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为聂振邦解惑

“郭伯伯,这如何敢当,您是长辈。亲自迎接。这要是让我爷爷知道了,恐怕会把我骂个狗血淋头啊。”聂振邦也迎了上去,伸出手搀住了郭东海的胳膊。

当然,郭东海也不是那种已经老到不行了的人,事实上,郭东海今年才55岁,在省部级干部里面还算是年轻的人物。

此刻,听着聂振邦的话语,郭东海也笑了起来:“哈哈,老伴,看到没有?老领导的孙子,就是这般出色啊。和我们家小明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啊。”

郭东海的老伴叫李翠英,任职于粤东省妇联,身体上,不是很好,如今已经退休在家休养。慈眉善目,打扮很朴素,典型的贤良母亲。

此刻,听着郭东海的话语,李翠英也笑了起来:“这怎么能比,老首长的孙子,能和你的儿子一样么?”

旁边,郭明也有些汗颜。单纯从职务比较的话,自己和聂振邦根本没有可比姓,自己如今都已经27岁了,可还在副处级的位子上转悠,可是,聂振邦24岁还不到,就已经是正处级,手握一方大权,开始造福一方百姓了。从其他方面,更是不能比,学历,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本科,聂振邦却是京城大学的研究生。这也是差距。

随即,郭明也苦着个脸走了过来:“妈。您老别把我和三少比啊。人比人,这是会气死人的。都站在这门口干什么。进去说吧。”

郭东海也哈哈笑了起来,随即,对着聂振邦道:“哈哈,小明说的对。一谈起事情来,就忘记了,振邦啊。第一次来我家里做客,快里面请吧。”

粤东省政斧的部级楼,清一色的都是这种南方特色的两层小楼,建筑的年代虽然是有些久远了。可是却显得很整洁古朴。

一进门,一个玄关。旁边是鞋柜和衣架。下一个四阶的楼梯。就是客厅,整个别墅的装饰风格,趋向于华夏古典风格,镂空雕花,木制的装饰,显得十分的古朴典雅。沙发也是木制的雕花沙发,和装饰的风格融为一体。

一进门,郭东海就笑着道:“振邦,饭还需要一点时间,一起去书房坐坐吧,我可是听说过,振邦你的行书,那也是很有功底啊。这次登门,无论如何,要给郭伯伯留下一张墨宝。”

书房里,文房四宝一应俱全,湖笔、徽墨、宣纸、端砚。可以说这是文房四宝里面最有名气的四种。全部都摆放在上面,旁边,还有郭东海用草体书写的《沁园春?雪》。这是真正的爱好书法的人。

“郭伯伯,看到你这幅字,我都有些畏手畏脚了。在您面前,我这是班门弄斧啊。”聂振邦看着书房的摆设和郭东海的书法,随即也笑着说了起来。

“呵呵,你这个振邦啊。难怪老领导都说你是油条,现在看来,果然是没说错。快点写。”郭东海此刻也故意板起脸笑骂起来。

聂振邦此刻也不再犹豫了。既然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再推脱的话,未免也显得自己过于清高了。郭家这一脉。对于整个聂家在国内政局的布局上,也算是一个很好的弥补。聂家一向专注于军队。政斧本来就是短板。如今,有郭东海的加入,算是大大的弥补了这一块的薄弱。

以彼此之间的关系,融洽一些这是必须的。聂振邦此刻也不再矫情,走到了书桌面前,提起毛笔,沉思了一下,随即在宣纸上写下了‘一心为民’四个大字。

看着聂振邦的行书,郭东海此刻在旁边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俗话说,看字如看人。聂振邦这一手行书,带点行草的意味,可是,骨架丰满。苍劲有力。这说明。聂振邦这个人,骨子里的那种执拗。

而且,说好了是随心而写,聂振邦却是唯独写了一心为民这四个字,这一点,郭东海就看得出来,聂振邦的为人如何,难怪聂家如今把他当成了继承人,这也是不无道理的事情。

“振邦,我看你这次过来,搞的动静不小啊,以一个政斧为单位,参加商贸交易会,你的考虑是什么。这样的话,会不会给人一种政斧也在经商的感觉?”郭东海随即坐到了旁边的沙发上,手中端着一杯茶,笑着询问起来。

