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大汉高宗孝武皇帝(卷终)

第419章 大汉高宗孝武皇帝(卷终)

匈奴远遁,塞北无王庭。

剑开西域,大汉万里疆。

在毁灭了那个强横到极点的游牧帝国之后,整个大汉的所有人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天晴了!

那种时时刻刻都紧绷着弦,时时刻刻都担忧朝不保夕的不安之感彻底一扫而空,甚至让很多人产生了一种空虚感。

虽然这十年的战争将朝廷的府库都快要打空了,但这都是值得的,先辈们积攒了那么多年的国力,就是为了用在这样的大事上。

因为称得上速战速决,这十年的战争虽然增加了许多的兵役,但朝廷没有向民间加税,天下之间依旧是一片繁花似锦的景象。

只要朝廷撑过这最窘迫的两年,一个既无外敌,又无内忧,天下安宁的盛世就会到来。

就在这种一切欣欣向荣的态势之中,皇帝刘彻竟然在一场饮宴之后,陷入了昏迷之中,这瞬间让所有人都慌了神。

因为这幅景象实在是让人恐惧,几乎所有人心头都布满了阴霾,不可抑制的想起了一些事情,“孝惠皇帝和孝文皇帝,似乎……”

皇帝刘彻悠悠醒来,他的脸色很是难看,转头望了卫子夫一眼,才艰难的说道:“朕从来没有想过会如此,朕以为孝惠皇帝和先帝的病灶是偶然。

皇后,朕不甘心啊!

朕还有无数的宏图伟业,怎么能倒在这里呢?

朕要做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古今第一圣王,但是却倒在了这里。”

卫子夫悲戚落下泪来,泣声道:“陛下,您已经是圣王了,您听听,整个大汉都在颂唱着您的名字。”

刘彻在这个时空的名声可好太多了。

汉文帝留给他的府库更加充实,钱粮更多,而且对匈奴的作战更加顺利,战果更大。

虽然他还是整出了盐铁官营这些改善财政的政策,但因为主要目的不是敛财,而是集权,所以弊端并没有显现。

刘彻终究不是个自哀自怨的人,他很快就强行振作了精神,沉声道:“生死祸福是素王所操持,朕有今日想必是命运如此。

但朕可以离开,朕的功业却要延续下去,皇后,将群臣都唤来,乘着朕还清醒,朕要交待后事。”

刘彻朝的重臣,主要就是丞相、大司马大将军、大司马骠骑将军、大司马骁骑将军。

文帝朝文臣更强,丞相是唯一位在诸侯王之上的朝臣。

但是刘彻喜爱武事的性格,武将势力的膨胀是注定的,三位大司马都是军中最高领袖,金印紫绶。

等到群臣走进,便见到脸色苍白的皇帝,所有人心都不住的往下沉,果然如此。

刘彻见到群臣都已经到了,便让卫子夫扶他起来,拖着病体说道:“朕不行了。

大汉从高皇帝时得到了天命,经过了数十年的耕耘,才有了现在的兴盛。

这是因为大汉的皇帝贤明,从而得到了素王的庇佑啊。

但朕现在就要逝去了,却还有事情没有做完,怎么能不感到担忧呢?”

皇后泣声问道:“陛下,这里都是值得您信任的臣子,还请您无所保留的述说,群臣一定会完成您的遗愿。”

刘彻悠悠叹道:“匈奴几乎就要被歼灭,想必五十年内都不可能再兴盛,但他们逃向了极北之地,还有族人,就像是干草中的一粒火种啊,随时都会重新燃烧起来。

我又怎么能放心呢?”

