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华海集团的问题

当天晚上李明就接到了施瓦茨曼的电话,他们同意加入猎豹基金。同时还给李明介绍了几个厉害的操盘手,而彼得森也同意就任里尔银行行长一职。李明挂了电话的李明并没有给李涛再打电话,因为他知道李涛现在已经睡了。

而后的几天李明开始寻找李明给他的名单上面的另外几个人,当然这次不是将这些人收进猎豹基金,而是以李明的名义又成立了一个注册资金为五千万的幼苗扶持基金,专门对那些有潜力的公司进行投资。

李明首先找到的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戴尔公司,只不过现在的戴尔公司适合落魄的,他们挤在一个不足一百平米的房子里。当李明提出要向他们公司注资的时候,除了戴尔本人其他的合伙人都露出了一副欢呼雀跃的样子。但是戴尔却对李明的的突然注资感到意外,然后通过一系列的谈判最后签订了一个协议,这个协议的内容是幼苗扶持基金向戴尔公司注资一百万美元,获得戴尔公司49%的股份但是幼苗扶持基金在未上市的情况下不得参与公司的经营。而当公司上市的时候幼苗扶持基金不参与股份融资。也就是说公司的融资部分全部由迈克尔·戴尔一方所拥有的股份去融资,当然幼苗扶持基金在上市之后的公司股份权益相对于原是管理层迈克尔·戴尔只能折半使用。这在一方面也就保证了戴尔融资之后不会发生被踢出公司管理层的危险。

和戴尔公司签订协议之后李明开始寻找下一个公司,他去的第二个公司就是未来首富比尔盖茨所在的微软公司,他与比尔盖茨谈判的不是很顺利,因为他提出的股份比例比尔不能接受,于是李明退了一步才签订了协议,最后决定注入一千万美金购买微软公司25%的股份。当然前提是这些股份只能买卖不能参与公司经营,而且在五年内不能出售股份。在签订这份协议的时候李明还专门打电话给李涛问究竟签不签约,因为现在微软公司的市值只有两千万美元。所以李明看到这么一份苛刻的协议摆在面前时就有点犹豫不决了。最后还是李涛给拍板,要求李明答应比尔盖茨的条件,最后才签成了协议。

然后签订了两份协议的李明起程赶往第三个公司韦里孙通讯公司,和这个公司商谈的比较融洽,最后融资三千万美元得到韦里孙通讯公司20%的股份。完成了这几项任务的李明还没有喘一口气,就被李涛的一个电话派往了他的导师埃菲尔教授那里,原来李涛无意中听艾丽娅说起他们的导师埃菲尔教授和斯坦福大学的列昂纳德·波萨克(LeonardBosack)和桑德拉·勒纳(SandyLerner)夫妇,而且他们夫妇最近要自己开办公司,所以请他们导师给介绍几个投资基金。于是以李涛有肉就要吃的性格,让他立刻打电话给导师埃菲尔教授,再通过埃菲尔教授得到了列昂纳德·波萨克(LeonardBosack)和桑德拉·勒纳(SandyLerner)夫妇的联系方式,最后邀请他们见一面。

经过连续的奔波终于到达斯坦福市的李明立刻邀请列昂纳德·波萨克(LeonardBosack)和桑德拉·勒纳(SandyLerner)夫妇出来坐一坐。

“列昂纳德老师,我对你们的公司策划书很感兴趣,随意我想问你给我们能够合作。”见到列昂纳德夫妇,李明将这次来的目的说了出来。

“我们想知道你给的条件是什么?而且我们夫妇对于技术很感兴趣但是对于经营不太懂所以需要找一个管理人来一起创立公司。”列昂纳德说道。

“这个我当然知道,我们已经找到了一个很优秀的CEO,根据股权我们是这样分配的,列昂纳德老师你们夫妇将获得新成立的公司20%的股份而我们找的这个CEO将获得5%的股份,我们幼苗基金将注册两千万美元占据75%的股份。而且在未来需要资金的时候我们公司来回追加。你们看怎么样?”李明将李涛的条件给提出来,其实李明也有疑问为什么李涛会提前找猎头公司讲那个约翰·钱伯斯给花重金挖来。

“好,我们同意你的条件。”列昂纳德夫妇商量了一下说道。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顺利了,约翰·钱伯斯就认新成立的思科公司的CEO,而列昂纳德担任董事长一职。1984年12月思科公司正式在硅谷成立,这比真实历史上刚成立的思科公司大很多。李涛相信它会比原来历史上的思科发展更快要知道正常轨道上的思科1984年12月在美国成立。1986年,思科第一台多协议路由器面市,1993年,世界上出现一个有1000台思科路由器连成的互联网络,思科系统公司也从此进入了一个迅猛发展的时期。目前互联网上近80%的信息流量经由思科系统公司的产品传递。思科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网络领导者。思科系统公司目前在全球拥有35000多名雇员,2004年的营业额超过220亿美元。