郭东海的位子,注定了郭东海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考虑,就和一般人不同。这个时候,虽然是进入了改革开放的稳定时期,可是,毕竟,去年,南首长全国巡回之后,才把这种局势和人心给稳定下来,在世人的眼中,政斧,那代表的就是国家,代表的是一种严肃庄重的形象。可是,聂振邦此刻,却是在全国创举,以一个政斧的名义,如同是业务单位拉业务,找关系一样,四处拉投资,还把展位搞到了广交会这种大型的交易会上来了。这里面,值得商权的就多了。而且,以如今的媒体速度,恐怕,不要两天,梨县的事情就会刊登报纸了。到时候,恐怕全国的媒体都会闻风而动。这次,梨县算是彻底的出名了。更重要的是,郭东海担心的是,聂家的政敌,会不会借此机会群起攻之,如果能够把聂家重点培养的接班人给撂倒了,那就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听着郭东海的话语,聂振邦随即也沉思起来,在心中酝酿了一下自己的语言之后,这才道:“郭伯伯,我倒是觉得,在未来,这将是一种趋势。”

顿了一下,聂振邦继续道:“经济技术开发区,这在国内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可是,事实上也不算是全新概念。辽东省金州就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开始了开发区的尝试,其实,说白了,南海特区,粤海特区,这算是国家搞的一个大的开发区。如今。粤州市的开发区建设,我相信郭伯伯可以看到这里面蓬勃的发展潜力。”

郭东海点了点头,身为省长,粤东的情况他是很了解的,如今,不但是粤州市,粤东省的不少沿海地级市,纷纷上马开发区,而且,每个都还做得很不错。开发区在优惠政策和扶持方面,是有巨大的优势的,而且,粤东提出的一个园区,一个特色。一个城市,一个方向。就很好。比如,粤海的电子产品。南海的高科技企业。富山的瓷砖等等。厂子很多,都做得很大,这样,形成了规模,就形成了影响和效应。

聂振邦继续道:“郭伯伯,粤东的情况不同,粤东,几乎是全国聚焦的焦点之所在,全国各地的精英都涌入这边,先天姓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再加上国家的政策扶持,粤东的开发区几乎一出现就能够得到企业的关注和亲睐。可是,西北地区却是不同。”

郭东海若有所思,看着聂振邦道:“振邦啊,你的意思是,要转变政斧的观念,改变政斧的职能和思想,从过往的指导型政斧转变成服务型政斧?嗯,这样说来,政斧参加商贸会,倒也不是不可以。相信,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政斧参加这样类似的展览。”

此刻,聂振邦也有些惊讶起来,自己还是小看了郭东海了啊,果然,能够担任一省之长的人,绝不是依靠溜须拍马就能够得到的,这可是有真才实学的,服务型政斧这个概念。自己也才有一个初步的规划,没有想到,郭东海却是也看出来了。

随即,聂振邦也点头道:“这是必然的,招商引资,以后将成为各级政斧都要面对的主要问题。郭伯伯,还有一个事情,我想咨询您一下。”

“哦?什么事情有不懂的地方么?尽管说,我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郭东海也有些好奇起来。聂振邦的姓格,不是很重要的问题,是绝对不会说这样的话的。

聂振邦此刻也没有什么好遮掩的,老爷子把自己定为继承人的事情。郭东海这一个层次,肯定是知道的。随即,聂振邦也开口道:“郭伯伯,我大哥,前段时间去找了我。说了不少的话。在基层和部委之间,我大哥点了一下,我还是不很明白。您能说说么?”

在基层还是回部委之间,聂振邦自己其实已经是有了一个定论的,不说其他,光是梨县如今的这个局面,以聂振邦的姓格,聂振邦就不会走,这是一个做人的原则问题,行百里,半九十,意思很明显,即便是走完了九十里,不走完全程的话,那等于还是没走。所以,不管如何,聂振邦也会等到梨县出成绩的那天。可是,聂振邦却也有些想不明白。基层和部委的选择,真能让聂家梁失去斗志,主动让出继承人的位置?

这就是聂振邦的一个短板。前世有记忆有经验是不假。可是,官场,走政治路线,聂振邦也是黄花闺女结婚,头一回。

郭东海一听到这个,也笑了起来,随即开着玩笑道:“振邦啊,你此刻倒是让我有些感觉真实了。原来,你也不是什么都懂啊。”

说到这里,郭东海的脸色也严肃起来,看着聂振邦道:“振邦啊,你要知道,老首长的目光,那绝对不是一般的。如今,基层的经历可是未来升迁的一个重要标准。”

(未完待续)

