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6节 兵贵神速(二)

bookmark

俘的这位旅长并不服气,“你们违反战术法则,我们展开,你们就偷偷摸进来;你们的大炮在10米内使用,也违.:程;你们采取夜袭,这种打法不正规……尤其是将宝贵的牵引车丢出来,更是违反了战斗条例”

“哈哈,我不是军人,达维尔旅长,不过我可以告诉你,近战夜战、火炮抵近射击、不等敌人火力展开就猛打猛冲,正是我们军队战胜敌军的法宝。这些不会因为我们武器装备占优就消失,不过将军阁下,贵军的战斗条例应该是直接抄袭英军的吧“刘志文笑眯眯的问道,居高临下的采访一位敌国的将军,这种滋味实在太美妙了。

达维尔旅长也是没有料到,在中国自卫反击战一开始,整个旅就遭到被歼的命运,自己也当了俘虏。所以刚才的那番话不过是为了维护面子说的,将刘志文侃侃而谈,自己倒像一个败军之将(实际情况就是如此)。心里到起了好强之心,反驳道:

“不错,我们是遵循英军士兵操作手册进行训练的,英军自工业革命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虽然我军限于兵力,并且被上峰的愚蠢所牵累,所以才打了败仗。不过这并不表明,贵军在平原仍然可以照例来一次突袭,我们上千辆坦克可以把你们缺乏重武器的军队四成碎片,就像去年对付哪只中东的部队一样。”

达维尔旅长说地就是19年王进喜.+:之初一路势如破竹。可是由于缺乏重武器,这支军队在优势英军地攻击下。全军覆没。现在被囚禁在了新德里附近的一座战俘营里面。

虽然王进喜的军团牵扯了驻印英军的注意力,导致同盟国重心西移,突袭舰队的万里迂回造成了便利条件,可以说是战略上大大的成功,可是在战役层面,这种冒险的突袭是完全地失败了,而且对于中印双方的心理造成了微妙的改变。

刘志文对于这样的反诘。也无言以对,一次战役死亡十万人并不少见,不过十万人被俘虏就是无法接受的事实,即便是后来的全歼美国太平洋大舰队,俘虏百万,拓地万里的功勋,在这种失败面前都黯然失色,在屡战屡胜的战绩面前,中国人民的期望值已经越来越高。不但是胜利,而且需要大胜,而且要胜得漂亮,最好是来一次惊险无比地胜利。

他们已经忘记。在战场上,一发子弹不会因为面对的是中国人就拐弯,在面对一挺重机枪的时候,即便人数上再占优势也无法扳平这种射数上的劣势。面对一辆坦克。没有反坦克器材地战士只能用人命去博。中华大帝国所取得的每一场胜利,都是用大量的人命获得的,而不是凭借美好地愿望。

不过,刘志文并不会被达维尔旅长所诘倒。

“嗯,不错我们是失败了,不过那时我们的部队在面对几倍的优势兵力下才输掉的。而你所信奉的英国人,他们的表现怎么样。想必达维尔将军也是很清楚地吧。就说上世纪末的那场黄金之战,英国人有多少人,布尔人有多少人。英国人打得怎么样,将军不会忘记吧。”

这一次轮到达维尔无言以对了,布尔战争可谓是大英帝国无法洗去地伤痛,一向自诩是英国直属的印度也深以为耻。布尔战争打了五年,双方伤亡惨重。布尔人几乎全国成年男子都被动员当兵,土地缺少人手耕种,牲畜濒临绝种。

英国则三易主帅,投45万军队,伤亡近10人,耗资2.23亿英镑。这种沉重代价使国内人民反战情绪高涨,世界舆论也强烈地抨击英国。年迈的维多利亚女王为战争日夜焦虑,忧心忡忡,加之国内政治斗争和丈夫过早逝世,女王最终于1901年1月病逝。

1902年531日,英国知道不能杀绝布尔人,便与其签订《弗里尼欣和约》,规定英国是布尔人的合法主权者,但承认布尔人的自由和财产,并拨款援助布尔人重整家园,设立自治政府。

Www¸ ttκā n¸ ¢○

布尔战争虽然以英国胜利而结束,然而,大英帝国却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欧洲诸强几乎一致谴责英国在南非的政策,认为英国为了贪求黄金而欺凌两个布尔人小国。它们认为,英国在战胜布尔后所得到的巨大黄金利益,将使自己更处于劣势。于是,法俄德三国一度谋求联合,共同对抗英国。1900年,趁英国陷于战事无暇顾及之机,法俄两国绕英国,偷偷地瓜分了在土耳其的势力范围。

