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粮食危机·解决

信阳王赵衡,在龙腾国素有贤名,在当今皇帝登基前曾为龙腾国征西将军,在皇帝登基后主动辞退一切职务,在宛城当起了逍遥王爷,他这一手不但博得了群臣的好感,皇帝更是对他更是关照有加。

信阳王年方四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因此在他的内宅,大大小小的老婆不下七房,但都和睦相处,并没有什么勾心斗角的事情发生。

“不知刘大人来我府上所为何事?”赵衡让管家给刘经纬重新上了一碗茶,开口问道。

“王爷明鉴,草民此次前来乃是奉皇命督察赈灾一事。”对于军人,刘经纬知道不能玩文人那套虚的,所以直接开口道。

对于刘经纬自称草民,赵衡也是暗自点点头,看来这刘经纬还是能摆请自己的位置的,加上他刚来宛城所做的那些事情,这信阳王也是很赞赏。

“刘大人自去赈灾便是,我赵衡是不管政事的,过多插手怕是不便。”那信阳王笑着对刘经纬说道。

刘经纬闻言微微一笑,他知道这信阳王处事谨慎,身在他这个位子一举一动都有人盯着,可以说是如履薄冰也不为过。

“此次草民前来不为政事,实为王爷的家事而来。”刘经纬道。

“哦?家事?哈哈哈哈!有意思,有意思,你且说来。”赵衡听完开口大笑,对这刘经纬的说辞很是感兴趣。

“王爷,此次赈灾,朝廷拨下的赈灾款项经估算,尚短了五日之粮,草民斗胆,前来王府求助。”刘经纬很聪明,并有没有提王府那三成赈灾粮食的问题,来之前他已经打听过了,这赵衡在去年的时候曾经确实将自家粮庄的粮食借给过官府。

当时经手的就是被刘经纬杀掉的东莱郡守郝仁义,由于是官方借粮,这信阳王也没过多盘问,他也不担心这东莱郡守不还, 所以就直接拨了出去,所以刘经纬过来,腰板也硬不起来,只能智取了。

“嗯,赈灾乃公事,但你所说私事乃是?”这信阳王一下没转过弯来,朝刘经纬问道。

“王爷,且附耳过来,我与你仔细说明。”

约莫一个时辰过后,刘经纬抱着宝剑走出了王府,而王府内,信阳王赵衡则满面红光的找来了王府西席去书房议事。

宛城县令康有为这两天忙的可算是脚不沾地,因为手中有把柄握在刘经纬手上,虽然刘经纬说保他一命,但有句话说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要想减轻刑法,还得用心办事才是。

根据刘经纬的吩咐,为了解决灾民围城的事宜,他将宛城囤积的大部分粮食都让汝县和庐州的主簿带走了,让两县主簿带着各自县城的灾民直接返乡,接下来让两县按照朝廷下达的救灾八法去实施。

两县主簿带着陈平派给各自的以前兵丁一大早就返乡了,可这宛城县令却是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直接站在衙门口,等着刘经纬去王府借粮。

远远的,看到刘经纬朝着衙门口走来,这康有道立马迎了上去。

“刘大人,你,你就一个人回来的?”康有道看看刘经纬,再看看刘经纬身后,似乎没有车队跟随,便问道。

“然也。”刘经纬说道。

“那,粮食呢?”康有道问道。

“现在没有”刘经纬光棍的说道。

“刘大人,您可想清楚啊,宛城的粮食现在只能支持本县灾民两天的用度了,剩下的十三天怎么办?况且你就那么肯定朝廷能在半个月后发粮食过来?”康有道闻言急道。

他现在与其说是关心刘经纬秋后算账,还不如说关心自己的前程,毕竟他以前虽然贪赃枉法,但是救灾这可是朝廷的重中之重,说不定办得好的话,到时候功过相抵还能保住这头上的乌纱。

“行了我的县令大人,城外要挖一条护城河,街道需要平整,城墙要重修,而且现在洪水退了,要安排灾民返乡重建,你的事多了,粮食交给我,政务可要你来处理。”刘经纬拍拍康县令的肩膀说道。

八月初十,晚,宛城醉香楼。

由于水灾横行,冷清了半月之久的宛城接到突然热闹起来,一辆辆马车从各处的深宅大院中驶出,偶尔在街道上两辆马车碰到一起,马车中的人都会聊两句。

“哟,吴掌柜,您这是去哪啊?”

