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布局日国房地产2

第1个影响就是RB的出口受阻。

因为这几个国家一起抛售美元买进其他国家的货币,所以就造成了这个美元的贬值。比如说一美元原来可以兑换250日元,但是呢,经过这个协议操作后,一美元只能换120元了,反正就是日元升值得非常厉害。

那可以想象一下,本来RB的产品到美国去,比如说在RB卖250元,到美国应该卖一美元,结果现在呢到美国就卖2美元了,那东西贵了嘛,所以美国人就不买了。所以出口就会受阻,那么一旦如此,RB经济就会受到影响。

所以RB人担心日元升值,会损害它的经济竞争力,导致经济衰退,所以采用了一个措施,是什么措施呢?

就是放松信贷,来刺激经济增长。也就是降低利率,降低银行的贷款利率,降低利率之后就可以促使企业更多的拿这个贷款,然后促进生产。

RB央行为了刺激经济的持续发展,采取了非常宽松的金融政策,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面,RB中央银行连续5次下调利率,利率水平由1985年的5%降至1987年3月以后的2.5%,在当时为RB历史上最低。

同时,货币供应也开始大放水。1985年后的5年里,RBM2同比增速从8%上升至12%以上。各大银行拼命去放贷,银行总放贷金额增加96万亿日元。各类消费信贷公司也野蛮生长。

由于货款利率是如此之低,与投资收益相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人们纷纷从银行借款投资到收益可观的股票和不动产中。于是,股价扶摇直上,地价暴涨。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日元的升值造成了什么呢?

造成国际上的一些热钱涌入RB,资金涌入,比如说有一些RB的老板本来在美国买国债,一看到美国人不行了就把国债卖了,然后回到RB来,把钱存到银行里,你存到银行里会有什么结果呢,那就是银行里钱就多了,银行里钱多了,他要把这个钱贷出去啊,于是就造成了这个贷款的增加。

当时每一个银行的业务员,它都有一定的任务,就是你必须得多待出一些钱去,所以银行业务员四处跑,不是求你存钱,是求你代款,是因为当时银行里的钱实在太多了。

说到这儿就能够看得出来,这个协议最终还是落到了RB的银行或者说货币政策上,那么这个货币政策执行了之后又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这就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泡沫。但,泡沫只有破裂后,才知道是泡沫。

10多年后,RB原央行行长黑田东彦总结说:“造成严重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并不是日元升值本身,而是当时RB政府采取了错误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当时大量游资热钱不断流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企业从银行贷款非常容易,银行还会很热心地劝告那些有存款的人进行土地投资:“地价在不断上涨,而利息又接近于零。如果从银行借入资金来购买土地的话,肯定会因土地升值而大赚一笔。”

于是就出现房地产商、建筑公司甚至一些中小企业,都利用土地担保向银行贷款,银行给他相当于土地价格70%左右的资金,然后公司再以新的土地为担保,去买别的土地,如此循环反复。致使股票和房地产价格暴涨。

在这双重收益的刺激下,国际游资大举进入RB的股市和楼市。国际游资的流入,又促使日元进一步升值,股市和楼市泡沫的进一步膨胀,而这反过来又刺激国际游资进入RB进行投机。周而复始,股市泡沫和楼市泡沫越吹越大。在巨额虚拟资产的光环下,一个巨大的泡沫产生了。

RB的房地产怎么样的?RB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国家,那么所有的人都向往这个东京大坂这样的大城市里面挤,所以当时流行一句话叫做“东京大坂永远涨,RB永远世界第一。”

这样的情况下,大家就疯狂的去买地,东京圈的地价多少呢?它平均的地价已经达到了平均30 万美元每平米,相比于几年以前,大概也是涨了400%,这个价格还是当年的价格,考虑通货膨胀的话,这个价格就会更贵。

1987年1月东京附近的土地比一年前上涨了23.8%,1988年1月竟又上涨了65.3%,胆子大得很,能跟2015年深圳的上涨速度持平(深圳是65.21%),土地投机者因为其所拥有的土地资产升值而变成了大富翁,贷款银行的金融资产也因此膨胀起来。

当时有很多关于房地产的传说,比如说有一个看门的老人,他工作了40年,一生也没赚到什么钱,后来他要回乡下了,就把自己在东京的一个很小很小的一个房子给卖了,结果卖了多少钱?卖了800万美元,就卖了这么多钱,一下子成为千万富翁,衣锦还乡了。

再比如,1987年福布斯第一次公布全球富豪榜,前10名里,第1名是RB房地产大亨堤义明,第2名还是RB房地产大亨森代吉郎,第3名同样是RB房地产大亨小林茂,第4名还是RB房地产大亨……第8名也是一个RB地产商。

当时的RB股市是怎么样的?

