日拿起笔来在纸上肆意涂抹,不求形意。

李慕文这时已经将赵禹奉若神明,对他的吩咐言听计从,都不计较内中是否有深意。说来也奇,这般肆意涂鸦几日,他的心思竟渐渐灵活起来,原本读书日久养成的呆迂气竟都消散许多。

这时候,赵禹才开始正式教李慕文书法。李慕文却不知书道易放难收的道理,再学得字来,以往经验手法竟变得陌生许多,写出的字如孩童涂鸦,惨不忍睹。

那李成儒最近都安分,老实呆在家中,有时也凑到赵禹面前听他讲一讲书法之道。这李成儒见到兄长学书几日,字迹竟变得丑陋不堪,忍不住道:“大哥以前写字那般周正,比西街代人写书信的王铁笔写的都要漂亮许多。学得几日来,怎么写起来比我的字都还难看了?”

李纯叱道休得胡说,不过他心中都有一样疑惑,只是不好开口询问赵禹。

反倒李慕文这段时间学下来深有体会,说道:“你们哪里知道,师傅这是在教我破而后立。将我过往迂腐僵硬的经验全都打破,眼下我虽还不成,却能看到眼前一条康庄大道,前景光明!”

山东水患虽然稍稍遏制,但因错过农时,灾情越发严重。数以十万计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只是天下大乱之势已成,又有何处能容得他们觅到生机。

李家庄耕隐于世,却并非超然世外,也多多少少收到影响。田野间,瓦舍下渐渐出现流民身影。

身处俗世中,超然物外独善其身都是奢望。李家庄左近田庄地里种下的庄稼方冒出青色,便被灾民拔去充饥。当地民众与灾民冲突几次后,寻上庄来求李纯仲裁一番。对此李纯也没有太好主意,保得乡众利益,却又难免会掐断灾民活路,实在为难。

赵禹勤练武功的同时,都仔细观望李纯要如何去应对。这都是他游历天下想要学到的东西,驱除鞑虏并非一句热血口号那么简单,落到实处除了奋勇厮杀,百姓生机同样重要。若天下民众都断了活路,纵抢回神州大地又有何用?

损失已经造成,再计较已无意义。李纯联系左近几名乡绅,组织起乡勇队巡视田野,并分发铁具让灾民开垦出荒地来,种上许多收获得快的作物,并将灾民引到梁山泊左近,狩猎打渔,贴补食用。虽然这样来仍不能遏制灾情,但却给了人一个活命希望和机会。

前朝时这般重大灾情,朝廷都会以工赈灾。只是元廷眼下争权夺势得厉害,又苦于辽东金人之乱,原本该当官府的责任,这时节都转嫁到乡野有公望的乡绅身上。赵禹在一边看李纯殚精竭虑筹划对策,才知人要挣扎活下去这般不容易。

这一日,李家庄来了几名访客,言明要拜访李纯。李纯将几人请入院中,于亭中谈论许久。

赵禹正教导李慕文一上午的书法,走过来却远远看见李纯挥掌劈断石桌一角,然后那几名访客便面色难堪的离开了。

赵禹心下好奇,走到李纯身边问道:“李庄主,可是恶客临门?”

李纯面带倦色,蓦地叹息一声然后请赵禹坐到他对面,问道:“当日梁山上听赵兄弟评论宋江等是非,大受启发。不知你对故宋时摩尼教首方腊又如何评判?”

赵禹未料到李纯突发此问,愣了片刻后,认真思忖起来。他以驱除鞑虏为己任,对于前朝得失自然多有思量。与宋江等大寇相比,方腊之祸要势大得多,东南半壁成燎原之势。史载方腊以摩尼教义聚众数万,席卷东南,虽有花石纲为祸东南之故,然而方腊本人亦不容小觑。

赵禹娓娓讲出自己观点,虽然言中未点明,但对方腊评价之高却远超宋江。

李纯听了,不住点头,直到赵禹收声后,才又问道:“赵兄弟对江湖事又知道多少?”