“嗨,别说了,信阳王请客,这不,不得不去,刘当家您呢,可是难得看您出门一次啊?”那吴掌柜拿出一张请柬,虽然嘴上说的毫不在意,但是内心的傲娇却写在了脸上。

“得,我也是去醉香楼,同去同去。”那刘当家见状也说道。

与此同时,刘经纬拉着宛城县令也早早的来到了醉香楼坐定,康有道本来不想来,毕竟一大堆事情等着他去做呢,但是刘经纬说让康有道跟着他去拉粮食,这下康有道立马就丢下了手中的工作,屁颠屁颠的跟来了。

“刘大人,不是来拉粮食么?怎么来醉香楼了?”康有道摸不清门道,问道。

“县令大人放心,粮食来了!”刘经纬朝着康有道说道,同时伸手指指门外。

康有道顺着刘经纬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醉香楼门口陆陆续续进来了宛城的各大商贾巨富与本地乡绅,此时康县令明悟了,这刘经纬是准备打他们的主意。

“刘大人,您是想从这些吝啬鬼身上扒皮么?别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你要想从他们身上刮到粮食,那我这康字情愿倒过来写。”康有为本来还带着期望,但是看到这些人后他就怂了,毕竟是本地的父母官,这些人是个什么德行他清楚的很。

“成与不成那就要看我们赵王爷了。”刘经纬淡淡的说道。

救灾他们二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天的时候,宛城收到请柬的人也来的差不多了,刘经纬大约看了下,在座的起码有上百人,看来这宛城的富户还真不少。

“王爷驾到!”一声大喝传来,说话之人声音尖细,一听就是位太监。

“王爷千岁!”顿时在座的众人立马下跪行礼,刘经纬也不情愿的跪了下去,他觉得这个时代什么都好,就是这个下跪的理解他有点接受不了。

那信阳王身着朝服,大马金刀的在太监的指引下坐上了首席,他的军人作风也尽显无余。

“诸位同仁,小王冒昧叨扰诸位,还请海涵”赵衡坐定后开口说道。

“愿听王爷教诲!”似乎是排练过一样,厅中众人齐声喊道。

“本次水灾,波及东莱三县,灾民衣食无靠,本王在这里想请诸位伸出援手,不知诸位有何见教。”赵衡说道。

这一句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本来还高高兴兴来赴宴的乡绅富户们脸皮一下就夸了下来,纷纷开始交头接耳。

看到底下的骚动,赵衡也不管,任由他们交头接耳,那康县令见状,也是叹息一声,但看向刘经纬的时候,只见他面色从容,似乎胸有成竹。

“王爷心怀灾民,当是我等榜样,我刘家愿出粮千斤,银百贯,表表心意。”站出来说话的是刘当家,他心里寻思着,这王爷都开口了,一点不出是不可能的,索性自己就带个头,用他家底来说,这点钱粮还真是表表心意了。

“哦,对了,有句话忘了说了,这次本王前来,代表的是我赵家,这次募捐,我决定在宛城中央树立一个功德碑,捐的多的名字就在最顶上,同时我赵衡也会让皇上亲自提携功德碑三个字,诸位捐的最多的人也不是没有一点东西可以带回家。”听到这刘当家的话语,赵衡不置可否的说道。

同时,他也站起身来,走到了早已准备好的桌案前,挥笔疾书,只见“积善之家”四个打字跃然纸上。

“本王决定,在场诸位谁捐的最多,这幅墨宝也就归谁了。”赵衡清了清嗓子说道,“同时,我府上王妃也将他珍藏的吊坠捐了出来,谁捐出的粮食靠前,谁就能将它带回家。”

