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平静的安西城

一百多年前,大晋在西域与高昌国的三年战争结束之后,战败的大晋就退出了西域,不过当时大晋在西域所建立的四个都护府,安西都护府、金山都护府、昆陵都护府和蒙池都护府却因为通往大晋的道路被多支高昌军队所截断,使得四个都护府的上百万晋国百姓和驻军没有来得及撤回大晋的境内。

对于大晋在西域统治象征的四个都护府,高昌国当然不会放过的,于是集结了重兵,准备把大晋在西域的这最后四个据点清除干净。

当时金山都护府和蒙池都护府所在的金山城和蒙池城,都不利于守城,于是金山都护府的军队和百姓,在高昌国的军队包围金山城之前,就撤到了安西都护府所在的安西城,蒙池都护府的军队和百姓则撤往了昆陵都护府所在的昆陵城。

之后四个都护府的军队和百姓,就靠着两座易守难攻的城池,挡住了高昌国军队多次的进攻,直到六十多年前昆陵城才被高昌国军队攻下来,不过昆陵城残余的晋人也突出重围,撤到了安西城。

所以安西城虽然是安西都护府的所在地,不过却集中了大晋在西域四个都护府的后裔,甚至在安西城内,安西都护府、金山都护府、昆陵都护府和蒙池都护府还都存在,只是以安西都护府为首,安西城对外也只以安西都护府自称。

大晋427年六月二十一日,在安西城的安西都护府一间议事厅内,聚集了数十名安西城的掌权人物,包括安西都护府的都护赵师望、金山都护府的都护冯仲坤、昆陵都护府的都护李善态和蒙池都护府的都护孙曦保,以及负责安西城民生的十几名文官,还有三十六名各个都护府的将军,包括九名游击将军和二十七名偏将军。

按照一百多年前大晋朝廷的规定,西域的四个都护府,都有自行任命偏将军乃至游击将军的权利,所以这里一下子出现三十六名将军并不奇怪。

安西都护府的都护赵师望朗声说道:“各位想必都已经知晓,本都护的女儿语嫣,这次带着三百名我们安西都护府的精锐将士,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魔蛇堡和天马堡之间的崇山峻岭,成功突破了高昌人六座军堡的封锁,并且带回来了东蕃族的义军,攻克了魔蛇堡这座要塞,打通了我们安西城通往外界的道路。”

顿了一下赵师望接着说道:“现在摆在我们安西城面前的选择有两条路,其一是跟着东蕃族一起东归大晋,其二则是继续留守安西城,只派遣一支精锐部队,跟着东蕃族的队伍一起回到大晋,把我们四个都护府在西域坚持了一百多年的情况禀告给朝廷,至于我们四个都护府是去是留,则由朝廷来决定。”

赵师望的话音刚落,金山都护府的都护冯仲坤就叹气说道:“据我所知,这次语嫣侄女虽然带回了东蕃族的义军,还把魔蛇堡也夺了下来,不过语嫣侄女却答应东蕃族,我们整个安西城的军民将会跟着东蕃族一起回归大晋,这样一来,如果我们只派遣一支精锐部队,跟着东蕃族的队伍一起回大晋,不免有些失信于人,不如趁此机会,我们四个都护府就离开西域吧!”

安西城目前一共有近五十万人口,其中青壮大约有二十万,为了抵抗高昌人,这二十万青壮有一半都被编入了四个都护府的军队,就算另外十万青壮平时也是一边劳作一边进行军事训练,一旦发生战事,安西城的军队瞬间就会从十万扩大到二十万。

这十万安西城的军队,其中隶属于安西都护府的就有六万,隶属于金山都护府的有三万,至于昆陵都护府和蒙池都护府的名下,仅仅各有五千人的军队。

昆陵都护府和蒙池都护府因为六十多年前昆陵城被高昌国军队攻破,损失非常之大,六十多年过去了,昆陵都护府和蒙池都护府的元气依然没有恢复过来。

金山都护府原本在一百多年前,是大晋西域四个都护府里面,实力最弱的,不过因为金山都护府早早就迁移到了易守难攻的安西城,实力得以保存,如今在安西城四个都护府之中,实力稳居第二。

金山都护府都护冯仲坤的话,让赵师望的眉头一皱,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安西城的四个都护府在面对高昌人之时,倒是能够团结一心,不过关起门来,四个都护府可不像表面上那么一团和气。

