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省管县制度

听到这句话,龙庚华却是有些吃惊,省管县。聂振邦还真是大手笔,大格局啊。可是,这个方案能够实施么?对于省管县,龙庚华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具体的来说。“省管县”体制指:省市县行政管理关系由目前的“省—市—县”三级体制转变为“省—市、县”二级体制,对县的管理由现在的“省管市—市管县”模式变为由省替代市,实行“省管县”模式,其内容包括人事、财政、计划、项目审批等原由市管理的所有方面。这种由省直接把转移支付、财政结算、收入报解、资金调度、债务管理等权限“下放”到县的“省管县”改革已在全国试点推行。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

想到这里,龙庚华也显得十分的慎重,道:“聂省长,省管县,这可是大手笔啊。这么做,在省内,我估计,所要面临的阻力和压力都不小啊。”

聂振邦淡然一笑,点了点头,对于龙庚华的话语,聂振邦是赞同的。随即道:“阻力,肯定是有的,主要的问题,还是看省里面,有没有这个决心。如今,县一级的基层班子。弊端不小。很多人都是一副土皇帝的架势。归根结底,这也跟省市县三级管理有很大的关系。市县之间。关系太过紧密了。这也是产生[***]的一个根源。”

说到这里,聂振邦顿了一下,继续道:“另外,从发展和行政来说。县一级班子,可以说是有两个婆婆,省、市两级政斧。如今,如果去除掉市一级政斧。对县域经济的发展,也算是解除了一个束缚。”

接下来聂振邦却是继续向龙庚华介绍道:“龙书记,其实,省管县制度,在国内,早在十几年之前就已经开始试点了。记得在92年的时候,江南省当时提出了和沪城市经济接轨的方案。当时,江南省就有十三个县实施了这一试点。在02年的时候,江南省全省就在试点。如今,楚南、鲁东等省份都在实施省管县的模式。这都是现成的经验和例子。我看,完全可以借鉴兄弟省市的成功模式嘛。”

这么说,聂振邦也算是给了龙庚华一个定心丸了。同时,如果这一个方案能够通过,那么,常虹市那边,许爱国对下面县市的掌控力度,必然会下降,到时候,省里面,也可以通过省管县的一个人事任免权力,直接干预常虹市的工作。

当然,并不一定需要走那一步,因为,省管县这一个制度,本身就表明了省里的态度,许爱国只要不傻,自然知道收敛。

对于聂振邦的手段,龙庚华是感到由衷的佩服,不愧是读书人啊。这个事情,要是换成自己,恐怕,最多就是在常委会上施加一些压力,向曾太平施加一些压力,最终,逼迫许爱国放手。可是,聂振邦的手段,不但可以达到同等的效果。还能促使省里面更好的掌控全省的经济大局。这就是差距啊。

想到这里,龙庚华却也知道,这个事情,自己是必须要表态的,随即,点头道:“省管县的制度,我看也很好。我是支持的,以前的时候,不少地方,县市之间扯皮。尤其是分属不同的地市,你推我,我推你。省管县制度改革的话,的确可以彻底的解决这种事情。聂省长,我是无比的佩服啊。这个事情,我举双手赞成。”

顿了一下,龙庚华却是继续道:“另外,我看,有些事情,还是有必要和太平书记反应一下。地方上的同志,一心想要打开局面,开展工作,这种迫切想要做一番事业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是,整体来说,也还是要注意方式方法嘛。欲速则不达的道理还不懂么?”

和龙庚华分开之后,聂振邦这边却是直接回家了。至于龙庚华,聂振邦相信,他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找曾太平反应。许爱国的这一番举动。也间接的触动了他的心弦。

如今,在经过杨德市的案子之后,龙庚华在省内的威信受到了打击和影响,他比自己还承受不住失败。真要是连常虹市这边的人都保不住了,龙庚华在巴蜀省,那就真成了孤家寡人了。所以,这一个态度,龙庚华必然要做出来。

……

常虹市

许爱国接着电话,此刻,许爱国的心情很是不爽。作为空降干部,又是有背景的人。现在,这种拘束的感觉,是许爱国从来没有感受过的。

可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听着电话那端。曾书记看似平和的话语,许爱国也只能是点头道:“曾书记,您批评得对。在这方面,是我急于求成了一些。”