赵衡拍拍手,立马有太监呈上一副吊坠。

厅中众人听完赵衡的言语,顿时眼中变得炙热起来,皇上亲笔题就的碑文,还有王爷手书的墨宝啊,这可比一个普通人嘴里说的“大善人”要值钱的多,这完全是传家宝啊。

“王爷,王爷,刚才我说错了,我愿捐出粮万担,银千贯!”又是那刘当家第一个反应过来。

“呸!刘当家,你那点钱怎么能够为朝廷解忧?王爷,草民愿出粮万担,银万贯,以解朝廷燃眉之急!”站出来说话的是个大胖子,身穿一身麻衣,由于没有功名,他可不敢穿的太过奢华,但这胖子大家都认识,他可是宛城首富,陈金鑫,家资丰厚的很。

他这一说话,果然就没人再敢出来叫板了,眼睁睁的让他拔了头筹。

“好!陈老板果然当的起积善之家四个大字,我决定,这副字就送给你了!希望你善始善终,多行善积德!”那赵衡见这陈老板如此捧场,也是大手一挥,将那字赏给了陈老板。

那陈老板欣喜的接过四个大字小心翼翼的收入怀中,正准备道谢的时候又听到赵衡说道。

“不过,那功德碑的第一人还有第二人估计是给不了你了。”

那陈掌柜脸上高兴的神色还没收去,又听到信阳王说的这么一通话,他张大的嘴巴似乎吞了一只苍蝇一样,苦涩难堪。

赵衡见他坐蜡,也不愿再打趣,直接说道,“那功德碑上第一人将是吾皇万岁,第二人乃是我赵衡,当然我也要出粮十万担,银十万贯。那第三人嘛,自然是你陈老板了。”信阳王微微一笑。

那陈掌柜一听,心里仿佛做过山车一样,毫不顾忌形象的跳了起来,他可是一介商贾啊!区区钱粮就能让自己与陛下王爷的名字刻在一起,这可是莫大的荣耀啊!他连忙跪下,谢恩不止,同时又追加了五千担粮食了事。

可以说,信阳王的言语点爆了全场,顿时气氛又推向了**,底下众人谁不想将自己的名字与皇上的名字刻在一起?竞价顿时一浪高过一浪,把那康县令镇的是嘴巴都合不拢,一杯茶在手上端了半晌也没放下去。