赵师望对于自己女儿的擅作主张,其实有些恼火,他派遣赵语嫣是去联系大晋朝廷的,可是赵语嫣却擅作主张,与东蕃族结成了联盟,承诺安西城的军民会与东蕃族一起东归大晋。

对于回到大晋,赵师望内心当中还是非常期盼的,不过前提是得有大晋朝廷让四个都护府返回大晋的旨意。

安西都护府以及其他三个都护府的军民,在一百多年来,不管是自愿还是不自愿,都一直在守卫着大晋在西域最后一块领地,为了守卫四个都护府仅存的安西城,一百多年来,死掉的人何止百万,赵师望的爷爷、父亲、叔叔、兄弟、儿子,都死在了安西城的城墙之上,对于赵师望来说,安西城不是说放弃就能放弃的。

在这次四个都护府的会议之前,赵师望接到密报,金山都护府的都护冯仲坤,秘密联系了其他两个都护府的都护李善态和孙曦保,准备联合向赵师望施压,让赵师望同意放弃安西城,甚至冯仲坤还联系了一些安西都护府的将军。

果然在冯仲坤说完之后,昆陵都护府的都护李善态就跟着说道:“如今我们安西城面临着缺水的窘境,要是这种缺水的情况一直得不到缓解,或者越来越严重,那么我们安西城的几十万人可就没有活路了,现在趁着东蕃族攻下了魔蛇堡,离开安西城应该是最正确的选择。”

蒙池都护府的都护孙曦保笑着说道:“既然语嫣侄女已经答应了东蕃族,咱们可不能让东蕃族的人说我们安西都护府言而无信,本都护赞同东归!”

赵师望叹了一口气说道:“回归大晋是我们四个都护府一百多年的期望,不过就这样把安西城放弃了,实在有些可惜,只要安西城在,大晋朝廷就得承认我们四个都护府的功绩,不然就算我们四个都护府几十万回归了大晋,朝廷也不一定会多重视我们,唉——本都护也有些为难啊!”

金山都护府的都护冯仲坤急声说道:“赵都护,如果安西城不缺水,我们继续守下去倒也不无不可,问题是安西城内一大半的水井已经干枯,连从普峨峰流下来的几条小溪也干涸了,这次趁着东蕃族攻下了魔蛇堡,我们四个都护府还是离开安西城为好!”

这时几名游击将军也相继出言赞同离开安西城,就连安西都护府的游击将军赵文亮也对赵师望劝道:“义父,现在是我们安西都护府返回大晋最好的时机,一旦错过了,以后我们安西都护府再想回到大晋可就非常困难了。”

游击将军赵文亮不但是赵师望的义子,更是安西城目前的第一勇将,赵文亮这时也赞同东归,让赵师望的眉头不禁又是微微一皱。

“东归的事情,本都护还得再考虑考虑,现在我们安西城的首要问题,是守住魔蛇堡,就算我们四个都护府要离开安西城,也不是一时半刻就能走的,那么魔蛇堡的重要性,本都护就不需要细说了。”赵师望沉声说道。

目前魔蛇堡控制在东蕃族的手中,不过东蕃族东归故土的决心非常坚定,所以安西城的军队要做好接手魔蛇堡的准备,如果四个都护府的军民这次不跟着东蕃族一起返回大晋,那么魔蛇堡对于安西城来说,重要性都能上升到生死存亡的层次了。

接下来四位都护经过商议,决定征得东蕃族同意以后,先把魔蛇堡接手过来,以防出现什么意外。

四个都护府的会议结束之后,金山都护府的都护冯仲坤、昆陵都护府的都护李善态和蒙池都护府的都护孙曦保一起来到了安西城内的金山都护府。

在金山都护府的一个房间内,冯仲坤沉声对其他两名都护说道:“赵师望看来这次是不想离开安西城了,你们两个都护府有什么打算?”

李善态立即大声说道:“我们昆陵都护府这次无论如何也要返回大晋,我们昆陵都护府所在的昆陵城早在六十多年前就陷落了,大晋朝廷承认不承认我们昆陵都护府的功绩都无所谓,本都护只想把我们昆陵都护府还剩下的几万人,安全的带回大晋,给我们昆陵都护府几万人找一条活路。”

孙曦保跟着说道:“我们蒙池都护府的情况和昆陵都护府差不多,什么功绩不功绩的,其实都无所谓,我们蒙池都护府那几万人的性命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蒙池都护府也愿意跟着东蕃族一起回大晋,留在安西城早晚是死路一条。”

冯仲坤拍了一下手说道:“李都护和孙都护的想法与冯某人一样,我们金山都护府也不愿意留在安西城等死,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安西城的地下水很快就会彻底干枯,这次东蕃族攻下了魔蛇堡,是给了安西城近五十万人一丝生机,我们必须抓住了!”

李善态这时叹气说道:“可是赵师望不愿意东归的话,我们三个都护府想要离开安西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里毕竟是安西都护府的安西城啊!”

