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厦门风云(一)

这封简报自然是项玉写上去的检讨了,不过这时候在郑成功看来却并没有一丝一毫的责怪之意,他通过项玉的这份简短的汇报终于弄懂了明军是如何攻破台湾城的,毕竟这个时候还没有人想到过要用炸药包去炸塌城墙,因为在冷**交替的这个时间段,战场上既有长枪短剑,强弓硬弩,又有洋枪火炮,远一点的都用火炮和弓箭进行攻击,中距离上面火枪和强弩的威力也十分惊人,贴身近战的时候自然是传统的冷兵器更占便宜,士兵们在正规的攻城战时基本上是没有机会将炸药包送到城墙角下而自己安然无恙的,因为敌方会重点攻击这些部队。

不过项玉选择的夜间突袭确实是令人眼前一亮,郑成功自己也是赞许不已,为何?因为这个时候明军火器普及程度没有荷兰人高,操作熟练程度自然也没有办法跟荷兰人相提并论,只有在夜间偷袭,才能大幅度降低自身的伤亡,因为夜间由于视力不佳的原因,使用火器的一方的命中精准度将会大幅度下降,而且打击距离也会有很大程度的降低,只要进攻的一方撕开了防守一方的防线,明军以近战武器对阵荷兰人的远程武器,自然是大占便宜。

郑成功记起来了这个项玉了,这个像甘辉的年轻将领,自己之前曾交给他的秘密任务,这一次又立下了大功,不过郑成功并不打算给他特别奖励,毕竟这还是一个有用的棋子,将来或许还有别的用处。

项玉这个时候正在呼呼大睡,哪里会知道这些,他自鸣得意,自己或许已经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台湾岛的提前收复和热兰遮城的快速攻下,或许会使得巴达维亚的荷兰人不再派遣援军赴台,明军可以专心对付清廷的水军了,这些虽然跟他关系不大,都是上层的事情,但是毕竟他现在也是明军的一份子,如果明军出现变故,那么项玉自己的切身利益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台湾岛上发生的这一切或许清廷还不知道,但是大清朝中有一人却已经料事于先,这人自然就是施琅了,明军出征之前他便带着清军在马港的水师舰队出了海,明军的主力舰队离开了金门之后,施琅才带着清军的水军又返回了马港,这些天清军水军一直北上,到达了平潭厅,施琅知道明军十分忌惮他的水军,担心郑成功在出征之前不惜一切代价要歼灭他的福建水师,马港的防线虽然十分坚固,但是也有一处极为明显的弊病,出港口只有一个,而且是在顺风口,清军出港不易,一带遇到东南风明军只需要安排大量装满引火易燃物品的小船便可以对清军造成严重损失,之前是四月份,海面上的风向还不明显,但是五月份一过,海面上就都是东南风了,君子不立于危墙,既然马港有这样的防御漏洞,施琅自然不敢放心的待下去,所以带着水军舰队出港。

他只道郑成功有想要征台的打算,而且明军眼下的处境确实是势如累卵,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施琅并不想郑成功的明军这么快覆灭,出于大局方面考虑,天下战乱早一日结束国家也就早一日安宁,百姓也可以少受磨乱,但是满清的统治者是从马背上打出的天下,他们会注重水军吗?恐怕不会,加上满清将领和统治者一向歧视他们这些明军降将,如果天下再无战事,那么满清的统治者还会留他们吗?恐怕是不会的,施琅深深的明白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他便有意放明军出海去征台,自己带着水军上报说出海练兵,福建总兵这时候已近是耿精忠了,他并不是水军出身,对于水军并不了解,所以也没有起什么疑心。

但是一旦让清军的高层将领知道明军水军主力已近离开金门,那么施琅自然会受到责难,所以他又带着水军返回了马港,他需要给清廷一个交代,这个交代就是他要吃掉福建地区剩下的郑家水军。这件事情其实并不容易,金门、厦门两地的水军力量加起来跟他的水军差不多,但是明军水军都是久经战场,水面作战经验丰富,这些不是他手下的这些原先的渔民所能相提并论的,可是眼下他已经不担心了,因为施琅在平潭厅的东面海域找到了一艘战舰,这艘战舰十分巨大,比清军所以水面战舰都要大上一截,但是等清军水军找到它的时候它已经伤痕累累,船身上面千疮百孔,正缓缓的向北行驶。

这艘战舰就是大海湾海战中逃脱的玛利亚号,他的指挥官正是荷兰人赫本,玛利亚号在大海湾海战中虽然最终是成功脱逃,但是船身损毁严重,船体的一侧水线以上被击穿了几个大孔,这直接就导致玛利亚号不能够满帆行驶,不然很有可能会因为发生船体一侧大量进水而倾覆,所以虽然荷兰人想要逃到北边的日本去,但是由于动力不足的原因被海风渐渐的吹响了中国沿海,这才被清军的水军舰队发现。

施琅得知这艘大船是荷兰人的战船的时候本想将它直接击沉,后来仔细一想,发现联合荷兰人一起进攻明军在福建一带的水军也未尝不可,这才将玛利亚号上的七十多名荷兰水兵救了下来,这个时候玛利亚号已经漏水了,不用多久它就会沉没海底,荷兰人为了保命自然是有船就上,哪管这船上的人是敌是友,他们运气不错,这一次遇到的是清军。

明军在金门的水军力量最为雄厚,只不过这个时候实际上掌握军队的却是郑成功的儿子郑经,郑经这个时候只有十八岁,由于母亲董氏的溺爱,郑经从小锦衣玉食,缺乏军队里面的历练,郑成功将金门交给他的时候自己也是十分不放心,于是在郑经的身边安排了陈永华这个智囊,又留下了陈豹黄庭等几员水陆军大将,但是最终的指挥权还是在这个未经战事的张家长子手中。

