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出兵华北(一)

品在武汉军事委员会积极调兵韭将准备增援二十十军的”除,北平方面竟然诡异地停战了,紧接着传来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在天津密会日军华北驻屯军参谋长桥本群少将的消息。

听到这个消息沈修文的心里咯噔一下,连忙问道:“消息准确?”

“凉息准确。

宋哲元四号夜里秘密到达天津,召集二十九军高级将领召开军政会议,五日一早,张尽忱秘密前往天津华北驻屯军司令部说着,沈醉又加了一句:“现在华北驻屯军司令官田代皖一郎病重,目前事务都有参谋长桥本群少将在主持。特务处天津站的特工亲眼看见桥本群亲自把张尽忱送了出来

在这咋。时代,沈修文虽然没有见过张自忠,而此时的张自忠也过不是个杂牌军的师长,但是在后世的记忆中张自忠却是一名民族英雄,抗日名将。淮北克敌,临沂苦战,张自忠不计前嫌,毅然解围庞炳勋部,重创板垣师团,不但令板垣震惊、令仇人庞炳勋叹眼,更为台儿庄大捷奠定了胜局。徐州、武汉、襄东、枣宜,凡是战火最炽烈的地方,都留下了张自忠精干健硕的身影。凡是他参加的战斗,几乎都奏响了胜利的鼓乐声。他又是抗战中倒在前线战场上的第一位集团军司令。沈修文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个时候,张自忠为什么会选择和日本人和谈、妥协,这种行为已经和汉奸无疑了。

看到沈修文不说话,沈醉也难得地叹气道:“日本人这又是故技重施,为他们的增兵做准备。二十九军这个时候跟日本人和谈,无异于与虎谋皮

沈醉汇报的这些情况都是通过特务处在华北的情报网传过来的,他知道,蒋委员长也肯定知道。但是如今的华北军阀林立,各自都在打各自的小算盘,大难临头,却还在为了自己的私利罔顾民族大义。想到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在干如此勾当,沈修文突然感到一阵心烦意乱。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这种事情连校长都无法掌控。总有一天他们会为自己这种愚蠢的举动付出代价的他长叹了一其气道。

明知道事情的发展,却无法阻止事情的发生,沈修文有种深深地无力感。

十月六日,就在日本天皇亲自任命的新任华北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上任的第一天,宋哲元在天津公开发表所谓的和平宣言。同时向全军下达了命令:

一从十月十日早开始第一班列车以后,列车运行正常化;二解除北平戒严;

三释放逮捕的日本人;

四严禁与日军磨擦。

当天下午,张自忠代表二十九军与日军华北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的代表桥本群达成了屈辱协议,不但同意道歉、保证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及取柿抗日团体等,还答应了日军宛平城、回龙庙不驻扎中队的无理要求。

消息传到武汉,蒋介石大为震惊,他没想到自己三令五申命令宋哲元务做好一切抵抗准备,绝不向日军妥协,并且已经命令大军北上增援。但是宋哲元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背着自己私自同日军达成协议。

在痛斥二十九军媚日,宋哲元没有骨气的同时,命外交部长王宠惠以备忘录形式通知日本驻华使馆:“任何谅解,未经中央核准者无效。”

同时再次电令宋哲元,中央已决心运用全力抗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以保持我国家之人格。同时以泓沪会战前夕,日本以和谈之名,实质上是缓兵之计,为前车之鉴,规劝宋哲元悬崖勒马,抛弃幻想。准备迎战。

但是一心想保住自己的地盘和军队的宋哲元哪里听得进去,命令张自忠代表冀察政权,在汉奸齐叟元、陈觉生的陪同下,与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的代表桥本群继续进行谈判。

但是这一切不过是宋哲元的一厢情愿,正当他忙于和日本人谈判,从宛平撤军的同时,香月清司却在积极的调兵遣将。仅仅一个星期的时间,日军在北平和天津集结兵力有:原华北驻屯军河边正三步兵旅团;关东军第十一独立旅团,即铃木重康独立混成旅团,由热河兵出古北口,已开进北平北郊;由东条英机统率的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独立混成第一旅团,即酒井镐次旅团,也由热河向北平推进,并攻占北平沙河镇;日本驻朝鲜驻屯军第二十师团,由师团长川岸文三郎率领,已进入山海关,向北平以南地区进犯;由板垣征四郎统率的第五师团,自日本国内循海路运抵华北,配合海军在塘沽登陆;第二飞行集团,团长安藤三郎,日飞机一百二十架飞抵天津。以上兵力,约六万人以上。