冯仲坤冷笑说道:“东归不东归,是我们安西城几十万人生死攸关的大事,赵师望虽然是安西都护府的都护,但是这个时候他想凭一己之力,就把几十万人的性命拴在他们赵家的前程上面,那绝对是妄想,我们安西城数十万军民是不会答应的!”

孙曦保皱眉问:“冯都护的意思,莫非是让东归的事情在安西城内传开?”

冯仲坤点头说道:“安西城内的几十万军民一旦知道可以东归大晋,那么安西城内的任何人,都是没有办法拦住的。”

四个都护府的会议结束之后,赵师望把他的义子赵文亮留了下来。

“文亮,这次四个都护府的会议之前,冯仲坤是不是私下去找你了?”

“启禀义父,冯仲坤确实在之前私下里找了孩儿,希望孩儿能支持安西城四个都护府的军民东归大晋。”赵文亮点头说道。

“唉——文亮,你知道为父为什么要坚守安西城吗?”赵师望叹了一口气,一脸无奈的表情。

“义父,您也知道,安西城的地下水已经不多了,有了东蕃族创造的这次机会,您为什么执意还要坚守安西城呢?孩儿实在想不明白!”

赵师望苦笑说道:“我们安西都护府坚守安西城一百多年,难道你以为朝廷真会不知道?要知道我们安西都护府的存在,在整个西域并不是什么天大的秘密,我们大晋与西域诸国通商多年,朝廷怎么可能一点儿消息也没有收到呢?”

“义父,那朝廷为什么不派兵来救援我们安西城?”

“我们安西都护府,以及其他三个都护府,要是没有意外的话,已经成了朝廷的弃子,如果我们贸然回到大晋,为父真不知道朝廷会怎样对待我们安西城这数十万军民?”

“义父,不管怎么说,我们四个都督府一百多年来,也算是在为大晋一直尽忠,现在的朝廷再昏庸,也该善待我们安西城这数十万军民,而且我们安西城二十万男儿也不是吃素的!”

“可是一旦我们安西城的四个都护府,与东蕃族的队伍一起东归,凭借我们四个都护府与高昌国多年的恩怨,高昌国势必会调动大军进行拦截。”

“义父,东蕃族可是还有近十万军队,而且大晋那位实力强悍的玳安郡太守,可以已经带兵打到了高昌国的腹地。”