郑经这时身边还有一名大明文臣,这人就是唐显悦,官拜尚书,其实在军队实力为主的郑家体系里面实际上是被架空了,这让唐显悦十分不满,但是随着明军战局的一天天不利起来,唐显悦自己发挥才干的空间就更加小了,不过好在郑成功还是比较注重明朝的这些文臣,听说唐显悦的孙女儿待嫁闺中,于是有意两家联姻,唐显悦这时正在失意中,得知这一消息自然十分欣然,于是将自己的孙女嫁给了郑经。

第146章 五十两白银一个花姑娘第122章 两军遭遇第208章 滔天火海第142章 准备和谈第261章 夜袭镇海(一)第357章 束手无策第320章 互相妥协第312章 抵达台南第138章 去明朝化?第420章 费扬古南下第126章 云聪献计第320章 互相妥协第27章 新的危机第387章 统一南方第301章 移民问题第133章 三面夹击第147章 坑爹的项玉第416章 驱赶守军第359章 浓雾偷袭(二)第289章 炮击杭州第235章 各自打算第212章 施琅上任第79章 承天府军议第67章 第一个藩属第74章 意外之人第72章 海上大火第353章 岳乐挂帅第428章 决战沙俄(四)第308章 远渡重洋的英国人第118章 狙击大队第244章 台南海战(三)第389章 九门提督第13章 改编火器营第415章 困守海州第77章 基隆市第140章 新枪实验第419章 对抗沙俄第287章 再歼援军第61章 激战荷兰人(二)第422章 沙俄退军第392章 祁口奇兵第257章 农业的发展和建设(二)第263章 夜袭镇海(三)第396章 清廷北逃第42章 厦门风云(一)第199章 秦良才第197章 战后政策第337章 战果第58章 风云突变第176章 起航!第108章 炮击皇城第187章 进攻马尼拉第129章 分头行动第247章 巩固海权第170章 部落的战争(下)第368章 范文程的毒计第98章 发展战略第59章 明军内乱第24章 明军的出路第283章 出兵第97章 人口计划第404章 平定准葛尔(三)第2章 穿越的苦恼第365章 丈量土地第322章 射击比赛第276章 地下奇兵第134章 生或者死第373章 关宁铁骑第46章 厦门攻城战第244章 台南海战(三)第158 章 中了埋伏?第349章 最后一击第111章 拜访老农第312章 抵达台南第27章 新的危机第373章 关宁铁骑第283章 出兵第50章 金门危局第268章 经略南洋第86章 筹备货币第286章 初战告捷第308章 远渡重洋的英国人第258章 欧洲震动第213章 战争威胁第177章 海商第20章 涂岭大战(三)第339章 海澄攻防战(二)第89章 风波平息第89章 风波平息第79章 承天府军议第395章 插翅难逃第110章 目标城门第276章 地下奇兵第291章 北上南京第212章 施琅上任第220章 浮出水面第325章 江户湾第6章 三桂定策第83章 抓获细作第162章 筹建安北市
第146章 五十两白银一个花姑娘第122章 两军遭遇第208章 滔天火海第142章 准备和谈第261章 夜袭镇海(一)第357章 束手无策第320章 互相妥协第312章 抵达台南第138章 去明朝化?第420章 费扬古南下第126章 云聪献计第320章 互相妥协第27章 新的危机第387章 统一南方第301章 移民问题第133章 三面夹击第147章 坑爹的项玉第416章 驱赶守军第359章 浓雾偷袭(二)第289章 炮击杭州第235章 各自打算第212章 施琅上任第79章 承天府军议第67章 第一个藩属第74章 意外之人第72章 海上大火第353章 岳乐挂帅第428章 决战沙俄(四)第308章 远渡重洋的英国人第118章 狙击大队第244章 台南海战(三)第389章 九门提督第13章 改编火器营第415章 困守海州第77章 基隆市第140章 新枪实验第419章 对抗沙俄第287章 再歼援军第61章 激战荷兰人(二)第422章 沙俄退军第392章 祁口奇兵第257章 农业的发展和建设(二)第263章 夜袭镇海(三)第396章 清廷北逃第42章 厦门风云(一)第199章 秦良才第197章 战后政策第337章 战果第58章 风云突变第176章 起航!第108章 炮击皇城第187章 进攻马尼拉第129章 分头行动第247章 巩固海权第170章 部落的战争(下)第368章 范文程的毒计第98章 发展战略第59章 明军内乱第24章 明军的出路第283章 出兵第97章 人口计划第404章 平定准葛尔(三)第2章 穿越的苦恼第365章 丈量土地第322章 射击比赛第276章 地下奇兵第134章 生或者死第373章 关宁铁骑第46章 厦门攻城战第244章 台南海战(三)第158 章 中了埋伏?第349章 最后一击第111章 拜访老农第312章 抵达台南第27章 新的危机第373章 关宁铁骑第283章 出兵第50章 金门危局第268章 经略南洋第86章 筹备货币第286章 初战告捷第308章 远渡重洋的英国人第258章 欧洲震动第213章 战争威胁第177章 海商第20章 涂岭大战(三)第339章 海澄攻防战(二)第89章 风波平息第89章 风波平息第79章 承天府军议第395章 插翅难逃第110章 目标城门第276章 地下奇兵第291章 北上南京第212章 施琅上任第220章 浮出水面第325章 江户湾第6章 三桂定策第83章 抓获细作第162章 筹建安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