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徐克(二)

古人将“焚香、品茗、插花、挂画”当作四大文雅的事情。当然,这些文雅的事,肯定是非常烧钱,只有万恶的统治阶级,非常有钱的那种,才有可能过这种生活。

就拿“品茗”,肯定不是一般的茶叶,而是非常罕见的茶叶。普通的粗茶,肯定不是文人雅士之间使用的。

插花,室内摆放一些盆景,布置一下环境。以及打理一下庭院,让建筑雅致一些,这都是古代一些文人的一些爱好。

挂画,一些非常上档次的书画,收藏、品鉴,这也是非常高逼格的事情。古代即使是贿赂,达官贵人也很少直接收取金银,而是互相赠送一些书画。被文雅包装的腐败行为,这也是自古至今,一些收藏品价格昂贵的主要因素。

最后就是焚香,王启年很少烧香拜佛,一开始也不注重什么焚香。后来知道了,焚香不是什么给庙里面的佛像菩萨烧的那种廉价的香火。而是一些价格比黄金还要贵的沉香之类的。

沉香里面最好的是“奇楠”,因为是最顶级的奢侈品,自古便有“尝遍人间百味,也不及奇楠一口”。

能收藏一些这种木头,已算是非常有钱的那种,至少,同等重量的“奇楠”绝对比黄金要贵的多,更奢侈的行为是——焚香!

把这种非常昂贵的沉香木料点燃,细细品味这种香气。好的沉香,闻起来令人身心宁静。静心品之既久,会感到有一股清凉之气从喉头沉下,非常舒适,对于改善睡眠和记忆力方面,以及调节情绪,都是很有帮助。

于是。王启年最近几年也开始奢侈起来,把“奇楠”当作日常用品。每天随便烧掉的沉香,价值就超过十万元。

用来招待客人时,王启年也会点燃沉香。

不过,大多数人都不识货,最多觉得好闻,而不会意识到这点香味。几乎是味比黄金。

徐克却品着茶,半晌后说道:“室内点的是奇楠吗?”

“嗯!”王启年笑道,“有钱之后,难免认识一些会败家的人。学会了怎么败家,换做是十年前,点一片沉香。我估计会心痛的失眠,但现如今,就随便了。生活品质提升,心情愉快,也许在工作方面赚到钱,是败家拜掉的钱千倍万倍。徐克先生也是懂的人,等会我还有一些存货。就等你吧!”

说着,王启年让人给徐克打包裹,将一盒超过200克的沉香包装好,等徐克离开的时候。送给他带走。

“那怎么可以!”徐克知道顶级沉香这玩意,一克可能就价值几千块钱,随便品味一口,可能就是普通人一个月薪水。随便烧一天,最多可能把一套房子的钱都烧掉了。

圈内确实有沉香爱好者,但他们并并不是经常烧,一般都是以雕刻收藏为主。即使烧的话,也是交际需要,凑很多的沉香爱好者。大家一起品味。

像王启年这种随便烧着玩,才是有钱人的最高境界。普通人怎么可能想到。居然有这么败家的方式?而且,败家还很有逼格!

“就冲着我借鉴和学习徐克先生您早年的作品,从您的作品里面学到了不少东西,送您这点小礼物,也是应该的,算是学费好了!”王启年笑道。

所谓学费,不过是王启年看过很多徐克的电影,当年的新浪潮武侠片,至今还是王启年学习的东西。不学前任已经有的创新,光在家闭门造车,搞出来的东西,就有可能的重复创造。只有大量吸收已经有的理念,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这样的创新才是有意义的。

人类的创新,早就一点一滴的进步,而不是凭空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一切的创新,多少都有前任积累的知识在里面。

……

徐克和刘德华之所以都在横店,主要是因为,在《四大名捕》结束之后,徐克跟华仔合作拍《狄仁杰之通天帝国》。

这部电影投资预算高达1.3亿元人民币。在目前的国内,已属于大片的范畴。一部大片自然是要找很多的电影投资机构一起分担风险。

其中,小伙伴系的多家企业,都参与投资了《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其中,小伙伴影视集团投资最多,砸了5000万元在这部电影中。其次,就是华谊兄弟公司投资了4000万元。另外,嘉禾娱乐集团也投资2000万元。剩下徐克电影工作室没有支付现金,而是以徐克的导演片酬和相关技术进行投资,折合2000万元。