因为钱实在太多了,所以很多人就把钱投到股市里面,造成了股市疯涨,在1989年,也就是在RB的这个广场协议签订之后4年,这个RB的日经指数涨到了39857点。

RB企业的市值总额,在最高点时甚至膨胀为美国企业的1.5倍,占全世界的45%!光是RBNTT一家公司的市值,总额就超过了美国AT&T、IBM、埃克森、通气电气、通用汽车等几大公司的总和,野村证券的市值总额更是超过美国所有证券公司的总和。

但是在4年之前呢,RB的股市指数还不到1万点,也就是说呢,RB在4年之内股市涨到了原来的400%,跟房地产是同步的,那长得算是非常非常高。

不过要知道不管是股市还是房市,他一旦价格超高了之后,总有一天是要破灭的,终于这个泡泡也就破碎了。

泡沫破碎,就不得不谈一个人,这个人名字叫三重野康,其实在之前RB经济泡沫出现的时候,他就已经敏锐的感觉到了这个泡沫,这样下去不行。

于是他就一直在要求RB的央行要提高利率,但是当时没有人理他,后来他自己当了银行行长了,于是就开始执行自己的政策,不怎么理那个首相,他自己去执行政策。

他的第1个政策,就是在1990年开始,RB银行开始上调基准利率,3月上调1%至5.25%,它连续的提高利率。提高利率了之后,那自然而然这个利息高了,贷款的人就少了。

这个银行就想,我得把这个贷款的钱收回来,于是派人去收钱,那么派人去收钱的时候,有些人拿这个钱去炒股了,他自然就得从股市里面撤出来是吧,于是股价应声下跌20%,8月利率上调至6%。

就在这个月,萨达姆入侵科威特,大家都预感又要爆发石油危机了,纷纷抛售股票,日经股价疯狂下挫33%,降至最高值时的一半,到1991年1月12日,RB股市暴跌了70%。

就是从此之后呢,RB的股市进入了20年的熊市,这个最低的时候跌到了7000多点,跌到了原来的1/5还不到,直到2010年之后,RB的股市在稍微有点起色,但是到了2020年距离这个最高点位其实还是差很远的。

不过房子相对于股市来讲还要滞后一些,90年的时候政策已经出了,结果房价还在涨。

三重野康一看不行,继续出猛招,在1991年5月的时候,RB推出了地产税,也就是所谓的房产税,有了这个地产税,那你买了地之后你就要每年不停的交钱,同时他还限制了土地的融资。

这一剂猛药支出,房价也应声而跌,1991年下半年,东京住宅用地就开始猛地下跌14.7%,随后东京房价最多跌去了70%,直到2020年也没有恢复到当年的这个水平。

地产泡沫崩溃后,RB土地资产大幅缩水,从1990年到2004年,14年下降到只有过去的三分之一,除城镇外,包括耕地、山林在内的土地资产总额由1990年的2452万亿日元降至2004年的1245万亿日元。

泡沫崩溃,最终让RB人付出了沉重代价。有智库测算,RB资产损失达到377万亿日元,按120日元/1美元,约3.14万亿美元。

相当于RB国财产的12%-13%。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给RB造成的物质损失也仅仅相当于RB国财产的14%-15%。所以,这场经济泡沫崩盘,说是第二次战败倒也不为过。

许多买了房子的人因为资不抵债,把这个房子都交回到这个银行去了,但是这样的话你就要宣布破产。也就是你没有地方住了,然后有些人为了有自己房子住,所以不敢宣布破产,于是他这一辈子都在还这个房子的钱,在RB经济泡沫的这个过程之中,有很多人倾家荡产,这里面有普通人,当然也有商界的大老板。

房价硬着陆让RB接盘侠遭到灭顶之灾,举个例子,有RB职员花5500万日元在市中心买了套老破小,首付1000万,贷款4500万,股市重挫下被解雇,这位职员就背负了巨额债务,还到2019年还没还完。

又比如,有一个百货公司的名字叫八佰伴,当时是RB第一的百货公司,这个百货公司的老板叫和田一夫,当时银行的职员,他说你要发展百货公司,你就要买地,你要买地你就得贷款,你多贷点款,你多买点地,以后你不光公司能挣钱,你自己的地还挣钱。

结果和田一夫就相信了这个话,后来经济泡沫被刺破了,他资不抵债了,它通过一系列的方法筹集了320亿日元,结果银行的人就来了,说你先把这个钱还给我,然后呢,你的公司股价就会涨,然后我再把这个钱贷给你。这个和田一夫把这个钱还了之后,银行就再次消失了,再也没有出现,到97年的时候,这个八百万百货就宣布了破产,这样的一个商界皇帝最后就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RB最大的百货超市集团八佰伴破产后,总裁和田一夫总结失败的根源:太相信房地产,太相信银行。

