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落幕

岁和三年的冬天,腊月初七,寒风瑟瑟,黑云压城。

盛京,太和殿。

金碧辉煌的大殿此刻空荡荡的,殿外隐有火光,短兵相接声与凄惶惨叫声被重重的宫门挡在了殿外,闷闷的,听不清楚。桐油和血腥味却溢了进来,在阴冷的空气中肆虐。

叛军已杀入城中。

年轻的帝王身着衮服,独自坐在高高在上的御座上,身子挺得笔直。她双手交握在前,拄着一柄剑气肃杀的重剑。玉墀下扔着一卷撕裂的卷轴,黑底云纹的封面上是一行笔力遒劲的墨迹——“讨叶倾怀传檄天下文”。

叛军统帅陆宴尘传告天下的檄文,讨伐的正是她,大景第七任皇帝叶倾怀。

叶倾怀盯着大殿尽头朱漆的宫门,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后世史书会如何评论她呢?

“想必是个恶贯满盈的狗皇帝。”叶倾怀心道,“杀兄弑父,矫诏篡位,残害忠良,屠杀百姓,一个都不能少。”

就像檄文中说的那样。

这样才符合一个逼迫百姓揭竿而起的昏君形象。

叶倾怀看过那篇檄文,言辞犀利,字字如刀,写得人神共愤。若非是被声讨的对象,连她都忍不住要跟着唾骂一句“窃国者诛”然后提剑加入声讨的大军。

“不愧是陆先生的文采,笔落惊风雨啊。可惜是连篇鬼话。”叶倾怀评价道。

檄文中的指责,她一件也不认。

自打记事起,叶倾怀就知道自己冒顶了早夭的双胞哥哥的身份,在皇宫里一个不慎便是欺君之罪满门抄斩,日子过得可谓如履薄冰。对于皇位,她从来都是避之唯恐不及,有多远躲多远,只盼着到了及冠的年纪能自请离京,远离皇宫这个是非之地,带着母妃去往边陲小镇的封地过上自在日子。

