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 巡检做天子(一)

要做皇帝”,这是不久前美国人所作的预言,许多人疑,但局势的发展比预想的还要快。大风起于青萍之末,赵刚实在没有想到,自己的好心竟然让很多人有了其他的想法。

1902年夏季的北京,政局开始出现.“西方思想不适于中国国情”之类的流言便不胫而走,哄传一时,而且很快传播到海内外。社会上的流言遍地都是,赵刚有口难言,甚是苦闷。

不但如此,各省要员陆续进京觐见.赵刚屡次发文禁止,皆不能制止。这些大员进京之后言语见多由此开篇:“外间均谓共和不宜于中国,汝意以为如何?”除少数拥护共和之意外,大都表示非改变国体不可。

吴俊升在东北将领中辈份最老,也被卷进了这股潮流之中,也积极向赵刚劝进。发电询问道:“外间传说大总统欲改帝制,请预为秘示,以便在地方上着手布置。”

赵刚哭笑不得,答道:“你我多年在一起,难道不懂得我的心事?我想谣言之来,不外有两个原因:第一,许多人都说我国骤行共和制,国人程度不够,要我多负点责任,这个却是将我国民群众看得小了,向我国民群众拥有大智慧,这点小小的政体自然不会难道的;

第二,有人说前不久儒学思想与西方思想大辩论,我亲自参加,并且极力论证儒教先进行。推测为相复辟帝制,这真是奇思怪想。我中华文明千年以来方成儒教,即便是改也要在儒教基础上改,断然不能拿了西方思想直接用的。这与抵制恢复毫无关系。”

看吴俊升半信半疑,赵刚又解释道;

“你我都是自家人,我地心事不妨向你说明,我现在的地位与皇帝有何区别?所贵乎为皇帝者,无非为子孙计耳。然而综观历朝历代。虎父犬子何其多也,岂能付以天下之重?何况帝王家从无善果,我即为子孙计,亦不能贻害他们。更何况,天下苍生何苦,需要将一独夫供得高高在上,世代受人压迫,我心里也不安地。“

吴俊升点头道:

“是啊,现在人言啧啧。都是不明了总统的心迹,不过中国现在如日中天,天命所归,到天与人归的时候。大总统虽谦让为怀,恐怕推也推不掉。”

袁勃然变色道:

“什么话!我有权有钱,有人有兵,倘有人再逼我。把我放在火上烤,我就把那个人抓过来,让他做皇帝,尝尝皇帝的滋味,我正好从此不问国事。”

赵刚喜用权术,有很高的表演才能,对人能作几副面孔。以致与他长期相处的心腹大将也不是都能猜到他的心意。

吴俊升本来是赞成赵刚自立为帝地,这几年赵刚喜用权术,吴俊升虽然与他长期相处也不是都能猜到他的心意。劝进无效之后,看到赵刚不肯做皇帝的谈话后,并不太相信,不过既然赵刚依然表明态度,吴俊升自然犯不着再问。

不过这不表明就没有人就这个问题向赵刚咨询。国学大师严复见“国体问题已类骑虎”,曾给赵刚写过一封信,说:

“我大总统何苦以千金之躯,为众矢之鹄,舍磐石之安,就虎尾之危,灰葵之心,长苻之志。诚愿我大总统以一身开中国将来新英雄之纪元,不愿我大总统以一身作过去奸雄之结局。”

他恳切要求赵刚

赵刚看到这封信,苦笑着回了一封信

“有称帝之心,无称帝之胆。有称帝之想,无称帝之力。当今世界,只有一人奉万民,绝无万民奉一人之理。英吉利国王伊丽莎白曾经说过:“我把一生献给了我唯一的爱人-大英帝国”,:_可言帝。弟驽钝,自谓做不到如此,不敢带此枷锁。”

这个答复让严复有些纳闷,就亲自前往总统府,试图探听帝制的准确消息。两人畅谈一完之后,严复认为将改行帝制的事或许近期不会发生。

但为时未久,83日,政府机关报《亚细亚晨报》发表文章,题目是《共和与君主论》,柏林日报(811日)和伦敦《泰晤士报》(9月9日)都先后转载了。

其后的《总统制与内阁制之比较》一文作者卡诺里,极力主张改变总统制,建立“稳固强硬之政府”。卡诺里在《泰晤士报》上连续发表了《中国的议会》、《在中国的改革》等文章,竭力为帝制辩护。

当赵刚要称帝地消息传到美国时,他于19027月赶到北京,在一个自称是赵刚秘密系统的人要求下。他开始准备一个文件,论述民主和君主政体哪一种最适合中国的国情。

卡诺里按照他一贯的观点,很快地完成了《共和与君主论》一文,鼓吹实行君主制。他说:“中国数千年以来,于君主独裁之统治,学校阙如,大多数之人民智识不甚高尚,而政府之动作,彼辈绝不与闻,故无研究政治之能力。四年前,由**一变而为共和,此诚太骤之举动,难望有良好结果。”

他断定中国将来必因总统继承问题“酿成祸乱”,“如一时不即扑灭,或驯至败坏中国之独立”。他地结论是:

“中国如用君主制,较共和制为宜,此殆无可疑者也。”

这篇文章几乎把赵刚逼到了无法后退的地步,赵刚自然大怒,马上命令人员彻底查清,到底是那个混蛋敢冒自己名字。然而,清查到后来,结果让赵刚颇感无力。这个幕后主使人竟然是自己的老婆,受指使的部门就是侦缉营。

这样地结果就算是赵刚公布出来,估计有不会有人相信,只会认为是赵刚的苦肉之计,起不到任何效果,赵刚只能放弃这一打算。不过,调整侦缉营的念头就此产生了,一个不能自律,又不受法律约束的部门是可怕的,必须消除这一威胁。

