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32节 抗美

bookmark

胜利让英国人发现,如果还是放任自己的这位欧洲邻么不久之后,俄国就会倒在德国的屠刀下,然后是法国,欧洲将成为统一的国家,英国的国际地位将会受到极大的挑战,甚至会成为德国的跟班。

这些都不是大英帝国能够接受的,英帝国需要的是一个均衡的欧洲,而不是一个完整的欧洲!

所以,英国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的目标,限制中德,发展自己。

德国人的目标是限制中英,发展自己。

中国人的目标是

事情发展到现在,不是人种的问题,而是利益的问题,大国之间的较量最后还是要落到这个地方的!

尽管万分不愿意,但是赵刚还是下达了支援日本人的命令,此时的美洲战场上,日本由于得不到中国的援助,被迫高价走私武器,武器装备的补给出现了问题,开始有进攻转为撤退。如果这个时候中国再不援助的话,那日本人只有跳海的份了。经过一年的战斗,日本人战死的高达三百万人.而美国人只损失了一百三十万。

幸好,中国还是在日本绝望之前,将一大批针对性极强的武器设备交到了日本人手上,当然价格还是老样子,只不过这次可以賖账(因为英国和德国替日本人付了帐)

日本上等兵平田康夫还记得那个早晨,

“刚刚进入阵地。敌人的前锋已经到了。美国人地科技真是先进,他们的部队已经开始机械化。而我们至今仍然是以普通地步兵作为推进主力,而以骑兵作为突击力量。

美国的机械化步兵师已经装备了大量的装甲车和坦克,无论在机动和火力上都比他们要强得多。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土包上,望着四面无数的坦克开了过来,子弹和炮弹如同飞蝗一样在阵地上乱窜。敌人的装甲铁流一路狂奔,一边行进一边向我们射击。“

“咻~~~~~轰”伴随着巨大的声响,大地猛打了一个寒颤。接下来就是不断地巨响。

地雷!中国产的地雷!

这些地雷经过专门的设计,只有坦克才能产生引爆地雷的能量,反履带地雷主要用于炸毁坦克履带,破坏负重轮,使坦克丧失机动能力。这种地雷是最早出现的一种反坦克地雷,最早出现的重达十几公斤的反履带地雷。

后来,中国又首先研制出一种便于携带、埋设和伪装的金属壳地雷,重量已减轻到8.6公斤,并加装了反排装置。后来。由于出现了金属探雷器,雷壳材料开始使用木材、油纸塑料等非金属材料,雷的形状也出现了圆形、方形和条形等。

经过改良后,这种地雷地重量继续减轻。只有5斤左右。为避免被炮弹、炸弹和核冲击波所诱爆,还研制了各种耐爆引信和复次压发引信。这种引信可保证只有坦克和履带装甲车辆碾压到雷上时才起爆。

同时,还采用了全保险引信和自毁装置,使地雷能够炸伤敌装甲车辆。而不影响己方兵力机动。炸履带地雷只有坦克压上时才能起爆,所以单枚地雷的障碍宽度很小,一般每公里正面需要布设1000雷。

美国的坦克集群很不幸就遇到了这种克星,大部分瘫痪掉了,小部分见势不妙,扭头跑掉,跟谁坦克集群冲锋的步兵集团暴露在日本人地炮口下。

眼前的情形只能用壮观来形容了:无数的炮弹从远处呼啸而来。砸在美国人密集的步兵队伍中,接下来就是巨响和火光和倒下地一片敌人,美国人像稻草般被收割,惨叫声响彻天空。就这样炮弹把死亡和恐怖倾泻在敌群中,最精彩的一次烟火表演,带来的是几万名美国士兵的生命。

遭到重创的美国人开始了自己的反击,重炮阵地开始发炮,几百门重炮一起倾泻着自己的愤怒,不过很遗憾地,大部分并没有击中目标,而是击中了溃逃的美国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随后,当美国人的重炮停止射击的时候,日本人不失时机地发起了反击,最后美国人的重炮集团被日本人缴获,三百门重炮,大量的炮弹落到了日本人手里。原本指望中路突破的美国人被反过来中路突破了。

美国人并不善于战斗,几百年来和平生活抹掉了他们的血气,在以往他们还可以凭借武器的优势,来换取低得多的人员伤亡,但是当日本人取得了武器,很大的抵消了伤亡对比之后,美国人的脆弱一览无余!

