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君主政体

酒醉金迷、朱门狗肉臭,这些词汇在此时非常应景,大萧条让很多人一夜之间倾家荡产,可同时也给很多人一个暴富的机会。同那些老老实实一步一步迈上富翁序列的商业贵族相比,这些暴富的人们明显不太懂得金钱的运用。

企业投资、政治投资?不不不,他们情愿把大部分的钱财都用在享受上,大量的奢侈品成箱成箱的购买,来自各国的汽车、别墅、古堡也全部成为他们的名下,那挥霍着几十上百万欧元的富豪很是嚣张的畅行在国际上。

他们的背后是四国联盟、因此他们丝毫不在乎自己很有可能被地方政府坑掉自己的财富,面对这样的情况四国联盟也是放任的,因为恩斯特很清楚战争短期内不会爆发,即便内阁对此有不同的想法。

官员们的担心很简单,此时全球都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现在商人们的行为明显是对他们经济的一种补偿,毕竟购买东西需要花费金钱,而现在各国欠缺的就是金钱,各种交易税不能说让财政不再亏空,但至少能够好一些。

当然,如果层次看得深一些,那么就能够得知现在也是四国联盟全面输出欧元的一个机会,国际大宗项目都改用欧元交易,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战争一到来商人们会损失惨重?恩斯特自然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几年经济缓解一些,恩斯特会运用一些政策上的扶持“逼迫”国内的那些商人放弃海外的资产,全力注资国内的企业。

不可能?没有什么不可能。要知道俄罗斯帝国还没有开发。数不清的地下资源需要花费的资金不是几百上千万欧元那么简单。只要恩斯特肯放开政策,相信数不清的四国联盟富豪会投身其中,毕竟这是没有任何风险的生意。

全球经济大萧条的情况下各国皇室也开始缩衣节食,唯一没有太大变化甚至还越发奢华的只有恩斯特,没有办法,他手中掌控的资金实在是太多,此时他需要想一个办法把这些欧元全部消费出去。

流通的才是欧元,如果一直放在金库里那。是废纸。这个道理恩斯特非常的清楚,因此他特意花费100万欧元打造世界第一架奢华空客,这是真正的空客,并非如同前面那样直接用军用轰炸机改造。

不单单是空客,但凡有海洋和大型湖泊的地方,都会有一艘恩斯特的私人游艇,很奢华、很大的那种,甚至海洋上的都不能称之为游艇,说是游轮比较合适。

汽车方面自然不用多说,劳斯莱斯企业的一辆真正帝王级座驾正式亮相。外表暂且不提,里面的任何细节都是世界顶尖材料。光是这些材料就价值60余万欧元,这还是因为恩斯特的名头,各大材料商优惠的结果。

黑色流水线的车型、宽敞的内部空间,这几乎就是划时代的一辆车,里面的很多东西都是现在不曾拥有的,当然它也是不可复制的,因为这已经是花费工程师们相当大的心血,完全的纯手工制作。

恩斯特很满意、安妮和玛利亚、杰西卡也非常的喜欢,但是她们想要的皇后级座驾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完工,当然同这辆帝王级的劳斯莱斯相比,皇后级要差一些……好吧,或者说要差很多。

1930年四国联盟最大的变化也许就是分级制度,很多的东西都开始分级,原因很简单,就是促进商品和服务行业的创新性,甚至为此官方特意创办一家报刊,报刊的目的地非常强,就是分别介绍和行业内最出色的前百位品牌和商家。

布拉格的酒店、华人街的酒楼、皇家大道的钟表、服饰、东亚地区的玉石、摩拉维亚的红酒、东普鲁士的一些科技物品……这些都有详细的介绍。

很多人都把这当成购买的风向标,因为政府的信誉度非常高,公民们很愿意相信,而事实上他们这样的行为也是正确的,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在官方介绍的商品中发现什么不妥的地方,服务、质量都是一等一的高。

其实四国联盟商业局对于这些排在前列的物品和服务行业检查的也非常细心和频繁,这才有他们越做越好的结果,当然竞争是非常惨烈的,前十位还好一些,三十以后的排名经常会出现一些变动,不过某方面来讲这也让四国联盟的商业氛围提高其他国家不止一倍。

简单来说,例如酒店行业,即便四国联盟的一位排在50往后的酒店,如果他前往美国西欧其他国家进行连锁分店,只要保持在四国联盟的习惯,那么他一定会快速的做大做强,因为他的服务是其他国家不具备的。最高的要求标准自己、最大的忍耐送与顾客,这就是他们宣扬的宗旨。