赵禹摇摇头,他游历不到半载,所见识到的江湖不过区区一隅,难窥全貌。

李纯说道:“江湖上有一大派,这一派人行事乖张不可理喻,因此被称之为魔教。而他们自己则信奉明尊教义,自称为明教……”

赵禹面露疑惑,不知李纯为何提起此事,随即便又听李纯说道:“明教徒克己律人,言入教者皆兄弟姊妹,一人有难八方援手。所以,虽然在江湖上名声虽差,但乡野间信徒却颇多。”

“这不就是摩尼教?”到此时,赵禹才听得几分端倪出来。

李纯点点头,说道:“方才来那几人便是袁州明教弥勒宗周子旺的余部,周子旺兵败身死后他们来邀请我于东平府起事。”

这等要紧事,赵禹一时间都无主张,疾声问道:“李庄主如何回答他们?”

李纯苦笑摇头道:“明教都算得奇葩一朵,宋时反宋,元时反元,誓要除尽世间污秽,迎接明尊降临无垢世界,其情可悯,其志可嘉。若年轻二十年,说不定我都被蛊惑去,只是年纪大了越发求稳。况且山东一地灾患连连,民生已到最艰难时刻。这时节,民族大义也罢,明尊降世也罢,都不及吃饭活命事大,委实经不起动荡了。”