可以从RB经济泡沫的故事可以得到很多启示,比如说,美国这个跟RB签订广场协议其实只是一个诱因,那么真正使得RB经济出现泡沫和破裂的是他自己。

货币政策在不合适的时间,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了RB的这个货币泛滥,同时,在刺破泡沫的过程中也过于粗鲁,造成这个RB经济的硬着陆,所以这个损伤非常巨大。2019年中国一直说的要软着落就是这个原因。

和RB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德国。

因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魏玛共和国时期恶性通胀记忆深刻,所以,德国对宽松货币政策持保留态度,而是把重心放在国内,尤其是,稳定国内物价、产出上。

广场协议后,德国也下调存款利率,但下调幅度要小于RB,而且又在RB之前开始上调(1988年9月开始),也就是说德国货币政策比RB更稳健。

德国企业、个人杠杆率也要低于RB。简单地说,德国并没有像RB那样疯狂刺激经济。所以,德国股市、房地产尽管有起伏,但并没有造成巨大的波动。

而且,德国始终重视实业发展,还积极引导新兴产业发展,鼓励企业研发。1991—2017年德国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增加值基本上都在20%以上(除2009年经济危机期间)。相比较的是,房地产不超过12.5%。金融业也维持在6%以下。

正因为重视实业,始终避免经济脱实向虚,所以,房地产、股市的起伏,才没有导致德国整体经济动荡。而这正是2019年中国再做的事情,其中一个政策是给实体企业大幅减税降负。

RB迷失了,只是因为上一代人想走捷径,不走正道,最终却走到了歧途。

然而,一代人铸成的错误,却要几代人来承担代价。

在2000年的时候,RB人写了一本书叫失落的十年,在2010年的时候,美国人又写了一本书叫失落的20年,可能到2020年的时候呢,中国人又要写一本书叫做失落的30年。

这都指的是RB,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从当年经济泡沫的破裂中恢复过来,不过,RB依然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家底有的是钱,所以他挺过了这一次难关。

同时,更重要的是RB的经济泡沫破裂之后呢,进行了30年的反思,他们明白了,努力工作会获得比炒房子炒股更好的生活。在几十年的时间里面,RB也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它的科技水平也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他的医疗/教育/人均寿命等等都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之一。

RB在房地产泡沫后也创造了两大奇迹:

一是在海外再造一个RB,到2017年,RB在海外净资产为1000兆日元,约为58兆人民币,27年蝉联世界第一(海外净资产第二名是德国),据大型顾问公司RECOF统计,光2017年度RB共有687件海外企业合并或收购,金额达5100亿元人民币。RB海外GDP是本土的1.5倍,所以本土就算负增长,依然能保持稳定。

二是RB一直将拥有先进的制造业做为国家根基,在汤木路透评选出的全球创新企业百强里,RB以40家企业数量排在第一,美国也只有35家,其中松下公司由传统消费电子已转型到汽车电子、住宅能源领域,夏普转向机器人、健康医疗,索尼转向高精摄像等等。

2017年,美国全年研发投入是4960亿美元,占全球研发投入的26%,中国全年研发投入是4090亿美元,占全球的21%,已经降到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RB,研发投入还能达1670亿美元,可见RB在房地产泡沫破灭后的政府和企业债务扩张,大量投入到企业的技术研发和创新中,最后形成了世界一流的技术体系和全球领先的跨国企业。