随着四国联盟的车辆增多,恩斯特不得不开始在各个街道口安装红绿灯来保护行人的外出安全,而针对于驾照、酒驾等行为也开始逐渐重视起来,因为去年一年的时间不少人因为无证驾驶、街道混乱出现车祸。

什么叫做祸不单行,就在英国忙于应对经济危机的时候,埃及的起义让他有些措不及防,恩斯特闻言此时倒是显得十分开心,只要西欧诸国有麻烦,那么就说明他们短时间内根本无心思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这里。

1922年的时候英国就被迫宣布埃及独立、取消对埃及的“保护政策”。不过英国如何甘心就这样放弃埃及?因此他提出四项提议:英国负责埃及国防、英国需要控制苏伊士运河、英国拥有保护外国人的权利、英国希望能够继续统治苏丹。

这样的条件埃及方面自然不可能同意,因此双方陷入长达两年时间的推脱和谈判阶段,不过很明显,时间再长也不能改变埃及政府的态度。但是此时事情开始有小小的不同,那就是在英国的压力之下埃及内阁再也支撑不住宣布解散内阁,新的内阁是由地主、买办阶级的大地主、商人们组建而成。

他们的态度是明确的,只是下台的那些独立人士能够甘心?答案是否定的,因此他们开始鼓励公民们不纳税并消极对待政府,双方在这样的矛盾下公民们忍不住起义暴动,工人选择罢工、学生选择弃学,数不清的公民上街游行,他们表示:“民族独立、反对君主政体!”

内阁在英国的掌控下开始对这些游行的公民进行镇压,一时之间埃及一片血色,此时的恩斯特也非常的纠结,他自然是希望看到英国到处都是麻烦,可是他同样也不希望埃及丢掉君主制度。

政体是一个大团体,例如当初的共和法国,欧洲群起攻击的原因不就是那些君王们害怕路易十六的情况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同样如此,因为他们不是一个政体,根本上来说自然就不是一个组织。

当然,这样的情况到21世纪会薄弱很多,那个时候是完全的经济社会,只要经济能够提高上去,那么其他的什么政体都已经不重要。但很可惜,只有很少的君主制度国家能够坚持到那个时候。

几位幕僚来到恩斯特的书房,他们希望得到恩斯特的决定,如何对待埃及的事情,一方面希望英国多一些麻烦,而同时他们也希望能够保留埃及的君主制度。

“直接逼迫英国离开埃及,我们同埃及进行合作,由公民推举出一位皇室担任埃及苏丹,也许我们还有机会参股苏伊士运河。”

说起苏伊士运河那位幕僚的脸上都是兴奋的神色,由不得他不这样,因为苏伊士运河是一条非常重要的交通要道,英国能够纵横世界同它有相当密切的联系,因为它能够让东西缩短三分之一的时间。

“但是埃及距离我们太多遥远,掌控力度不足,而且……我们此时不适合同英国站在对立面上,尤其是明面上。”

另外一位幕僚明显不认同前一位的态度,对此恩斯特一直都没有开口,他只是静静的坐在那里,看着几位幕僚的商讨,其中不点头也不摇头,仿佛他一直一位局外人。

直接同英国对抗自然是不理智的行为,并非是畏惧或者说害怕,只能说这样做只会让其他人捡便宜,傻瓜一样的事情恩斯特自然不想做。另外一个情况也就是如同幕僚说的那样,埃及距离四国联盟有些遥远,得不偿失。

俄罗斯帝国?埃及和俄罗斯帝国可完全不同,俄罗斯帝国的皇帝是玛利亚,恩斯特完全可以在那里驻军,而埃及不同,四国联盟只能和他是附属关系,想要在埃及驻军的可能性非常小,如果真的那样做那么和英国有什么区别?埃及的公民凭什么帮助一头老虎共同驱走一头狼?尤其这头老虎也没有什么好的名声,俄罗斯帝国、秦国、东普鲁士可都是典型的例子。。