可以说,小伙伴系是这部电影的主要投资者,与此同时,这也是小伙伴集团跟徐克的首次合作。

不过,王启年深知像徐克这样的导演,在华语电影界是不多的。甚至,徐克当年拍的很多武侠片,至今还是被好莱坞的导演反复的拉片学习。

这种身怀大才的导演,如果专门是在美国好莱坞发展,想必已经是拍出了一大批几亿美元票房的大片。

不过,徐克至今主要还是在华语电影界发展,作为华语电影行业一个领军人物。说句不客气的话,别人还不知道张艺谋、陈凯歌是哪根葱的时候,徐克已经是名震江湖,被视为新浪潮武侠电影的领军人物。

《英雄本色》系列、《倩女幽魂》系列、《笑傲江湖》系列和《黄飞鸿》系列。这一系列的徐克风格电影,至今依然被视为经典。

可以说,即使是现如今,那个导演能拍出像当年《倩女幽魂》、《黄飞鸿》系列同等质量和风格的电影,还是可以赚钱的。

“我最钦佩的徐克先生的一点就是您对于商业电影的认识,很多年以前就提出了真知灼见的观点—— 1.要有自己的风格。2.要言之有物——即使功夫片,也要有话说。3.要‘走群众路线’……商业片定要娱乐观众,让他们得到宣泄,心情转佳。电影是大众媒介,但愿我们跟观众一起呼吸……观众是用感觉看电影,不是有脑袋分析电影的。”王启年放下茶杯带着敬意说道。“至今这些的观念,依然是金科玉律,我个人总结了很久,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古今中外最有价值的作品,往往的大众最喜欢,能具备很长生命力的作品。纯粹的高雅作品。肯定成就不了传世的经典,真正的经典反而是通俗的。另外,就是作品想要大卖,其实跟创作者的经验水平关系并不是很大,有时候,更多是他恰好跟市场观众的希望看到的东西产生了共鸣!大家都是一直在盼望看到这些。这些东西出现了,于是就大红大紫了!之后,后来的跟风者效益越来越差,主要是观众第一次看,会很积累。越是到后来,越是审美疲劳,需要更多的成本和水平。才能吸引这个题材的老观众,等到观众都是资深观众,这个题材就很难赚到钱了,也就是题材死掉了!最终。我们电影界跟其他行业一样,出路必须是不断创新,不断进步。旧的东西不行,必须得挖掘新的东西。即使是要跟风,也得创新性的跟风,一个老的题材里面的新作品,需要有一些同类作品没有的新元素新特征!”

徐克笑道:“大体上都是这样。王先生对于商业电影的认识,不逊色于任何一位导演!”

刘天王望着两个大导演之间互捧,却并没有觉得肉麻。说道:“我现在反而想要拍点文艺的东西。”

王启年知道,刘天王在商业上很成功。一个帅气,又努力的人。虽然,初入娱乐圈时,因为没有跟TVB签五年长约,而是被雪藏了几年。看似错过了两年左右的发展机会,但实际上,当时若是刘天王选择留在稳定的TVB多半就混何曾了月薪几千块,之后涨到月薪几万的电视明星,熬到现如今还在TVB的话,一集电视剧片酬几万块钱,一年拼死也不过赚百多万几百万。

但刘天王在TVB初露锋芒,咬牙放弃了被TVB捧,被TVB宣传的机会。初期被雪藏之后,恢复自由身,便开始开阔天空。音乐、电影双线发展,在音乐市场最火的时候,他跟其他几个人组成四大天王,红的发紫。接下来,音乐市场衰退,又是拼命三郎一般的赶场拍戏,很快的就把音乐行业的名气和粉丝转化为电影市场的票房号召力。

而在内地发展,刘天王由于三观比较正,所以,不仅仅人缘好,也受到官方青睐,回归之后,刘天王的事业又迎来井喷式的发展。

这几年香港明星里面谁在内地混的最成功?主要就是刘天王!