第六百七十九章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第四百九十二章 被抛弃的高昌国第六十一章 收获巨大 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刘猛的怪招第二百二十二章 天生神力的瘦弱少年第五百二十八章 不靠谱的救人计划第二百五十三章 顶级武将扎堆第四百三十六章 绝世武将吕布第四百八十五章 累的腿都软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数量飙升的傀儡保镖第十七章 两姐妹的决定第七十一章 条件达成第一百六十章 战利品多了也发愁第六百五十一章 连胜五局第九十三章 四女相见第五百五十五章 北方大都督第八十八章 太守死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无声的杀戮第四十七章 逃到阎王岭第一百一十章 强大的游牧民族第八十六章 一场骗局第三百七十八章 送人头的要来了第七十六章 援军到了第六百一十六章 处境艰难的东南厢军第六百四十二章 车师国投降第三十七章 整军 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三国联军认怂了第五百八十五章 选择隐忍的国王第二百八十三章 墨溪大战之退兵第五百九十章 破虏军出兵南下第六百五十八章 想要刘基的性命第五百五十五章 北方大都督第六百零七章 战国四大名将第七十八章 华雄的强弓第四百六十二章 破虏军的困局第四百九十七章 开始找后路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西域风云再起第九十六章 谁占了便宜第三百九十六章 决定去京城第四百四十九章 都怀孕了第十九章 伪才子刘基第三十二章 去黔州第一百四十六章 未战先增兵第三百三十六章 夜袭之完美开局第二百三十七章 一切为了灵魂值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伙蒙面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契丹族的追兵第二百五十三章 顶级武将扎堆第三百七十一章 最明智的选择第六百二十七章 苛刻的停战条件第五十九章 夜袭匪营第八十四章 太守的拖字诀第六百五十三章 又得两组燕云骑第一百四十六章 未战先增兵第二百二十五章 突围受阻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埋伏第六百三十七章 燕云十八骑第六百一十一章 三个月的日夜鏖战第三百八十七章 数量飙升的傀儡保镖第四百四十一章 周太后的决断第一百三十四章 提前结束的抢劫第五百八十七章 大宛国的谋划第五十章 双双被擒第二百七十一章 墨溪大战之开始第六百一十六章 处境艰难的东南厢军第三百一十四章 祝其国的三位美女第六百四十七章 有了惧意的西方联军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分两路的平叛军第三十一章 手气太差的陈琦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平静的安西城第五百一十八章 系统奖励的变化第二十五章 大晋朝廷的旨意第三百六十四章 草原上传来的捷报第六百三十二章 皇宫内的密道第六百三十七章 燕云十八骑第六百二十五章 临阵倒戈第五百一十六章 斗将逞威 中第一百四十六章 未战先增兵第二百六十四章 亮个相的墨溪城骑兵第二百九十九章 魏国武卒第五百四十五章 浮出水面的黑手第三百九十五章 朝廷要发檄文了第五百零五章 膨胀的野心第三百四十三章 名将廉颇第六百五十五章 生擒艾丽卡第四百六十章 不讲信用的吕布第六百二十一章 又一路哑火了第六百六十九章 出人意料的黑甲军第六百四十一章 欧罗巴帝国的三大军团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服软的鲜卑公主第三百七十章 一场洪水的奇迹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编制第三百四十六章 西进军团刮起的旋风第五百二十九章 引蛇出洞的陷阱第一百九十六章 身份显赫的俘虏第二百二十三章 准备弃城突围第一百六十一章 扑倒王妃第一百三十五章 堆积如山的收获第二百九十章 圣火卫士第三百六十二章 巨盾、长木枪和强弩的组合
第六百七十九章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第四百九十二章 被抛弃的高昌国第六十一章 收获巨大 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刘猛的怪招第二百二十二章 天生神力的瘦弱少年第五百二十八章 不靠谱的救人计划第二百五十三章 顶级武将扎堆第四百三十六章 绝世武将吕布第四百八十五章 累的腿都软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数量飙升的傀儡保镖第十七章 两姐妹的决定第七十一章 条件达成第一百六十章 战利品多了也发愁第六百五十一章 连胜五局第九十三章 四女相见第五百五十五章 北方大都督第八十八章 太守死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无声的杀戮第四十七章 逃到阎王岭第一百一十章 强大的游牧民族第八十六章 一场骗局第三百七十八章 送人头的要来了第七十六章 援军到了第六百一十六章 处境艰难的东南厢军第六百四十二章 车师国投降第三十七章 整军 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三国联军认怂了第五百八十五章 选择隐忍的国王第二百八十三章 墨溪大战之退兵第五百九十章 破虏军出兵南下第六百五十八章 想要刘基的性命第五百五十五章 北方大都督第六百零七章 战国四大名将第七十八章 华雄的强弓第四百六十二章 破虏军的困局第四百九十七章 开始找后路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西域风云再起第九十六章 谁占了便宜第三百九十六章 决定去京城第四百四十九章 都怀孕了第十九章 伪才子刘基第三十二章 去黔州第一百四十六章 未战先增兵第三百三十六章 夜袭之完美开局第二百三十七章 一切为了灵魂值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伙蒙面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契丹族的追兵第二百五十三章 顶级武将扎堆第三百七十一章 最明智的选择第六百二十七章 苛刻的停战条件第五十九章 夜袭匪营第八十四章 太守的拖字诀第六百五十三章 又得两组燕云骑第一百四十六章 未战先增兵第二百二十五章 突围受阻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埋伏第六百三十七章 燕云十八骑第六百一十一章 三个月的日夜鏖战第三百八十七章 数量飙升的傀儡保镖第四百四十一章 周太后的决断第一百三十四章 提前结束的抢劫第五百八十七章 大宛国的谋划第五十章 双双被擒第二百七十一章 墨溪大战之开始第六百一十六章 处境艰难的东南厢军第三百一十四章 祝其国的三位美女第六百四十七章 有了惧意的西方联军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分两路的平叛军第三十一章 手气太差的陈琦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平静的安西城第五百一十八章 系统奖励的变化第二十五章 大晋朝廷的旨意第三百六十四章 草原上传来的捷报第六百三十二章 皇宫内的密道第六百三十七章 燕云十八骑第六百二十五章 临阵倒戈第五百一十六章 斗将逞威 中第一百四十六章 未战先增兵第二百六十四章 亮个相的墨溪城骑兵第二百九十九章 魏国武卒第五百四十五章 浮出水面的黑手第三百九十五章 朝廷要发檄文了第五百零五章 膨胀的野心第三百四十三章 名将廉颇第六百五十五章 生擒艾丽卡第四百六十章 不讲信用的吕布第六百二十一章 又一路哑火了第六百六十九章 出人意料的黑甲军第六百四十一章 欧罗巴帝国的三大军团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服软的鲜卑公主第三百七十章 一场洪水的奇迹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编制第三百四十六章 西进军团刮起的旋风第五百二十九章 引蛇出洞的陷阱第一百九十六章 身份显赫的俘虏第二百二十三章 准备弃城突围第一百六十一章 扑倒王妃第一百三十五章 堆积如山的收获第二百九十章 圣火卫士第三百六十二章 巨盾、长木枪和强弩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