因此日国是个不能小看的国家。看清别人,也不要低估自己,努力奋斗,未来中国一定会发展的更好。

第27章 下一个布局第81章 新世界技术有限公司第43章 香港特色美食第12章 加强安保力量第50章 计算机研发集群第60章 夺取港灯集团第73章 视察晶圆厂2第103章 新世界金融集团第67章 投资核电第31章 第二次割羊毛收获喜人第86章 害人的消费主义第113章 新世界东京研发中心第79章 构建工资分配制度第52章 加速互联网发展第12章 加强安保力量第93章 硬刚Intel和微软公司第89章 石莫主持召开经发委第六次会议,定了这些大事第96章 石振国的决断第20章 港岛游记2第57章 被盯上的巴士公司第30章 当今世界经济体系第35章 拿下250公顷土地,轰动全港第51章 制定软件发展方向第89章 石莫主持召开经发委第六次会议,定了这些大事第6章. 学校日常第50章 计算机研发集群第22章 游戏机研发成功第69章 两年后第18章 准备第二次割羊毛第48章 制定硬件发展方向第19章 港岛游记1第84章 潜龙别墅开个单章感谢您第24章 正式开卖第55章 拜访世界船王第65章 布局新能源第86章 害人的消费主义第114章 我们要担负起引领世界的责任第38章 新世界科技园规划第74章 抓安全生产工作第93章 硬刚Intel和微软公司第5章. 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机第63章 科技园项目进展第77章 走上ASIC(专用芯片)之路第108章 布局日国房地产2第95章 收购银行和电视台第103章 新世界金融集团第58章 收购中华巴士第81章 新世界技术有限公司第12章 加强安保力量第108章 布局日国房地产2第78章 XOS系统1第15章 人才收集计划第40章 新世界大学规划第16章 组建团队与TUP计划第92章 对决IBM和苹果公司第25章 销售火爆第21章 少年的梦想第75章 方舟芯片1第11章. 新世界掌趣游戏公司第20章 港岛游记2第18章 准备第二次割羊毛第47章 2012实验室第35章 拿下250公顷土地,轰动全港第68章 默默发展第33章 投资教育第86章 害人的消费主义第73章 视察晶圆厂2第66章 港灯新能源公司第68章 默默发展第53章 IT人才全球引进计划第47章 2012实验室第39章 新世界职工小区规划第11章. 新世界掌趣游戏公司第2章. 狂野时代第106章 财富杀手第94章 布局RB第103章 新世界金融集团第69章 两年后第49章 自主研发CPU第35章 拿下250公顷土地,轰动全港第7章. 第一次割羊毛收获惊人第109章 负利率时代第43章 香港特色美食第92章 对决IBM和苹果公司第95章 收购银行和电视台第111章 逗利是第57章 被盯上的巴士公司第60章 夺取港灯集团开个单章感谢您第65章 布局新能源第69章 两年后第114章 我们要担负起引领世界的责任第22章 游戏机研发成功第27章 下一个布局第63章 科技园项目进展第66章 港灯新能源公司第11章. 新世界掌趣游戏公司
第27章 下一个布局第81章 新世界技术有限公司第43章 香港特色美食第12章 加强安保力量第50章 计算机研发集群第60章 夺取港灯集团第73章 视察晶圆厂2第103章 新世界金融集团第67章 投资核电第31章 第二次割羊毛收获喜人第86章 害人的消费主义第113章 新世界东京研发中心第79章 构建工资分配制度第52章 加速互联网发展第12章 加强安保力量第93章 硬刚Intel和微软公司第89章 石莫主持召开经发委第六次会议,定了这些大事第96章 石振国的决断第20章 港岛游记2第57章 被盯上的巴士公司第30章 当今世界经济体系第35章 拿下250公顷土地,轰动全港第51章 制定软件发展方向第89章 石莫主持召开经发委第六次会议,定了这些大事第6章. 学校日常第50章 计算机研发集群第22章 游戏机研发成功第69章 两年后第18章 准备第二次割羊毛第48章 制定硬件发展方向第19章 港岛游记1第84章 潜龙别墅开个单章感谢您第24章 正式开卖第55章 拜访世界船王第65章 布局新能源第86章 害人的消费主义第114章 我们要担负起引领世界的责任第38章 新世界科技园规划第74章 抓安全生产工作第93章 硬刚Intel和微软公司第5章. 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机第63章 科技园项目进展第77章 走上ASIC(专用芯片)之路第108章 布局日国房地产2第95章 收购银行和电视台第103章 新世界金融集团第58章 收购中华巴士第81章 新世界技术有限公司第12章 加强安保力量第108章 布局日国房地产2第78章 XOS系统1第15章 人才收集计划第40章 新世界大学规划第16章 组建团队与TUP计划第92章 对决IBM和苹果公司第25章 销售火爆第21章 少年的梦想第75章 方舟芯片1第11章. 新世界掌趣游戏公司第20章 港岛游记2第18章 准备第二次割羊毛第47章 2012实验室第35章 拿下250公顷土地,轰动全港第68章 默默发展第33章 投资教育第86章 害人的消费主义第73章 视察晶圆厂2第66章 港灯新能源公司第68章 默默发展第53章 IT人才全球引进计划第47章 2012实验室第39章 新世界职工小区规划第11章. 新世界掌趣游戏公司第2章. 狂野时代第106章 财富杀手第94章 布局RB第103章 新世界金融集团第69章 两年后第49章 自主研发CPU第35章 拿下250公顷土地,轰动全港第7章. 第一次割羊毛收获惊人第109章 负利率时代第43章 香港特色美食第92章 对决IBM和苹果公司第95章 收购银行和电视台第111章 逗利是第57章 被盯上的巴士公司第60章 夺取港灯集团开个单章感谢您第65章 布局新能源第69章 两年后第114章 我们要担负起引领世界的责任第22章 游戏机研发成功第27章 下一个布局第63章 科技园项目进展第66章 港灯新能源公司第11章. 新世界掌趣游戏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