第81节 报国无门的印度少将(二)第7节 三气日酋(上)第90节 逆鳞(下)第18章 德美战争第14节 日本vs东北 纺织品之战第41节 特战雄兵(八)第4节 海兰泡之战(上)第47节 北京奥运会第45章 射小鸟第26章 晋商与徽商第83节 多送几路鬼子走好第2节 瘟疫退散第42章 夺帅第5节 清鹿谁得(上)第5节 运筹千里(五)第30节 白人间的信任(下)第1节 布尔战争(上)第29节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第22节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第40节 特战雄兵(七)第81节 围剿阿肯色号(下)第33节 三貂岭大捷(上)第26节 战列舰的威力第38节 血战(五)第91节 武神驾到第70节 烧烤论英美(中)第58节 甘地第79节 技术决定成败第43节 宿命对决(一)第12节 奇袭布里奇伯特第5节 醒狮第27节 翘家大小姐(下)第29节 北疆鏖战(十)第12章 德国的弱点第1节 太平年间歌升平(上)第25节 慰安妇与战争第一 卷结束语第42章 夺帅第5节 变生肘掖(下)第97节 伦敦上空的鹰(中)第26节 翘家大小姐(中)第12节 出口雇佣兵到美国第15节 万寿无疆贺疆无第8节 知天命老将服输第25节 慰安妇与战争第56节 经济危机(一)第20节 大海战第6节 阅兵第18节 狂澜俄国中亚革命第18节 兵贵神速(四)第2节 烈日要塞(上)第44节 特战雄兵(十一)第7节 突袭(二)第46节 血战(十三)第8节 变数第45节 宿命对决(三)第39节 特战雄兵(六)第72节 夺取皇冠明珠第23节 闪电战(下)第44节 特战雄兵(十一)第30节 万园之王第64节 犹太人复国(上)第22节 北定中原第19节 巡检做天子(三)第46章 要和平不要内战第56节 英德谈判(上)第4节 将军初建功第48章 刺马(上)第5节 变生肘掖(下)第7节 经济会议论发展第22节 巡检做天子(六)第43节 血战(十)第55节 俄国投降了第4节 将军初建功第31节 盘古计划第59节 经济危机(四)第81节 报国无门的印度少将(二)第15节 唇枪舌剑换美援第12节 真理不辩不明(中)第23节 香港论策(上)第7节 血腥执法第3章 铁幕(上)第25节 北洋阅兵(中)第30节 北疆鏖战(十)第22节 装甲对装甲第36节 血战(二)第29节 升龙战争---奇袭海参崴要塞第56章 困局第68章 大熊转向第22节 北定中原第64章 危险的前兆第71节 烧烤论英美(下)第36节 禁烟(三)第13节 霸王别姬(上)第95节 抢滩登陆战(下)第11节 归燕回翔(上)第32节 抗美第16节 赵尔丰
第81节 报国无门的印度少将(二)第7节 三气日酋(上)第90节 逆鳞(下)第18章 德美战争第14节 日本vs东北 纺织品之战第41节 特战雄兵(八)第4节 海兰泡之战(上)第47节 北京奥运会第45章 射小鸟第26章 晋商与徽商第83节 多送几路鬼子走好第2节 瘟疫退散第42章 夺帅第5节 清鹿谁得(上)第5节 运筹千里(五)第30节 白人间的信任(下)第1节 布尔战争(上)第29节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第22节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第40节 特战雄兵(七)第81节 围剿阿肯色号(下)第33节 三貂岭大捷(上)第26节 战列舰的威力第38节 血战(五)第91节 武神驾到第70节 烧烤论英美(中)第58节 甘地第79节 技术决定成败第43节 宿命对决(一)第12节 奇袭布里奇伯特第5节 醒狮第27节 翘家大小姐(下)第29节 北疆鏖战(十)第12章 德国的弱点第1节 太平年间歌升平(上)第25节 慰安妇与战争第一 卷结束语第42章 夺帅第5节 变生肘掖(下)第97节 伦敦上空的鹰(中)第26节 翘家大小姐(中)第12节 出口雇佣兵到美国第15节 万寿无疆贺疆无第8节 知天命老将服输第25节 慰安妇与战争第56节 经济危机(一)第20节 大海战第6节 阅兵第18节 狂澜俄国中亚革命第18节 兵贵神速(四)第2节 烈日要塞(上)第44节 特战雄兵(十一)第7节 突袭(二)第46节 血战(十三)第8节 变数第45节 宿命对决(三)第39节 特战雄兵(六)第72节 夺取皇冠明珠第23节 闪电战(下)第44节 特战雄兵(十一)第30节 万园之王第64节 犹太人复国(上)第22节 北定中原第19节 巡检做天子(三)第46章 要和平不要内战第56节 英德谈判(上)第4节 将军初建功第48章 刺马(上)第5节 变生肘掖(下)第7节 经济会议论发展第22节 巡检做天子(六)第43节 血战(十)第55节 俄国投降了第4节 将军初建功第31节 盘古计划第59节 经济危机(四)第81节 报国无门的印度少将(二)第15节 唇枪舌剑换美援第12节 真理不辩不明(中)第23节 香港论策(上)第7节 血腥执法第3章 铁幕(上)第25节 北洋阅兵(中)第30节 北疆鏖战(十)第22节 装甲对装甲第36节 血战(二)第29节 升龙战争---奇袭海参崴要塞第56章 困局第68章 大熊转向第22节 北定中原第64章 危险的前兆第71节 烧烤论英美(下)第36节 禁烟(三)第13节 霸王别姬(上)第95节 抢滩登陆战(下)第11节 归燕回翔(上)第32节 抗美第16节 赵尔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