皇后闻言道:“陛下,大汉有天命的庇护,有您,有丞相和将军们,还有英勇的将士,于是攻灭了匈奴,太子虽然不如您这样的天资英断,但并不是庸碌的人,有朝臣们的辅佐,战胜残缺的匈奴是可以的。”

刘彻点点头,认可卫子夫的话,他望向群臣道:“西域是匈奴的右臂,斩断它匈奴就失去了一切,辽东是匈奴的左臂,斩断它匈奴就困守在狼居胥山。

掌握了西域和辽东,匈奴就不能死灰复燃。”

刘彻的目光在群臣身上游弋,然后落到了洛无疾的身上,悠悠道:“朕此生最为骄傲之事,便是建元之日,得素王上皇天启,建元元始。

自古以来天子皆称自己受命于天,但是真正受命于天之人又有多少呢?

朕!

乃是真正的受命于天之君!

大汉,乃是素王上皇垂眸之国,西域是素王上皇指引之地,是大汉不可分割的国土。

朕思来想去,无双侯,这是背负在你身上的重任啊。

朕知道你身负令尊遗愿,便任命你为西域大都护,统率诸王、列侯、官吏,节制西域政务军国重事。

伱是昭公公子,日后总是要回昭城的,等你继承了昭公之位,便将无双侯之位传给你的嫡次子,在伊水河谷重新建国吧。” 这是相当于把洛无疾封为西域王了,万人之上的位置。

想要统率诸侯王,只能是四个最高的人去,刘彻知道洛无疾本来就想要去西域,于是顺水推舟,将他封到西域去。

洛无疾作揖拜道:“臣受命。”

这是皇帝的第一道遗命,交给了洛氏未来的家主,在刘彻的规划之中,洛氏在大汉朝始终应当占据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

“冠军侯,上前来。”

霍去病满脸悲伤,如同儿子对待父亲一般的膝行向前,重重叩首,完全克制不住的泣下泪来,“陛下,臣在。”

刘彻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去病啊,朕真的很喜欢你,只可惜你不是朕的儿子。

西域交给了无双侯,辽东就交给你了。

朕在辽东设置辽东都护府,下辖辽东四郡五国及部落,你来做辽东大都护,郡守、诸侯王、列侯以及护东胡校尉、护乌桓校尉都要听从你的命令,军政大权全部交给你,有没有信心?”

刘彻的话很温和,霍去病强忍着悲伤,痛声道:“陛下放心,臣一定为大汉守好辽东,绝不让匈奴死灰复燃。”

刘彻又将目光投向了卫青,这个一向低调的大将军,实际上却是大汉朝最有力量的几个人之一。

他不仅仅是外戚,还代表着开国勋贵一脉的利益,“大将军,你是太子的舅舅,日后应当好好扶助他。”

刘彻终究还是开口了,让卫青作为首席辅政大臣,实际上他心中最合适的人选是洛景,但洛景的年纪大了,这两年经常生病,恐怕薨逝不远,不能再作为辅政大臣。

卫青为人谨慎,低调内敛,待人有礼,做事有分寸,而且还是外戚,是辅政的好人选。

卫青身躯一震,即便是有所猜测,但当辅政大臣的位置真的落到了自己的身上,他还是感觉震撼莫名。

虽然这和昔年的洛文王远远不能相提并论,而且太子的年纪已经很大,可以独立处理国事,但依旧是极高的荣耀。

在前世有一句话叫做生晋太傅,死谥文正,代表着为人臣子的最高荣耀,但是在现在的大汉朝却不是如此。

由于洛氏连续的摄政,为人臣子的最高荣耀是成为君主的托孤重臣,尤其是那些明君圣主的托孤重臣,这是对臣子的最高认可,被称作“可托社稷之忠,可盛社稷之能”。

刘彻毋庸置疑是明君圣主,所以他任命的托孤重臣含金量就相当的高,除了这三人之外,刘彻又选出了四位托孤的臣子,辅佐太子执政。

做好安排,下达诏令,然后就是颁布,这一切都做好之后,刘彻就让众人退了出去。

……

不多几日,宫中的钟声响起,早就有心理准备的群臣肃然,身着缟素等待皇宫的召唤。

皇宫的召唤来的很快,皇帝的驾崩大家都有心理准备,一切都准备好了,群臣鱼贯入皇宫,宫中已经挂上了无数的白布。

首要大事便是为大行皇帝评定庙号和谥号。

谥号非常简单,基本上第一时间几乎所有人都确定了“武”这个谥号,实在是没有比武更适合这位皇帝的了。

反而是庙号的评定有一些波折,庙号最高有四个,太、高、世、中,分别是开创基业、功劳广大、守成令主及世系转移、中兴之主的意思。

对刘彻来说,高宗和世宗都是可以的,但是经过一番争论,群臣以为,“守成令主,隐含国势转衰之意,如今大汉煌煌如天日,哪里有一丝的倾颓?