而李涛感觉现在自己就像是打上了顺风车,就算以后自己将猎豹基金和离岸基金都赔完了,只要有幼苗扶持基金和它所握有的这些公司的股份,他就能当一个不愁吃不愁穿的蛀虫。想起未来的日子李涛就很兴奋。当然李明的任务差不多都做完了,他现在正陪着艾丽娅去注册离岸基金,顺便也感受一下世界的美好。

这段时间不光李明李涛兄弟两个心情不错,就连李瀚海的心情也不错。自从李涛告诉他扩张以后,他就开始运用自己的金融手段开始以小吃大的杠杆收购了,他先后收购了一家电视机厂一家冰箱厂和一家显像管厂。现在他将公司也改成了华海集团,现在的他虽然还欠着银行大量的资金但是他并不在意,因为美国人几乎没有不欠银行钱的。而他虽然是华裔但从小在美国长大的他更倾向于美国的消费方式。他现在感觉自己爱上了这种以小吃大的游戏,其实以小吃大杠杆收购是美国八十年代被认为是杠杆收购之基的四大并购项目,其累计交易额就达到了17亿美金。最典型的例子是是Gibson贺卡交易获得了巨额利润。该公司首先在1982年被私有化,一年半年之后重新上市再次成为公众持股公司。由Wesray资本公司领导的管理团队1982年以8,000万美元从RCA手中购入Gibson(只用了100万美元的自有资金)。该公司在18个月后再次上市的时候价格为2.9亿美元,这可能是由于得益于1982年开始的牛市,实际上公司本身并没有显著的变化。Wesray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前财政秘书威廉姆?西蒙的33万美元投资获得了价值6,600万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杠杆收购流程投资的巨额收益使杠杆收购成为80年代获利性最高的投资理念,它吸引了众多参与者,包括银行、保险公司、华尔街的公司、养老基金和财力雄厚的个人。从1981到1989年,共发生了1,400宗“私有化”交易。在第一宗大交易Wometco交易出现以前,传统杠杆收购规模都很小。该交易发生于1984年,价值超过10亿美元。此后,杠杆收购市场出现爆炸性增长,杠杆收购市场的总规模迅速上升,1983年完成的交易额为45亿美元,到1989年完成的交易额上升为766亿美元。1983年到1987年完成的20宗最大杠杆收购交易总收购价格为765亿美元。

但是李涛发现父亲的集团马上要面临一场危机了,因为由于长期的贷款收购,李瀚海的公司出现了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李瀚海总有资金接着去收购,所以李涛决定派人去查一查。于是李涛给施瓦茨曼打了一个电话。

“喂,是施瓦茨曼吗?我是李涛”电话通了李涛问道。

“哦,是老板呀,我是施瓦茨曼,找我有什么事吗?”电话那边回答道。

“咱们公司的信息部组建好了吗?我想请你替我调查一些事情。”李涛先问了一下从施瓦茨曼进入公司就一直在组建的信息部,在美国每一个大型的公司都有自己的信息部,这个信息部是用来送所信息并且分析那些将要投资的目标公司的。这样可以得到更准确的信息以便决策不会出现错误。而现在李涛就是想用这个信息部来搜索一下自己父亲的公司的财务问题。

“哦,老板成立好了,有许多人都是原来的雷曼公司的,还是靠彼得森给拉过来的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电话那头的施瓦茨曼不解地问道。

“恩,是有点事,我想请你替我调查一下新成立的华海公司有什么财务问题,和你说实话吧那是我父亲的公司,最近我父亲经常进行杠杆收购,但是我总觉得他的财务出了一些问题,所以想请你给调查一下,看看是谁在幕后操作。”李涛将自己的疑惑和施瓦茨曼说了,以施瓦茨曼这种金融界的精英一听就知道出了什么问题。

“好的老板,我立刻着手安排,过两天给你准确的消息。”施瓦茨曼现在对李涛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了,因为现在和李明混熟的他已经听李明说了李涛当时的预测,所以现在张口老板闭口老板的叫着,一点也不感到尴尬。