曾太平点了点头,如今,省内,几个常委,包括聂振邦、龙庚华、孙家洛在内的排名靠前的几位领导都发表了一些看法,曾太平也不得不重视。这就是聂振邦说的。

曾太平这笔买卖做得好。可是,一旦觉得得不偿失的时候,他也要考虑。很显然,为了一个常虹市,为了许爱国而得罪其他常委,这是不明智的。而且,曾太平也认为,许爱国艹之过急了。

沉吟了一下,曾太平的声音传了过来:“爱国啊,基层的同志。有一些小毛病,小问题。这是很正常的。水至清则无鱼。现在,省内,不少领导都对你有意见。在这种小事情上,你也不要过多的纠结。安心沉下去,你还是有优势的。山同县的事情,不要再查下去了。”

这么说,算是给许爱国的这一次行动画上了句号了。事实上,山同县的问题。本身就不是问题。生活作风方面,有可能是越线了一些。但是,并不涉及到刑事和纪律上。说白了,查也是白查,这也是聂振邦等人的底气所在。

真正查下去,最多,就是一个警告,甚至,警告都谈不上,诫勉谈话就算不错了。这对大局,没有任何的影响。事情到了这一步,许爱国也必须要做出妥协。

听着,曾太平的话语,许爱国点了点头,没有反驳,也不敢有什么反驳。自己有背景那是不假。可是。现在是在巴蜀省,许爱国没得选择,只能是和曾太平靠拢。

同时,话里面的意思,许爱国也清楚,不管如何说。自己的优势就是,自己是常虹市的市委书记,是一把手。班子成员,还是要维护自己的威信的。许爱国也相信。自己总能够找到突破口。

随即点头道:“曾书记,我明白了。请您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的。”

……

省委小会议室

会议室内,只有三个人,曾太平,龙庚华以及聂振邦。这是例行常委会之前的书记办公会。

看了看旁边的龙庚华和聂振邦,曾太平随即道:“之前说的几个议题,我看,是不是可以定下来,拿到常委会上讨论一下。另外,振邦同志和庚华同志有什么补充的没有?”

之前的几个议题。在讨论的过程之中,都显得十分的顺利。聂振邦和龙庚华也没有提出什么意见。此刻听着曾太平的话语,两人对视了一眼,聂振邦随即开口道:“还真有个事情,要说一下。”

顿了一下,聂振邦看着曾太平,道:“曾书记,我认为,根据目前巴蜀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式。根据如今巴蜀省良好的发展前景。我觉得,巴蜀省,是时候考虑进行省管县制度的改革了。”

接着,聂振邦将省管县制度的优劣都说一遍之后,总结道:“整体来说。我认为,省管县制度改革之后,更能够加深省委省政斧的掌握力度。也能够更加迅速的加快我省县域经济的发展。”

一听到聂振邦的话语,曾太平的脸色,顿时就沉了下来,省管县?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好的制度。如果在其他的时间提出这个方案,曾太平也不会有什么反对。毕竟,这是加深了省委省政斧的威信。可是,现在么?夹杂在常虹市的这个事情之后,曾太平却是不会同意。

脸色一沉,不等龙庚华说话,曾太平就开口道:“振邦同志,省管县。这个事情,我觉得,牵扯实在是太大了。巴蜀是一个人口大省,全省,二十几个地州市。再加上一个副省级城市。牵扯面广。我看,这个事情,暂时就不要讨论了。”

说到这里,曾太平却是沉声道:“这个事情,我看,就先搁置起来好了。我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这么说,让聂振邦和龙庚华都有些吃惊,曾太平竟然为了这个事情,动用了党委一把手的一票否决权。

对视了一眼,聂振邦却是面带微笑着道:“既然曾书记都这么说了。那就先搁置一段时间吧。”

一散会,一打开手机,聂振邦和曾太平的手机都传来了滴滴的信息声。这让曾太平和聂振邦都愣了一下。

聂振邦打开信息,信息很短,一句话,袁总病重!

一看到这里,聂振邦却是立刻抬头看着旁边的曾太平道:“曾书记,要跟您请个家。我今天要去京城一趟。”

(未完待续)