另外,翼东伪保安队约一万七千人,蒙汉回伪自卫军计二万余名,伪满蒙征缓联合军约一万两千名,伪蒙古征绥军联队约七千。一方兵力人数上和二十九军持平。战斗实力已经远远也过口九军。武器战备方面来看,日军在塘沽港口已卸下十子吨物资,天津日军每天以四十辆载重汽车日夜不停向丰台等地运送。

随着日军援军的不断到达,日军和二十九军谈判的态度不断强硬,继而提出要求北平守军三十七师撤出北平。

面对日军的种种无理条件,让谈判代表张自忠也感觉到日军根本没有任何诚意,随着他们的援军到达,甚至有吞并平津的企图。同时蒋介石的三令五申,也让他意动,虽然他对蒋介石没有任何好感,但是此次他也觉得蒋是站在民族大义的角度上的

“军座,不能再谈下去了。现在日军已经从朝鲜和关外调重兵试图将北平团团包围。我们必须要做出应对之策张自忠忧心仲仲地对宋哲元说道。

其实此时的宋哲元也已经是骑虎难下,现在北平城外的日军不要说已经远远超过北平的守军,甚至都已经超过了整个二十九军。和日本人交过手的宋哲元很清楚,以他目前的实力打只有死条,那怎么办呢?只能谈。

“尽忱,我看日本人不过是虚张声势,他们不过是想在和我们的谈判中获得更大的利益罢了。谈还是继续要谈下去的。这样,明天我和你一起去拜会香月司令官,表达我们的诚意。”到了这个时候,宋哲元还被私利所蒙蔽,自欺欺人的说道。“但是军座日本人现在提出的条件,那可都是丧权辱国的条件。再说,现在全国上下抗日呼声一片。泓沪会战,桂系、粤系、川系都在积极抗日,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答应日本人这样的条件无疑是被千夫所指的,弄不好就会成为第二个张汉卿,成为民族的罪人”现在日本人明摆着是达不到目的不肯罢休的,哪里是宋哲元所说的虚张声势,张自忠继续苦劝道。

“我不是张汉卿,华北也不会变成东北”未等张自忠说完,宋哲元就羞怒地打断了他。不过当他看到张自忠愣在当场时,又长叹一口气道:,“尽忱啊,我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为了我们二十九军十万弟兄啊。华北身处前线。绝不是桂系、粤系、川系所能比拟的,他们有他们的地盘。可进可退。但是我们除了华北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泓沪会战、南京保卫战纵然惨烈,但是你山东的韩复杂、山西的阎锡山,他们动过一兵一车没有?我希望你能理解我的苦心,给我西北军留下最后这块地盘,留下焕章公辛辛苦苦创立的西北军的一些老底子。”

听到宋哲元这番话。张自忠沉默了。宋哲元说的没错,一旦失去了自己的地盘,象他们这种地方部队就象是无根的飘萍一样。东北军,当年最精锐的部队,如今大部已经在泓沪前线损失殆尽,余下的部队,除了于学忠的五十一军和万福麟的五十三军以外,其他的部队不是被老蒋收编就是被取消番号。多次反蒋的西北军如果失去华北的话,结局肯定比东北军更惨。

“尽忱。为了我们的西北军,为了华北的和平,我希望你能和我站在一起宋哲元见张自忠沉默,继续说道。

宋哲元把话说到这个份土,张自忠复杂地看了他一眼,慢慢地站起起身来,道:“是

此时,在张自忠的陪同下,宋哲元第一次拜访了日军新任华北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回来后,宋哲元乐观地对还坚持和日本人打的副军长传麟阁等人说道:,“和香月见面谈得很好,和平解决已无问题