第135章 莎莉到来第227章 早恋第58章 突如其来的消息第164章 李涛VS梁天来(上)第118章 与住友仁的会面第86章 猎豹基金是我的第26章 欢迎酒会第164章 李涛VS梁天来(上)第45章 容克财团第102章 浏阳酒店第200章 华美国际娱乐公司第75章 布朗的感叹第120章 格林斯潘的目的第150章 李淳风的创业之路第60章 卖给谁?第9章 他们会加入吗?第149章 李淳风的邀请第69章 李涛的保险集团第158章 李涛的愤怒第120章 格林斯潘的目的第73章 正式收购巴林银行第205章 拍卖会第104章 日本钢铁公司的危机第93章 田家庄第70章 巴林银行第18章 可贵的亲情第68章 台湾的亲人第215章 陈水扁的条件第127章 李涛的决定第125章 高层会议第48章 投资保险业第129章 礼物第40章 滑冰第196章 登门第26章 欢迎酒会第221章 浦东新城第164章 李涛VS梁天来(上)第23章 赶往日本第138章 拉里·佩奇的建议第104章 日本钢铁公司的危机第5章 投机加元第190章 慕容涵第58章 突如其来的消息第184章 日本财团的反击第92章 丘县老家第231章 李涛的计划第113章 再起波澜第104章 日本钢铁公司的危机第46章 一百亿美金加上入股猎豹基金第166章 秦川省的经济发展第184章 日本财团的反击第174章 公司紧急会议第9章 他们会加入吗?第105章 玩残一个弄死一个第225章 重要的消息第99章 亲人相见第一百三十三章第214章 艾尔卡出手第153章 华美国际银行总裁访华第73章 正式收购巴林银行第36章 上学第124章 召集世界各地的部属第164章 李涛VS梁天来(上)第89章 在上海投资第31章 施瓦茨曼被释放第84章 上海外经贸局局长李福祥第196章 登门第103章 日本来的电话第66章 申请中美交换生第189章 调酒比拼第84章 上海外经贸局局长李福祥第230章 合作第120章 格林斯潘的目的第83章 大伯李翰山第146章 冲突爆发第111章 日本七大财团之间的族长会议第147章 开学第169章 大人物都是这个样子?第56章 去科万特家族拜访第92章 丘县老家第76章 三大银行合并重组第25章 公司会议第102章 浏阳酒店第109章 李涛的布局第226章 和韩冰在一起的尴尬第203章 台长人选第83章 大伯李翰山第189章 调酒比拼第155章 中文L正式推出第89章 在上海投资第135章 莎莉到来第95章 祭祖和卖枣第90章 回家乡第20章 我们有多少钱可以用?第65章 根基太浅势力太弱第191章 第一天的工作第159章 来头第74章 托尼·布莱尔第76章 三大银行合并重组第156章 合适的项目
第135章 莎莉到来第227章 早恋第58章 突如其来的消息第164章 李涛VS梁天来(上)第118章 与住友仁的会面第86章 猎豹基金是我的第26章 欢迎酒会第164章 李涛VS梁天来(上)第45章 容克财团第102章 浏阳酒店第200章 华美国际娱乐公司第75章 布朗的感叹第120章 格林斯潘的目的第150章 李淳风的创业之路第60章 卖给谁?第9章 他们会加入吗?第149章 李淳风的邀请第69章 李涛的保险集团第158章 李涛的愤怒第120章 格林斯潘的目的第73章 正式收购巴林银行第205章 拍卖会第104章 日本钢铁公司的危机第93章 田家庄第70章 巴林银行第18章 可贵的亲情第68章 台湾的亲人第215章 陈水扁的条件第127章 李涛的决定第125章 高层会议第48章 投资保险业第129章 礼物第40章 滑冰第196章 登门第26章 欢迎酒会第221章 浦东新城第164章 李涛VS梁天来(上)第23章 赶往日本第138章 拉里·佩奇的建议第104章 日本钢铁公司的危机第5章 投机加元第190章 慕容涵第58章 突如其来的消息第184章 日本财团的反击第92章 丘县老家第231章 李涛的计划第113章 再起波澜第104章 日本钢铁公司的危机第46章 一百亿美金加上入股猎豹基金第166章 秦川省的经济发展第184章 日本财团的反击第174章 公司紧急会议第9章 他们会加入吗?第105章 玩残一个弄死一个第225章 重要的消息第99章 亲人相见第一百三十三章第214章 艾尔卡出手第153章 华美国际银行总裁访华第73章 正式收购巴林银行第36章 上学第124章 召集世界各地的部属第164章 李涛VS梁天来(上)第89章 在上海投资第31章 施瓦茨曼被释放第84章 上海外经贸局局长李福祥第196章 登门第103章 日本来的电话第66章 申请中美交换生第189章 调酒比拼第84章 上海外经贸局局长李福祥第230章 合作第120章 格林斯潘的目的第83章 大伯李翰山第146章 冲突爆发第111章 日本七大财团之间的族长会议第147章 开学第169章 大人物都是这个样子?第56章 去科万特家族拜访第92章 丘县老家第76章 三大银行合并重组第25章 公司会议第102章 浏阳酒店第109章 李涛的布局第226章 和韩冰在一起的尴尬第203章 台长人选第83章 大伯李翰山第189章 调酒比拼第155章 中文L正式推出第89章 在上海投资第135章 莎莉到来第95章 祭祖和卖枣第90章 回家乡第20章 我们有多少钱可以用?第65章 根基太浅势力太弱第191章 第一天的工作第159章 来头第74章 托尼·布莱尔第76章 三大银行合并重组第156章 合适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