若非父皇子嗣凋零,几个兄弟又斗得太凶,一场宫变四个皇子死了三个,这皇位是无论如何也落不到她的头上的。

叶倾怀能在那场惨烈的宫变中毫发无损地幸存下来,完全得益于她多年以来的低调处事,低调到众人争位时几乎忘记了还有她这么一号皇子的存在。

鹤蚌相争,渔翁得利。可偏偏她是个不想打渔的渔翁。当真是天意弄人。

江山从天而降,叶倾怀自知做不了名垂青史的千古一帝,只求守好江山,安然终老。她亲自取了个国号“岁和”,意为“岁岁祥和”。一愿大景岁岁祥和,二愿她自己能岁岁祥和。

可惜,天不遂人愿,她的女子身份一经走漏,一切都变了。

叶倾怀自觉在位三年,无功也无过。若一定要论过失,她唯一做错的一件事,就是对着她的西席先生动了一点不该动的心,以至于对他将自己女儿家的身份和盘托出。

二十及第、惊才绝艳的太清阁学士,帝师陆宴尘。

对于这位年轻的帝师,她除了孺慕之情外,更有一分难以启齿的倾慕。

她这一生,从未着过红妆,也未施过粉黛,读的是圣贤之书,学的是治国之道,习的是弯弓射雕,修的是兼济天下。仅有的那一点点女儿家的羞赧,全都给了陆宴尘。

然而正是她这一点不合时宜的少女情怀,断送了大景百年江山。她的信任和坦言没能换来陆晏尘的青眼相待,却换来了一纸檄文,国破家亡。

“吱——呀——”太和殿沉重的宫门被人推开,冷风卷着血腥气涌进大殿。

一个身披黑甲的男人大步跨入殿中。他一手持剑,一手拎着一颗人头,一双黑眸又冷又亮,满身血污却难掩风华猎猎。

叶倾怀心中一颤。一年未见,她在心里骂了陆宴尘无数次,恨了他无数次,下定决心要与他恩断义绝,可如今只是远远看他一眼,就将她先前的努力全部化作了乌有。

她的心还是会为他跳动。纵然他举兵反她,在檄文中对她口诛笔伐,纵然此刻的他状若修罗,身后跟着黑压压的叛军。

陆宴尘行到玉墀下,将那颗人头抛在阶下。叶倾怀看了一眼,是首辅陈远思的人头。三朝老臣鬓发缭乱,死不瞑目。

陆宴尘却看也未看那颗人头,他抬头看向御座上的叶倾怀,神色决绝孤执。然后,他还剑入鞘,从怀中取出一卷文书,高举过顶,对着叶倾怀半跪了下来。

“微臣为陛下草拟了一道罪己诏,请陛下以此昭告天下,退位让贤。微臣可保陛下余生安稳。”

叶倾怀并不答他,她的嘴角崩得笔直,握剑的手紧了紧,她站起身,拖着那把十余斤的重剑拾阶而下。大殿上寂寂的,只能听到剑锋划过金阶的声音。

她走到陆宴尘面前,问道:“为什么?”

陆宴尘的身形似乎顿了顿。

叶倾怀加重声音,又问了一遍:“为什么?”

陆宴尘头又低了几分,道:“陛下,禁军已降,陈党业已伏诛,大景气数已尽,请陛下顺应天时,早做决断。”

“朕问你为什么?为什么偏偏是你?三年师生,朕自问待你不薄,视你如师如父,你是怎么能举得起这面反旗?先生,你于心何安啊?”

她说到“如师如父”四个字,看到陆宴尘的身子明显僵了一下。他这一僵让叶倾怀心中升起一丝希望,她心道:看来陆宴尘心中良知未泯,尚存一丝师生旧情。

她瞥了一眼那卷被她撕裂一半的檄文,问道:“先生,你抬起头来看着朕。你告诉朕,在你心里,朕当真如你檄文中所写的那般昏聩不堪吗?”

叛军入城,她恋栈不去,为的就是当面问他这一句话。

她想知道,这纸檄文究竟是他心中所想,还是只是一个举兵的借口。

陆宴尘直起了身,抬头看向叶倾怀,一双黑眸如同万古长夜,深不见底:“陛下若是明君,又怎会有今日呢?自古以来,只有被推翻的昏君,没有被推翻的明君。”

他的话像是冬日里的一盆冷水,让叶倾怀冷得窒息。她不死心地又问了一句:“若是朕说,朕不曾杀兄弑父矫托天诏,承天门之变也非朕的本意,先生可信朕?”

陆宴尘微微蹙了蹙眉,答道:“陛下,事已至此,微臣信不信陛下,又能如何?还请陛下怜惜万民,以一纸诏书,还天下太平。”

叶倾怀轻哂一声。

她一贯知道陆宴尘,他平生不愿扯谎,因此不能点头的时候,便总是避而不谈言之左右。他如此说,就是不信她。他是当真如他檄文中所写那般痛恨她,厌恶她。

叶倾怀轻叹口气,她一直想求一个答案,如今求到了,也算是求仁得仁,了无牵挂了。

她拿起陆宴尘一直捧着的草诏翻看起来,草诏上写着她德不配位,愿禅让于陆宴尘,望他善待百官与黎民。

“若朕如你所愿,退位让贤,传位给你,你准备如何处置朕?”

陆宴尘古水无波的眼中似乎亮了亮,道:“微臣会在宫中给陛下辟出一处,让陛下在此安度余生。”

“朕明白了。你想要的不仅是皇位,还想要这皇位来的名正言顺。”叶倾怀点了点头,“想得不错,若是没有朕这张罪己诏,你要重整朝政,清除旧臣,平定藩王,恐怕要多花不少时间。”