但是宋哲元万万没有想到,他原想摸香月的底,但却被香月给愚弄了。香月见对平律的攻击准备尚未完成,因而对宋哲元客气了几句。宋哲元一高兴,不但认为和平解决有望,而且透出了自己的底牌。

这时,日军入关部队已达五个师团之众,兵力超过十万,双方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逆转。当天下午,日军在丰台设立了最高司令部,由香月清司指挥。

宋哲元高兴还不到一天的时间,一切准备就绪后的日军为了为迫使二十九军就范,接受他们的条件,便大举进攻宛平,炮轰长辛店,狂炸廊坊。

日军大兵压境,战火迫在眼前,但宋哲元仍指望通过自己单方面的和解诚意来感化日本人,十月十五日,就在日军开始进攻之后,他不但发表了带有乞求意味的求和声明,甚至下令北平城防部队拆除巷战防御工事。一时,北平内外出现了奇异的一幕:日军摒壕架炮,秣马厉兵;二十九军拆垒填壕,清除路障,都忙得不亦乐乎。

前一天还在敷衍宋哲元的香月清司更是于十五日二十二点发表声明:“从十六日午夜以后,驻屯军将采取自由行动。”

在这个紧要关头,宋哲元不得不命令谈判代表张自忠,于十五日二十三时签订了实施停战协宾的秘密条款,使万,答定的墨迹未干的条款更讲一步六其内容为!为哭娜月六日签定中的第三项,约定实行下列各项:

一彻底弹压的策动。

二时双方合作不适宜的职员,由冀察方面主动予以罢免。

三在翼察范围内,如其他各方面的设置机关中有排日色彩的职员予以取饰。

四撤去在翼察的蓝衣社、比团等排日团体。

五取柿排日言论及排日的宣传机关,以及学生、群众的排日运动。

六取缔翼察所属各部队、各学校的排日教育及排日运动。又撤去在北平城内的歹师,由翼察方面负责实行之。

十六日凌晨五时,宋哲元根据上述屈辱条款,发布了如下命令:

一、在北平附近的三十七师自今日开始在西苑集结,应于明日集结完成;

二、为了对上述集结进行警戒,置石友三部队一部于八宝山附近,待三十七师集结完了后翌日撤退。

当日下午三时,北平日本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又再次前来拜访宋哲元,商定三十七师撤退保定附近,由赵登禹部队接防。宋哲元等为保持地盘最终完全答应了日军提出的丧权辱国的条件。

同时为了担心怕刺激到日本人,同时也为提防他人夺权,又命令对归他节制的已经到达保定的孙连仲、庞炳勋两部,不允许他们再北上。

当远在武汉的蒋介石从匆匆赶来报告的戴笠的口中得知,宋哲元根本没听他的命令,绕过中央政府,单独与日军签订和约的消息时,不禁拍案怒骂道:“娘希匹,不成体统!我已再三声明偻寇不重信义,宋明轩仍一意孤行,大兵压境之际不思备战,撤除北平城防不说,还与日本人签了和约,谁给他的这个权力?”

蒋介石确实冒火。自事变爆发后,他已连电华北,表明了中央将倾力抗战的决心,并多次提醒华北方面的二十九军勿对日军抱有幻想。尤其日军大批部队频繁调动,并于六日派遣香月清司就任华北日军司令官,替代了患病的前司令官田代皖一郎,蒋介石更是认定了大战随时都将爆发,因而几乎天天电示华北,并以过去数次日军毁约为例,告诉宋哲元别太相信日军,尽快向日军发起攻击。可到头来。宋哲元不但不战,反而还自作聪明,还是背着他与日本人签了和约。

“告诉宋明轩蒋介石对侍从二室主任陈布雷吩咐道:“撤除北平城防是十分危险的,也是错误的。马上要改正过来。另外对日本人,要刻刻严防,步步留神,勿为所算。另外通知他们把协议签定的经过迅速报上来