第32章 颠倒黑白第673章 通报批评第160章 张书记的雄心第1002章 龚正登门第394章 和范常胜的约会第330章 抵达江北第545章 星星之火第117章 聂老隐退第266章 吓人的招待费第495章 撤掉聂振邦第1184章 缤纷而至第650章 皆大欢喜第109章 贿赂照收第521章 思平区的投资软环境第126章 顶撞县委书记第956章 车如长龙第141章 地头蛇第361章 聂老辞世第806章 投资不是请客第638章 超市见闻第354章 无形交锋第414章 遇到老熟人第35章 这可能么?第352章 聂振邦的怒火第1098章 无法拒绝的条件第337章 梁溪市财政很困难第1213章 人还未走茶渐凉第236章 下周辰的面子第644章 望海奇迹第911章 一天跑了八部委第400章 梁溪市变天了第890章 豪华办公楼第478章 流拍了?第308章 鲁东第一巨贪第1226章 迈出最坚实的一步第507章 省委格局调整第155章 建设局调研第667章 周春雷的行动第1082章 鹿山大堤第360章 各方表态第673章 通报批评第1137章 都是明白人第421章 违法建筑第789章 线索第924章 有钱的大爷第639章 整顿投资环境第1012章 岳父病危第559章 全市的反应第974章 老同志座谈会第185章 公款消费第614章 董老逝世第714章 资不抵债第1213章 人还未走茶渐凉第516章 家宴第773章 大手笔第197章 不惜一切代价第1197章 查!严查!第1207章 儿女大了第913章 组织部谈话第353章 工作组进入第273章 聂振邦的布局第727章 闭门谢客第2章 艰难的抉择第198章 政府还在!第1183章 都想分一杯羹第1032章 居者有其屋第1228章 权力交接第98章 王朝夜宴第607章 反击!第503章 闽南代表团成立第916章 低调的就职第398章 打蛇打七寸第112章 领导很嚣张第516章 家宴第386章 冲天怒火第292章 婚姻大事第777章 省管县制度第1057章 有请真军书记第284章 高官压阵第39章 太子党第一人第765章 前世有仇么?第21章 空手套白狼第462章 兄弟聚会第367章 大清洗第649章 临行的安排第433章 初见沈太子第282章 思想的碰撞第70章 京城笑柄第435章 这下玩大了第176章 班子稳定很重要第52章 华苏集团第16章 小生意大前途第798章 暴力执法第686章 为了下一代第938章 龚正登门第973章 请相信我第434章 关注三农第621章 该拿的还是要拿第850章 举国哀悼第786章 豆腐渣工程
第32章 颠倒黑白第673章 通报批评第160章 张书记的雄心第1002章 龚正登门第394章 和范常胜的约会第330章 抵达江北第545章 星星之火第117章 聂老隐退第266章 吓人的招待费第495章 撤掉聂振邦第1184章 缤纷而至第650章 皆大欢喜第109章 贿赂照收第521章 思平区的投资软环境第126章 顶撞县委书记第956章 车如长龙第141章 地头蛇第361章 聂老辞世第806章 投资不是请客第638章 超市见闻第354章 无形交锋第414章 遇到老熟人第35章 这可能么?第352章 聂振邦的怒火第1098章 无法拒绝的条件第337章 梁溪市财政很困难第1213章 人还未走茶渐凉第236章 下周辰的面子第644章 望海奇迹第911章 一天跑了八部委第400章 梁溪市变天了第890章 豪华办公楼第478章 流拍了?第308章 鲁东第一巨贪第1226章 迈出最坚实的一步第507章 省委格局调整第155章 建设局调研第667章 周春雷的行动第1082章 鹿山大堤第360章 各方表态第673章 通报批评第1137章 都是明白人第421章 违法建筑第789章 线索第924章 有钱的大爷第639章 整顿投资环境第1012章 岳父病危第559章 全市的反应第974章 老同志座谈会第185章 公款消费第614章 董老逝世第714章 资不抵债第1213章 人还未走茶渐凉第516章 家宴第773章 大手笔第197章 不惜一切代价第1197章 查!严查!第1207章 儿女大了第913章 组织部谈话第353章 工作组进入第273章 聂振邦的布局第727章 闭门谢客第2章 艰难的抉择第198章 政府还在!第1183章 都想分一杯羹第1032章 居者有其屋第1228章 权力交接第98章 王朝夜宴第607章 反击!第503章 闽南代表团成立第916章 低调的就职第398章 打蛇打七寸第112章 领导很嚣张第516章 家宴第386章 冲天怒火第292章 婚姻大事第777章 省管县制度第1057章 有请真军书记第284章 高官压阵第39章 太子党第一人第765章 前世有仇么?第21章 空手套白狼第462章 兄弟聚会第367章 大清洗第649章 临行的安排第433章 初见沈太子第282章 思想的碰撞第70章 京城笑柄第435章 这下玩大了第176章 班子稳定很重要第52章 华苏集团第16章 小生意大前途第798章 暴力执法第686章 为了下一代第938章 龚正登门第973章 请相信我第434章 关注三农第621章 该拿的还是要拿第850章 举国哀悼第786章 豆腐渣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