陛下的功绩之高,德行之厚,是前代的圣王甚至都不能相比,正合高宗的解释。”

“善!”

大汉高宗孝武皇帝!

————

孝武才质高妙,承孝文遗德,居至尊之位,立教化而正万民,重百生而履仁义,爱士民而广赐福,纳贤士而选寒微,以有高功。始建元,立制度,改正朔,协音律,以汉盖夏,混一天下,功莫盛矣。

孝武即位,匈奴寇边日盛,三代以还,戎狄之盛未有若匈奴者,彼时胡寇之国万里,东临沧海,绳系卫满,西尽昆仑,万国臣服。

孝武以英姿睿识,威强睿德之姿,遴选明将,奋扬武威,克定祸乱,所征者服,定万世之基。惟我大汉高宗武皇帝,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汉书·孝武本纪》

第400章 为盟主运营官早睡少睡加更第435章 支线番外:洛无疾开拓西域1第300章 洛仲堪第214章 吾乃大秦擎天白玉柱第988章 蒸汽(卷末)第974章 二王入京第855章 洛苏向北第650章 洛楚第60章 一国之相,两国从之第737章 袁绍死!第560章 如何扰乱一场变法?!第61章 君以此兴,必以此亡第54章 百家源流,至圣之道第26章 斥天子第347章 回京第22章 再行封建,十二诸侯第63章 牢不可破的盟誓第306章 大汉财政第941章 宫廷情缘第449章 洛世扬鞭第257章 大王真豪杰矣第688章 素王与你同在!第526章 王侯 豪强与皇帝第309章 负帝于背,总摄国政(下)第364章 大汉棋圣第634章 天下人,妇人心!第520章 嘴上说不要第346章 嘲讽第497章 我洛氏的藏书可能不太多第360章 朝贡第343章 圣谕第900章 王朝战争!第65章 三国弭兵之盟第487章 皆杀,皆流,皆刑!第894章 制史!为历史破除迷雾!(4月初求月第605章 胜白马太平扬威,战关张洛霄无敌第88章 楚国项刺,为王赴死第881章 贞观元年!(10000字,感觉我要燃尽第479章 三年之期已到,人心浮动!第812章 手掌江左权!第409章 建新郡第636章 天下俊秀第726章 青州大都督!第123章 欲杀燕侯,不攻自破!第257章 大王真豪杰矣第182章 威震天下第604章 见豪杰洛霄霸气第690章 奉皇帝以讨不臣!第204章 始皇东巡第288章 诸夏之国与诸夏之君第547章 王莽与昭城第898章 功臣若何?(第三更!)第421章 阴霾笼罩大汉第288章 诸夏之国与诸夏之君第790章 苍天所钟有神能第788章 我欲将心为王战!第78章 吾与良人孰美?第858章 诛独夫,杨广死!第614章 奋勇而为天下先!第847章 江南洛氏!第394章 为盟主月孤城加更第294章 天下王侯来京第763章 洛氏现代番外:“尊老爱幼”改造“第204章 始皇东巡第844章 见一见杨广第78章 吾与良人孰美?第630章 过府第489章 开学令!天下有二心!第201章 苦寻长生而不得的始皇帝第69章 天下公子,尽皆来洛第632章 我要行的路走完了第372章 求新求变第273章 我在阴山上第635章 愿结同心第448章 洛氏的道路第932章 神器:定海神针第368章 孝文之治第599章 人心浮动有间隙第397章 鹰扬校尉洛无疾第714章 四神医第826章 人心有是非善恶3死第2章 宗法制与分封制第818章 洛氏如今若何!第851章 洛苏看见了窦建德第779章 人事起须天命终!第430章 军费从哪里来?第610章 州牧第217章 给刘邦灌鸡汤第531章 雨幕第156章 试探第569章 苍天也救不了你,素王说的!第100章 五国伐宋,吴齐之间的龃龉第612章 二洛终相见(求波月票!)第768章 支线番外:素王神庙大祭司洛星第709章 重新来过,史诗重启第971章 四海之内,唯有一君第208章 陈王奋起挥黄钺第297章 五年第368章 孝文之治第48章 定策