第316章 兄弟,一路走好第884章 前路坎坷第20章 场地试用第126章 顶撞县委书记第106章 计划开始第348章 第一把火第840章 爬进去第1007章 火爆场面第719章 东瀛人闹事第381章 轰动全市第865章 奥斯曼将军第1197章 查!严查!第805章 丑闻第376章 顶撞副省长第236章 下周辰的面子第229章 火药味很重第721章 倭人服软第303章 有恃无恐第1008章 老熟人的大礼第920章 宣传部长第943章 不妥协第216章 县长牛气啊第547章 一封匿名信第1024章 学校的新老板第162章 考察之后很振奋第832章 家的温馨第1003章 楚南胡彦博第495章 撤掉聂振邦第329章 组织谈话第953章 信访局调研第1104章 深谈第1077章 首长召见第193章 招商大局第645章 汪建华的心思第825章 意外第1198章 杨益成的苦楚第103章 后院失火第833章 苏玦登门拜年第159章 项目签约第973章 请相信我第1129章 财政大局第824章 视察棚户区第1124章 罗秋良的决定第461章 望海肥星的排场第1028章 这就叫摘桃子第716章 潘建章的心思第118章 西北任职第150章 做了一回渔翁第1033章 大手笔投资第1036章 厚积薄发第713章 事情很蹊跷第956章 车如长龙第369章 范常胜的反击第664章 不给面子第537章 京城聂三哥第1219章 足以改变世界第833章 苏玦登门拜年第722章 老爹的班底第982章 资金问题第298章 老兵的血泪第71章 赌约第968章 班子风向第1211章 乔总的赞赏第512章 于胜东亲自压阵第291章 万民相送第844章 张老师,走好!第706章 举国同悲第1162章 事在人为第384章 剪彩第201章 整体移民第520章 给三哥捧场第368章 铁案如山第398章 打蛇打七寸第1228章 权力交接第12章 聂家太子第971章 革命老区第369章 范常胜的反击第248章 婚姻问题第307章 突破口第764章 聂振邦的报复心第10章 天生的宿敌第480章 先得点好处第1069章 行动代表态度第760章 大农业模式第1012章 岳父病危第1189章 出国访问第1004章 聂书记的提点第851章 灾后重建第443章 李国华使绊子第922章 省委大秘第595章 江若轩的请求第111章 高规格接待第1202章 主动要求拆迁第320章 媒体曝光第349章 聂市长的讲话第347章 三哥很强势第829章 大棒挥舞第302章 机会来了第357章 过年第243章 国家模范县
第316章 兄弟,一路走好第884章 前路坎坷第20章 场地试用第126章 顶撞县委书记第106章 计划开始第348章 第一把火第840章 爬进去第1007章 火爆场面第719章 东瀛人闹事第381章 轰动全市第865章 奥斯曼将军第1197章 查!严查!第805章 丑闻第376章 顶撞副省长第236章 下周辰的面子第229章 火药味很重第721章 倭人服软第303章 有恃无恐第1008章 老熟人的大礼第920章 宣传部长第943章 不妥协第216章 县长牛气啊第547章 一封匿名信第1024章 学校的新老板第162章 考察之后很振奋第832章 家的温馨第1003章 楚南胡彦博第495章 撤掉聂振邦第329章 组织谈话第953章 信访局调研第1104章 深谈第1077章 首长召见第193章 招商大局第645章 汪建华的心思第825章 意外第1198章 杨益成的苦楚第103章 后院失火第833章 苏玦登门拜年第159章 项目签约第973章 请相信我第1129章 财政大局第824章 视察棚户区第1124章 罗秋良的决定第461章 望海肥星的排场第1028章 这就叫摘桃子第716章 潘建章的心思第118章 西北任职第150章 做了一回渔翁第1033章 大手笔投资第1036章 厚积薄发第713章 事情很蹊跷第956章 车如长龙第369章 范常胜的反击第664章 不给面子第537章 京城聂三哥第1219章 足以改变世界第833章 苏玦登门拜年第722章 老爹的班底第982章 资金问题第298章 老兵的血泪第71章 赌约第968章 班子风向第1211章 乔总的赞赏第512章 于胜东亲自压阵第291章 万民相送第844章 张老师,走好!第706章 举国同悲第1162章 事在人为第384章 剪彩第201章 整体移民第520章 给三哥捧场第368章 铁案如山第398章 打蛇打七寸第1228章 权力交接第12章 聂家太子第971章 革命老区第369章 范常胜的反击第248章 婚姻问题第307章 突破口第764章 聂振邦的报复心第10章 天生的宿敌第480章 先得点好处第1069章 行动代表态度第760章 大农业模式第1012章 岳父病危第1189章 出国访问第1004章 聂书记的提点第851章 灾后重建第443章 李国华使绊子第922章 省委大秘第595章 江若轩的请求第111章 高规格接待第1202章 主动要求拆迁第320章 媒体曝光第349章 聂市长的讲话第347章 三哥很强势第829章 大棒挥舞第302章 机会来了第357章 过年第243章 国家模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