言罢,叶倾怀莞尔一笑,扬手将那纸草诏高高抛起,一挥剑,那本诏书被她在空中一斩为二。

她执剑而起的一刹,陆晏尘身后的兵士齐齐动作,对着叶倾怀刀剑相向,搭弓引箭。

只要叶倾怀对陆宴尘稍有不利,这些人就会立即让她人头落地。

“住手!”陆宴尘低喝一声,用眼神制止了身后的将军。

那将军吃了他一记眼刀,立即收了剑,守在一旁。他身后的士兵也随着他收了动作。

叶倾怀在心中慨叹:好一个令行禁止。

她收回目光,似乎有些欣慰地松了口气,旋即对陆宴尘笑道:“朕可不能让你如意,否则岂不是愧对了昏君之名。”

“陛下,刀剑无眼,切莫冲动。只要您退位让贤,从此不再踏出后宫一步,微臣愿以身家性命保您余生安稳。”陆宴尘有些谨慎地看着她手中的帝剑龙渊,声音竟有些慌乱。

那柄剑很沉,便是提在手里都觉吃力,叶倾怀也不知道自己刚刚是怎么举起了这么重的剑来。

“看来在先生的剧本里,朕不仅要丢了祖宗的江山,还要做仇敌的禁脔啊。”叶倾怀似笑非笑地打趣道,彷佛在说着与己无关的事。

不想她这句打趣却让陆宴尘神色大变,他盯着叶倾怀,眼中似忧似喜,还有一股蓄势待发的危险气息。

“陆宴尘,你可知道朕平生最怕什么?朕不惧生死,也不在乎史官笔下的虚名。朕平生最怕的,是做一只笼中雀。”

叶倾怀转身缓行两步,背对着陆宴尘,抬头望向御座,道:“先生曾教过朕,我叶氏先祖的天下,是马背上得来的。叶氏子女,从来只有站着死,没有跪着生。倾怀不能赓续先祖遗志,却也不愿为叶氏门楣抹灰。”

叶倾怀突然抬手,龙渊剑切入她的颈间,她没有半分迟疑,干净利落地执剑一拉,血脉尽断,刀口处扬起三尺高的血雾。

“倾怀——”

陆宴尘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带着罕见的惊惧和焦虑。

叶倾怀跌入了一个温暖的怀抱,一个她曾经朝思暮想的怀抱。

陆宴尘紧紧抱着她,一只手按在她的颈间,似乎想止住那些喷涌而出的鲜血。

“军医呢?陶二龙!去唤军医!快去!”他侧过头怒吼道。

叶倾怀从未见过他这样的神色。她在他的眼中,看到了大厦倾颓的慌乱。

叶倾怀突然释怀了。有生之年能看到陆宴尘这样紧张自己,纵然他是别有所图,叶倾怀也觉得死而无憾了。

她从怀里取出一封盖好印玺的遗诏,笑道:“先生莫慌……你来之前,朕已立好了遗诏禅让,传位给你,六部旧臣看到这封遗诏,自会归顺于你。以后,天下和百姓,就托付给先生了……朕不是个好皇帝,让百姓受苦了,先生可不要再让他们失望了……”她将那封遗诏塞在陆宴尘怀里,握着他的手将那诏书紧紧攥在他手里,又用力推了一推,当真是托孤般的郑重。

叶倾怀的视野暗了下来,她看到陆宴尘的嘴一翕一合,似乎在说着什么,但她听不清,她的耳中有尖锐的耳鸣响起。

听不清也罢,叶倾怀笑了笑,她对他已无所求,也不愿再听他说什么。

她在陆宴尘的怀中艰难地偏过头去,最后一眼望向了威严而冰冷的御座,呢喃道:“天家无父子,兄弟阋于墙。是啊,天家连亲情也无,我却还盼着先生予我真心。是我少不更事,可笑了……”