赵禹点头认可了李纯的说法,心中却记下了“明教”这个名字。

第191章 丐帮长老陈友谅第113章 一战而定扼大江第330章 势在必得谋奇货第046章 古墓倩影话九阴第297章 长生不死不足惑第120章 图穷匕见各逞谋第210章 刻骨情思难相见第306章 雪漫大都魔君至第196章 顺势而为空城计第173章 万念俱灰求入魔第227章 明王法相动人魄第080章 左右互搏阴阳通第163章 豪迈人杰只存骨第226章 枭雄末路气未衰第040章 鱼跃江海杳无讯第045章 至阴寒玉琢作床第016章 千古一家衍圣公第118章 螳螂捕蝉与黄雀第088章 天下苍生孰为重第099章 恶客豪客接踵来第258章 汉祚当兴鬼神助第250章 惊世绝传夺魄刀第181章 丐帮骤起赴西域第016章 千古一家衍圣公第029章 天生反骨朱元璋第102章 江湖一诺重千金第134章 守疆治民须谨慎第266章 施恩图报真善人第032章 燕子坞前鄙慕容第326章 权奸宰相搠思监第149章 大军据关后路绝第080章 左右互搏阴阳通第288章 一言以托生与死第202章 灭绝亦有柔情时第092章 谋定兵动魔君来第079章 九阴九阳难相容第155章 屠龙缥缈总乱心第039章 丧乱之剑伏群豪第315章 曾经沧海难为水第308章 滔天富贵入大都第221章 善恶难辨且由之第090章 人情翻覆似波澜第280章 魔君墨宝可传家第294章 良苦用心子孙计第275章 时不我待降复反第302章 挥军入城我应天第193章 闻言软语刀光寒第310章 四野屠刀指至尊第254章 倚天屠龙可为恃第164章 天鹰在后占鸠巣第290章 落地生根新明教第186章 朦胧一语武当乱第173章 万念俱灰求入魔第141章 原是同乡旧交人第130章 只身提剑赴少林第027章 仁懦一生难为侠第072章 冷语如刀情义绝第179章 闲人不可语家事第004章 佳人赠我不死药第325章 汝阳三分另一楼第322章 酒色财气孰能免第151章 各派隙深难同心第311章 最难消受美人恩第254章 倚天屠龙可为恃第227章 明王法相动人魄第227章 明王法相动人魄第320章 举世无双风月场第016章 千古一家衍圣公第197章 开门揖盗贼无胆第205章 坐怀不乱伟男子第146章 军国乱起不得闲第303章 士农工商皆劝进第112章 挥军北上诛魔君第197章 开门揖盗贼无胆第058章 如有神助剑法通第037章 巧言恶戏无盐女第058章 如有神助剑法通第270章 魅惑众生天魔姬第010章 忒煞多情当年事第166章 转眸凝望谁较多第224章 黄鹤楼约英雄会第127章 志比唐王一战丧第070章 峨嵋灭绝武成痴第001章 经中奇士名黄裳第005章 神丹妙用筑雄基第038章 银光生魄拒峨嵋第004章 佳人赠我不死药第128章 一败若斯人心寒第141章 原是同乡旧交人第205章 坐怀不乱伟男子第254章 倚天屠龙可为恃第123章 铁骑扬威催命箭第088章 天下苍生孰为重第201章 鹰爪初功破龙爪第281章 李代桃僵难避祸第144章 孰为妙计安天下第262章 煞费苦心杨完者第038章 银光生魄拒峨嵋第327章 滔天富贵难置信第203章 物归原主倚天剑
第191章 丐帮长老陈友谅第113章 一战而定扼大江第330章 势在必得谋奇货第046章 古墓倩影话九阴第297章 长生不死不足惑第120章 图穷匕见各逞谋第210章 刻骨情思难相见第306章 雪漫大都魔君至第196章 顺势而为空城计第173章 万念俱灰求入魔第227章 明王法相动人魄第080章 左右互搏阴阳通第163章 豪迈人杰只存骨第226章 枭雄末路气未衰第040章 鱼跃江海杳无讯第045章 至阴寒玉琢作床第016章 千古一家衍圣公第118章 螳螂捕蝉与黄雀第088章 天下苍生孰为重第099章 恶客豪客接踵来第258章 汉祚当兴鬼神助第250章 惊世绝传夺魄刀第181章 丐帮骤起赴西域第016章 千古一家衍圣公第029章 天生反骨朱元璋第102章 江湖一诺重千金第134章 守疆治民须谨慎第266章 施恩图报真善人第032章 燕子坞前鄙慕容第326章 权奸宰相搠思监第149章 大军据关后路绝第080章 左右互搏阴阳通第288章 一言以托生与死第202章 灭绝亦有柔情时第092章 谋定兵动魔君来第079章 九阴九阳难相容第155章 屠龙缥缈总乱心第039章 丧乱之剑伏群豪第315章 曾经沧海难为水第308章 滔天富贵入大都第221章 善恶难辨且由之第090章 人情翻覆似波澜第280章 魔君墨宝可传家第294章 良苦用心子孙计第275章 时不我待降复反第302章 挥军入城我应天第193章 闻言软语刀光寒第310章 四野屠刀指至尊第254章 倚天屠龙可为恃第164章 天鹰在后占鸠巣第290章 落地生根新明教第186章 朦胧一语武当乱第173章 万念俱灰求入魔第141章 原是同乡旧交人第130章 只身提剑赴少林第027章 仁懦一生难为侠第072章 冷语如刀情义绝第179章 闲人不可语家事第004章 佳人赠我不死药第325章 汝阳三分另一楼第322章 酒色财气孰能免第151章 各派隙深难同心第311章 最难消受美人恩第254章 倚天屠龙可为恃第227章 明王法相动人魄第227章 明王法相动人魄第320章 举世无双风月场第016章 千古一家衍圣公第197章 开门揖盗贼无胆第205章 坐怀不乱伟男子第146章 军国乱起不得闲第303章 士农工商皆劝进第112章 挥军北上诛魔君第197章 开门揖盗贼无胆第058章 如有神助剑法通第037章 巧言恶戏无盐女第058章 如有神助剑法通第270章 魅惑众生天魔姬第010章 忒煞多情当年事第166章 转眸凝望谁较多第224章 黄鹤楼约英雄会第127章 志比唐王一战丧第070章 峨嵋灭绝武成痴第001章 经中奇士名黄裳第005章 神丹妙用筑雄基第038章 银光生魄拒峨嵋第004章 佳人赠我不死药第128章 一败若斯人心寒第141章 原是同乡旧交人第205章 坐怀不乱伟男子第254章 倚天屠龙可为恃第123章 铁骑扬威催命箭第088章 天下苍生孰为重第201章 鹰爪初功破龙爪第281章 李代桃僵难避祸第144章 孰为妙计安天下第262章 煞费苦心杨完者第038章 银光生魄拒峨嵋第327章 滔天富贵难置信第203章 物归原主倚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