既有天赋(外貌),后天又非常努力,对于审时度势大体上也是比较正确。比如,政治上的事情,刘天王就很聪明——谁在中央支持谁!把握了这一条之后,基本上不会犯政治上幼稚和站队错误的毛病。当然了,这一点也避免了一堆政治上的麻烦。

全世界任何国家的艺人难免都要在政治上战队,稍微犯错误,可能就结束了艺术生涯。这就是政治正确,比如,韩国的艺人谁要用各种手段逃兵役,或者是抵制全民兵役制度,事业肯定是完蛋了,在其社会也是寸步难行。这就是韩国的政治正确,任何一个国家政治正确面前,都是没有民主可言。

中国有没有什么政治正确呢?当然也是有的,比如领土完整,或者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之类的,肯定属于政治正确里面的一部分。

搀和政治难免要站队,站队错了肯定要付出惨痛的代价。而作为公众人物,完全隔离政治是很难的。即使避免被站队,被贴上标签,也必须要懂政治。

当然了,刘天王在内地红的电影,大多数的商业片。这跟当初香港市场一样,观众似乎只认可刘天王帅酷的商业电影。

但刘天王偏偏又想要挑战一些有思想有内涵的文艺片,由于,他这些年也确实赚了不少钱。拍文艺片的成本不是很贵,又不是什么大片。所以,刘天王经常自己投资拍自己的文艺片,当然了,大多数都不是太赚钱。

“文艺片就东西,就自己投资乐呵一下就好,不要太受约束,也不要有什么压力。”王启年笑了笑说道,“商业电影投资商肯定要以盈利为主,必要要对大家施压。文艺片呢,拿奖固然好,不拿奖就当自娱自乐,拍着放松身心!又或者是,一些新的想法,不敢在大制作里面用,先用这些小成本文艺片做实验。实验成功了,可以用在今后的电影里面。实验失败了,一部小成本的文艺片,也不会对自己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

王启年觉得,文艺片最大的价值,可能就是拿来做电影实验。很多创新的想法,未必有市场。但先投石问路,成熟之后,可能就会有人用到大制作的电影里面。

“是的!我现在想拍一些过去没拍过的东西!”刘天王怀念说道,“可能是人老了,容易怀旧吧!”

王启年思索片酬,就知道了,刘天王大概是准备自己投资自己参演了一部《桃姐》,这部电影导演是老牌的导演许鞍华,后来,在香港拿了不少电影奖。当然了,王启年觉得这种电影是中老年人看的,自己感觉自己还挺年轻,不是太喜欢这种电影。

而且,这些年的香港金像奖,也越来越小众了。颁奖的电影,既不具备代表性,也不具备影响力。如果不竭力宣传,用不了多久,可能观众都要忘掉金像奖了。

早年香港电影黄金年代,那个时代金像奖虽然有时候装逼颁奖给一些文艺片。但不少大卖的商业片,照样是拿奖拿到手软。比如,备受国际市场推崇的新浪潮武侠片,典型的商业片,不少都是既卖座又拿奖。

很多奖一开始宗旨是比较好的,也比较贴近于观众的审美。越是到后来越是封闭,观众喜欢的跟拿奖的已经完全是两回事了。

徐克就不怎么追求拿奖,虽然,他拿的奖也不少。当然了,王启年特殊情况,他是故意装逼,表示自己不拿奖。所以,即使人家电影奖项给他提名,他也公开表示拒绝的。

这种特立独行的做法,本质上,就是王启年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全新风格——我还需要你承认?!估计是你们这些电影节,想要找我借势吧!

也许,有朝一日,王启年会自己搞一个奖,让别人来争夺奖杯。但是,他自己早就不需要任何电影节的承认,干脆,就是特立独行,不拿任何一座奖杯,反而比拿奖更能装逼!(未 完待续 ~^~)