第97章 律师的惊叹第210章 国际皇家会议第44章 斐迪南大公的教导第213章 补偿第185章 战争结束(三)第51章 斯蒂芬·:茨威格第368章 三大元帅第335章 中东酋长国第167章 索姆河战役第245章 边境风云(七)第170章 弗朗茨皇帝第345章 俄日战争(三)第113章 围困第336章 东欧联盟第157章 西伯利亚(二)第160章 恩斯特的猜疑第151章 克莱佩达(三)第190章 战火之路第122章 英王葬礼第234章 英法的态度第136章 巨变第10章 博那罗蒂伯爵的秘密第225章 教育改革第226章 800英镑第165章 重启战端第69章 橄榄球赛第77章 妥协第173章 圣彼得堡的突变第233章 春节前夕第92章 争吵第5章 摩拉维亚伯爵第180章 刺杀的影响第249章 东方的至宝第321章 进军的日本第86章 巴黎第62章 访客第371章 慌乱的日本高官们第9章 埃斯波西托红酒第57章 告别维也纳第216章 两只狐狸第288章 阴差阳错第160章 西伯利亚(五)第80章 市长的诧异第89章 红酒订单第294章 熟悉的城市第264章 间谍的作用第340章 误会第295章 格洛丽亚到来第30章 迈西米利安的疑惑第340章 二战前(三)第10章 博那罗蒂伯爵的秘密第78章 锦上添花第313章 查理的特殊日子第279章 第二位公主第342章 二战前(四)第252章 郁金香家族第314章 皇储们的性格第368章 三大元帅第124章 圣彼得堡第116章 伏伊伏丁那(三)第42章 杜海彬和雷奥第20章 八国联军事件第140章 一战前(三)第151章 克莱佩达(三)第221章 演唱会第243章 边境风云(五)第16章 博那罗蒂小镇的危机第285章 哈萨克大酋长第171章 “先知”苏菲第264章 间谍的作用第47章 安德烈到来第287章 希特勒的春天第176章 战争结束前夕(一)第43章 汉奸?叛国者?第13章 接管防务第238章 安妮和王宫第176章 战争结束前夕(一)第283章 意大利王国的崛起第164章 意大利王国第22章 佛罗伦萨第176章 战争结束前夕(一)第97章 律师的惊叹第161章 西伯利亚(六)第357章 军方两系第164章 意大利王国第184章 战争结束(二)第11章 国王遇刺第247章 安妮的邀请第21章 空间里的发现第144章 捷克公国(四)第289章 激动的希特勒第230章 主题公园第294章 熟悉的城市第81章 粮食危机第355章 苏维埃的灭亡第62章 访客第37章 神秘的斐迪南大公第41章 奎帕第290章 私立学校
第97章 律师的惊叹第210章 国际皇家会议第44章 斐迪南大公的教导第213章 补偿第185章 战争结束(三)第51章 斯蒂芬·:茨威格第368章 三大元帅第335章 中东酋长国第167章 索姆河战役第245章 边境风云(七)第170章 弗朗茨皇帝第345章 俄日战争(三)第113章 围困第336章 东欧联盟第157章 西伯利亚(二)第160章 恩斯特的猜疑第151章 克莱佩达(三)第190章 战火之路第122章 英王葬礼第234章 英法的态度第136章 巨变第10章 博那罗蒂伯爵的秘密第225章 教育改革第226章 800英镑第165章 重启战端第69章 橄榄球赛第77章 妥协第173章 圣彼得堡的突变第233章 春节前夕第92章 争吵第5章 摩拉维亚伯爵第180章 刺杀的影响第249章 东方的至宝第321章 进军的日本第86章 巴黎第62章 访客第371章 慌乱的日本高官们第9章 埃斯波西托红酒第57章 告别维也纳第216章 两只狐狸第288章 阴差阳错第160章 西伯利亚(五)第80章 市长的诧异第89章 红酒订单第294章 熟悉的城市第264章 间谍的作用第340章 误会第295章 格洛丽亚到来第30章 迈西米利安的疑惑第340章 二战前(三)第10章 博那罗蒂伯爵的秘密第78章 锦上添花第313章 查理的特殊日子第279章 第二位公主第342章 二战前(四)第252章 郁金香家族第314章 皇储们的性格第368章 三大元帅第124章 圣彼得堡第116章 伏伊伏丁那(三)第42章 杜海彬和雷奥第20章 八国联军事件第140章 一战前(三)第151章 克莱佩达(三)第221章 演唱会第243章 边境风云(五)第16章 博那罗蒂小镇的危机第285章 哈萨克大酋长第171章 “先知”苏菲第264章 间谍的作用第47章 安德烈到来第287章 希特勒的春天第176章 战争结束前夕(一)第43章 汉奸?叛国者?第13章 接管防务第238章 安妮和王宫第176章 战争结束前夕(一)第283章 意大利王国的崛起第164章 意大利王国第22章 佛罗伦萨第176章 战争结束前夕(一)第97章 律师的惊叹第161章 西伯利亚(六)第357章 军方两系第164章 意大利王国第184章 战争结束(二)第11章 国王遇刺第247章 安妮的邀请第21章 空间里的发现第144章 捷克公国(四)第289章 激动的希特勒第230章 主题公园第294章 熟悉的城市第81章 粮食危机第355章 苏维埃的灭亡第62章 访客第37章 神秘的斐迪南大公第41章 奎帕第290章 私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