叶倾怀涣散的视野中,似乎看到了冬日阴沉的天空如同铅灰色的幕布,重重地压在宫城顶上,粒大的雪花缓缓飘落,仿若无声的尘埃漫天飘扬。

大景最后一任皇帝叶倾怀,就这样在她的老师陆宴尘的怀里又哭又笑地闭上了眼,结束了自己短暂而荒诞的一生。

第142章 得意第87章 苏醒第195章 强权第136章 决意第171章 醉酒第70章 番外——秦宝珠2第五十五章 东临门第162章 血光第132章 殿试第十八章 奔逃第十一章 秦阳第83章 楚定国第101章 出殡211.第211章 瑞雪217.第217章 盛怒第94章 死水212.第212章 荒谬第四十八章 筹谋第123章 杜正恩第168章 舒窈第四章 衷心第76章 陆宅第123章 杜正恩第76章 陆宅第83章 楚定国第164章 肝疼第119章 选择190.第190章 难民214.第214章 战略第177章 挂帅第91章 因缘第204章 嬉春第192章 红竹第71章 番外——秦宝珠3第182章 梦魇第十三章 秦宝珠第十八章 奔逃第109章 右衙卫第82章 天意第六十三章 圣旨第124章 挣扎第四十六章 贵人第103章 出师第77章 困兽第120章 刑场第130章 洞房第二十七章 新年第91章 因缘第149章 筹谋第九章 真相第四十章 策划215.第215章 内乱第92章 辞表第173章 杜荆第十三章 秦宝珠第145章 军情第五十七章 金鼓第205章 夜色第108章 遗诏215.第215章 内乱第二十七章 新年第五十七章 金鼓210.第210章 返京第157章 浊水第69章 番外——秦宝珠1第101章 出殡第二十四章 婚事第二十六章 守岁第五十四章 突围第85章 苦心第101章 出殡第99章 知遇第194章 过招第147章 请命第四十一章 入宫第130章 洞房第119章 选择第五十三章 宫变第185章 高热第一章 落幕第130章 洞房第二十二章 邀约第189章 突袭第四十七章 京畿卫第二十三章 陈府第180章 不仁第五十一章 危机第六十一章 争论第148章 忧虑第七章 童话第十五章 明路第五十七章 金鼓第四十七章 京畿卫第103章 出师第六十章 对质第一章 落幕第125章 落定第一章 落幕第187章 生死第二十四章 婚事
第142章 得意第87章 苏醒第195章 强权第136章 决意第171章 醉酒第70章 番外——秦宝珠2第五十五章 东临门第162章 血光第132章 殿试第十八章 奔逃第十一章 秦阳第83章 楚定国第101章 出殡211.第211章 瑞雪217.第217章 盛怒第94章 死水212.第212章 荒谬第四十八章 筹谋第123章 杜正恩第168章 舒窈第四章 衷心第76章 陆宅第123章 杜正恩第76章 陆宅第83章 楚定国第164章 肝疼第119章 选择190.第190章 难民214.第214章 战略第177章 挂帅第91章 因缘第204章 嬉春第192章 红竹第71章 番外——秦宝珠3第182章 梦魇第十三章 秦宝珠第十八章 奔逃第109章 右衙卫第82章 天意第六十三章 圣旨第124章 挣扎第四十六章 贵人第103章 出师第77章 困兽第120章 刑场第130章 洞房第二十七章 新年第91章 因缘第149章 筹谋第九章 真相第四十章 策划215.第215章 内乱第92章 辞表第173章 杜荆第十三章 秦宝珠第145章 军情第五十七章 金鼓第205章 夜色第108章 遗诏215.第215章 内乱第二十七章 新年第五十七章 金鼓210.第210章 返京第157章 浊水第69章 番外——秦宝珠1第101章 出殡第二十四章 婚事第二十六章 守岁第五十四章 突围第85章 苦心第101章 出殡第99章 知遇第194章 过招第147章 请命第四十一章 入宫第130章 洞房第119章 选择第五十三章 宫变第185章 高热第一章 落幕第130章 洞房第二十二章 邀约第189章 突袭第四十七章 京畿卫第二十三章 陈府第180章 不仁第五十一章 危机第六十一章 争论第148章 忧虑第七章 童话第十五章 明路第五十七章 金鼓第四十七章 京畿卫第103章 出师第六十章 对质第一章 落幕第125章 落定第一章 落幕第187章 生死第二十四章 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