“第三只信鸽了,真是无处不再。”刘经纬也有写意外,没想到这个时代的人那么在乎名声,而且那么有钱,突然一声“扑棱棱”的声音将他吸引,他下意识的朝外看去,喃喃说道。

第一百六十三章 千古一帝第二百四十八章 开战前夕第二百四十五章 叛徒!第二百一十九章 无耻的斗将第一百四十章 袭击燕子坞第四十七章 皇帝驾崩第五十八章 城破在即第二百零七章 镇国侯回洛都第一百八十七章 阴沟里翻船第一百九十五章 拿下南家寨第二百三十二章 龙腾战略第四十三章 赴洛都第二百五十四章 郝芳身亡第七十八章 屈卢寻被俘第七十三章 草原,风云起!第六十三章 让皇帝亲自来!第一百八十一章 平息事态第一百八十九章 谁是狼?谁是羊?第十三章 民变第三十七章 决战在即第一百四十二章 张远山的婚事第二百二十二章 磋商第九十六章 皇帝受教第二百一十三章 建国构想第二百三十九章 龃龉与裂痕第二百五十章 突破淮北!第六十九章 发展科技第一百一十三章 仙姑会飞第八十章 匈奴事了第三十一章 特种部队第七十章 袁淮密报第一百七十八章 又见崔州平第四十九章 强闯宫闱第八十五章 苛政猛于虎第五十章 给皇帝验尸第十五章 真相第七十二章 力战!(下)第八十六章 阴谋第二百三十三章 葛家覆灭第二百零三章 史上第一支城管第二百六十一章 淮南计划(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异动第二百三十五章 高效的战前磋商第二百三十一章 东安县告破第一百五十八章 彪悍的赵凝萱第二百一十章 抵达叼鱼岛第二十六章 坚壁清野第一百九十七章 烈焰焚关第五十三章 十万火急,调兵!第二十四章 三步成诗第七十三章 草原,风云起!第二百零一章 影子行动第四十章 战场遇故知第一百五十三章 圈套与阴谋第四十九章 强闯宫闱第二百一十章 抵达叼鱼岛第二百章 巴郡动乱第二百二十一章 水火互济第一百一十七章 詹齐的愤怒第八十二章 过河拆桥第一百六十六章 给舒继光的回报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航海时代第二百四十九章 率军亲征第一百七十九章 进退之间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怀鬼胎第二章 邺城·黄家第七十一章 力战!(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谣言破第十四章 火速救援第四章 安能辨我是雄雌第一百四十九章 雷公老爷饶命第二百五十四章 郝芳身亡第一百五十七章 遇故知第一百二十三章 杀倭令(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师道现第九十三章 皇帝下乡第二百三十九章 龃龉与裂痕第二百一十五章 站队的时候到了第六十六章 时代先驱(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儿戏般的刺杀第一百六十六章 给舒继光的回报第三十一章 特种部队第二百四十五章 叛徒!第二十四章 天水告急第二十七章 伟大的临时工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师道现第十二章 粮食危机·解决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见李诗诗第一百九十二章 巴郡局势第二百三十八章 渡过淮水第六十七章 时代先驱(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加入儒教第十三章 民变第二百三十三章 葛家覆灭第一百三十章 警告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师道现第一百零八章 追击第七十一章 力战!(上)第四十五章 刑讯逼供第一百一十九章 论内燃机的可行性
第一百六十三章 千古一帝第二百四十八章 开战前夕第二百四十五章 叛徒!第二百一十九章 无耻的斗将第一百四十章 袭击燕子坞第四十七章 皇帝驾崩第五十八章 城破在即第二百零七章 镇国侯回洛都第一百八十七章 阴沟里翻船第一百九十五章 拿下南家寨第二百三十二章 龙腾战略第四十三章 赴洛都第二百五十四章 郝芳身亡第七十八章 屈卢寻被俘第七十三章 草原,风云起!第六十三章 让皇帝亲自来!第一百八十一章 平息事态第一百八十九章 谁是狼?谁是羊?第十三章 民变第三十七章 决战在即第一百四十二章 张远山的婚事第二百二十二章 磋商第九十六章 皇帝受教第二百一十三章 建国构想第二百三十九章 龃龉与裂痕第二百五十章 突破淮北!第六十九章 发展科技第一百一十三章 仙姑会飞第八十章 匈奴事了第三十一章 特种部队第七十章 袁淮密报第一百七十八章 又见崔州平第四十九章 强闯宫闱第八十五章 苛政猛于虎第五十章 给皇帝验尸第十五章 真相第七十二章 力战!(下)第八十六章 阴谋第二百三十三章 葛家覆灭第二百零三章 史上第一支城管第二百六十一章 淮南计划(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异动第二百三十五章 高效的战前磋商第二百三十一章 东安县告破第一百五十八章 彪悍的赵凝萱第二百一十章 抵达叼鱼岛第二十六章 坚壁清野第一百九十七章 烈焰焚关第五十三章 十万火急,调兵!第二十四章 三步成诗第七十三章 草原,风云起!第二百零一章 影子行动第四十章 战场遇故知第一百五十三章 圈套与阴谋第四十九章 强闯宫闱第二百一十章 抵达叼鱼岛第二百章 巴郡动乱第二百二十一章 水火互济第一百一十七章 詹齐的愤怒第八十二章 过河拆桥第一百六十六章 给舒继光的回报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航海时代第二百四十九章 率军亲征第一百七十九章 进退之间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怀鬼胎第二章 邺城·黄家第七十一章 力战!(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谣言破第十四章 火速救援第四章 安能辨我是雄雌第一百四十九章 雷公老爷饶命第二百五十四章 郝芳身亡第一百五十七章 遇故知第一百二十三章 杀倭令(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师道现第九十三章 皇帝下乡第二百三十九章 龃龉与裂痕第二百一十五章 站队的时候到了第六十六章 时代先驱(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儿戏般的刺杀第一百六十六章 给舒继光的回报第三十一章 特种部队第二百四十五章 叛徒!第二十四章 天水告急第二十七章 伟大的临时工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师道现第十二章 粮食危机·解决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见李诗诗第一百九十二章 巴郡局势第二百三十八章 渡过淮水第六十七章 时代先驱(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加入儒教第十三章 民变第二百三十三章 葛家覆灭第一百三十章 警告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师道现第一百零八章 追击第七十一章 力战!(上)第四十五章 刑讯逼供第一百一十九章 论内燃机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