第400章 为盟主运营官早睡少睡加更第435章 支线番外:洛无疾开拓西域1第300章 洛仲堪第214章 吾乃大秦擎天白玉柱第988章 蒸汽(卷末)第974章 二王入京第855章 洛苏向北第650章 洛楚第60章 一国之相,两国从之第737章 袁绍死!第560章 如何扰乱一场变法?!第61章 君以此兴,必以此亡第54章 百家源流,至圣之道第26章 斥天子第347章 回京第22章 再行封建,十二诸侯第63章 牢不可破的盟誓第306章 大汉财政第941章 宫廷情缘第449章 洛世扬鞭第257章 大王真豪杰矣第688章 素王与你同在!第526章 王侯 豪强与皇帝第309章 负帝于背,总摄国政(下)第364章 大汉棋圣第634章 天下人,妇人心!第520章 嘴上说不要第346章 嘲讽第497章 我洛氏的藏书可能不太多第360章 朝贡第343章 圣谕第900章 王朝战争!第65章 三国弭兵之盟第487章 皆杀,皆流,皆刑!第894章 制史!为历史破除迷雾!(4月初求月第605章 胜白马太平扬威,战关张洛霄无敌第88章 楚国项刺,为王赴死第881章 贞观元年!(10000字,感觉我要燃尽第479章 三年之期已到,人心浮动!第812章 手掌江左权!第409章 建新郡第636章 天下俊秀第726章 青州大都督!第123章 欲杀燕侯,不攻自破!第257章 大王真豪杰矣第182章 威震天下第604章 见豪杰洛霄霸气第690章 奉皇帝以讨不臣!第204章 始皇东巡第288章 诸夏之国与诸夏之君第547章 王莽与昭城第898章 功臣若何?(第三更!)第421章 阴霾笼罩大汉第288章 诸夏之国与诸夏之君第790章 苍天所钟有神能第788章 我欲将心为王战!第78章 吾与良人孰美?第858章 诛独夫,杨广死!第614章 奋勇而为天下先!第847章 江南洛氏!第394章 为盟主月孤城加更第294章 天下王侯来京第763章 洛氏现代番外:“尊老爱幼”改造“第204章 始皇东巡第844章 见一见杨广第78章 吾与良人孰美?第630章 过府第489章 开学令!天下有二心!第201章 苦寻长生而不得的始皇帝第69章 天下公子,尽皆来洛第632章 我要行的路走完了第372章 求新求变第273章 我在阴山上第635章 愿结同心第448章 洛氏的道路第932章 神器:定海神针第368章 孝文之治第599章 人心浮动有间隙第397章 鹰扬校尉洛无疾第714章 四神医第826章 人心有是非善恶3死第2章 宗法制与分封制第818章 洛氏如今若何!第851章 洛苏看见了窦建德第779章 人事起须天命终!第430章 军费从哪里来?第610章 州牧第217章 给刘邦灌鸡汤第531章 雨幕第156章 试探第569章 苍天也救不了你,素王说的!第100章 五国伐宋,吴齐之间的龃龉第612章 二洛终相见(求波月票!)第768章 支线番外:素王神庙大祭司洛星第709章 重新来过,史诗重启第971章 四海之内,唯有一君第208章 陈王奋起挥黄钺第297章 五年第368章 孝文之治第48章 定策