说完,蒋踱到窗前,沉吟片刻,补充道:“告诉王外长,再发个声明,凡地方未得中央许可所签之协议,一概无效

陈布雷和戴笠走后,蒋介石心情仍旧烦乱。过去两年,宋哲元奉他之命与日本人虚意周旋,每次对日本人让步也是他默许的。可时至今日局势大变,虽然还没有正式宣战,但是泓沪和华中已经打的不可开交,上海和南京都已经失守了,而宋哲元却再三抗命,步步后退,与中央背道而驰,如此下去,何以维持中央政策之一致,何以面对国人。

如果说在松沪会战时期,蒋介石还希望国际社会能够干涉,采取又战又和的策略。但是国际社会却是无动于衷,南京失守后,唯一肯调停的德国大使陶德曼带来的日本人的条件,那就是要他成为日本人的傀儡。对此,蒋介石无论从个人或民族观念考虑,都是至死难以接受的。就他本人来说,不少史学家认为他从小就孤傲、倔强,从来不愿受人管束,今日又贵为一国至尊,要他对日本天皇及日本政府称臣纳贡,他如何能接受呢?!加之他对中华民族古老文化和丰富渊深典籍的顶礼膜拜和坚深信仰,使其更具有东方文化中心的优越感;在蒋介石看来,浃殃文化古国,焉能臣服偻寇!所以他早就铁了心的准备抗日了。

但是,盘踞在华北的西北军、阎锡山集团和韩复杂集团却不听他的指挥,在泓沪会战时期,就调不动他们的兵。蒋介石知道,仅凭电报宋哲元是不会听的。比起桂系、粤系和川系的那些地方势力,蒋介石内心更看不起他们。

上海丢了,南京丢了,华北绝不能再丢了。而且绝不能在他们的手中白白地便宜日本人。在此大敌当前的局势下,蒋介石决心派遣自己的中央军北上。

蒋介石按响了桌子上的电令,向进门来的侍从军官命令道:“速叫何应钦、白崇禧、陈诚、徐永昌。”说完,蒋介石又沉吟了一下,道:“另外,把陈立夫也一块儿叫来。”