更主要的是,由于布尔战争,英国不得不削弱了对中国的控制,这种放任的后果是十分可怕的,到现在,英国不得不面对自己的两个曾经的盟友,德国与中国。而在布尔战争之前,英国曾经强势的同时压制住了德国与中国,可以说,英国赢得了布尔战争,然后输掉了整个世界!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不是英国陆军实在太差,换成作战灵活多变的中国人,想必不用五十万人五年的时间。只需要30万人就可以搞定了。在这一点上,世界都是公认的,英国陆军经过这一战役之后,排名暴跌基本上已经排到了列强的最后面,再也无复铁公爵时代哪只坚忍不拔,可以与拿破仑大帝相抗衡的那支军队的威风了。

“布尔战争已经过去了好久了,新的英**队已经摆脱了这种僵化的作战模式,变得更加灵活了…….”被刘志文一激,达维尔少将立刻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从战术到单兵装备,一概说了个明明白白,刘志文乐开了花,没想到竟然还能碰到这样的好事,急忙一一录了下来。最后,为了防止达维尔醒过味来,还客套了几句

“达维尔旅长,那场战役我们是输掉了,不过我相信,要不了多久我们就能把他们就出来,现在我希望你能够配合我们,拍一些镜头。”刘志文有些恼怒,不过对待一个俘虏,使用暴力教育实在是有点过分,刘志文不是那种人。

达维尔有些扭捏:“现在衣帽不整,胡子很长,太狼狈了,还是到了战俘营再拍吧!”

“不行,我们现在就要拍摄,请配合我们的拍摄行动。”

“那请不要把拍摄的这些镜头画面,刊登在《人民中国》、《中国建设》和《北京周报》等报刊上,这些报刊的英文版在印度看的人多,以免将来回国时不好办。”见自己的请求没有得到满足,达维尔少将又提了一个要求,刘志文心里小小的鄙视了一下达维尔少将。战前不能占据有利地形,战斗时不能掌握部队率部反击,战后又不能认清形势,这样的将军还能够称为宿将,印度真是无人。

拍摄完节目之后,刘志文重新走了一段路,就是从拉则山口到达旺这段路程,正是喜马拉雅山南坡,山高谷深,坡陡路窄。上次使用直升飞机,不过两个小时就到了,这次步行滋味就大大的不同了。

不仅要警惕藏匿在林中的印军散兵,同时也饱尝了“行路难”的滋味。常常下坡下得腿肚抽筋,上山累得直不起腰来,跋涉了一天,回过头来还可看到出发时的地点。开始露宿时,象通常那样,垫上防潮帆布,盖着大衣,睡在山坡上,不想半夜醒来,摸不着“被子”了,原来身子顺坡下滑,大衣盖在头部上方了。

晚上睡觉,不得不脚蹬着树根或石头,防止身体下滑。山中的瀑布、溪流清凉甘甜,随时可以饮啜,可是每一天要为吃饭犯愁,因为在自卫反击战开始突击时,为轻装上阵,我们都把粮袋精减了,当这些“散兵”汇合在一起时,没有吃的,只好捡拾印军遗留的大米和罐头,或是向遇到的留守人员和查线兵讨要一些,要是运气不好,捡不到东西遇不到人,只好勒紧裤带忍受。就这样走走停停,用了3时间才到达达旺,指挥部已在2前就进驻了。

达旺,座落在大山腰上,达旺河流经南面,是西藏南部门隅地区的首府,周围有37个村庄、1000多户人家,居民都是门巴人。这里气候温和,四周山顶白雪皑皑,山腰河谷间的参天松杉翠绿一片,一个个村庄和印度侵略军的几百幢营房,散布在几十个小山包上,印军第7旅旅部就设在这里。

我们到达达旺时,为逃避战火和担心被印度侵略军裹协而躲进深山老林的居民己返回家乡,边防战士帮助他们收割和播种,许多人家门前晒着刚打下来的谷子和稻子,房顶上晒着鲜红的辣椒,有的村子庄稼已收割完了,战士和居民一起赶着牛翻地播种冬小麦。

着名的达旺寺,在印度军队逃离时,喇嘛四处躲藏,只留一个看门老人。可是等刘志文来采访时,经堂内佛灯通明,香烟缭绕,喇嘛们在敲钟击鼓,朗朗念经。由于战争,住在达旺河以北一带居民,房屋中弹烧毁,人畜被炮弹打死打伤,成熟的庄稼无法收割,只好任由庄稼腐烂在地里。