事后美国的主流报纸,纽约时报描述了当时的情况

“我军的推进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当在遇到日本的第三近卫师团时,先头部队已经由于连续作战而感到相当疲惫了。日本的这个主战师团从山丘后面忽然发起突击,由近20万人组成的进攻阵列几挡的。虽然我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还是无法阻止日本人凭借人海战术取得优势。在做了最后的努力以后,我军收缩了战线,向后撤退了。”

其实纽约时报对美军的战斗力做了很多的粉饰和夸大。当时美军表现极差,装甲集群被击溃之后。猝不及防的美军猛然遇袭,顿时乱做一团,所谓的“顽强抵抗”其实是各自为战,打了大约10分钟

根据战场观察员的报告:“美军单兵素质一般,协同较好,装备比较完全,但是没有作战的决心和毅力。作战时主要依靠火力压制,当丧失火力优势的时候士气下降极快。”

这一战歼灭美军150000,1185,美军的攻势为之顿挫,成为了美洲战争的拐点,在这战之后,中国终于开始正式介入美洲战争,第一批一百万军队已经乘船前往美国,源源不断的后续部队也开始准备上船,中国已经开始准备全力对付美国!

第4节 得蜀望中国第63节 铁流(二)第60节 进退两难(四)第29节 升龙战争---伯力要塞攻防战第17章 中美联盟第33节 三貂岭大捷(上)第20节 北疆坦克之海(一)第37节 困兽犹斗(中)第1节 风起萍末第6节 财富之路第1节 大流感第15节 万寿无疆贺疆无第31节 厚积以待薄发第89节 逆鳞(上)第40节 血战(七)第20节 坦克-战神第9节 M国人都是活雷峰第11节 西班牙的逆袭第40章 运筹第22节 血战比尔姆(完)第22节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第44节 血战(十一)第29节 金榜题名第36节 蝴蝶效应(下)第67节 孟买惨案(下)第87节 报国无门的印度将军(八)第45节 宿命对决(三)第24节 战争中的男女第6节 男儿心如铁第19节 兵贵神速(五)第12节 出口雇佣兵到美国第3节 运筹千里(三)第28节 北疆鏖战(九)第36节 水库三日谈第7节 上树抽梯(上)第23节 香港论策(上)第3节 烈日要塞(中)第42节 特战雄兵(九)第38节 水库三日谈(二)第64章 危险的前兆第23节 闪电战(下)第5节 清鹿谁得(上)第14节 霸王别姬(中)第66节 孟买惨案(中)第9节 突袭(四)第20节 吹灰直下九门口第28节 空袭第12节 奇袭布里奇伯特第20节 睡狮渐醒第101章 轰炸芝加哥(下)第29节 金榜题名第28节 百花齐放电影春第60章 新政第14章 小欧洲大德国第1节 立国第一战(中)第61节 进退两难(五)第83节 多送几路鬼子走好第83节 报国无门的印度将军(四)第24节 侦缉营的未来(上)第89节 逆鳞(上)第20节 大海战前夜第33节 祝融计划-第三十三节 特种小分队第46节 赤字搞教育安(下)第28节 百花齐放电影春第67节 孟买惨案(下)第30节 白人间的信任(下)第52章 核阴影第24节 北疆坦克之海(五)第64节 空手套白狼第12章 德国的弱点第13节 归燕回翔(下)第82节 报国无门的印度少将(三)第21节 前锋的交战第12节 真理不辩不明(中)第26章 晋商与徽商第36节 水库三日谈第8节 四海华人皆兄弟第50节 血战(十七)第72节 直插美国心脏第39节 水库三日谈(三)第96节 