第11章 军训(一)第42章 简体出版第398章 亚洲第一第123章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一)第178章 大赛落幕第72章 首映(四)第210章 小伙伴剧院和girls组合(一)第490章 雷军和小米第402章 二次元和三次元第229章 传奇和半兽人第418章 xphone发布会(二)第161章 风靡全国第592章 影视投资金融化(三)第192章 公司年会(一)第88章 新一轮炒作第176章 四千万大投资第411章 预售电影票第439章 新蓝海和精品化第392章 布局A股市场(一)第331章 网文江湖(二)第65章 您的粉丝夏达第446章 战略投资第388章 大格局(四)第483章 一举多得第20章 我们拍一部真正的电影吧!第625章 院线公司上市(五)第404章 fate(一)第431章 风行香江第465章 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第232章 首映(二)第358章 电影周边第59章 拜见岳父岳母大人第574章 《龙蛇》热潮(二)第432章 奥运和刘翔第522章 居安思危第9章 不上北大,上北影第262章 选角(一)第560章 森下一喜第559章 电视访谈第113章 花果山水帘洞第537章 IP时代(一)第146章 游戏的进度(二)第452章 《四大名捕》角色预告篇之冷血第117章 大闹天宫(一)第228章 陈天骄第390章 小玩意(一)第464章 创业板和华谊上市(一)第274章 大片时代第304章 小伙伴广场(一)第83章 构思剧本第154章 今何在第268章 工作邮件第408章 史上最昂贵的cosplay第298章 入股华谊第53章 柴刀剧情第279章 《海虎》首映第44章 四月三日第219章 核心创意是音乐第507章 步步惊心第280章 观众反响第458章 陈乔恩红了第54章 杀青第277章 《英雄》下画第205章 网游收获期(一)第276章 纵论商业模式第84章 票房分账和派发红包第406章 冬木市的原型第414章 势如破竹第510章 徐克重回嘉禾第542章 编辑部第634章 轻小说(二)第257章 《海虎》计划第488章 IMAX大热,嘉禾暴涨第373章 收购嘉禾(一)第37章 回到学校第363章 《画心》第622章 院线公司上市(二)第201章 见邹文怀第356章 王者归来第240章 晓明加盟四百七十七章 结盟三星第242章 发现内鬼第622章 院线公司上市(二)第299章 风口上的猪第528章 互联网仅仅是个工具第137章 王启年心目中的好游戏第136章 求贤若渴第228章 陈天骄第644章 VR来袭第300章 越南游戏玩家黎宏明第201章 见邹文怀第395章 嘉禾新动作第326章 PEACH-PIT(二)第167章 电子竞技大赛(四)第226章 忙里偷闲第518章 互联网金融(二)第399章 科技园竣工第498章 又是一部十亿票房大片!第617章 采访(一)
第11章 军训(一)第42章 简体出版第398章 亚洲第一第123章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一)第178章 大赛落幕第72章 首映(四)第210章 小伙伴剧院和girls组合(一)第490章 雷军和小米第402章 二次元和三次元第229章 传奇和半兽人第418章 xphone发布会(二)第161章 风靡全国第592章 影视投资金融化(三)第192章 公司年会(一)第88章 新一轮炒作第176章 四千万大投资第411章 预售电影票第439章 新蓝海和精品化第392章 布局A股市场(一)第331章 网文江湖(二)第65章 您的粉丝夏达第446章 战略投资第388章 大格局(四)第483章 一举多得第20章 我们拍一部真正的电影吧!第625章 院线公司上市(五)第404章 fate(一)第431章 风行香江第465章 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第232章 首映(二)第358章 电影周边第59章 拜见岳父岳母大人第574章 《龙蛇》热潮(二)第432章 奥运和刘翔第522章 居安思危第9章 不上北大,上北影第262章 选角(一)第560章 森下一喜第559章 电视访谈第113章 花果山水帘洞第537章 IP时代(一)第146章 游戏的进度(二)第452章 《四大名捕》角色预告篇之冷血第117章 大闹天宫(一)第228章 陈天骄第390章 小玩意(一)第464章 创业板和华谊上市(一)第274章 大片时代第304章 小伙伴广场(一)第83章 构思剧本第154章 今何在第268章 工作邮件第408章 史上最昂贵的cosplay第298章 入股华谊第53章 柴刀剧情第279章 《海虎》首映第44章 四月三日第219章 核心创意是音乐第507章 步步惊心第280章 观众反响第458章 陈乔恩红了第54章 杀青第277章 《英雄》下画第205章 网游收获期(一)第276章 纵论商业模式第84章 票房分账和派发红包第406章 冬木市的原型第414章 势如破竹第510章 徐克重回嘉禾第542章 编辑部第634章 轻小说(二)第257章 《海虎》计划第488章 IMAX大热,嘉禾暴涨第373章 收购嘉禾(一)第37章 回到学校第363章 《画心》第622章 院线公司上市(二)第201章 见邹文怀第356章 王者归来第240章 晓明加盟四百七十七章 结盟三星第242章 发现内鬼第622章 院线公司上市(二)第299章 风口上的猪第528章 互联网仅仅是个工具第137章 王启年心目中的好游戏第136章 求贤若渴第228章 陈天骄第644章 VR来袭第300章 越南游戏玩家黎宏明第201章 见邹文怀第395章 嘉禾新动作第326章 PEACH-PIT(二)第167章 电子竞技大赛(四)第226章 忙里偷闲第518章 互联网金融(二)第399章 科技园竣工第498章 又是一部十亿票房大片!第617章 采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