第34章 打不过可以忽悠第56节 经济危机(一)第4节 将军初建功第25章 思退第23节 风雨飘摇大清国第4节 海兰泡之战(上)第27节 黄祸第16章 美国的悲哀第58节 进退两难(二)第4节 股市狂澜第19章 导弹显威力第21节 闪电战(上)第19节 潜艇奇袭(下)第69节 半瘫山姆斗野鹤(一)第62章 罗斯柴尔德财阀的末日(上)第15节 西藏风云起第62节 铁流一第3节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69节 铁流(八)第25节 香港论策(下)第12节 铸犁修剑备凶顽第71节 半瘫山姆斗野鹤(三)第32节 欺骗-共工计划第27章 宋兵策失踪第8节 断粮(上)第20节 大海战第34节 巨舰(下)第13节 激战定西第2节 太平年间歌升平(下)第8节 屈打成招第91节 武神驾到第76节 困境第6章 德国统治下的欧洲(一)第13章 种族清洗第1节 大流感第68节 铁流(七)第73节 半瘫山姆斗野鹤(五)第40节 奇袭?(上)第3节 吏治难清第29节 升龙战争---伯力要塞攻防战第32节 黄雀会议下第14章 小欧洲大德国第76节 困境第40章 运筹第51节 摇摇欲坠的沙皇宝座第26节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下(完)第27节 北疆鏖战(八)第59节 落魄的日本第12章 德国的弱点第2节 瘟疫退散第60节 进退两难(四)第15章 临危上高楼第13节 激战定西第8节 四海华人皆兄弟第21节 两手都要硬(下)第101章 轰炸芝加哥(下)第6节 因祸得福(上)五十节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第22章 一梦三年第70节 退位第28节 空袭第9节 明大势总统放权第8节 屈打成招第37节 血战(四)第8节 知天命老将服输第93节 抢滩登陆战(上)第3节 运筹千里(三)第61章 热钱变死第13节 霸王别姬(上)第73节 铁壁的失败(上)第34节 巨舰(下)第27节 黄祸第9节 吾将上下而求索第33节 洪水无情人有情第1节 四川风云第17节 满载而归第33节 祝融计划-第三十三节 特种小分队第6节 男儿心如铁第50节 北极熊的哀鸣第9节 大败西班牙第11节 立国会议(中)第27节 台湾会议第38章 打仗就要赚钱第34节 法国舰队与巡洋舰队的混战第33节 拼力一掷定乾坤第35节 禁烟(一)第23节 樱花凋零第86节 报国无门的印度将军(七)第33节 三战(下)第47节 北京奥运会第17节 俄国-泥足巨人!第70节 退位第51节 血战(十九)第2节 烈日要塞(上)第47章 震慑第51节 巴拿马运河(上)第12节 奇袭布里奇伯特第60节 经济危机(五)第66节 犹太人复国(下)第37节 特战雄兵(四)
第34章 打不过可以忽悠第56节 经济危机(一)第4节 将军初建功第25章 思退第23节 风雨飘摇大清国第4节 海兰泡之战(上)第27节 黄祸第16章 美国的悲哀第58节 进退两难(二)第4节 股市狂澜第19章 导弹显威力第21节 闪电战(上)第19节 潜艇奇袭(下)第69节 半瘫山姆斗野鹤(一)第62章 罗斯柴尔德财阀的末日(上)第15节 西藏风云起第62节 铁流一第3节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69节 铁流(八)第25节 香港论策(下)第12节 铸犁修剑备凶顽第71节 半瘫山姆斗野鹤(三)第32节 欺骗-共工计划第27章 宋兵策失踪第8节 断粮(上)第20节 大海战第34节 巨舰(下)第13节 激战定西第2节 太平年间歌升平(下)第8节 屈打成招第91节 武神驾到第76节 困境第6章 德国统治下的欧洲(一)第13章 种族清洗第1节 大流感第68节 铁流(七)第73节 半瘫山姆斗野鹤(五)第40节 奇袭?(上)第3节 吏治难清第29节 升龙战争---伯力要塞攻防战第32节 黄雀会议下第14章 小欧洲大德国第76节 困境第40章 运筹第51节 摇摇欲坠的沙皇宝座第26节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下(完)第27节 北疆鏖战(八)第59节 落魄的日本第12章 德国的弱点第2节 瘟疫退散第60节 进退两难(四)第15章 临危上高楼第13节 激战定西第8节 四海华人皆兄弟第21节 两手都要硬(下)第101章 轰炸芝加哥(下)第6节 因祸得福(上)五十节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第22章 一梦三年第70节 退位第28节 空袭第9节 明大势总统放权第8节 屈打成招第37节 血战(四)第8节 知天命老将服输第93节 抢滩登陆战(上)第3节 运筹千里(三)第61章 热钱变死第13节 霸王别姬(上)第73节 铁壁的失败(上)第34节 巨舰(下)第27节 黄祸第9节 吾将上下而求索第33节 洪水无情人有情第1节 四川风云第17节 满载而归第33节 祝融计划-第三十三节 特种小分队第6节 男儿心如铁第50节 北极熊的哀鸣第9节 大败西班牙第11节 立国会议(中)第27节 台湾会议第38章 打仗就要赚钱第34节 法国舰队与巡洋舰队的混战第33节 拼力一掷定乾坤第35节 禁烟(一)第23节 樱花凋零第86节 报国无门的印度将军(七)第33节 三战(下)第47节 北京奥运会第17节 俄国-泥足巨人!第70节 退位第51节 血战(十九)第2节 烈日要塞(上)第47章 震慑第51节 巴拿马运河(上)第12节 奇袭布里奇伯特第60节 经济危机(五)第66节 犹太人复国(下)第37节 特战雄兵(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