伦敦上空的鹰(上)五十节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第1节 太平年间歌升平(上)第49节 喜事连连第60节 经济危机(五)第17节 巡检做天子(一)第83节 报国无门的印度将军(四)第47节 宿命对决(五)第16节 特混舰队的威力第22节 装甲对装甲第77节 圈套(上)第1节 施利芬计划第47节 北京奥运会第38节 水库三日谈(二)第43节 特战雄兵(十)第36章 铁板烧(中)第53章 元宵夜庆核平第98节 伦敦上空的鹰(下)第11节 西班牙的逆袭第27节 科技的威力
第4节 得蜀望中国第63节 铁流(二)第60节 进退两难(四)第29节 升龙战争---伯力要塞攻防战第17章 中美联盟第33节 三貂岭大捷(上)第20节 北疆坦克之海(一)第37节 困兽犹斗(中)第1节 风起萍末第6节 财富之路第1节 大流感第15节 万寿无疆贺疆无第31节 厚积以待薄发第89节 逆鳞(上)第40节 血战(七)第20节 坦克-战神第9节 M国人都是活雷峰第11节 西班牙的逆袭第40章 运筹第22节 血战比尔姆(完)第22节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第44节 血战(十一)第29节 金榜题名第36节 蝴蝶效应(下)第67节 孟买惨案(下)第87节 报国无门的印度将军(八)第45节 宿命对决(三)第24节 战争中的男女第6节 男儿心如铁第19节 兵贵神速(五)第12节 出口雇佣兵到美国第3节 运筹千里(三)第28节 北疆鏖战(九)第36节 水库三日谈第7节 上树抽梯(上)第23节 香港论策(上)第3节 烈日要塞(中)第42节 特战雄兵(九)第38节 水库三日谈(二)第64章 危险的前兆第23节 闪电战(下)第5节 清鹿谁得(上)第14节 霸王别姬(中)第66节 孟买惨案(中)第9节 突袭(四)第20节 吹灰直下九门口第28节 空袭第12节 奇袭布里奇伯特第20节 睡狮渐醒第101章 轰炸芝加哥(下)第29节 金榜题名第28节 百花齐放电影春第60章 新政第14章 小欧洲大德国第1节 立国第一战(中)第61节 进退两难(五)第83节 多送几路鬼子走好第83节 报国无门的印度将军(四)第24节 侦缉营的未来(上)第89节 逆鳞(上)第20节 大海战前夜第33节 祝融计划-第三十三节 特种小分队第46节 赤字搞教育安(下)第28节 百花齐放电影春第67节 孟买惨案(下)第30节 白人间的信任(下)第52章 核阴影第24节 北疆坦克之海(五)第64节 空手套白狼第12章 德国的弱点第13节 归燕回翔(下)第82节 报国无门的印度少将(三)第21节 前锋的交战第12节 真理不辩不明(中)第26章 晋商与徽商第36节 水库三日谈第8节 四海华人皆兄弟第50节 血战(十七)第72节 直插美国心脏第39节 水库三日谈(三)第96节 伦敦上空的鹰(上)五十节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第1节 太平年间歌升平(上)第49节 喜事连连第60节 经济危机(五)第17节 巡检做天子(一)第83节 报国无门的印度将军(四)第47节 宿命对决(五)第16节 特混舰队的威力第22节 装甲对装甲第77节 圈套(上)第1节 施利芬计划第47节 北京奥运会第38节 水库三日谈(二)第43节 特战雄兵(十)第36章 铁板烧(中)第53章 元宵夜庆核平第98节 伦敦上空的鹰(下)第11节 西班牙的逆袭第27节 科技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