第209章 华北危急(十)第7章 崭露头角第237章 重创第五师团(一)第126章 淞沪会战之香饽饽(一)第136章 淞沪会战之松江保卫战(一)第180章 南京保卫战(四)第211章 出兵华北(二)第27章 巧舌如簧第58章 初见校长(三)第49章 改变历史的第一步第69章 挖戴笠的墙角第84章 淞沪会战(四)第66章 风雨欲来(三)第2章 战火中重生第57章 初见校长(二)第98章 淞沪会战(十八)第162章 憩庐晋见第34章 初领兵(二)第220章 平津沦陷(三)第210章 出兵华北(一)第162章 憩庐晋见第6章 庙行血战(四)第148章 淞沪会战之反击(五)第113章 淞沪会战之血肉磨房(一)第102章 淞沪会战(二十二)第37章 长官视察第40章 不欢而散第166章 四年磨一剑(二)第170章 东郊兵营第173章 整军第50章 德械师第213章 出兵华北(四)第148章 淞沪会战之反击(五)第138章 淞沪会战之松江保卫战(三)第227章 南口大战(五)第8章 同学和家人第26章 是福还是祸?第54章 演习(四)第46章 辉瑞制药(二)第7章 崭露头角第194章 杀出重围(五)第133章 淞沪会战之军统之花第121章 淞沪会战之血肉磨房(九)第223章 南口大战(一)第37章 长官视察第162章 憩庐晋见第56章 初见校长(一)第43章 盘尼西林第4章 庙行血战(二)第165章 四年磨一剑(一)第16章 中央军校(三)第236章 奇袭昌平(下)第87章 淞沪会战(七)第35章 练兵(一)第34章 初领兵(二)第84章 淞沪会战(四)第125章 淞沪会战之受伤第222章 平津沦陷(五)第36章 练兵(二)第26章 是福还是祸?第64章 风雨欲来(一)第111章 淞沪会战(三十一)第83章 淞沪会战(三)第107章 淞沪会战(二十七)第81章 淞沪会战(一)第147章 淞沪会战之反击(四)第28章 俞大小姐第56章 初见校长(一)第160章 胜利大撤退(三)第119章 淞沪会战之血肉磨房(七)第186章 南京保卫战(十)第28章 俞大小姐第120章 淞沪会战之血肉磨房(八)第219章 平津沦陷(二)第81章 淞沪会战(一)第130章 淞沪会战之整军建武(二)第171章 收服残兵第230章 南口大战(八)第8章 同学和家人第213章 出兵华北(四)第53章 演习(三)第42章 淞沪会战之松江保卫战(七)第52章 演习(二)第143章 淞沪会战之松江保卫战(八)第60章 保安团长(二)第191章 杀出重围(三)第229章 南口大战(七)第152章 淞沪会战终章之大捷(一)第4章 庙行血战(二)第26章 是福还是祸?第108章 淞沪会战(二十八)第36章 练兵(二)第122章 淞沪会战之援军(一)第174章 必须离开第143章 淞沪会战之松江保卫战(八)第76章 第一枪(一)第67章 风雨欲来(四)第22章 终身大事?第181章 南京保卫战(五)第188章 南京保卫战(十二)
第209章 华北危急(十)第7章 崭露头角第237章 重创第五师团(一)第126章 淞沪会战之香饽饽(一)第136章 淞沪会战之松江保卫战(一)第180章 南京保卫战(四)第211章 出兵华北(二)第27章 巧舌如簧第58章 初见校长(三)第49章 改变历史的第一步第69章 挖戴笠的墙角第84章 淞沪会战(四)第66章 风雨欲来(三)第2章 战火中重生第57章 初见校长(二)第98章 淞沪会战(十八)第162章 憩庐晋见第34章 初领兵(二)第220章 平津沦陷(三)第210章 出兵华北(一)第162章 憩庐晋见第6章 庙行血战(四)第148章 淞沪会战之反击(五)第113章 淞沪会战之血肉磨房(一)第102章 淞沪会战(二十二)第37章 长官视察第40章 不欢而散第166章 四年磨一剑(二)第170章 东郊兵营第173章 整军第50章 德械师第213章 出兵华北(四)第148章 淞沪会战之反击(五)第138章 淞沪会战之松江保卫战(三)第227章 南口大战(五)第8章 同学和家人第26章 是福还是祸?第54章 演习(四)第46章 辉瑞制药(二)第7章 崭露头角第194章 杀出重围(五)第133章 淞沪会战之军统之花第121章 淞沪会战之血肉磨房(九)第223章 南口大战(一)第37章 长官视察第162章 憩庐晋见第56章 初见校长(一)第43章 盘尼西林第4章 庙行血战(二)第165章 四年磨一剑(一)第16章 中央军校(三)第236章 奇袭昌平(下)第87章 淞沪会战(七)第35章 练兵(一)第34章 初领兵(二)第84章 淞沪会战(四)第125章 淞沪会战之受伤第222章 平津沦陷(五)第36章 练兵(二)第26章 是福还是祸?第64章 风雨欲来(一)第111章 淞沪会战(三十一)第83章 淞沪会战(三)第107章 淞沪会战(二十七)第81章 淞沪会战(一)第147章 淞沪会战之反击(四)第28章 俞大小姐第56章 初见校长(一)第160章 胜利大撤退(三)第119章 淞沪会战之血肉磨房(七)第186章 南京保卫战(十)第28章 俞大小姐第120章 淞沪会战之血肉磨房(八)第219章 平津沦陷(二)第81章 淞沪会战(一)第130章 淞沪会战之整军建武(二)第171章 收服残兵第230章 南口大战(八)第8章 同学和家人第213章 出兵华北(四)第53章 演习(三)第42章 淞沪会战之松江保卫战(七)第52章 演习(二)第143章 淞沪会战之松江保卫战(八)第60章 保安团长(二)第191章 杀出重围(三)第229章 南口大战(七)第152章 淞沪会战终章之大捷(一)第4章 庙行血战(二)第26章 是福还是祸?第108章 淞沪会战(二十八)第36章 练兵(二)第122章 淞沪会战之援军(一)第174章 必须离开第143章 淞沪会战之松江保卫战(八)第76章 第一枪(一)第67章 风雨欲来(四)第22章 终身大事?第181章 南京保卫战(五)第188章 南京保卫战(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